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复合预混料饲喂青年肉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谷物豆类原粮饲喂白羽杂交王鸽青年鸽日粮营养水平ME13.24MJkg、CP13%、Ca0.07%、P0.28%情况下,设计了每日每鸽保健添加剂饲喂量为1.5g标准组、2g、2.5g、3g共4个剂量组,与自配保健砂对照组添加15g剂量,120d比较试验。结果:公鸽体重增加94.68±74.67g,比对照组24.68±22.69g,提高2.84倍P<0.01;母鸽体重增加74.43±38.85g,比对照组15.63±9.10g提高3.76倍P<0.01。青年鸽开产时间提早5d,产蛋窝数提高3175%,种鸽育成率提高40%。按肉鸽参考营养标准配制保健添加剂每日每鸽喂量以15g达到理想效果,饲喂量超过标准需要量和实践添加量,青年鸽增重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对种鸽育成数有影响,而对产蛋窝数并没有明显影响。自配保健砂对青年鸽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01,(2):27
目前1g无机磷的价格远远超过了1g优质蛋白质,因此在日粮配方时,往往降低了可利用磷的水平.为深入了解低磷日粮的 影响,卢菁、冯定远等设计了一个不使用磷酸氢钙的配方,其总磷水平只相当于对照日粮的有效磷水平,观察其对肉仔鸡的影 响.共分4个处理:1组颗粒料对照组、2组颗粒料低磷组,3组粉料对照组、4组为粉料低磷组.结果:1、2、3、4组日增重分别为 15.74g/d、13.23g/d、15.19g/d、13.31g/d,料肉比分别为1.983、2.285、2.057、2.399,表明日粮中总磷水平偏低时,将降低肉仔鸡 的增重水平,低磷日粮中总磷水平与正常磷日粮中有效磷水平相同时,1~31日龄肉仔鸡的增重水平下降14.17%;同样饲粮转化 率平均下降13.74%.试验提示日粮中磷水平偏低是限制肉仔鸡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生产中一定要注意有机磷的补充. <广东饲料>,2000(6):15~16 生长猪用抗生素的选择 山东省旺达饲料公司韩绍忠、牛如广等选用网床培育的杜长大三元生长猪48头,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60mg/kg金霉素、基础日粮+50mg/kg杆菌肽锌、基础日粮+50mg/kg喹乙醇及不加任何药物添加剂的基础日粮(消化能13.39MJ/ kg、粗蛋白16.59%).结果表明:添加60mg/kg金霉素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最高、饲料转化率也最高,效果最为理想;50mg/ kg杆菌肽锌组虽然也达到了较高的日增重,但其饲料转化率却没有得到显著提高;50mg/kg喹乙醇组没有观察到促生长作 用.平均日采食量以添加50mg/kg杆菌肽锌组最高,50mg/kg喹乙醇组最低;各试验组腹泻疾病较少,未加抗生素组略多.表 明日粮中添加60mg/kg金霉素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50mg/kg杆菌肽锌可提高日增重,而添加50mg/kg喹乙醇 对生长猪无明显促生长作用. <饲料搏览>,2000(10):36~37 肉鸭日粮中铬的补充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刘安芳,肖文川等为探讨铬(吡啶羧酸铬)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指标和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选用1 日龄樱桃谷肉鸭500只,随机分为5个组(4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 设计.A组为对照组,喂以基础日粮(0~3周龄ME12.12MJ/kg、CP22%,3~6周龄ME12.28MJ/kg,CP17.69%).B、C、D、E组为试 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mg/kg、0.2mg/kg、、0.3mg/kg和0.4mg/kg吡啶羧酸铬(以铬计),试验期42d.结果表明:试 验组肉鸭的腹脂率和胸肌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产性能和屠宰率与对 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吡啶羧酸铬对肉鸭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极显著降低肉鸭腹脂率,提高胸肌率,而以日 粮中添加0.2mg/kg的效果最好. <饲料工业>,2000(12):16~18 早期断奶仔猪日粮添加肉碱的效应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朴香淑、李德发等用21日龄平均体重为5.85kg的断奶仔猪64头,随机分成4组,肉碱添加水平 分别为0、50mg/kg、100mg/kg和150mg/kg.