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竹粉和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通过混炼、平板热压制备竹粉/HDPE复合材料,研究竹粉含量和粒径大小对复合材料的吸湿、吸水性以及力学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竹粉添加量的增加,竹塑复合材料的吸湿、吸水性能也逐渐增大,同时,当竹粉粒径变小时,复合材料的吸湿、吸水性能也增大;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着竹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随着竹粉含量增加而增大,但当竹粉含量超过50%,这些强度反而降低;随着竹粉粒径增大,抗冲击强度逐渐降低,而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增大,但当粒径超过180μm时,这两个强度则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2.
竹粉/聚丙烯塑料复合材料转矩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竹粉/聚丙烯塑料复合材料的转矩流变行为。使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竹粉含量、马来酸酐添加量以及转矩转速3因素对复合材料转矩流变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竹粉/聚丙烯塑料复合材料是一种假塑性流体即剪切变稀流体。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3种因素对复合材料转矩流变行为的影响中,竹粉含量的影响最显著,其余的2因素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聚β-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竹粉(BF)为原料,马来酸酐(MA)为偶联剂、氮化硼(BN)为成核剂,通过共混挤出、注塑成型工艺制得竹粉/PHBV生物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径竹粉(40、60、80、100目)对竹粉/PHBV生物复合材料性能(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竹粉粒径从40目增加到100目,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断裂伸长率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呈逐渐提高的趋势。竹粉/PHBV复合材料断面电镜扫描发现,随着竹粉目数的增加,竹粉在PHBV基体中的形态差异较大,40目竹粉表面粗糙度较大,有些较大的竹粉分裂出若干纤维束,与PHBV界面形成了较强的机械互锁。  相似文献   

4.
用自制的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PEW-g-MAH)改性竹粉填充聚氯乙烯(PVC),制备PVC/PEW-g-MAH/竹粉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设计法探讨PEW-g-MAH接枝率及用量、竹粉粒径及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gPVC中,加入用0.3g接枝率为1.16%的PEW-g-MAH改性的0.425mm竹粉30g,可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PVC/PEW-g-MAH/竹粉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由添加等量未改性竹粉体系的28.6MPa和3.05kJ/m2提高到30.01MPa和3.86kJ/m2.  相似文献   

5.
利用转矩流变仪制备竹粉/聚已内酯复合材料,观察配方和加工工艺对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研究所制备的竹粉/聚已内酯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竹粉/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方为:聚己内酯70份、竹粉30份、铝酸酯1.6%(相对于竹粉的质量比)、硬脂酸1.2%和石蜡2%.最佳加工条件为:温度100"(2,转速50 r·min-1.竹粉含量为30份和聚己内酯70份的竹粉/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好,力学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6.
以竹粉为原料,用氢氧化钾(KOH)和氢氧化钠(NaOH)混合活化剂,在不同活化剂比例、不同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条件下制备竹粉活性炭,运用比表面积测定仪(BET)、恒电流充放电法测定仪等仪器对竹粉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结构及比电容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竹粉和混合碱的比1∶3且两者活化剂比例相等时,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1 h条件下制备的竹活性炭性能最佳,其比表面积为1 003.2 m2·g-1,总孔容为0.564 cm3·g-1,平均孔径从为2.47 nm,碘吸附值为933 mg·g-1,作为超级电容器(EDLC)的电极,其比电容为101.1 F·g-1.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影响因素(竹粉比例、干燥时间、NaOH浓度、模塑粉细度)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模塑料的影响,通过测试力学性能、流动性、挥发分、模塑收缩率、耐沸水性、吸水性,得出竹粉比例为50%、干燥时间6h、NaOH浓度10%、模塑粉细度100目时,制得的试件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注塑法制备了不同竹粉含量的竹粉/聚丙烯复合材料,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弯曲性能、蠕变性能和拉伸性能测试,使用多功能摆锤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强度测试,结果表明:竹粉添加量为15%~45%时,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随着竹粉含量的升高而升高,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随着竹粉的增加而降低。竹粉添加量为45%的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弯曲强度为51.68 MPa,弯曲模量为3701.08 MPa,拉伸强度为28.44 MPa,冲击强度为22.27 kJ/m^(2)。竹粉添加量为15%、30%的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更佳,在75%应力水平下经历3600 s蠕变没有发生断裂,竹粉添加量45%的复合材料在1500 s时发生断裂,应变为0.0571。  相似文献   

