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红英  邓斌  周芸  余瑞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79-5881
[目的]研究香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技术,以期为香椿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香椿叶中的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取温度与浸取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香椿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了香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香椿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浓度为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0h,此条件下香椿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5.84%。[结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重复5次试验,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5.84%,故该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元宝枫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提取元宝枫叶中的总黄酮,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率及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从而探讨最佳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70%乙醇提取法和60%丙酮提取法是两种较好的提取方法。对70%乙醇提取方法进一步作了扩大性试验。为优选元宝枫叶黄酮提取工艺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微波法提取香椿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运用微波提取法提取香椿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对香椿叶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以总黄酮的得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微波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香椿叶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固液比1∶8(g.mL-1),微波提取时间25 m in,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2次.在最佳参数组合下,每克香椿叶可提取总黄酮14.248 1 mg.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香椿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研究溶剂回流法提取香椿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对香椿叶总黄酮的溶剂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L1(645)进行正交试验,以总黄酮的得率为主,提取物以黄酮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次参考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对香椿叶总黄酮提取量和提取物以黄酮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香椿叶总黄酮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浓度70%乙醇,提取温度70℃,料液比1∶9,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4次,在该条件下,每克香椿叶可提取总黄酮20.1545mg,提取物以黄酮计的清除DPPH的IC50值为24.595。[结论]该研究为香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的方法提取大叶白麻叶的总黄酮,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率及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从而探讨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椿叶中总黄酮含量。[方法]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以芦丁为标样,在激发波长λex=436nm、发射波长λem=505nm条件下,考察了溶剂、pH值、表面活性剂及放置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在浓度95%乙醇中加入pH值7的缓冲液,芦丁的荧光强度最大。该方法检测限为2.62×10-7mol/L,线性范围在1.16×10-7~4.86×10-5mol/L之间,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352x+12.712,相关系数r=0.9976,相对标准偏差1.07%。[结论]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椿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高,且操作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香椿叶中黄酮成分的分析鉴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香椿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香椿叶中含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并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出总黄酮含量为4.24%.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蒙古高原特有属-沙芥属植物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时间、次数等对沙芥黄酮提取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组合.研究结果如下:沙芥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条件为:用8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回流提取,料液比1:10,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80℃,提取次数3次.在此提取条件下,沙芥总黄酮量为8.46mg·g-1DW.  相似文献   

9.
香椿老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对香椿老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40℃。根据最佳提取工艺,得到5批质量稳定的香椿总黄酮(平均黄酮含量 55.24%);该总黄酮具有比阳性对照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更强的抗氧化能力(P0.05),其总还原力为Vc相当含量452.64 mg/g,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试(FRAP)值为14.78 mmol/g,浓度为50、100和200 μg/mL的总黄酮样品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92.4%、92.2%和93.15%。 香椿老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理开发利用苦荞麦生物资源,延伸苦荞产业链,提高其经济效益;探索适合苦荞叶黄酮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方法。[方法]以盛花期的苦荞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并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法进行纯化,对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以60%的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72℃,料液比为1∶32g·mL~(-1),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1min,超声波功率为101 W,此工艺条件下苦荞叶总黄酮得率为10.2523%;AB-8树脂对苦荞叶总黄酮纯化效果最好,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pH为5,浓度为1.50g·L~(-1),流速为1.00mL·min~(-1),上样量为33mL·g~(-1)树脂,洗脱液为75%乙醇,洗脱液pH为5,流速为1.50mL·min~(-1),洗脱液用量为10mL·g~(-1)树脂,测得苦荞叶黄酮的回收率为77.01%,黄酮纯度为90.6%,是纯化前的3.02倍。[结论]苦荞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高,且易纯化;该提取、纯化工艺可满足工业化生产高效益、低成本、简单易操作的需求,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香椿嫩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为确定香椿嫩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用乙醇溶液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萃取香椿嫩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较好的提取工艺,并用方差分析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1.00g样品中,加50mL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剂,浸泡24h后,超声波辅助萃取45min,连续萃取2次,总浸出率可达96.47%。香椿嫩叶中的叶片黄酮提取率为7.45%,叶柄为  相似文献   

12.
陈绍红  任鹏康  赵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42-5643,5667
[目的]应用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系统,研究香椿叶提取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系统中,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香椿叶提取物或阳性对照药氨基胍,在不同时间分别取孵育样品检测其荧光强度,并结合SDS-PAGE电泳结果,研究香椿叶提取物是否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有抑制作用。[结果]在该体外系统中,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的生成与孵育时间呈正相关,香椿叶提取物浓度依赖性抑制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其中,1.00g/L香椿叶提取物组抑制率均达80%以上。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香椿叶提取物抑制了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结论]香椿叶提取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法提取银鹊树种皮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声法提取银鹊树种皮中总黄酮的工艺,以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4个主要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超声法最佳提取工艺,即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50℃,料液比1∶10,超声提取90 m in。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香椿(Toona Sinensis)叶总黄酮的纯化效率,试验以鄂东地区野生香椿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H-107大孔树脂对香椿叶中黄酮动态吸附和解吸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H-107大孔树脂对香椿叶总黄酮动态吸附参数为上样液浓度1.60 mg/m L、上样液流速0.5 m L/min、上样液pH 5.0。H-107大孔树脂的最优动态吸附率验证值为98.7%(理论值为99.1%);H-107大孔树脂对香椿叶中黄酮动态解吸率的工艺参数为解吸液体积分数64.88%、解吸液流速0.91 m L/min、解吸液体积99.11 m L、H-107大孔树脂的最优动态解吸率验证值为87.21%(理论值为88.45%)。上述结果表明,H-107大孔树脂对香椿叶中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解吸性能。  相似文献   

15.
香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2个香椿品种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香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迁移率为0.4425~0.9038之间,有5~7条酶谱带,依染色深浅分强、中、弱三种类型;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香椿的品种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