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索超声波辅助食盐腌制对牛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以秦川牛肉为研究对象,研究测定超声波结合3%和6%食盐腌制后不同部位牛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含量。【结果】高档牛肉部位的脂肪含量较高,处理后高档牛肉的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经处理,不同部位不同脂肪酸含量的排序发生了明显变化,部分脂肪酸含量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但显著降低了月桂酸、肉豆蔻酸、15:0、17:0的含量(P<0.05),以月桂酸和17:0的差异最为明显;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也不显著(P>0.05),但显著降低了肉豆蔻油酸、反式棕榈油酸、棕榈油酸、17:1trans-9、17:1cis-9、反式油酸的含量(P<0.05),以17:1trans-9和17:1cis-9的差异最明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均显著增加(P<0.05),而且超声波辅助6%食盐处理效果更佳。【结论】超声波辅助低盐腌制对于降低秦川牛各部位牛肉脂肪的含量、提高牛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明显的影响,为各部位牛肉加工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饲料营养与牛肉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和国际合作的扩大,牛肉需求量不断增加,其品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提高牛肉质量要在品种、饲养管理、屠宰加工等方面都要有科学的配套体系。本文就饲料营养因素对肉质的影响作一综述。1维生素E与牛肉色泽新鲜牛肉呈鲜红色或粉红色,不新鲜的由于牛肉中的肌红蛋白和脂肪被氧化而呈暗红色或褐色。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牛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500IU/头·天,饲养一段时间后宰杀,可延长牛肉的保鲜期。2增重剂与牛肉品质应用雌二醇、睾酮、孕酮、己烯雌酚、重组生长激素、玉米赤霉…  相似文献   

3.
《山东农业科学》2019,(9):79-86
利用7份在莱西鉴定的高油酸花生材料,在4个地点种植,估算了含油量、脂肪酸含量、油亚比和碘值的广义遗传力。结果表明,含油量以小区或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低、高;油酸含量、油亚比、棕榈酸、花生酸、十七碳烷酸、花生一烯酸、棕榈一烯酸含量以小区或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均为高;硬脂酸以小区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低或高,以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高;亚油酸、山嵛酸、二十四碳烷酸、十七碳一烯酸含量以小区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前三者为低,后者为中或高,但四者以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均为高;碘值以小区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中至高,以品种(系)重复平均数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为高。认为必须注重低油地区高油资源创制,并在多环境(多地点、多年份、多季节)中评价其高油性状的稳定性,高油酸品种亚油酸含量的稳定性亦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脂肪酸合成酶是一种基本的代谢酶类,催化乙酰CoA和丙二酸单酰CoA合成软脂酸(16∶0),脂肪酸合成酶的多少和活性的高低对动物体脂沉积具有重要意义。脂肪酸合成酶主要受激素和营养因素的影响。现就日粮营养成分对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和脂肪酸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进行综述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蒸、煮、炖、烤、炸、煎、干制及腌制八种传统中式烹饪工艺中筛选获得有害物质较少的牛肉处理工艺,为消费者选择有害物质含量较低的烹饪工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调控烤、炸、煎3种高温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对比分析多环芳烃(PAHs)、反式油酸(C_(18:1 trans-9))及亚硝酸盐3类有害物质的组分及含量,选出较优的烤、炸、煎烹饪条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烤、炸、煎与蒸、煮、炖、干制及腌制8种烹饪工艺对牛肉中有害物质的影响,进而选择较优的中式烹饪工艺。试验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气相色谱-质谱外标法及分光光度法测定牛肉中PAHs、C_(18:1 trans-9)及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对照组中共检测出芘、苯并[a]蒽、苣和苯并[k]荧蒽4种,烤制以160—180℃处理为较优,有5种PAHs且含量低,炸制以3—4 min处理含量较低,煎制以2—3 min处理含量较低;8种中式烹饪中,炸、煎的肉样中PAHs种类最多,炸、腌制的肉样中苯并[a]蒽含量较高,蒸制及煎制的肉样中苣含量较高,烤、炸、煎的肉样中苯并[b]荧蒽含量较高,炸、煎的肉样中苯并[k]荧蒽、苯并[a]芘和二苯并[a,h]蒽含量较高。烤制温度对C_(18:1 trans-9)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炸制3 min和煎制2min的肉样中C_(18:1 trans-9)含量均最低(P0.05);8种中式烹饪中,炸、煎的肉样中C_(18:1 trans-9)含量较高(P0.05)。烤制160℃和180℃的肉样中亚硝酸盐含量均较低,炸制3 min和煎制2 min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P0.05);8种烹饪工艺中,炸、煎及腌制的肉样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P0.05)。【结论】对烤、炸、煎3种高温处理,肉样在160℃下烤制40 min,在226—228℃下炸制3 min、煎制2 min时3类有害物质含量较低;综合分析8种工艺,蒸制、煮制、炖制及干制的肉样中3类有害物质种类较少且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6.
