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大理市的城镇化加速和乡村旅游发展,洱海湖滨传统村落正在经历巨大变迁。采用空间句法,对大理市国家级传统村落龙下登村由“农业村”向“旅游村”转型过程中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了量化运算解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村落集成度提升显著,村落封闭性被打破,集聚能力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和洱海生态廊道的修建提高了村落整体的空间可选择性;村落空间发展趋向单核心,空间整体性增强;村落内部空间可理解度较低,游客很难对村落整体空间结构做出认知。依据研究结果,提出转型期洱海湖滨村落景观空间管理应严格控制村落空间规模和建筑高度,进行局部空间文化营造,增设路标和绿植以增强人们对村落的空间感知,保护好传统民居建筑与村落景观标志物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乡村庭院经济的主要内涵及其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分析了影响庭院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若干发展战略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研究,本文从南疆地区庭院经济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提出了南疆加快发展庭院经济,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对策和建议,对南疆地区庭院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保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经济生态化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发展路径。在我国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经济生态化成为实现现代经济发展与兼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业态。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但是一方面大理州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寻求生态治理,两者对于大理州来说好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新的经济生态化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寻求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发展观已上升到了一种政治高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是促进洱海流域经济发展、改善当前生态现状的重要途径。以洱海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系统为对象,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探索其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阐述化隆地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现状、模式类型及效益,并提出发展庭院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学平 《北京农业》2007,(12):53-5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庭院经济的发展优势越来越明显,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发现山区庭院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利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模式,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国家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来,我国传统村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探究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模式成了学界的重要议题。在促进乡村多功能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产业融合成了传统村落活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广东省湛江市调丰村作为典型的粤西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农业资源,但村落发展滞后,亟须产业激活。本研究通过对调丰村实地考察,基于对案例地的现状分析,探讨其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以此提出对传统村落活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洱海流域农村生活污水调查与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源是洱海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若要遏制洱海的水污染发展趋势,对面源的控制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洱海全流域654个村落污水进行现场调查,对村落用水来源与方式、污水特征、排放方式与途径,以及村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分析了多种污水处理技术的适应性及其制约因素(如地形地质、土地利用、生产生活水平、用水排水方式以及资金投资)。在此基础上,提出洱海全流域各类村落生活污水处理的综合防治方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目前本方案正在逐步实施中。  相似文献   

9.
张华  王拓 《江苏农业科学》2022,(24):238-244
乡村振兴视阈中传统村落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在尊重传统村落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在其物质生产和生活条件、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以及传统村落原住民族群的文化和社会“记忆之场”等方面实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维度的“现代性”变迁。乡村文化和产业的振兴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以及现代化转型并行不悖且互为动力。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路径:一是从物质层面上,推动传统村落的人居建筑保护、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与数字经济的融合;二是从制度层面上,完善传统村落基层党委和政府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三是从精神层面上,以村落民俗志书写、博物馆建设和原住民口述史记录的方式构建传统村落的“记忆之场”。这是确保传统村落实现活态延续和现代化转型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0.
庭院是发展农村经济大有作为的天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庭院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昌黎县庭院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分析了庭院经济发展的特点、作用及存在问题 ,提出了全县庭院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1.
白族园林风格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少数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受本民族宗教传统、儒、佛、道、汉文化及其服民族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园居风格,以大理白族的岗貌,寺观,园林, 庭院,民居,村舍文化,建筑装饰、植物及其风貌,石、水运用等为研究内容,探索白族文化的形成过程,剖析白族园林的演变及其形成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2.
庭院生态经济是一种生态型、立体型、高效组合的农家增收致富模式,农户应采取巧妙措施,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3.
阐述民宿庭院建设的意义与原则,庭院景观建设的内容,并通过对浙西南山区民宿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由此得出浙西南民宿建设过程中不同民宿类型与之相适应的庭院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四合院历史悠久,在中国建筑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北京四合院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城市民居规范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总结了其方位、庭院结构和布置等方面的特点,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琼  郑凯  王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87-4689
为应对我国西部新农村乡野景观建设需要,以陕西关中地区三义村为例,从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通过实态调查探讨了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微演变的规律,发现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的微演变在院落用地、布局、门头装饰等方面具有合理性,而材质肌理、绿化种植方面的演变却不尽合理。提出了关中地区院落景观的规划建设方法,强调应确立循序渐进的保护和引导性发展模式,逐步挖掘乡村聚落物质与非物质景观文化元素,发挥乡村民居在院落景观形态建设上的潜能,以期解决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以徐州为代表的苏北平原地区新农村建筑与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和介绍当前徐州地区农村庭院建筑和景观空间的构成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综合考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从建筑设计的本质出发,提倡设计思维模式的转变,探讨新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提出建筑与景观有机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民营经济与城镇化存在必然联系,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最基本的推动力.民营经济通过技术、资金、制度因素不断地推进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民营经济提供了信息、人才、交通等更好的投资经营环境,进一步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传统村落特征的乡村文化景观正在大量退化甚至消失。为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完整性,总结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保护村落文化景观的策略与建议,即加强法制意识建设、完善村落景观保护制度、建立法制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其发展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着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广东省来说,它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必由之路。论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海洋低碳经济的意义,以及当前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模式、措施及建议,旨在转变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外出旅游观念的转变以及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传统式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日益增加的文化精神内涵提升的需求,以体验经济为视角针对乡村旅游进行开发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广西上林鼓鸣寨旅游资源丰富,本文将对体验经济与乡村旅游相关性进行阐述,以及对鼓鸣寨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梳理,进而提出鼓鸣寨旅游转型升级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