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羊痘病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作者着重综述山羊痘和绵羊痘.羊痘病毒的基因组较大,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的基因组非常相似,但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交叉感染.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和全身性丘疹或结节为特征,结合其临床症状实验室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病毒粒子的典型形态即可做出快速诊断.病毒培养和分离虽有较高的特异性,但耗时长;因羊痘病毒和副痘病毒有相似的血清型,一些血清学的诊断方法如琼脂扩散试验(AGID)、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抗体的ELISA等,因会出现抗体交叉反应而无法区分这2种病毒的感染;又因羊痘感染后主要引起细胞介导免疫,动物接触病原后仅产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故而病毒中和试验敏感性也不高.近年来,用于ELISA检测抗原的方法已经建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Western印迹试验利用羊痘病毒的P32抗原与待检血清反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价格昂贵、操作难.PCR可用来检查活体或组织培养品中羊痘病毒基因组;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多重PCR技术,不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强,且大量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治疗羊痘病毒无特效药,做好疫苗接种等防制措施很关键;目前采用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来控制本病,所有被鉴定的羊痘病毒毒株都有一个相同的主要中和位点,可以交叉保护.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期短.以羊痘病毒基因组作为其他反刍动物病原基因的载体,生产新一代羊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具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从羊痘的流行特点、羊痘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热点蛋白研究、羊痘的诊断和检测、疫苗研究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以期为羊痘病毒的研究及预防控制羊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羊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羊痘是以发热、全身性的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羊痘病毒是所有动物痘病毒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预防控制等方面对羊痘做一综述。虽然此病从临床症状和宿主特异性上很容易做出诊断,但进一步的实验室确诊还是必要的,现已有多种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使用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4.
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致死率高,严重制约了养羊业的发展。作者从病原形态学、流行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疫苗5个方面,综述了羊痘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羊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痘被世界卫生组织(OIE)列为重大传染病,在中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全身性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羊痘是所有动物痘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据文献报道,在中国和美国等国家都出现过人感染羊痘病毒的病例,有本病的国家和地区的易感动物及有关产品被世界各国列为严格限制进出口的对象,因此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以及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文章就发病情况、疫苗研制、诊断和防控等方面对羊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羊痘病毒PCR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羊痘病毒(Capripoxvirus,CaPV)的基因组中末端反向重复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建立诊断羊痘病毒的PCR方法。结果表明,山羊痘病毒的PCR产物为289bp,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而羊的健康皮肤扩增物中没有DNA条带。本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高的特点,可作为实验室快速诊断羊痘病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羊痘又名羊“天花”,是所有动物痘病最为严重的一种,严重影响国际贸易和养羊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羊痘的诊断和预防疫苗方面做一综述。现在已有了一组针对羊痘的简单而高效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用于实验室诊断,但各有千秋。目前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使用高效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利用羊痘病毒基因组做载体构建重组疫苗来同时预防小反刍兽的其他疾病,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羊痘病毒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国内外已对羊痘病毒及对羊痘的预防控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羊痘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及体外培养、体外检测已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其致病机制和基因组结构、分子表位、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等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尚待逐渐进入更加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结构基因如p32的各类载体的构建、表达和对非结构基因如TK基因的研究及其缺失载体的构建、IRT的功能研究等等。全面而深入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的研究,将为发展更为有效的检测诊断方法,并为安全有效的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及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羊痘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羊痘病毒能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的结节性疹块病。羊痘病毒基因组较大,可容纳较大的外源基因。重组病毒载体是当今病毒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以动物病毒为基础设计的基因克隆及表达载体主要有取代型的重组病毒载体和重组的病毒-质粒载体。作者综述了羊痘病毒载体构建策略和羊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为建立鉴别绵羊痘病毒(SPPV)和山羊痘病毒(GTPV)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这2种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等的优化,建立了快速鉴别检测SPPV和GTPV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分别扩增出SPPV长度为177 bp和GTPV长度为222 bp的目的片段。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牛疙瘩皮肤病病毒、犬细小病毒、大肠杆菌O157、沙门氏菌、健康羊组织和牛组织均无扩增。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最低可检测1.725×107copies/μL的SPPV和1.71×106copies/μL的GTPV。应用该方法对50份临床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的结果与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一致,均检出5份感染GTPV的病料和2份感染SPPV的病料,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临床病料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羊痘病毒结构蛋白P32基因,并进行同源性比对及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与其他绵羊痘病毒与山羊痘病毒同源性分别为99%与96%.  相似文献   

