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饲粮蛋白质水平和棉籽粕取代豆粕对肉牛育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满足肉牛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采用棉籽粕替代饲粮中的豆粕,形成不同蛋白质水平和成本的饲粮,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和棉籽粕替代豆粕对肉牛育肥的影响,同时为降低肉牛育肥成本和提高育肥效果提供依据.试验选用年龄(平均年龄为28月龄)、体重[初始均重为(678±122)kg]相近的健康杂交一代阉牛(日本和牛♂×鲁西黄牛♀)40头,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组10头牛.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240 d.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为14.8%的饲粮组试验牛的日增重比蛋白质水平为12.8%的饲粮组提高18.57%(P >0.05).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2.8%的饲粮相比,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8%的饲粮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肉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肋部脂肪厚、背膘厚(P<0.05或P<0.01),而对肉牛的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高档肉块占活重比例、肉骨比影响不显著(P>0.05).同等蛋白质水平下,用棉籽粕全部或部分替代豆粕对肉牛日增重及各项屠宰性能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棉籽粕组饲粮单价、肉牛每千克增重成本都低于豆粕组.由此得出,在肉牛育肥后期可以用棉籽粕替代豆粕,以降低成本.目前我国《肉牛饲养标准》(2004)推荐的肉牛育肥所需的蛋白质水平低于本试验用杂交一代阉牛(日本和牛♂×鲁西黄牛♀)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用豆粕、花生粕、菜籽粕、棉籽粕四种植物蛋白源分别替代25%和50%的鱼粉,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饲养异育银鲫8周,每组三个重复,于饲养2周末、3周末、5周末和8周末从各缸随机取试验鱼3尾,观察异育银鲫肠道组织结构。结果表明,2~3周时未见肠道形态变化,5~8周各处理间肠道形态出现显著差异。根据肠道形态变化可认为,豆粕和花生粕是鲫鱼较好的植物蛋白源,棉籽粕和菜籽粕次之。异育银鲫日粮中,菜籽粕在配方中的比例不宜超过25%。豆粕、棉粕和花生粕作为单一植物蛋白源添加时,在配方中的比例不宜占到50%。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72头(9.06±0.35)kg、3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阉公猪母猪各3头)。4个组分别饲喂24%、22%、20%、18%蛋白质水平的饲粮,研究了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到18%时,仔猪胃蛋白酶、十二指肠胰蛋白酶及空肠糜蛋白酶的活性显著下降,但当饲粮蛋白质水平高于或等于20%时,酶的活性基本不受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 90日龄的健康公貂 60只,随机分成 6组(每组 10个重复,每个重复 1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 28%(Ⅰ组)、30%(Ⅱ组)、32%(Ⅲ组)、34%(Ⅳ组)、36%(Ⅴ组)和 38%(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 7d,正试期 115d。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制备胃肠道内容物上清液,用于测定消化酶活性;制备空肠组织切片,用于观察空肠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Ⅴ组水貂的胃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1),与Ⅳ和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和空肠胰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Ⅳ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淀粉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 P<0.01)。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Ⅴ和Ⅵ组(P<0.01),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Ⅲ组水貂的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Ⅵ组(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Ⅳ和Ⅴ组(P<0.05或 P<0.01),空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Ⅳ和Ⅴ组(P<0.05或 P<0.01)。Ⅰ、Ⅲ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Ⅱ和Ⅵ组(P<0.01),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6%时,水貂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黏膜厚度以及肠壁厚度均处在较高水平。由此得出,饲粮蛋白质水平可影响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并可调节其空肠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消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由此是否引起了对饲粮表观代谢能(AME)测定的差异。