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鼎县在1976年春开始种植密植茶园,至1981年有三个茶场三块5.09亩六年生密植茶园亩产超千斤,其中以点头公社东方红茶场2.43亩密植茶园为最高。这块茶园种植行70公分,分三行种植,行距×丛距为30×25公分。每丛两株,81年调查实有茶树9142株。历年干茶亩产量:78年44.8斤,79年640斤、80年807.3斤、81年1146.2斤。目前茶树骨架明显,层次分明,小枝稠密,绿叶  相似文献   

2.
东阳县古光乡朝阳社的特产队在今年春季开始培养一块丰产茶园,共86丛茶树,实际测量占地0.389亩,头茶采制干茶110.75斤,折合亩产284.7斤;二茶采制干茶52.77斤,折合亩产135.6斤,头二茶折合亩产共420.3斤,这块地不仅茶叶丰收,而且茶果累累,结果最多的一丛茶树有茶果1695个,一般的有茶果4000个左右,估计这86丛茶树今年可采茶籽百余斤。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国营南海农场一九七七年元月引用“弯枝养蓬”的先进栽培技术,经试验获得成功后,去年进行大面积普遍推广。全场七八年定植的幼龄茶树,弯枝二千六百六十三亩,普遍生长都很好;其中按技术要求弯枝的一千四百五十亩,去年采鲜叶十四万九千四百斤,平均亩产一百零三斤。这批弯枝茶树比常规修剪茶树要提早二年投产,去年为农场提早收益八万五千元。  相似文献   

4.
《茶叶》1959,(5)
我所茶场现有单行条植(行株距130×30厘米)的新式茶园822亩,其中1956年冬播的500亩,从播种到采叶仅两年零五个月,目前茶树平均高度60厘米,幅度55厘米,有30个旁枝,茶树大部为中型椭圆叶,生长健壮。今年春季对1956年播种的500亩茶园,实行了打顶轻采,每亩采摘生叶60斤,连夏季轻采,秋季打顶采平均每宙达生叶140斤,折合干茶35斤。  相似文献   

5.
绍兴县平水区西渡口农业社有茶园200亩(每亩平均200丛茶树),以一年的时间完成茶树树冠改造工作。他们采用了全丛台刈和局部台刈,轻重修剪等方法,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行动,到6月底止完成了148亩,还有52亩将在1959年“春分”前完成。旧茶园经过改造,目前已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这个社对旧茶园改造的决心和经验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羊楼洞茶场建于1952年,现有茶园面积10053亩,其中8561亩是五十年代初、中期种植的。这部分茶园虽然种植方式较合理(行距4.5尺,丛距1~1.5尺),早期经过系统修剪和较好的肥培管理,但由于树龄不断增大,加上管理不善、病虫为害等,致使树势衰败,单产极低。1976年平均亩产干茶只有85斤。 1978年以来,我场分期分批按比例对低产茶园进行了改造。几年来,全场共改造低产茶园2330亩(台刈584亩、重修剪1746亩),使茶园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茶树树冠得到了更新复壮,树高适中(70~80厘米),树幅扩大(120~130厘米),每平方尺生产小桩在200个以上,骨干枝粗壮,树冠结构合理,覆盖度在80%以上,产量大幅度提高。1983年投产茶园亩  相似文献   

7.
浙江余杭县石鸽良种场种植的一点一五亩十三龄本地群体品种茶园,七八年亩产又获得千斤。该茶园茶树长势茂盛,树高一百厘米,树宽一百六十厘米,每平方尺可以采芽一千四百个左右,全年平均亩产1007.4斤。七八年产量  相似文献   

8.
《茶叶》1958,(1)
临海县湧泉区管岙乡东院社,是在海拔600公尺左右的大山头,全社33户,共有坎边茶树23220丛。(不能采收的新茶树没有计算在内)根据7185丛坎边茶树,实测结果,共长15453市只,丛距平均2.15市尺。如以行距5市尺计算,全社23220丛茶树,约合41.59亩。如以400丛为一亩折算,则为58,05亩。1957年除坎面粮食作物(番薯)获得丰收,平均亩产5350斤,比1956年增产20.3%外,41.59亩坎边茶树,共产烘青干茶7091斤,平均每亩170.5斤,比1956年,增产32.54%。  相似文献   

9.
衰老茶园是茶叶生产中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以在短期内研究并提出合理的改造技术措施,提高经济效益,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仅从修剪方法来探讨衰老茶园的改造问题。试验于1974年夏茶后(6月底)开始,供试茶园选自皖南歙县潜口乡潜坑村,面积为1亩,建于1958年以前,丛播,每亩约250丛。长期以来,由于管理粗放,采摘过度,从未进行修剪,致使茶树参差不齐,无一  相似文献   

10.
桃源县现有茶园5万亩,其中丛式茶园三万余亩,单产一直徘徊在60斤左右。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茶丛稀,每亩仅200至300丛;茶园覆盖度和采摘面不到30%,采摘不合理所致。1978年以来,我们先后采用了挖蔸拼块,补栽补种,修剪埋肥等改造措施,虽有一定效益,但仍存在成活率低,投资大,见效慢等问题。1982年改用就地压条的方法进行补缺,几年来用就地压条改造6301亩,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茶叶试验场今年有7项试验,即:茶园施肥中耕方法试验;茶园复盖试验;茶树剪枝更新试验;茶树采摘试验;茶树轻修剪试验;茶树深修剪试验;原有茶园增产综合试验。这几项试验都要精确地记载青叶产量,因此我们感到试验区的采茶工作是很繁重的。采茶工多系临时雇来的短工,采  相似文献   

