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炜  武华 《动物保健》2011,(5):36-39
自1946年人类首次发现和报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以来,该病毒已被人们认知60多年,在过去的60多年里,经过科研人员和兽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已证实,BVD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成员,病毒能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轮状病毒(BRV)和牛冠状病毒(BCoV)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VDV 5'-UTR、BRV NSP5和BCoV 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毒的TaqMan三重RT-qPCR方法.该方法仅对BVDV 5'-...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9,(12):96-100
为了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奶牛场发病及死亡奶牛进行确诊,试验对腹泻奶牛的粪样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冠状病毒(BCoV)PCR检测,同时对病死奶牛脏器样品进行BVDV、BCoV、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轮状病毒(BRV)及牛细小病毒(BPV)的PCR检测。试验结果显示,6份粪样BVDV阳性率为50%,BCoV阳性率为33.3%,同一份粪样中可同时检测出BVDV和BCoV两种病毒。小肠、肺脏和肝脏中均检出BVDV和BCoV,未检测出IBRV、BRV和BPV。结果表明,BVDV和BCoV为阳性,IBRV、BRV和BPV结果为阴性。最后确诊为BVDV和BCoV的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人工感染绵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疫病毒属的代表种,病毒基因组为单链正股RNA,长约12.5 kb.该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牛易感,但羊、猪、鹿、驼等其他野生动物也可感染,近年来已有人感染BVDV的报道[1].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根据NCBI GenBank上已公布的BVDV、猪瘟病毒(CSFV)核酸序列进行比对,利用Oligo 6.71软件设计一对引物及一条探针,建立了检测BVDV的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及其敏感性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出BVDV标准毒株Oregon C_(24)V为阳性,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CSFV的检测均为阴性。对BVDV标准毒株最低检测量达到10~(-2.5) TCID_(50)。该方法检测同一样品重复进行8次检测,结果均一致,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较好。应用该方法对6批猪瘟疫苗专用血清进行BVDV检测,阳性率为16.7%;猪瘟弱毒苗中未检出BVDV。建立的BVDV 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为生产无BVDV污染的猪瘟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延边黄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上已登录的BVDV基因序列,应用Oligo 6.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BVDV的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基因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为1 ng基因组RN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延边黄牛BVD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病原体监测。  相似文献   

7.
正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引起的。各年龄段的牛对BVDV均易感,BVDV可以垂直传播引起牛慢性感染,也可以平行传播引起急性感染。1946年人类首次发现和报道BVDV,而我国是在1983年第一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全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设计合成两对能特异性扩增CSFV、BVDV的引物。经过条件优化后,建立了检测CSFV和BVDV的双重RT-PCR方法,扩增两种病毒的片段,大小分别为938、650 bp。应用该方法对11批牛睾丸细胞、7批胎牛血清、60个批次的猪瘟细胞苗、10份全血样及10份组织样进行检测。通过试验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防止猪瘟细胞苗的污染及进行CSFV和BVDV鉴别诊断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牛的一种重要疫病。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在分类上与猪瘟病毒(CSFV)和边界病毒(BDV)在同一属,同源性较高,抗原性有交叉。病毒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畜,尤以牛为主。感染牛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如肺炎、腹泻、流产、出血性综合征急性感染及持  相似文献   

10.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牛的一种重要疫病。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在分类上与猪瘟病毒(CSFV)和边界病毒(BDV)在同一属,同源性较高,抗原性有交叉。病毒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畜,尤以牛为主。感染牛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如肺炎、腹泻、流产、出血性综合征急性感染及持  相似文献   