试验包括2个部分。第1部分考察饲粮CP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7日龄体重为区组,饲粮设置2个CP水平,即高CP水平(HP)饲粮(8~21日龄饲粮CP水平为22.57%,22~35日龄饲粮CP水平为20.65%)和低CP水平(LP)饲粮(8~21日龄饲粮CP水平为19.29%,22~35日龄饲粮CP水平为17.49%),每个处理6个重复,其中8~21日龄每个重复24只鸡,22~35日龄每个重复17只鸡。第2部分考察饲喂不同CP水平饲粮的肉鸡对排泄物中可消化养分及饲粮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采用2×2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鸡的来源设2个处理,即饲喂HP饲粮的肉鸡和饲喂LP饲粮的肉鸡;经肉鸡消化代谢的饲粮设2个处理,即HP饲粮(21~28日龄,CP水平为22.57%;35~42日龄,CP水平为20.65%)和LP饲粮(21~28日龄,CP水平为19.29%;35~42日龄,CP水平为17.49%),每个处理6个重复,其中21~... 相似文献
6.
本文笔者分别按5∶1、4∶1、3∶1的比例在牛粪中加入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进行发酵试验,以研究不同粕类对发酵牛粪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豆粕与牛粪共同发酵后其质地最柔软,所得的氮、磷、钾含量最高,且牛粪与豆粕混合比为3∶1时所得有机肥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表明用豆粕与牛粪发酵(3∶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蛋白质来源对鸡肠液中消化酶活性及离子浓度的影响,为鸡饲料酶学生物学效价评定方法中小肠液的仿生酶谱设计提供决策依据.试验采用2×2完全随机没计,分别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十二指肠瘘、空肠瘘成年海兰褐壳蛋公鸡各24只,将每种类型的荷术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和玉米-豆粕-棉籽粕型饲粮.在试验期第31天、第33天、第35天的09:30至18:30间每隔3 h收集1 h十二指肠和空肠食糜,通过低温离心的方法制备肠液.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饲粮条件下十二指肠液脂肪酶活性,Cl-的浓度及空肠液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地高于玉米-豆粕-棉籽粕型饲粮条件下的相应值(P<0.05),而十二指肠液Mg2+浓度和空肠液K+的浓度显著地低于玉米-豆粕-棉籽粕型饲粮条件下的相应值(P<0.05).从不同肠段肠液组成的差异看,十二指肠液中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Na+、Mg2+的浓度及pH显著地低于空肠液中的相应值(P<0.05),而脂肪酶的活性,K+、Cl-的浓度显著地高于空肠液中的相应值(P<0.05).这表明饲粮蛋白质来源对鸡肠液蛋白酶活性及电解质离子浓度有显著影响,不同肠段的肠液在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饲粮蛋白质及赖氨酸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大肠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早期断奶仔猪(25±3日龄,平均体重6.78kg),用简单的玉米-豆粕-鱼粉型日粮饲喂,研究了不同蛋白质水平(18%,20%)和赖氨酸水平(1.0%,1.3%和1.6%)对仔猪胃肠道内容物消化酶活力、结肠蛋白质腐败作用和腹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较高时(20%),仔猪腹泻率提高,这与大肠腐败作用无关;高蛋白质水平导致了细菌活动的加强和小肠液淀粉酶活力的下降;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以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豆粕、菜籽粕和棉籽粕3种蛋白质饲料对宣汉黄牛瘤胃固相黏附纤维降解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用4头健康且体重相近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宣汉黄牛,采用4×4的拉丁方设计,共4期,每期10 d,基础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以豆粕(豆粕组)、菜籽粕(菜籽粕组)和棉籽粕(棉籽粕组)等量替换基础饲粮中精料(替换比例为基础饲粮的15%)的试验饲粮。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采食后1、3、5、7和9 h瘤胃固相黏附真菌、原虫、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采食时间的延长,豆粕组、菜籽粕组和棉籽粕组的瘤胃固相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豆粕组的纤维降解微生物数量集中在采食后5和7 h时达到最大值,棉籽粕组几乎都在采食后7 h时达到最大值。2)组间比较,从各时间点的平均值来看,棉籽粕组真菌数量显著高于菜籽粕组和豆粕组(P<0.05),菜籽粕组原虫、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豆粕组和棉籽粕组(P<0.05或P<0.01)。综上,不同蛋白质饲料对瘤胃固相黏附纤维降解微生物的数量有显著影响,以菜籽粕对宣汉黄牛瘤胃固相黏附纤维降解微生物的促进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饲粮配合使用杂粕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共选择1 080只70周龄体重接近的蛋鸡,随机分为2个部分。试验I饲粮设置3种CP水平(16%、14%、12%)和2种花生粕水平(0%、3%);试验II在不同饲粮CP水平(16%、15%、14%、13%、12%)添加2%菜籽粕,另设空白对照组(16%CP水平,不添加菜籽粕)。试验中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期6周,分前、后期各3周。