9.
探究了基于木纤维粒径/木粉种类差异填充胶合板缝隙的复合腻子配方、影响因素、性能评价,致力于胶合板素板表面缝隙填充、平整度调控的技术开发。采用单因素条件探讨了温度、木粉种类、木纤维目数等对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纤维的腻子填充材料除表干时间略高于未添加木纤维的对照组外,耐磨性、干强度、湿强度、相容性、稳定性相比于未添加木纤维的腻子填充材料均有了明显提高。在木纤维目数一致的情况下,添加木纤维的种类不同也会对腻子的各项性能产生影响。其中湿强度与粗糙度优劣排列依次是:桉木粉、杨木粉、杂木粉、松木粉、竹粉;干强度优劣排列依次是:桉木粉、杂木粉、杨木粉、松木粉、竹粉;耐磨性优劣排列依次是:杨木粉、松木粉、杂木粉、桉木粉、竹粉。木纤维的种类对腻子的表干时间、相容性、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铝酸酯偶联剂对竹塑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铝酸酯作为竹粉和聚己内酯的偶联剂对竹塑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通过IR、X射线衍射(XRD)等现代分析手段揭示了偶联剂与竹粉的作用以及较佳的处理时间,并用转矩流变仪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考察偶联剂对竹粉和聚己内酯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内,高速搅拌和偶联剂一起使竹纤维的有序结构遭到破坏,偶联剂的添加量为 1.6 %(相对竹粉用量)时,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1.
Acetylation of Chinese bamboo flour and thermoplastici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inese bamboo flour was chemically modified by acetylation with acetic anhydride by using trichloroacetic acid as an activation agent and the optimized condition for acetylation of bamboo flour was determined as the trichloroacetic acid amount 6.0 g per 1.5-g bamboo flour, ultrasosonication duration 40 min and the reaction time 1 h at 65℃. Th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behavior of acetylated bamboo flour were preliminarily characterized by FT-IR, DSC and SEM etc. The acetylated bamboo flour can be molded into sheets at 130℃ and 10 MPa, indicating the modified bamboo flour possesses thermalplastic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2.
To convert the hydrophilic surface of bamboo flour into a hydrophobic surface,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was grafted onto bamboo flour surface by means of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 method. The grafted bamboo flour was characterized by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ater contact angle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results from FTIR and SEM have confirmed that MMA group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grafted onto bamboo surface by means of the ATRP method, which caused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increase to be 128.7°, i.e., hydrophilic bamboo flour turned into hydrophobicity. However,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grafted bamboo flour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pure bamboo flour.  相似文献   

13.
以赣中毛竹纯林(MC)、竹阔混交林(ZK)、竹杉混交林(ZS)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土壤容重、孔隙状况、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等土壤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阔叶林(KY)和杉木纯林(SC)为对照,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土壤结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容重大小排序为ZK>MC>ZS>KY>SC;土壤孔隙状况总体表现为阔叶林优于杉木林,毛竹林类型较差;>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在94.43%~97.25%,土壤各层均为阔叶林最大;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均值大小排序为MC>ZK>ZS>SC>KY;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MWD和GMD存在差异,与毛竹纯林比较,竹阔和竹杉混交林0~60 cm土层中土壤MWD和GMD均值分别提高了3.38%、4.10%和5.04%、8.11%;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各林分类型土壤结构指标关联度大小排序为KY>SC>ZK>ZS>MC,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林地资源合理经营及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苯乙烯(PS)组成的混合废旧塑料与木粉经高速混合机混合后,采用双螺杆/单螺杆串联挤出机组制备了木粉/混合废旧塑料复合材料。探讨了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g-MAH)和原位接枝马来酸酐(MAH)对木粉/混合废旧塑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使用MAH和DCP的原位反应共混相比,SEBS-g-MAH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但对拉伸和弯曲性能的改善不如原位反应共混显著。总的来说,混合废旧塑料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要低于纯塑料混合物制备的复合材料,尤其是拉伸断裂伸长率。微观形态研究表明,添加SEBS-g-MAH和原位接枝MAH均可提高木粉与塑料混合物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但与添加SEBS-g-MAH相比,原位接枝MAH能更好的改善PP、HDPE、PS与木粉之间的界面结合。原位接枝MAH可被看作是一种改善木粉与塑料混合物间界面相容性的有效途径。此外,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MA)进一步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阻尼因子。  相似文献   

15.
重庆地区毛竹分株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重庆永川茶山竹海景区内三种典型群落中毛竹分株种群,对其大小结构(株高、基径等)、年龄结构及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分株水平上,毛竹大小结构在三类群落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平均高度及基径均为毛竹-针叶混交林<毛竹纯林<毛竹-阔叶混交林,这与毛竹分株种群在不同群落类型中微环境的异质性相关;(2)三类群落中,毛竹种群均呈集群分布,聚集强度的差异性反映了毛竹的生物学特性和所处生境条件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类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林内物种是丰富的,但较大部分物种是脆弱的;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下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显著,与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不显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阔混交林>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粗放经营竹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竹针混交林>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中等集约经营竹林>粗放经营竹林>集约经营竹林;竹阔混交林向毛竹纯林转型时,林下木本植物部分丧失,而草本植物将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类型的毛竹天然混交林内设置标准地,调查林分的毛竹自然再生产情况。结果表明:由6~8竹组成的竹杉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和6竹组成的竹松杉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组成较合理,自然再生产能力较强,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新竹质量以及每株母竹出笋、成竹数等各项生产指标均大于纯竹林;6~7竹组成的竹松阔混交林、6~8竹组成的竹松杉混交林、6竹和8竹组成的竹松混交林,其林分结构组成较差,自然再生产能力较弱,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新竹质量以及每株母竹出笋、成竹数等各项生产指标均不同程度低于纯竹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