结果表明:添加肉碱不影响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但添加100mg/kg肉 碱可显著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各组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消化率不受影响,添加150mg/kg肉碱 可使断奶后0~14d的仔猪对粗脂肪的消化率比添加50mg/kg肉碱组显著降低14.6%(P<0.05);添加100mg/kg肉碱可使断奶后 15~28d的仔猪对氨基酸的消化率比不添加组提高35%~3.8%(P<0.01).表明日粮添加100mg/kg肉碱可以显著促进21日龄断奶 仔猪采食和极显著提高断奶后15~28d仔猪对日粮氨基酸的消化率,但对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 <饲料工业>,2000(11):9~11 用复方中章药添加剂饲养土鸡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汤少勋等采用江汉土鸡,比较了A组(混合型基础日粮+中草药添加剂)、B组(混合型基 础日粮+抗生素)、C组(玉米型基础日粮+中草药添加剂)和D组(玉米型基础日粮+抗生素)的饲喂效果.中草药添加剂为淮山、黄 柏、苍术、白术和红辣椒置65℃烘箱中烘干,粉碎过40目筛,然后与大蒜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抗生素为喹乙醇及土霉素钙 盐.结果表明:A组日增重比B、C、D组分别提高20.09%、18.67%、47.52%,经济效益分别提高26.37%、26.05%、59.75%,平均日 采食量提高1.07%、0.73%、9.55%;混合型日粮(玉米+米糠+次粉+大米)比玉米型日粮平均日增重提高20.25%,经济效益提高 26.04%,差异显著(P<0.05);中草药添加剂日粮(A、C)比抗生素添加剂日粮(B、D)平均日增重提高22.36%,经济效益提高26.67%. 说明用稻米代替部分玉米,用中草药代替抗生素是可行的,尤以混合型日粮+中草药添加剂配伍最佳. <饲料研究>,2000(10):7~9 寡果糖对蛋用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王国杰、柯叶艳等选用10月龄蛋用鹌鹑,研究日粮添加寡果糖(FOS)对产蛋、脂肪代谢及免疫、内分泌机能 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用鹌鹑的产蛋率和蛋重提高、料蛋比下降.FOS 是一种良好的体内代谢改善剂,为肠道内有益菌提供营养 来源,对机体有间接的营养作用.该研究中,饲喂FOS后鹌鹑血液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浓度明显升高,提示FOS可通过促进 甲状腺分泌,与产蛋性能相关的甲状腺素增加,从而影响产蛋,并控制家禽的脂肪沉积,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蛋 黄胆固醇的含量.并且饲喂寡果糖所产生的大量双歧杆菌可通过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而产生抗癌作用,本研究也表明饲喂 FOS后,鹌鹑死亡率降低,T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提高了鹌鹑的免疫力. <畜牧与兽医>,2000(6):1~2 产蛋鸡日粮铜的添加 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齐广海、武书庚等用68周龄海赛克斯蛋鸡,研究玉米-大豆粕-棉仁粕型日粮中添加五水硫酸铜 (CuSO45H2O)形式的铜6mg/kg、30mg/kg、60mg/kg、125mg/kg和柠檬酸铜(CuCit)形式的铜6mg/kg、30mg/kg、60mg/kg. 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含铜6.4mg/kg)相比,日粮中添加6mg/kg铜(硫酸铜)时耗料最低,蛋壳厚度最大,且随着添加量的 增加蛋壳厚度变薄;日粮中添加30mg/kg铜(硫酸铜)时产蛋率最高,料蛋比最低,蛋壳强度最大.