1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和黏膜病(mucosal disease,MD)均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发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世界养牛业的发展。文章概述了BVDV分型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并从急性感染、经胎盘或子宫感染、持续性感染和黏膜病4个方面总结了近期国内外BVDV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根据序列保守性及是否致细胞病变可将BVDV分为两种基因型和两种生物型,其中,新发现的"HoBi"株归类为瘟病毒属。BVDV基因进化很快,基因组编码4种结构蛋白和8种非结构蛋白,编码蛋白在病毒的复制、翻译及在宿主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VDV致病机制复杂,急性感染会造成病毒血症、繁殖障碍、免疫抑制等,急性感染牛发生腹泻的原因与BVDV感染胃肠道的肌层、黏膜下层并干扰肠道神经的正常功能相关,非致细胞病变型(NCP)BVDV是造成急性感染的病因。胚胎感染BVDV取决于病毒首次侵袭时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阶段。NCP型BVDV具有抑制胎儿体内产生Ⅰ型干扰素的能力,致使该病毒在宿主中得以生存并形成持续性感染牛,当持续性感染牛再次感染与NCP型BVDV高度同源的致细胞病变型(CP)毒株时直接诱发黏膜病。两种生物型的产生是发生持续性感染和黏膜病的重要因素,NCP型可向CP型BVDV进行转化。本综述有助于发现控制BVD-MD传播的新途径,为消灭该病和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一种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为BVDV提供一种新型快速的检测方法。利用甲壳胺(Chi)修饰石墨烯(G)并负载金纳米粒子(AuNP),得到石墨烯-甲壳胺-金纳米粒子(G-Chi-AuNP)纳米复合物用于修饰金电极,然后固定抗BVDV NS3蛋白单克隆抗体,构建BVD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所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BVDV的检测敏感度为10~(1.2) TCID_(50),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牛轮状病毒(BR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分支杆菌(MB)、牛冠状病毒(BCV)和猪瘟病毒(CSFV)无交叉反应。研究建立的BVD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好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在BVDV快速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中药金银花是否具有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活性的作用,试验首先测定了金银花对牛肾细胞(MDBK细胞)的最佳用药浓度,用该浓度的金银花对在细胞内和细胞外两种状态的BVDV进行试验。细胞外试验中,把BVDV与金银花在体外混合,作用0,6,12 h后接种MDBK细胞,以研究金银花在细胞外抗BVDV活性作用。细胞内试验中,将BVDV先接种至MDBK细胞,然后用含金银花的细胞维持液培养1 h,最后用细胞维持液继续培养24,36,48 h,以观察金银花对BVDV复制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试验、病毒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_(50))测定及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金银花对BVDV活性和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金银花浓度为2.5×10~(-2) g/mL时,对细胞的毒性最小。因此,用该浓度的金银花对BVDV在细胞内和细胞外两种状态进行试验。细胞外试验组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金银花与BVDV作用0 h,培养72 h后,仍有特异性荧光;而金银花与BVDV作用6 h和12 h,培养72 h后则无特异性荧光出现,表明在细胞外金银花对BVDV活性起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随着金银花与BVDV在体外作用时间的增加,病毒对照组TCID_(50)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BVDV与金银花作用0,6,12 h后感染细胞,试验组与病毒对照组样品中BVDV mRNA相对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内试验组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金银花作用24 h样品仍有少量特异性荧光,而作用36 h和48 h样品则无特异性荧光。随着金银花与BVDV作用时间的增加,病毒对照组TCID_(50)逐渐增大;而试验组TCID_(50)基本不变,与病毒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内的BVDV与金银花作用36,48 h后,试验组与病毒对照组样品中BVDV mRNA相对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金银花可对细胞内外的BVDV活性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抑制BVDV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BVDV)主要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造成免疫耐受、持续性感染及母畜的流产、死胎及畸形胎。该病毒呈世界性分布,并可引起猪、羊、鹿、骆驼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快速检测和分型,本试验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BVDV1和BVDV2 5′UTR基因特异性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体外转录病毒RNA作为模板,建立了BVDV1和BVDV2一步法双重荧光RT-PCR方法。结果显示,双重荧光RT-PCR对BVDV1和BVDV2的检测下限均为102拷贝;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对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Hobi样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施马伦贝格病毒等病毒核酸的扩增均为阴性;BVDV1和BVDV2的扩增均在102~107拷贝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和0.998;方法重复性好,BVDV1和BVDV2的变异系数(CV值)分别在0.68%~1.87%和1.25%~1.90%。本试验对665份样品进行检测,共检出BVDV阳性样品45份,其中BVDV1阳性样品39份,BVDV2阳性样品5份,BVDV1和BVDV2均阳性样品1份。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BVDV一步法双重荧光RT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广泛应用于BVDV的快速检测、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6.
<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或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该病毒是有囊膜的正链RNA病毒,能通过胎盘感染妊娠期为30~150天的怀孕母牛,引起因流产、死产或犊牛未成年死亡造成的大量经济损失。为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5'端非编码区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参考本实验室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蛋白设计的引物,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BVDV和PRRSV双重RT-PCR的检测方法。对于PRRSV和BVDV的cDNA最低检测量分别为3.8×10-4 ng和7×10-4 ng,对于猪瘟病毒(CFSV)、脑心肌炎病毒(EMC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用该方法对江苏省不同地区采集的75份仔猪的肺脏、脾脏和淋巴结等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PRRSV有55份阳性,BVDV有14份阳性,PRRSV和BVDV混合感染的有12份,与PRRSV和BVDV单一RT-PCR的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9.3%和92%。证明建立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样品中BVDV和PRRS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又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BVDV)引起的。BVD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在分类上与猪瘟病毒(CSFV)和边界病毒(BDV)在同一属,同源性较高,抗原性有交叉。该病毒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石河子株的分离与基因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BVDV)不同的基因型在抗原性方面存在差异,使疫苗免疫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本试验对分离到的BVDV石河子株和其他石河子分离株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对病毒的遗传分类研究,为该病的防治和开发新的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一定依据。采用免疫学试验、电镜观察、理化特性测定以及PCR技术、同源性比较等方法分离、鉴定1株BVDV石河子分离株,命名为BVDV shz132株,并应用系统发生分析方法鉴定该株与其他石河子分离株Manasis、hihezi148和Letuyi株的基因型。将免疫学鉴定为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电镜观察分离的BVDV shz132株病毒直径为40~60 nm,为有囊膜的球形颗粒。理化鉴定结果与参考株BVDV Oregon C24V一致。根据BVDV基因组5-′UTR基因设计引物在发病牛淋巴结、肠道分泌物制备的悬液及其分离的病毒细胞培养物中均扩增得到了大小为267 bp的片段。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BVDV shz132株与BVDV Osloss株的同源性最高(97.5%),BVDV Manasi株等与BVDV NADL株的同源性最高(97.8%);系统发生分析表明上述所有石河子分离株均属于BVDV-Ⅰ型。  相似文献   

20.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持续性感染和免疫耐受是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重要特征,也是该病的防控难点.本试验将2种生物型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致细胞病变(CP)型(BVDV OregonC24株)和非致细胞病变(NCP)型(BVDV Yak株),灭活、浓缩作为抗原,分别免疫家兔制备高免血清.同时,使用BVDV全病毒蛋白作为包被原,建立了检测BVDV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本试验利用该方法对高免血清进行检测,探讨CP型BVDV与NCP型BVDV抗原免疫原性差异.结果显示,CP型BVDV的高免血清效价均比NCP型BVDV高免血清的效价高,平均高35%.结果表明,CP型BVDV的免疫原性优于NCP型BVDV,且CP型BVDV与NCP型BVDV的血清效价具有明显差异.这为在实践中疫苗毒株筛选及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