12.
走马坪分场四队一九八五年二月种植的22.82亩密植茶园,植前挖沟宽60公分,深40公分,每亩施牛栏肥50担,茶麸等饼肥1000斤左右。用一年生有性茶苗移植,品种为云南大叶种。由五个劳动力管理,平均每  相似文献   

13.
我场自1965年开始种茶400亩,十五年来已发展到1734亩,其中投产茶园980亩,1979年,全场茶叶平均亩产干茶212斤,65年种植的400亩,亩产干茶323.25斤,其中1.78亩高产茶园亩产干茶达到791斤,但全年茶叶单产、总产都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除78、79两年连续遭到长期干旱引起减产之外,在茶园建设上没有因地制宜,引起茶树严重缺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茶平公社既是我县茶叶生产发展快、并取得了高产优质的先进典型单位,又是我县重点产粮区。全社2316个农户,农田面积20606亩,一九八○年产粮174873担,每户平均农田8.9亩,产粮7550斤。一九八○年可采茶园2870亩,幼龄茶园2880亩,茶园总面积计5750亩,每户平均2.48亩;茶叶投售量3117担,每亩平均109斤,每户平均134斤;茶叶收入718120元,每户平均收入310元。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村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该社也不例外,粮食生产从搞“大呼隆”、过渡到“小  相似文献   

15.
茶树弯枝养蓬的优越性:1.保留幼龄茶树的生物产量.有效地利用土地和光能.尽快地转化为经济产量.促进快速成园,早期丰产。一般能提早一年半到二年时间投产。2.避免茶树修剪时创伤造成树势削弱,维护茶树正常生长发育。3.可以迅速扩大复盖面.增加分枝数和芽梢数量,骨干技多.主干粗壮,根系既长且多而密。根据试验观察,四足龄茶园复盖度可达90%,比定型修剪茶园复盖度60%增加30%.茶蓬分枝数比修剪的增加一倍以上。4.茶树分枝部位低,有利于矮化栽培。分枝部位一般离地面5厘米左右.这部分处在阶段发育最幼嫩的地方,最先得到…  相似文献   

16.
《茶叶》1958,(3)
我场现有采摘茶园104亩,这些茶园原是株丛残缺不全、呈牛荒芜状态产量极低的旧式茶园,解放后经过台刈、补丛、修剪等改建工作而成为现在生产的茶园。几年来,单位面积产量是:1952年亩产为44斤,1953年为60斤,增产36.3%;1954年为70斤,增产16.6%;1955年茶园遭受洪水灾害,亩产也达90斤,增产28.5%;1956年为99.15斤增产10%;1957年为107.6斤,增产7.4%,单产是直綫上升的。茶叶质量也逐年提高,1952年平均售价每斤为0.67元,到1957年则达到1.25元。  相似文献   

17.
《茶叶》1960,(2)
我場1953年开始建立,共有茶园110亩。其中用种籽直播茶园42.2亩,苗圃改建茶园26.1亩;用一年生苗于1954年移栽定植计41.7亩。至1959年茶树树龄已有6足龄。1956年3足龄时,即投入生产,每亩平均采制毛茶20斤,特别是在大跃进的1958年,出现了五年生的新茶园平均亩产茶条136斤、茶子36斤、茶叶41斤,实现了幼年茶园茶条、茶子、茶叶三丰收,初步发挥了新茶园的增产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位于临海市郊的临海市特产场,是省市级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之一,现有茶园330亩,其中70%以上是以迎霜、福鼎白毫和龙井43品种为主体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近几年来,从茶叶行情、无性系良种茶苗供需情况和特产场的实际出发,选择了部分基础好的无性系良种茶园作为采叶、采穗两用茶园,取得了成效。一般叶穗两用茶园亩产值比单纯采叶茶园高1200~1800元。 1.叶穗两用茶园的选择 宜选择茶树良种纯度高,长势较健壮,交通方便,待重修剪改造的中产茶园。茶树品种根据茶苗行情决定,近几年多数选择迎霜、福鼎白毫、龙…  相似文献   

19.
我场共有茶园一千三百八十八亩,其中采摘面积常年保持在八百亩上下。一九五六年十月建场以来的二十五年中,共计产茶二万五千九百九十担。从投产的一九五九年起至一九六九年十年中,每年茶叶产量的增长率均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一九六九年已达一千二百零八担。但一九六九年以后的十年中,年产量却一直徘徊在一千三百担左右,虽然其中一九七六年产量达一千七百六十九担,但由于采摘极不合理,老嫩一把捋,致使一九七七年降到一千四百二十六担,一九七九年仅一千三百二十八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由于过去肥培管理差,采摘不合理,致使成龄茶树早衰,幼龄茶树未老先衰,使我场处于幼龄  相似文献   

20.
《茶叶》1958,(3)
.刁一矛尸.、卜‘闷,.产.,一了名1社茶园面积 (亩)国八年春国八年春,降总产量l茶每亩产!备1(斤)l量(斤)}名乡名┌──┬──┬─────┬───┬────┬──────┬────────────────────┐│东阳│古光│朝阳社 │0 .215│1 10.75 │515.75 │土名黄毛庵,共86拨茶树,58年春茶 ││ │ │ │ │ │ │采生叶457斤。 │├──┼──┼─────┼───┼────┼──────┼────────────────────┤│青田│ │胜利砒 │0。25 │121 │斗84 │是敲社妇女辛产茶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