赵建国  尤福胜 《吉林农业》2012,(12):198-199
反式脂肪酸不仅是营养问题还是食品安全问题。文章论述了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应用、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以及正确认识反式脂肪酸营养及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选取12头体重相近(274.8±11.18 kg),16月龄左右的延边黄牛(公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6头,分别饲喂全价混合饲料(TMR)和粗精分离饲料(对照组).结果表明,饲养92 d后,牛肉中酪氨酸含量TMR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种氨基酸含量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牛肉中棕榈酸、棕榈油酸的含量TMR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种脂肪酸含量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旱作条件下,选用4个高肥小麦品种与4个抗旱小麦品种,采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16个杂交组合。同时将4个旱地亲本进行M2.5辐射处理,同样采用4×4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16个杂交组合。通过对辐射前后主要性状遗传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和辐射前相比,辐射后,中优9507、洛优9906、洛优9909的单株粒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增加,其产量构成因素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生物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增加。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株高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有所增加,但总小穗数的广义遗传力增加的幅度较大。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穗长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有所降低,但单株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穗长的狭义遗传力降低的幅度较大。穗粒数和单穗粒重的广义遗传力下降,狭义遗传力提高,但穗粒数的广义遗传力下降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组成差异,对关岭牛眼肉、里脊、臀肉、牛腩、肋排、上脑6个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牛肉中共鉴定出68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萜烯类、烷烃类占比超过75.000%,是影响牛肉风味的重要因素。脂肪酸是挥发性成分的重要前体物质,其含量直接影响牛肉的口感风味,从牛肉中共测出2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10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acids,MUFA)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7种;脂肪酸在不同部位中含量不同,眼肉、里脊、臀肉、牛腩、肋排、上脑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的含量分别是43.017%、39.021%、48.869%、46.730%、40.678%、45.147%。  相似文献   

10.
影响牛肉品质的主效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大量的科研报道,牛肉品质受到许多非遗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前者主要包括饲养农场、运输环境、屠宰和加工等因素;后者主要表现为基因调控牛肉品质。现已经报道对牛肉品质有调控作用的主效基因主要有: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FABP)基因和钙蛋白酶(Calpain)基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脂肪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采用GC-MS分别对中国对虾肉和对虾头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对虾肉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3.69%;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3.67%;多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的52.53%。虾头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11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2.63%;单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2.82%;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占总脂肪酸的44.58%。虾肉和虾头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是棕榈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均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亚油酸。中国对虾肉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高达15.40%,DHA高达14.90%,而对虾头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也高达5.48%,DHA达8.73%;中国对虾肉中的∑PUFA n-3与∑PUFA n-6的比值为1.58,对虾头中的∑PUFA n-3与∑PUFA n-6比值为0.66,均大大高于推荐的∑PUFA n-3与∑PUFA n-6日常膳食比值。无论是中国对虾肉还是对虾头均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的脂肪酸分析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脂肪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采用GC-MS分别对中国对虾肉和对虾头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对虾肉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3.69%;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3.67%;多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的52.53%。虾头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11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2.63%;单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2.82%;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占总脂肪酸的44.58%。虾肉和虾头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是棕榈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均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亚油酸。中国对虾肉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高达15.40%,DHA高达14.90%,而对虾头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也高达5.48%,DHA达8.73%;中国对虾肉中的∑PUFA n-3与∑PUFA n-6的比值为1.58,对虾头中的∑PUFA n-3与∑PUFA n-6比值为0.66,均大大高于推荐的∑PUFA n-3与∑PUFA n-6日常膳食比值。无论是中国对虾肉还是对虾头均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幼鳝(Monopterus alba)对必需脂肪酸(EFA)的最适营养需求量.实验在室外池塘小体积网箱中进行.根据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表L9(33) ,制作9组实验饲料进行生长比较试验.