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沈瑛 《世界农业》2002,(1):43-45
一、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国外农业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70年代工作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从50年代初美国首次利用计算机进行饮料问题的研究至今,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农业的各个方面。目前,美国的农业信息化强度已高于工业,欧美国家的农业信息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信息获取及及…  相似文献   

2.
麦田预留行套种芝麻技术及增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麦田预留行套种芝麻技术及增产效果分析张定选(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郑州450002)赵文明(南阳市宛城区农技中心)刘革命(许昌市农场)张保聚(商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70年代以后,我省芝麻生产中,推广了小麦田套撒播芝麻技术,对发展芝麻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  相似文献   

3.
鲁芦笋1号杂交一代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芦笋1号杂交一代制种技术李书华马秀兰李芳王奎瑜曹连芳(潍坊市农业科学院261041)我国自70年代初开始试种芦笋,但种子依赖进口,不但耗费大量外汇,而且大都是越代种,抗病性差,丰产潜力小,利用周期短,严重阻碍了我国芦笋生产的发展。为实现种子自给,我...  相似文献   

4.
纪念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农业朱丕荣50年来世界农业的进展1.农业产量增长1946─1950年期间大多数国家农业生产处于恢复阶段,以后逐步不断增加。世界谷物总产量,50年代增长43%,60年代增长26%,70年代增长2...  相似文献   

5.
各地报刊文章选登日本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日本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早在70年代初就推行了“农工两全”型发展地区经济的理论。农业是“产业”,农业产业化有无限广阔的前途———日本的大大小小企业在20几年前就充分认识了这一点。它们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领...  相似文献   

6.
韩国农业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农业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体系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朴永范7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基础建设,增加农业投入,狠抓农民培训,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建立了集研究和推广为一体的农业振兴机构。韩国农村振兴厅是负责农业技术研究,新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实行农业政策改革农业部国际合作司朱丕荣农业在墨西哥国内生产总体中只占7%,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7.5%。70年代墨西哥农业生产每年约增长4%,人均粮食产量略有上升,但在80年代人均粮食产量停滞不前。1987年前它是个农业净出口国,而近年来却变成...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简称区域)是育种科研与良种推广的纽带。它既是鉴定育种成果并将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品种审定,良种繁育和推广的重要基础。70年代初,我国先后恢复了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网。多年来,区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育种科研和良种推广利用作出了贡献。在国家计委和农业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建立了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5大作物部分区试基地,从而改善了区试工作的条件,提高  相似文献   

9.
CGE模型与农业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孙中才CGE模型是英文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Model的缩写,国内译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本世纪70年代初,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世界农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产...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玉米品种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1963年,吉林省玉米(Zea mays L.)生产中主要以种植农家品种为主;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玉米杂交种选育工作;70年代是生产上双交种向单交种的过渡时期,也是玉米生产的关键时期;80年代初全省基本实现了单交种化;90年代初随着玉米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始推广密植和半密植型品种。在普通玉米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推广了一批特用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1.
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始建于五十年代初,原为建设科,1955年改为农业局并一直延续至今。几十年来,县级农业局为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业生产及推广农业科技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近几年来,有许多地方的农业局被撤销了,改为农业服务(推广)中心  相似文献   

12.
日、韩由农业国向工业化转变时期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农业部国外农业调研组二战后,在亚洲至少出现了两个震憾世界的奇迹:一是日本于70年代末一跃进入世界工业强国之列;二是60年代初尚属农业国的韩国,经过近30年的努力,于80年代末成为新兴工业国。我国与日韩两国...  相似文献   

13.
黄波 《世界农业》1997,(2):17-18
台湾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途径与成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黄波台湾农业生产经营属于小农生产形态,农户户均耕地面积1.06hm2左右,经营规模狭小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行,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为此台湾早在70年代就开始强调扩大生产经营规...  相似文献   

14.
金华立体农业五种模式浙江全华市农业局陈志昌,丁祥海金华市从70年代开始推广旱地分带轮作技术.形成了地上作物有高矮,地下根系有深浅的立体种植格局。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后,农民增加资金、物质和劳力投入,探索农、林、牧、渔综合利用新途径,逐...  相似文献   

15.
中美农业科技推广比较南京农业大学孔有利,王荣美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达70%,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在70%以上。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和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大体在30%左右。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两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差异。-、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农技推广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本对农民进行全程服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上下成线,左右成网”的农技推广网络。山海关区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与奋战在农业第一线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本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增收,默默无闻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做了大量工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重新激活基层农技推广系统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初期曾受到4次较大的冲击,其中以90年代初期的影响尤为严重,在1991年后,许多地方出现了对农技推广部门“断奶、断粮”的现象,全国有44%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43%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被削减和停拨事业费,有1/3左右的技术人员离开技术岗位。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希望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增强“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8.
法国发展农业的做法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海 《今日农村》2002,(1):34-34
法国是当今欧洲第一农业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和农业食品出口国。自二战以来,法国农业不断发展。50年代致力于提高农业产量,60年代实现农产品自给,70年代农产品开始出口,80年代着重抓农产品质量,90年代起强调农村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法国农业之所以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原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一、对农业生产进行直接补贴。法国政府对农业一直实行补贴政策。90年代以前,政府主要采取间接补贴的方式,对收购价格进行保护。从1992年开始,法国政府调整了农业补贴政策和补贴方式,在继续增…  相似文献   

19.
浑太流域农业系统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浑太流域农业系统作物生产潜力研究张伟东(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沈阳110161)1有关作物生产潜力模型的评述早在60年代,我国科学家竺可桢、殷宏章等已提出了作物高产潜力问题。70年代以后,对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世界上不少学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印度尼西亚农业科技体系及其管理中国农业科学院杨世基印度尼西亚在70年代建立国家农业科研系统,当时政府制定的农业研究目标有4方面:1.加强粮食作物生产,保证食物自给有余,不断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2.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地区,增加生产,多出口创汇;同时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