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晓翔  刘微  范文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286-5286,5301
[目的]筛选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具有较高防效的药剂。[方法]测定了8种不同药剂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菌菌丝的室内毒力。[结果]30%福嘧霉悬浮剂、10%世高水分散剂对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菌的防治效果最好,抑菌率达94%以上;其次为80%大生M-45 WP、35%黑星叶霉唑WP、3%多抗霉素WP和50%扑海因WP;而75%百菌清WP、64%杀毒矾WP的抑菌效果较差。[结论]为牡丹链格孢菌叶斑病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防治玉竹根腐病的有效药剂,通过室内测定多种杀菌剂对玉竹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得出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其中30%戊唑.嘧菌酯SC、40%丙环唑EW、50%多菌灵WP、1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达88%以上,EC_(50)值分别为1.39、6.51、7.41、26.95 mg/L。可作为防治玉竹根腐病的参考用药。  相似文献   

3.
豇豆轮纹病病原鉴定及其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三亚豇豆设施棚内采集具典型轮纹病病斑的豇豆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到1株致病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ITS序列分析,鉴定豇豆轮纹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st.)Wei];利用生长速率法,对12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P,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WP)对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2.709 46和9.093 27mg/L,而75%百菌清(WP)和50%多菌灵(WP)抑制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792.261和1 329.89 mg/L。  相似文献   

4.
根据八角叶斑病症状特征和病原菌形态特征等特点,鉴定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采用供试的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斯高WG、70%甲基托布津WP、15%三唑酮WP对八角叶斑病的病原菌抑制效果相对较高,而50%福美双WP、75%百菌清WP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亚麻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亚麻炭疽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等特点,考察了供试的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对亚麻炭疽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有退菌特、多菌灵、代森锰锌,其抑菌率分别为97.6%、97.6%、95.1%,其次为波尔多液,抑菌率为76.8%,甲基托布津抑菌率为74.4%。  相似文献   

6.
旨在对温郁金根腐病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杀菌剂筛选。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和平板对峙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药剂筛选。结果发现温郁金根腐病病原菌最适培养基是查氏琼脂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8℃,碳源和pH对其生长影响不大,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430g/L戊唑醇SC和w=50%的咪鲜胺锰盐WP的抑制效果较强,其EC50分别为0.002和0.024g/L,其次为w=50%多菌灵WP和w=10%苯醚甲环唑WG,EC50分别为2.225和2.646g/L。430g/L戊唑醇SC、w=50%咪鲜胺锰盐WP、w=50%多菌灵WP和w=10%苯醚甲环唑WG均可有效抑制温郁金根腐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7.
 经三年研究,初步摸清重庆市辣椒主要真菌病害种类:辣椒疫病、灰霉病、黑根腐病,其次:炭疽病、猝倒病,以及白绢病、枯萎病、灰叶斑病零星发生.基本摸清主要病害发生规律,明确主要病害病原菌生长和侵染的温度范围及最适温度.通过室内抑菌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的有效药剂:64%杀毒矾M8WP,50%速克灵WP,50%扑海因WP等,提出一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亚麻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亚麻枯萎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等特点,鉴定亚麻枯萎病病原菌为Fusarium oxysporum f.sp.Lini。通过供试的13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对亚麻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有枯萎灵、代森锰锌,其抑菌率均为100%,其次为多菌灵(抑菌率为86.3%),爱苗(抑菌率为83.8%),根腐宁(抑菌率为82.5%)。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斑点病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辉  张西平  贺定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93-3994,3999
[目的]分离获得太子参斑点病的致病菌,并筛选出对太子参斑点病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方法]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及甲基托布津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镜检结果表明,太子参斑点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斑点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commonsii)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抑菌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太子参斑点病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76.6%;甲基托布津次之,抑菌率为72.3%;代森锰锌为68.7%;百菌清为44.7%。[结论]50%多菌灵WP对太子参斑点病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兰州百合贮存期鳞茎腐烂病菌高效低毒的铜制剂及其混配剂,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两种铜制剂及其混配剂对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的抑菌率、抑菌活性及其混配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86.2%氧化亚铜WP和46%氢氧化铜WG以及化学药剂500 g/L异菌脲SC、80%代森锰锌WP、75%百菌清WP对裂褶菌抑菌活性均较好,EC50在6.44~89.60μg/mL;获得5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剂,分别为86.2%氧化亚铜WP∶500 g/L异菌脲SC(2∶8)、86.2%氧化亚铜WP∶75%百菌清WP(5∶5、8∶2、9∶1)、46%氢氧化铜WG∶75%百菌清WP(6∶4),其EC50和共毒系数为5.06~30.16μg/mL和137.91~221.03;离体防效测定发现,86.2%氧化亚铜WP∶75%百菌清WP(5∶5)和86.2%氧化亚铜WP∶500 g/L异菌脲SC(2∶8)对裂褶菌引起的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病的防效较好,保护作用防效和治疗作用防效在86.62%和78.44%以上,分别比86....  相似文献   