结果表明:不同CP水平饲粮中添加花生粕对蛋鸡体重、产蛋率、料蛋比、后期平均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均没有显著影响,蛋鸡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前期平均蛋重、前期蛋壳强度、后期蛋形指数随饲粮CP水平均下降(P<0.05),饲粮中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2%时试验前、后期平均蛋重均降低(P<0.05);不同CP水平饲粮中添加菜籽粕对蛋鸡体重、产蛋率、前期平均蛋重、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前期蛋黄颜色、后期平均蛋重随着饲粮中CP水平的降低而降低(P<0.05)、蛋壳强度上升(P<0.05),当饲粮中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3%或12%...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建立蛋白质需要量析因模型,确定济宁百日蛋种鸡饲粮粗蛋白质的需要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14%、15%、16%、17%,其他营养指标保持一致。选取40周龄、体重接近的健康济宁百日蛋种鸡5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预试期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ADCPI显著升高(P0.05)。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济宁百日蛋种鸡41~48周龄的产蛋数、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量(ADEM)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料蛋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粗蛋白质水平组(16%、17%)的产蛋数、产蛋率、ADEM均高于低粗蛋白质水平组(13%、14%、15%)。在一定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3%~16%)范围内,蛋重有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3)以ADCPI为因变量,以平均日增重(ADG)、ADEM和代谢体重(BW0.75)为自变量,拟合济宁百日蛋种鸡粗蛋白质需要析因模型为:ADCPI=0.268 0 ADG+0.271 1 ADEM+3.299 3 BW0.75(R2=0.993 4)。满足济宁百日蛋种鸡41~48周龄时最佳生产性能的适宜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49%。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饲粮蛋白质源影响断奶仔猪小肠发育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利用猪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不同蛋白质源饲粮下断奶仔猪(断奶0、3、7和14 d)小肠转录谱,24头仔公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处理1采用乳源蛋白质30%替代饲粮总蛋白质,处理2采用全植物蛋白质源饲粮.结果表明:1)处理1获得370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采用序列试验聚类分析,共获得26个表达模式,其中有3个显著表达模式,模式5和11显著性水平最高(P<0.01).处理2获得263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序列试验聚类分析得到26个表达模式,其中模式3和22显著水平最高(P<0.01).2)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和分析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蛋白质源饲粮对肠道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通过基因芯片数据,从2种蛋白质源饲粮处理下的基因调控网络中筛选出12和9个具有重要影响和研究价值的基因,以及9个在2个处理中网络调控地位发生改变的共表达基因.通过基因芯片数据,从2种蛋白质源饲粮处理下的基因调控网络中筛选出12和9个具有重要影响和研究价值的基因,以及9个在2个处理中网络调控地位发生改变的共表达基因.总之,本试验筛选出了一些在不同饲粮蛋白质源影响断奶仔猪肠道发育和功能过程中可能具有深入研究意义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饲粮蛋白质源影响断奶仔猪小肠发育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利用猪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不同蛋白质源饲粮下断奶仔猪(断奶 0、3、7和 14d)小肠转录谱,24头仔公猪随机分为 2个处理,处理 1采用乳源蛋白质 30%替代饲粮总蛋白质,处理 2采用全植物蛋白质源饲粮。结果表明:1)处理 1获得 370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采用序列试验聚类分析,共获得26个表达模式,其中有 3个显著表达模式,模式 5和 11显著性水平最高(P<0.01)。处理 2获得 263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序列试验聚类分析得到 26个表达模式,其中模式 3和 22显著水平最高(P<0.01)。2)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和分析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蛋白质源饲粮对肠道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通过基因芯片数据,从 2种蛋白质源饲粮处理下的基因调控网络中筛选出 12和 9个具有重要影响和研究价值的基因,以及 9个在 2个处理中网络调控地位发生改变的共表达基因。通过基因芯片数据,从 2种蛋白质源饲粮处理下的基因调控网络中筛选出 12和 9个具有重要影响和研究价值的基因,以及 9个在 2个处理中网络调控地位发生改变的共表达基因。