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基添加菌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培养料中添加一定比例杏鲍菇菌糠、细米糠进行杏鲍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2%和20%杏鲍菇菌糠的栽培料,第一潮菇的产量比其它5个处理高,达极显著水平,并有利于菌丝萌发、生长,相应节省了其他培养料。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菌糠养殖黄粉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黄粉虫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采用不同比例杏鲍菇菌糠与麸皮的混合料饲养黄粉虫。通过观察,杏鲍菇菌糠与麸皮的混合饲料能够满足黄粉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利用杏鲍菇菌糠养殖黄粉虫能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杏鲍菇菌糠利用率,增加其利用途径,延长食用菌生产链,减少杏鲍菇生产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对幼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60只5周龄的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用杏鲍菇菌糠代替日粮中0, 50%, 100%的菊叶粉,预试期7 d,正饲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7.8%和12.1%,腹泻率有升高趋势. 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粗纤维、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同时提高了总抗氧化能力(p0.05);降低了血清丙二醛质量分数(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显著提高了血糖质量分数(p0.05),其他血清指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料肉比分别降低了13.5%和5.4%(p0.05),每千克增质量的成本比对照组节约了17.3%和11.1%.由此可见,杏鲍菇菌糠可以提高幼兔生长性能、降低料肉比、提高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并且有降低饲喂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杏鲍菇菌糠对鸡腿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利用食用菌菌糠,以杏鲍菇菌糠为试验材料,研究菌糠及其提取液对鸡腿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板培养基上,用60%、80%菌糠提取液代替PDA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汁,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PDA培养基)提高22.0%、25.2%(P<0.05),并可增强菌丝长势。用20%、40%、60%、80%菌糠代替栽培料中的玉米芯,菌丝满袋时间和第1茬菇采收时间分别比对照(80%玉米芯)提前0、2、4、6d和2、4、5、7d。配方③(40%菌糠+40%玉米芯)前3茬产量最高,为233.4kg(培养料干质量200kg),比对照(80%玉米芯)提高10.5%(P<0.05),配方②(60%菌糠+20%玉米芯)、配方①(80%菌糠)前3茬产量分别比对照(80%玉米芯)降低4.2%、13.6%(P<0.01)。在发酵料栽培鸡腿菇时可以用杏鲍菇菌糠代替部分玉米芯,其最佳配方为40%菌糠+40%玉米芯。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不同食用菌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是一种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药食两用型食用菌。随着杏鲍菇工厂的逐年增多,产生的菌糠也越来越多,菌糠如何再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杏鲍菇菌糠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姬菇、金针菇、杏鲍菇、猴头菇、白玉菇和白灵菇6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供试食用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提液有利于猴头菇、白灵菇、姬菇和白玉菇菌丝的生长;醇提液有利于猴头菇和白玉菇菌丝生长;2种提取液均不利于杏鲍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养殖蚯蚓的最佳饲料配方。[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研究在杏鲍菇菌糠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粉、豆粕、尿素对蚯蚓养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蚯蚓繁殖和增重适宜的最佳饲料配方为玉米粉6.0%,豆粕5.0%,尿素0.2%。此条件下,单盆繁殖数为19条,单盆增重为17.35 g。[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杏鲍菇菌糠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杏鲍菇菌糠的饲用营养品质,采用L_9(3~4)正交设计,将长枝木霉(5×10~3、5×10~4、5×10~5 cfu/g)、枯草芽孢杆菌(5×10~5、5×10~6、5×10~7 cfu/g)、酿酒酵母(5×10~6、5×10~7、5×10~8 cfu/g)和杰丁毕赤酵母(5×10~5、5×10~6、5×10~7cfu/g)进行组合接种到杏鲍菇菌糠中,分别记为a、b、c、d、e、f、g、h、i,以不加菌为对照组,密封发酵144 h,检测发酵菌糠的各营养指标;然后以该发酵菌糠为底物,体外模拟瘤胃发酵48 h,检测菌糠的瘤胃发酵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混菌发酵显著增加了a、c、d、f、g、h、i组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和a、b、c、d、f、h组的粗脂肪质量分数;显著减少了d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和a、d组的酸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4种微生物对混菌发酵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杰丁毕赤酵母的影响显著;混菌发酵对杏鲍菇菌糠的瘤胃发酵特征指标无显著影响;菌种最优组合配方为长枝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杰丁毕赤酵母分别为5×10~4、5×10~5、5×10~7、5×10~7 cfu/g。  相似文献   

8.