日粮中添加不同铜源及水平 对蛋黄铜含量的影响不大(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25mg/kg铜(硫酸铜)时肝脏铜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各添 加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日粮中铜添加水平的提高,蛋黄和肝脏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就相同添加水平而 言,柠檬酸铜比硫酸铜的降胆固醇效果更为明显.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0(6):14~16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01,(3):26-27
德国学者Kaaden评价了猪瘟病毒分离、商业ELISA、反转录PCR和流动血球计数法对早期感染猪血液中猪瘟病毒(CSFV)弱毒株的检测效果。试验毒株为现地分离的野猪CSFV弱毒株,6~8周龄家猪与青年野猪接种该毒株。结果仅引起-头自然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13头感染家猪中有9头出现病毒血症,感染病毒的2头青年野猪仅在感染后头两天出现病毒血症。试验结果表明,出现病毒血症的断奶猪在感染第6天均分离出CSFV,但反转录PCR检测结果却为阴性。流动血球计数法的敏感性低于病毒分离法,3种ELISA均未检出感染猪样品中的病毒抗原。本试验结果证实,病毒分离与反转录PCR敏感性较高,且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相近。 译自Vet.Bull,2000,70(9):5775 用原位杂交试验检测猪腹泻病毒 由韩国学者Kim.0等研究的原意位杂交法用以检测和定位猪流行性腰泻病毒(PEDV)。他们将一种非放射性的地高辛标记探针用于天然感染仔猪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绲织的检测。进行RT-PCR产生了一种377bp的cDNA探针用以PEDV细胞培养适应株V215/78的病毒RNA编码的膜蛋白。从患腹泻的仔猪中,天然感染PEDV的猪使用原位杂交法都出现PEDV阳性记号,当肠道组织与PEDV探针杂交时,一种强烈的信号出现往空肠和回肠的绒毛细胞内,而不在盲肠和结肠。明显的特点是在阳性细胞在胞浆内有暗褐色的反应产物,分散的上皮细胞沿着回肠的peyer结的穹窿区域包含有病毒RNA。有一只猪的十二指肠内也出现杂交信号,而肠道外的组织中未发现PEDV,这一研究暗示:在流行病暴发期内,空肠和回肠的绒毛细胞是PEDV复制的主要靶细胞。译自Vet.Bull.,2000,70(5):3060 用降血脂药能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 近10年来,蛋黄中高浓度的胆固醇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限制了鸡蛋的消费。虽然采取遗传选择和调整日粮成分等措施以减少全蛋的胆固醇含量,但是仍不能满足有健康意识消费者的要求。因此,用药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倍受关注。最近,巴西科技人员通过试验评价了在商品日粮中添加降血脂药对鸡蛋质量、产蛋性能、血浆脂质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降血脂药对蛋白和蛋壳以及母鸡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LOV2使甘油三脂浓度下降38.5%,LOV2、LOV3、PROB和GEMF分别使总胆固醇降低36.0%、36.8%、29.6%和30.4%,以每克蛋黄表示的鸡蛋胆固醇含量,LOV1降低7.5%,LOV3降低12.7%。译自J.Agric.Food chem,1999,47(11):4731~4735 几种消毒药对IBDV的杀灭效果 广西兽医研究所黄红梅、兰美益等用市售的碘类化合物、氯制剂、双季铵盐类化合物、酚类制剂和醛类制剂与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毒(IBDV)相混合,在4℃和30℃下作用24h,用1000ID50的剂量作用后的病毒液感染23日龄健康AA鸡。感染后72h扑杀试验鸡,取其腔上囊,用IBD-ELISA快迅诊断盒检测IBDV抗原,仍呈阳性反应;用3ml/L的甲醛溶液与IBDV病毒液混合,在37℃作用24h、36h、48h后,按以上剂量感染鸡,72h后扑杀,取腔上囊用IBDV-ELISA快迅诊断盒检测IBDV抗原,均呈阴性。表明3ml/L甲醛溶液在4°℃和30℃的条件下与IBDV作用24h和36h均不能完全灭活该病毒,只有在4℃作用48h以上,37℃作用24h和36h才能完全灭活,市售的碘类、氯制剂、季铵盐类和酚类消毒剂,按说明书规定最大使用浓度的2倍量配制后,在4℃和30℃下作用24h,均不能完全杀灭IBDV,说明在生产中使用的一些消毒剂对IBDV的消毒效果是有限的,有些甚至无效。 