总之,本试验筛选出了一些在不同饲粮蛋白质源影响断奶仔猪肠道发育和功能过程中可能具有深入研究意义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原料匮乏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作为蛋鸡营养中的重要内容,氨基酸的营养研究重点也在随之发生转变.以理想氨基酸模式及相应的分析研究方法为核心,在蛋鸡氨基酸需要量和氨基酸营养调控领域出现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发现,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动物福利等宏观方面到氨基酸的营养作用原理等机制研究上均有明显进展,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产蛋鸡理想蛋白质模式、产蛋鸡和蛋雏鸡氨基酸需要量以及氨基酸营养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蛋鸡氨基酸营养在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单宁酸对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中消化酶活性及玉米-豆粕型饲粮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的影响,为评价单宁酸的生物学效应提供参考。试验一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考察在无饲粮下2种单宁酸对猪模拟胃液、模拟小肠液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设5个处理,单宁酸添加量分别为0 mg (胃液体积为20 mL,小肠液体积为22 mL);单宁酸1,10 mg;单宁酸1,20 mg;单宁酸2,10 mg;单宁酸2,20 mg。测定各处理的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试验二考察玉米-豆粕型饲粮添加单宁酸对猪仿生消化中胃、小肠阶段消化酶活性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5个处理,单宁酸在饲粮中的含量分别为0 mg·(2 g)-1;单宁酸1,10 mg·(2 g)-1;单宁酸1,20 mg·(2 g)-1;单宁酸2,10 mg·(2 g)-1;单宁酸2,20 mg·(2 g)-1。测定仿生消化中胃阶段0.5和4 h时胃蛋白酶活性,小肠阶段0.5、4和8 h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及生长猪胃-小肠仿生消化测定饲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结果表明:1)无饲粮的情况下,和空白对照组相比,2种单宁酸对模拟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单宁酸1比单宁酸2更高地降低了模拟小肠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2)在饲粮进行仿生消化的胃消化0.5~4 h内,除4 h时10 mg·(2 g)-1添加量外,添加单宁酸1时胃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添加单宁酸2时的相应值(P<0.05),除单宁酸2在消化0.5 h外,2种单宁酸在添加10 mg·(2 g)-1时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20 mg·(2 g)-1添加量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0.5 h时,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2的2个水平对消化液中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显著降低了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单宁酸1的消化液中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4 h时,除添加水平为20 mg·(2 g)-1时的糜蛋白酶活性外,饲粮中添加单宁酸1消化液中淀粉酶、糜蛋白酶活性高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而胰蛋白酶活性低于添加单宁酸2的相应值(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在小肠仿生消化8 h时,饲粮中单宁酸的添加量影响了淀粉酶的活性,但单宁酸1和单宁酸2各两个添加量在淀粉酶的平均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单宁酸1、2的两个添加量均降低了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两种单宁酸在两种添加水平下均显著降低了饲料粗蛋白消化率(P<0.05),且单宁酸2比单宁酸1更多地降低了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综上所述,在有、无饲粮条件下,单宁酸对消化酶活性呈现不一致影响。单宁酸影响饲粮粗蛋白的消化率可能主要与消化液中糜蛋白酶活性降低以及单宁酸与饲粮中的化学成分形成螯合物降低了小肠消化酶的水解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硒和碘营养对蛋鸡不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硒和碘对蛋鸡心脏、肝脏、脾脏和甲状腺中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288只33周龄的新罗曼蛋鸡,饲喂添加不同剂量硒和碘(0,0;0.2,0:0,0.2:0.2,0.2mgkg)的日粮12周,试验结果如下:硒缺乏时,心脏和肝脏中的GSHPx活性下降(P=0.073);碘缺乏时,心脏和肝脏中的CAT活性下降(P=0.055,P=0.097),肝脏中的GSHPx活性降低(P=0.093);硒碘互作对心脏(P<0.01)和肝脏(P<0.05)中的TSOD和CAT活性影响显著,对脾脏中的TSOD(CAT+GSHPx)值影响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碘能够影响肝脏中含硒酶的活性,硒碘的互作能够影响心脏、肝脏和脾脏的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