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粳稻新品种毕粳43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3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3具有很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毕粳46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基于贵州省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以毕粳43为母本、以南粳4 6为父本杂交,经过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株型紧凑、茎秆坚韧、熟期转色好等优点,适宜在贵州粳稻栽培区种植。该品种于2020年10月通过贵州省审定。  相似文献   

3.
毕粳45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贵州省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采用骨干优势亲本配组、毕节三亚交替选择、同步品质筛选鉴定等育种方法育成的粳稻新品种。2010-2011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该品种平均亩产484.6 kg,比对照增产5.34%,2012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43 kg,比对照增产4.86%。该品种稻米品质主要指标达部颁三级优质食用粳米标准。2013年7月该品种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3010)。  相似文献   

4.
以2009-2010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资料,利用高稳系数法、产量均值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4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4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其静态稳定性一般,在适宜环境下可对该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根据毕粳44品种特点,生产上应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创造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5.
毕粳43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贵州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采用优势亲本组配、定向单株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表现高产稳产,群体整齐,分蘖强,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协调,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2008-2009年参加贵州省粳稻区试平均产量570.2kg/亩,比对照毕粳37号增产23.3%;2009年贵州省粳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85.4 kg/亩,比对照毕粳37号增产6.6%.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二等优质食用粳稻品种标准.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淮香粳15号是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水稻新品种淮香粳15号的生产特性,利用2011、2012年江苏省水稻晚粳迟播区域试验资料,通过t检验、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方法,分别对淮香粳15号及对照品种(南粳44、武运粳23)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淮香粳15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明显地优于对照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高产迟熟中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秀水04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选育的晚粳新品种。1984年参加苏州市单季晚粳新品种(系)引种鉴定试验,1985~1986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稻品种区域试验,1986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稻品种丰产性辅助试验,表现丰产、稳产,抗性突出。1987年3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宜于太湖地区东南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目前,已在苏州市的吴县、吴江县、昆山县大面积种植,并已成为本市单季晚粳的主栽品种。为了更好地发挥秀水04的增产效能,现根据试验资料进行其丰产性、稳产性分析,并据此提出高产栽培途径,为大面积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丰产性:秀水04属中熟晚粳型品种,比同类型的品种具有更高的丰产性。据1984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09年河南省粳稻联合区试中的4个杂交粳稻新品种(系)进行了高产稳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焦杂粳1号是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的优良杂交粳稻新品种(系);新粳优1号的丰产性较好,具有一定的稳产性,适应范围较窄,环境的变化对其产量有一定的影响;X65003稳产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丰产性,适应性广,对环境和栽培条件的要求不严格;9优418(CK)适应范围较窄,对环境因素变化反应较敏感,产量变异性较大,在生产推广中要注意区域示范,选用适宜栽培区域,加强栽培及环境因子的调控等。  相似文献   

9.
毕粳41号系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高海拔高寒山区生态条件和稻作生产实际采用目标亲本选择、定向单株培育而成的高产、抗寒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在2000—2001年两年的贵州省粳稻区试中,平均较对照毕粳37号增产8.34%,在2002年的贵州省粳稻生产试验中,平均较对照毕粳37号增产11.58%。全生育期170d左右,株高95.0~105.0cm,有效穗292.5万/hm2左右,平均穗粒数110~14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28g。稻米品质测试分析,该品种是一个低直链淀粉软米品种。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南粳505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食味品质优、丰产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好等优点,2017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江苏省引种备案,2019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南粳505适于江苏淮北地区、山东鲁南麦茬稻区及东营稻区、安徽省淮河以北中粳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泗稻1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泗稻15号是201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根据2013年和2014年江苏省中粳水稻区域试验资料,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方法,比较分析泗稻15号和对照品种(镇稻88、连粳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在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泗稻15号优于对照品种(镇稻88、连粳7号),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晚粳新品种W1837在生产和育种上的利用价值,以2013-2014年湖北省晚粳稻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依据,利用RCT99软件对参试品种小区产量采用联合方差分析、Ebehar-Russell分析、Shukla方差分析和高稳系数分析等多种方法 ,其他性状采用平均数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与评价W1837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综合农艺性状。结果表明,W1837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是一个适宜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推广种植的软香米型晚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宁夏2016—2018年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对水稻新品种宁粳58号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宁粳58号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优于宁粳41号(CK),增产潜力大,综合性状优良,可在宁夏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黔粳优57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阳金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不育系毕粳163A与恢复系NR 210配组而成的中熟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经2015~2016年的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表现突出,具有熟期适中、株叶型佳及丰产性好等优点,201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7015)。本文以下将介绍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豫粳8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93 ~1995 年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及1996 、1997 年河南省粳稻生产示范资料,对豫粳8 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产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粳8 号丰产性较好,稳产性较差。在产量三要素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千粒重次之,有效穗数的直接作用最小。因此,在高产栽培上应在保证亩成穗20 ~22 万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并注意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6.
武育粳35号原名武2917,组合武2807/扬辐粳7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产量潜力大,中抗条纹叶枯病和穗茎瘟病,品质优良,熟期适宜,容易栽培等特点,适宜在江苏沿江及苏南稻区种植。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试验表现与特征特性,并根据相关特性确定了栽种范围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2017—2019年安徽省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安徽省中粳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安徽省中粳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于2017年开展安徽省中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分析2017—2019年阶段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赛粳618、淮119、赛粳730、信粳糯638这4个品种产量及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安徽省中粳稻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粳稻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粳稻新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和稳产性,2008年对郑稻18、郑稻19、新稻18等6个粳稻新品种,在河南省内8个不同生态区进行随机区组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Shukla、AMMI和C.S.1in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供试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郑稻18、新稻18丰产性和稳产性表现较...  相似文献   

19.
南粳60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超级粳稻品种南粳5055为母本,与优质粳稻品种辽粳371为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等作麦茬稻种植.南粳60在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稻米品质达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  相似文献   

20.
小麦新品种渝麦13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麦13号是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渝麦13号的生产特性,以2007、2008两年重庆市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资料,采用区域试验与对照相比较的方法,对渝麦13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渝麦13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重庆地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