11.
刘曼  张静  杨茂发  桑维钧  李继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37-11139
2005~2006年系统地调查贵州省赤水市撑绿竹害虫种类,计有25种,隶属7目21科。简述害虫的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鱼腥草炭疽病病原菌种类,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为鱼腥草炭疽病大田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两河镇鱼腥草炭疽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基于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并对病原菌的ITS、GAPDH、TUB2、ACT和CAL基因序列进行扩增,结合多基因序列分析和形态学特征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5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从病叶样本中共分离获得6株菌株,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菌株YXC26进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YXC26为鱼腥草炭疽病致病菌。结合菌株YXC26形态观察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菌株YXC26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菌株YXC26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YXC26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6,最佳碳源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提取物和牛肉浸粉,菌丝致死温度为53℃处理10 min。5种供试杀菌剂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菌株YXC26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0.04 mg/L;其次为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其EC50为0.14 mg/L;62%嘧环·咯菌腈水分散粒剂的EC50为1.16 mg/L,抑制效果也较好;30%甲霜噁霉灵水剂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的EC50均超过30.00 mg/L,抑制效果较差。【结论】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两河镇鱼腥草炭疽病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和62%嘧环·咯菌腈水分散粒剂对鱼腥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鱼腥草炭疽病田间防治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柑橘煤烟病杀菌剂供柑橘生产使用。【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柑橘煤烟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6种杀菌剂对柑橘煤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50%多菌灵WP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为1.8165×10-4μg/mL;70%甲基硫菌灵WP次之,其EC50为0.2051μg/mL;80%代森锰锌WP的EC50值为1.3470μg/mL,其抑菌作用也较强;75%百菌清WP的抑菌活性最差,其EC50为348.2487μg/mL。【结论】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和80%代森锰锌WP对柑橘煤烟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柑橘煤烟病杀菌剂供柑橘生产使用。【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柑橘煤烟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6种杀菌剂对柑橘煤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50%多菌灵WP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为1.8165×10-4 μg/mL;70%甲基硫菌灵WP次之,其EC50为0.2051 μg/mL;80%代森锰锌WP的EC50值为1.3470 μg/mL,其抑菌作用也较强;75%百菌清WP的抑菌活性最差,其EC50为348.2487 μg/mL。【结论】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和80%代森锰锌WP对柑橘煤烟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合适的药剂控制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方法]选用5种农药,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室内筛选。[结果]80%代森锰锌WP对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防治效果最好;50%咪鲜胺锰盐WP次之;50%多菌灵WP、75%百菌清WP和70%甲基硫菌灵WP无抑菌效果。[结论]80%代森锰锌WP和50%咪鲜胺锰盐WP对弯孢霉叶枯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柑橘炭疽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及抗药性菌株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WG)、45%咪鲜胺水乳剂(EW)和25%嘧菌酯悬浮剂(FW)5种杀菌剂对来自广东不同地区和不同柑橘品种的10个柑橘炭疽病菌菌株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对柑橘炭疽病菌具有最好的抑制效果,其次是苯醚甲环唑;所有供试菌株对嘧菌酯和代森锰锌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药性;不同地区的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菌株CCMZ035、CCMZ004、CCST003和CCST026对多菌灵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抗药性).因此,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可作为防治柑橘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7.
17种杀菌剂对贡柑炭疽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7种杀菌剂对发生于德庆的贡柑炭疽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参测的12种新杀菌剂中,10种新杀菌剂[250 g/L施保克乳油、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250 g/L势克乳油、250 g/L凯润乳油、250 g/L必扑尔乳油、300 g/L爱苗乳油、10%世高水分散粒剂、62%霜炭清(B)可湿性粉剂、75 g/L欧宝乳油和250 g/L富力库水乳剂]均对贡柑炭疽病菌表现出优异的抑制作用,EC50值介于0.0128~0.3637μg/mL之间,明显优于参测的250 g/L阿米西达悬浮剂(EC50=14.9902μg/mL)、50%翠贝水分散粒剂(EC50=114.7402μg/mL)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8.3998μg/mL)、40%达科宁悬浮剂(EC50=13.2340μg/mL)、62%双博可湿性粉剂(EC50=122.5649μg/mL)等5种常用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EC50=400.9587μg/mL)、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EC50=131904.3068μg/mL)。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防治烟草黑胫病菌效果较好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8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化学药剂58%甲霜·锰锌(WP)、72%烯酰·丙森锌(WP)、80%代森锰锌(WP)和生物农药1%申嗪霉素(SC)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以1%申嗪霉素(SC)效果最好,其EC50为0.5276μg/mL;58%甲霜·锰锌(WP)、80%代森锰锌(WP)和72%烯酰·丙森锌(WP)效果次之,EC50分别为2.6328μg/mL、3.0775μg/mL和5.8530μg/mL,除50%氯溴异氰尿酸(SP)外,其余7种药剂均随使用剂量的增大抑制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