《中国兽医科技》,2000(12):23~24 肉用种鸡育成后期限饲方式的选择 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袁运生、陈寒清等将笼养的480只15周龄AA父母代肉用种鸡麓机分成4组,每组120只,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4组试验鸡分别按每日限饲(1天喂1次),隔日限饲(把2天的料1次投放,喂1天停1天),"五二"限饲(把7天的料分5份,周一、周四停喂),和"四三"限饲(把7天的料分4份,周一、周四、周六停喂),比较几种限饲方式对肉种鸡群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成后期笼养条件下,采用每日限饲方式肉用种鸡均匀度最好,为71.6%,显著高于隔日限饲(55%)、"五二"限饲(56.7%)和"四三"限饲(60%),并且平均体重略高于其他3组(P>0.05)。在育成后期(15~22周龄)采用每日限饲更有利于母鸡体成熟与性成熟相一致,对母鸡的应激也较轻。《当代畜牧》,2001(1):4~5 蛋鸡饲料中添加蒲公英粉的研究 蒲公英粉(全株凉干、粉碎)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功效,但粗纤维含量高。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孟志敏、李连缺采用42周龄健康的海兰褐商品代蛋鸡,研究炎热夏季在饲料中添加蒲公英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蒲公英可极显著提高产蛋率(P<0.01),蛋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蒲公英粉产蛋量率亦有显著提高(P>0.05),但平均日耗料极显著增加(P<0.01)。在35d的试验中,添加2%蒲公英粉较不添加组多盈利80.34元(0.40元/羽),4%添加组较不添加组多盈利32元(0.16元/羽)。表明在炎夏饲料中添加蒲公英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加效益。但必须控制用量,以不超过4%为宜。《饲料研究》,2001(1):33~34 生长肥育猪性别影响铬的作用效果 中国农大动物科技学院代建国、李德发等选择48头平均体重为30.7kg±3.1kg的三元杂交健康生长猪,按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个处理,分别饲最未加甲基毗啶铬的日粮和添加0.05%甲基毗啶铬的日粮(含铬为200μg/kg)。结果显示,试验组青年母猪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8.8%(P>0.05),饲料效率改善10.7%(P=0.08);而试验组肥育同公猪日增量却较对照组同公猪降低了2.6%(P>0.05),饲料效率受到抑制,瘦肉率也较对照组降低5.3%(P=0.27)。表明生长肥育猪的性别影响着甲基毗碇铬的使用效果,日鞭中添加0.05%甲基毗啶铬可以改善杂交生长青年母猪、生长阉公猪和肥育青年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及青年母猪的胴体品质,却显著地抑制肥育阉公猪的生长性能,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饲料工业》,2001(1):22~24 稻草化学处理、精料甲醛处理对生长奶牛的影响 云南农大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毛华明等给体重200Kg的黑白花奶牛育成牛分别采食东北羊草+青贮+混合精料(A组),未处理稻草颗粒+青贮+混合精料(B组),处理稻草颗粒(15mm过筛,加入2.5%尿素、5%生石灰和水,然后压成15mm直径颗粒)青贮+混合料犯(C组),处理稻草颗粒+混合料(D组)和处理稻草颗粒+甲醛处理精料(E组)5种日鞭,混合精料和甲醛处理精料定量供给,每天每头1.74KgDM,玉米青贮地定量供给,每天每头0.98kgDM,其余粗科自由采食;东北羊草、未处理稻草颗粒及C、D、E组的处理稻草颗粒采食量分别为2.81、3.84、4.14、5.15和4.98Kg·DM/头.d。A、B、C、D、E组育成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97、829、905、898和915g/d,C、D、E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A、B组;料肉比各组无显著差异。