香菇菌糠栽培杏鲍菇培养基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以香菇菌糠和玉米芯为主要原料辅之以其它原料栽培杏鲍菇,配方经筛选优化,生物转化率可达8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栽培杏鲍菇添加香菇菌糠可行,香菇菌糠的添加量在主料的30%~40%为宜。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菌糠的营养价值评价及其在羊日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杏鲍菇菌糠的营养价值及羊日粮饲喂效果。[方法]对杏鲍菇菌糠和发酵杏鲍菇菌糠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与几种非常规饲料进行了比较,设计了不同添加比例菌糠或发酵菌糠的全混合日粮(TMR),分别在波尔杂交公羊育肥期和湖羊母羊育成期进行了饲喂试验。[结果]杏鲍菇菌糠的粗蛋白含量为12.06%,发酵后杏鲍菇菌糠的粗蛋白含量达13.41%,均高于油菜秸秆(3.28%)和金针菇菌糠(9.92%)。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波杂公羊育肥期的日增重(ADG)分别为188.70和186.79 g/d,高于对照组。育成期湖羊母羊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干杏鲍菇菌糠(45%)组湖羊的日增重为118.11 g/d,低于中药渣组。[结论]杏鲍菇菌糠在羊日粮中可替代部分常规饲料,能显著降低羊的饲料成本,且发酵后的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较好,在波杂山羊育肥期发酵菌糠的适宜添加比例为50%。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法提取杏鲍菇菌糠总黄酮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7,(5):49-52
对杏鲍菇菌糠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提取,以获取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杏鲍菇菌糠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0(g·m L-1),超声时间25 min,超声功率350 W,该提取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995%±0.019%。在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较高且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菌糠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菌糠代替原日粮中的稻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采食正常,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10.47%,差异显著(P〈0.05);除乳蛋白略低外,乳脂、乳糖、非脂固型物和干物质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每头每天比对照组多产奶1.9kg,增加收益3.47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杏鲍菇生产大国,废弃菌糠逐年增加,如果随意丢弃或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及时科学合理利用杏鲍菇菌糠,对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以及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杏鲍菇菌糠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现阶段杏鲍菇废弃菌糠在种植业、畜牧业等领域的循环利用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菌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秸秆菌糠在肉羊育肥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年产食用菌4.5×106左右[2].食用菌生产后的下脚料——菌糠,其成分主要是食用菌的菌丝残体和经食用菌分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含丰定的氨基酸、菌类多糖和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相当于糠麸类饲料[2,3].  相似文献   

14.
用含10%、20%、30%玉米秸菌糠的配合饲料与不含菌糠的对照配合饲料进行60 d肉羊育肥试验,结果显示,含10%和20%菌糠的配合饲料增重效果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含30%菌糠的配合饲料增重效果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综合经济效益,含20%菌糠的配合饲料试验组比对照组多收益3.3元/只。表明玉米秸菌糠可以在肉羊育肥生产中加以利用,用量以占配合饲料20%的比例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菌糠饲料对繁殖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平菇菌糠组成 2 0 %、2 5 %、30 %三个浓度配方日粮试验组 ,以常规配方日粮作对照组 ,每组 1 0头 ,进行了对繁殖母猪空怀、妊娠和哺乳不同生理阶段与其生产性能相关性饲喂试验。连续 3个繁殖胎次结果表明 :对窝均产活仔数、平均初生重、泌乳力和断奶周内返情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作用均呈显著正相关 ,以30 %菌糠组的表达力最强 ;对 0~ 2 1 d、2 1~ 35 d阶段增重影响 ,亦以 30 %菌糠组作用最为显著 ;均对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降低仔猪腹泻等疾病和猪只定型行为发生的作用明显。故菌糠作为其他饲料所不及的特殊功能性饲料 ,对我国节粮、高效、安全肉猪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棉子皮平菇菌糠代替苜蓿干草对杜寒杂交肉羊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羊增重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从饲养成本方面计算,试验组每只羊成本比对照组低13.137元.综合收益方面,试验组每只羊较对照组收益率高20.71%,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4个双孢蘑菇菌株As2796、W192、W136、W20为材料,观察其在杏鲍菇菌糠栽培基质上的发菌状况及产量。结果表明,4个供试菌株在杏鲍菇菌糠基质上均可发菌,表现最好的为W192菌株,其菌丝发菌速度快、长势强、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短(19 d),发菌至出菇时间为45 d,菌丝稠密而整齐、颜色洁白;其次为As2796和W136,菌丝发菌速度较快,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为20 d,发菌至出菇时间分别为46 d和47 d,菌丝稠密而整齐、颜色洁白;较差的为W20,菌丝发菌速度慢、长势弱,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为21 d,发菌至出菇时间为49 d。子实体表现最好的为W192,其菌盖大小适中且厚,直径为3.85 cm,厚度为2.16 cm,菌柄粗短,不易开伞,菇质最好;其次为As2796和W136,菌盖厚度分别为2.13 cm和2.14 cm,直径为3.89 cm和3.25 cm,菌柄略细微长,菇质中等;较差的为W20,菌盖薄且小,厚度为2.10 cm,直径为3.13 cm,菌柄细长,菇质较差。W192产量最高,达到53.44 kg/m~2;其次为As2796和W136,分别达到46.73 kg/m2和44.43 kg/m~2;产量较差的为W20,仅42.53 kg/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对照组(CK)、添加3%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I组)、添加7%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Ⅱ组)、添加10%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Ⅲ组)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均显著提高肉牛的日增重水平(P0.05),也显著提高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的含量(P0.05);3个试验组对肉牛采食量和瘤胃内pH值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纤维素酶可提高香菇菌糠纤维的降解率。说明在饲粮中适量添加香菇菌糠替代玉米,并添加少量纤维素酶对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日粮添加油菜秸秆菌糠对猪生长肥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油菜秸秆菌糠取代部分日粮对猪生长肥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秸秆菌糠代20%日粮较对照(饲喂日粮)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6.24%(P>0.05)和3.86%(P>0.05);油菜秸秆菌糠替代40%日粮较对照分别提高5.20%(P>0.05)和2.87%(P>0.05)。屠宰率和其他屠宰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Pholiotanameko)菌糠的重金属含量及发酵处理前后的营养成分,并分析和评价了其在盆栽试验中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利用菌糠制作农用肥从而实现废物资源再利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的重金属含量符合行业标准NY 525—2012的相关要求,菌糠发酵后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下降,氨基酸和有机质含量则大幅增加。与单施复合肥相比,杏鲍菇菌糠发酵后的有机肥和复合肥施用使得香姜(Alpinia coriandriodora D. Fang)、玉米(Zea mays L.)和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的叶长、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