野生幼鳝[体重(37.88±1.5) g,体长(34.5±2.0) cm]经驯化至正常摄食后,经过40 d的饲养,结果得到最大体重生长率60.51%和最大体长生长率10.15%.进一步分析表明,幼鳝对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和EPA(二十碳五烯酸C20:5n-3)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C22:6n-3)(1∶ 1)适宜需求量分别为1.33%、0.57%和0.24%,其中C18:2n-6/ C18:3n-3、C18:2n-6/ C22:6n-3的最佳比例分别为2.34和11.08,黄鳝的必需脂肪酸主要为n-6系列C18:2n-6.此外,幼鳝的体重生长和体长生长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C20:5n-3和 C22:6n-3对体重生长影响作用要大于C18:3n-3,而C18:3n-3对体长生长的影响作用则大于C20:5n-3和 C22:6n-3.研究同时表明,黄鳝对更长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5n-3和 C22:6n-3)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它在饲料中的超量添加对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幼鳝(Monopterus alba)对必需脂肪酸(EFA)的最适营养需求量.实验在室外池塘小体积网箱中进行.根据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表L9(33) ,制作9组实验饲料进行生长比较试验.野生幼鳝[体重(37.88±1.5) g,体长(34.5±2.0) cm]经驯化至正常摄食后,经过40 d的饲养,结果得到最大体重生长率60.51%和最大体长生长率10.15%.进一步分析表明,幼鳝对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和EPA(二十碳五烯酸C20:5n-3)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C22:6n-3)(1∶ 1)适宜需求量分别为1.33%、0.57%和0.24%,其中C18:2n-6/ C18:3n-3、C18:2n-6/ C22:6n-3的最佳比例分别为2.34和11.08,黄鳝的必需脂肪酸主要为n-6系列C18:2n-6.此外,幼鳝的体重生长和体长生长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C20:5n-3和 C22:6n-3对体重生长影响作用要大于C18:3n-3,而C18:3n-3对体长生长的影响作用则大于C20:5n-3和 C22:6n-3.研究同时表明,黄鳝对更长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5n-3和 C22:6n-3)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它在饲料中的超量添加对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用2只装有瘤胃瘘管和皱胃瘘管的本地健康空怀母山羊做自身对照试验,禁食24h后,在试验1期从瘤胃瘘管分4次分别输注乙酸,丙酸、丁酸和生理盐水,试验2期从皱胃瘘管重复上述操作。每次都从颈静脉套管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含量。结果表明,输注挥发性脂肪酸(VFA)可提高山羊血浆胃动素水平,瘤胃内输注乙酸、丙酸、丁酸后的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皱胃内输注丙酸或丁  相似文献   

16.
野生与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瓦氏黄颡鱼肌肉中水分显著高于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P0.05),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和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色氨酸含量较低未测定)。除酪氨酸外,其余各项氨基酸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平衡性分析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具有较好的平衡性,蛋白品质较好。野生瓦氏黄颡鱼较养殖瓦氏黄颡鱼ω3脂肪酸高。瓦氏黄颡鱼肌肉贮存脂肪高,是一种较优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7.
按正交法L9(34)在不含脂肪酸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稀酸(C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稀酸(C22:6n-3,DHA),采用宝应湖野生黄鳝群体进行投喂饲养,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饱和脂肪酸对黄鳝增重率和增长率的第一限制因子为C18:3n-3,其次是C18:2n-6和EPA DHA;影响肥满度的主要因子是C18:2n-6;对肝体指数产生一定影响的是EPA DHA;对成活率没有产生影响。血清溶菌酶(LSZ)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血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显著地增加了黄鳝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由此得到黄鳝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UFA)C18:2n-6、C18:3n-3和EPA DHA的最佳含量分别为1.30%、1.55%和0.25%。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武穴市典型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的磷脂脂肪酸(PLFA)提取方法加以改进,分别通过设置不同甲醇萃取时间、不同土壤样品量梯度以及不同正己烷溶解量梯度以确定磷脂脂肪酸提取过程中的甲醇萃取效率、最适土样量和最适溶解量。试验发现,甲醇开始萃取得到的待测样品即为目标样品,用于PLFA提取的武穴典型农田土壤最适提取量为2g,用250μL正己烷溶解的待测样品经检测能够得到有效完整的磷脂脂肪酸数据。为验证改进后的磷脂脂肪酸提取方法的效果,进一步分析了武穴地区种植不同农作物(一季稻、双季稻和油菜)的农田土壤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能够反映武穴地区典型农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花生连作后土壤中脂肪酸类物质的累积与花生连作障碍间的关系,为花生连作障碍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以田间土壤为介质,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花生根系分泌物中3种长链脂肪酸,即:豆蔻酸、软脂酸和硬脂酸的混合物,对花生植株生长、产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中脂肪酸的初始含量较低时(80 mg/kg土),对花生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有微弱的促进作用(P > 0.05),当土壤中脂肪酸的初始含量较高时(160 mg/kg土和240 mg/kg土),显著抑制了花生植株的生长和产量(P < 0.05)。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土壤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在低脂肪酸含量处理下升高,在高脂肪酸含量处理下显著降低(P < 0.001)。光合产物、根际有效养分的减少和根系养分吸收能力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花生植株生长和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花生连作土壤中豆蔻酸、软脂酸和硬脂酸的累积与花生的连作障碍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婴儿配方乳中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3Polyunsaturotted Fatty Acids)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促进脑组织及视网膜的正常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和保健作用,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在婴儿配方乳中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如何考虑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衡和摄取量,以充分发挥其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作用,确保婴儿安全有效地利用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