表明用复合化学处理稻草颗粒可完全代替东北羊草和青贮料,且更利于生长;但精料中的豆饼和玉米经甲醛处理对生长牛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 《黄牛杂志》,2000(6):15~18 不同铁源生物学效价的研究 周桂莲、韩友文等用39只3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比较研究了硫酸亚铁、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的生物学效价。试验以脱脂奶粉、玉米淀粉和蔗糖为基础的纯合日粮作基础日粮,分别添加100、200、300、400mg/kg铁:28天的预试期自由采食缺铁纯合日粮,14天的试验期喂试验日粮。试验结束时屠宰大鼠,取肝、脾、血液及血清样品,用于测定肝脏铁和脾脏铁浓度、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和血清铁蛋白。结果表明:(1)在该试验条件下,利用斜率比法,不同判据指标得到的赖氨酸铁和甘氨酸铁的相对生物学效价不同:(2)综合考虑试验所得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日粮铁水平对各测定指标的影响,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和血清铁蛋白可作为适合该试验条件评价不同铁源的生物学效价的指标。若硫酸亚铁的生物学效价为100%,则赖氨酸铁为101.73%~148.31%(平均124.3%),甘氨酸铁为102.75%~147.19%(平均118.5%)。《饲料博览》,2000(12):10~13 低有效磷饲粮添加植酸酶对肉仔鸡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杨彩然、杨宗泽、张建文采用100只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第1组喂标准饲粮,2、3、4、5组喂低有效磷(0.20%)日粮,分别添加植酸酶0、350、500和650FTU/kg,试验分0~3周和4~6周两个阶段,观察各组肉仔鸡的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胫骨质量、血清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有效磷饲粮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鞭中磷的利用率,麓少粪磷捧泄;提高胫骨灰分中锌的含量,改善胫骨的物理性能,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的抗压性,对胫骨灰分中铜、铁、锰的代谢影响不大;添加植酸酶能提高血清微量元素Fe、Cu、Zn的浓度、提高鸡体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并且以量大添加量650FTU/kg组的效果最佳。《粮食与饲料工业》,2001(1):32~35 柠檬酸菌丝渣在生长猪的应用 柠檬酸残渣是玉米粉碎后经微生物发酵的产物,其中含大量的微生物蛋白。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程茂基等选取30kg左右生长肥育猪60头,按体重分成5组,1组饲喂无柠檬酸残渣日粮(DE13.16MJ/kg、CP16.47%),2、3、4、5组分别添加6%、12%、18%和24%的柠檬酸残渣,各组消化能及粗蛋白水平基本一致,添加的柠檬酸残渣含DM91.46%、CP31.6%、EE11.82%、CF6.45%、NFE34.22%、ASH7.61、lys1.08%。结果表明:当柠檬酸残渣含量为6%和12%时,生长猪日增量、饲料效率和采食量不受影响,可代替部分玉米、豆粕;而当添加量为18%和24%时,生长猪日增重、饲料效率显著降低,而采食不受影响。提示生长猪日粮柠檬酸残渣含量过高,会引起日粮养分特别是氨基酸比例失衡,影响生长性能,综合考虑以添加量不超过10%为宜。《中国饲料》,2001(2):29~30 鸡NDI系苗穴位注射比常规免疫效果好 河南许昌市畜牧兽医站张清洁、刘小燕等用9~11日龄非免疫艾维茵鸡132只,分成A、B、C、1D4组。A组7只,每只鸡肌注生理盐水1.0ml;B组35只,每只鸡常量肌注NDI系苗1.0ml;C组45只,每鸡莲花穴(鸡泄殖腔上方,尾端与泄殖腔间肌肉的正中处)注射NDI系苗1.0ml;D组45只,每鸡莲花穴半量注射NDI系苗0.5ml;免疫1个月,采血测定各组鸡的NDHI抗体,结果A组ND HI几何平均滴度为20.28,B组为36.25,C组为143.62,D组为62.24。表明穴位免疫注射NDI系苗的免疫效力明显优于常规肌肉免疫注射,莲花穴注射免疫具有穴位和疫苗免疫双重性,可促进机体特异性抗体增长。 《中国家禽》,2001,23(2):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