13.
14.
1999年 6月~ 10月在我市的江浦县、溧水县、高淳县养羊较集中的部分乡 (镇 )相继暴发流行一种疫病 ,其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 ,眼、鼻流粘液 ,唇、鼻、乳房等少毛部位有大量红色丘疹 ,并有破溃、结痂等特征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而且传播快 ,给当地养羊农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此次羊病发生发展情况及诊断与防制工作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病羊初期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 ,体温上升至 41 5℃ ;皮肤出现大量红色丘疹 ,以眼、唇、鼻、耳背、乳房和大腿内侧比较明显 ;眼睑肿胀 ,流粘脓性分泌物 ;部分病羊呼吸急促、咳嗽 ,鼻腔有浆液性…  相似文献   

15.
奶山羊山羊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羊痘在我国西北地区曾有过流行 ,但内地和东北地区比较少见 ,特别是奶山羊很少发生。 2 0 0 0年 ,锦州市郊区某试验畜牧场的奶山羊暴发了本病。经过及时诊治 ,疫情得到了控制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锦州市郊区某试验畜牧场 ,总共饲养奶山羊1 97只 (其中成年母羊 1 3 2只 ,种公羊 5只 ,育成羊6 0只 )。自 2 0 0 0年 2月 2 1日 ,羊群中相继有 3 1只羊发病 (其中成年母羊 3只 ,种公羊 1只 ,育成羊 2 7只 ) ,死亡 3只 (均为育成羊 )发病率为 1 5 .7% ,死亡率为 9.6 % ,至 4月 5日 ,该病在羊群中基本终止。2 诊断2 .1 临床检查 发病初期 ,…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患病动物早期表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康复后仍有麻痹、抽搐、癫痫样发作等后遗症,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基础上。针对犬瘟热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诊断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异麦芽低聚糖也称为α-寡聚葡萄糖,其英文缩写为IMO(Isomalto-oligosaccharide),是寡糖的一类。IMO为直链麦芽糖分子中具有分枝状链合的双糖及低聚糖,又称分枝低聚糖(Branching oligosaccharides)和α-葡聚糖(α-Gligosaccharidesb。分子中含α-1、4键,α-1、6键,少量α-1、3键和α-1、2键,主要成分为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其次为异麦芽四糖、黑曲糖、曲二糖等。  相似文献   

18.
胆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王宏  任泽林 《饲料工业》2007,28(20):7-10
<正>1胆碱的理化特性胆碱是一种季胺碱,化学名称为氢氧化β-羟乙基三甲胺,分子量为127.16,分子中的甲基团占37.14%。纯净胆碱为无色、粘滞、微带鱼腥味、吸湿性很强的碱性液体,其无水物为白色易潮解的针状结晶。胆碱有极强的亲水性,与疏水离子(六硝基二苯胺)形成离子对,含离子对的复合物可被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浸提出来,这一过程常被用于选择分离生物组织中微量胆碱。  相似文献   

19.
合生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苗晓微  李娜  吴健  张敏 《饲料工业》2005,26(14):6-9
抗生素长期以来一直在动物生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发生,但是抗生素的持续使用会造成细菌耐药性和动物产品药物残留等诸多问题,寻求和开发绿色、无污染、低残留的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合生素(synbiotics)又称合生元,由Gibson(1995)首先提出,它是指益生菌(Probiotics)与益生元(Pre鄄biotics)结合使用的生物制剂,其特点是同时发挥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作用[1]。合生素的使用效果相当于或优于抗生素,而其成本低于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并且不存在药物残留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研制成功的饲用…  相似文献   

20.
红素氧还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  柳参奎 《草业科学》2016,33(6):1118-1125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红素氧还蛋白(rubredoxin)集中来自严格厌氧菌,包括细菌、古菌和少数微需氧细菌,而植物中该类蛋白相对较少,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作为辅因子或电子供体参与多个生化途径。也有研究显示,无论是植物中还是微生物中的红素氧还蛋白基因在协助生物抵御氧化胁迫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全面介绍自然界中的红素氧还蛋白基因的分布、结构以及在微生物、植物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希望能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