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玛骞  林海 《现代园艺》2023,(16):135-137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以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为出发点,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情境交融的意境表达。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包括叠山理水、植物搭配、建筑升华和空间营造等,其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对世界园林建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造园手法的文化内涵及特色,使古典园林造园要素更好地融入现代园林设计中,为现代园林建造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与西方园林、伊斯兰园林一道,并称为世界3大造园体系。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时空落差。在传统文化继承上的缺失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使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迅速发展的同时,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又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就目前分析来看,我国古典园林有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奇观的美誉,其造园和成景的手法别具一格,受到了西方各国的推崇和模仿,因此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对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具体分析可知,其遵循的理念主要有2个:一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哲学理念,二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造林观念。这2个理念在园林建造中有具体的利用使园林与自然实现了很好的融合。目前,我国各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积极地进行自身韵味的提升,所以对城市园林建造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对广西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以及现代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我国古典园林在造景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园林拥有享誉海内外的独特名声和历史地位,在世界的园林发展史中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十笏园的出现则将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的差异进行了融合,本文通过对十笏园历史来由的剖析和空间布局及造园特色的研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设计出符合现代理念又不失本土特色的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园林景观艺术在世间园林舞台上已经独成一派,曾经中国的园林景观问鼎于世界造园艺术。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与西方文化的不断的渗透,富含中国风的园林景观艺术在不断地淡化,所以研究中国在建设园林景观中富含中国风的现代意义是非常之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董金卫 《中国园艺文摘》2013,(6):145-146,230
面临当今席卷全球的"强势"文化肆意冲击"弱势"地域文化之时,相对处于"弱势"的近代中国文化所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园林又该何去何从?中国传统园林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后继而衰亡,而在中国近代文化滋养下的现代园林始终未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园林如何重生?唯有立足本土文化,继承传统元素和传统造园技法,推陈出新彰显时代特征,紧跟当代人类生活而设计以及科学技术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和园林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私家花园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地方特色,其次概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表现要素及主要造景手法;最后,阐述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中的应用,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私家花园的融合之美。通过借鉴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景观要素、现代工艺和地域文化的地方特色,赋予私家花园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不仅可以提升私家花园的价值和观赏性,还将有助于传承和推广中国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8.
祁欣 《花卉》2018,(10)
园林发展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造园术作为一门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在我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解方式和构建方式,无不体现着我国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表现出我国独有的审美情趣和表现形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在当前现代园林建设以及改造过程中如何对中国园林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成为现代园林设计成败的关键,本文就关于现代园林设计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于婷婷 《现代园艺》2014,(24):127-128
中国的园林艺术容纳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追求意境美为核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无论是造园历史,还是造园艺术,都堪为是世界艺术经典,因此,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典园林是人造的空间艺术,在所创造的景观区域内,以地形为基础,以建筑和道路格局为骨架,按照园林设计思想,将山石、植物和水体相互交融,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内形成相对于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当人们处于这样的园林空间内,就会在园林设计者空间观念的感染下感受到心境的放松。本论文针对空间观念与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如何将园林施工管理完美应用于造园艺术中,是每一位园林建设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造园艺术的完善需要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勇于探索创新,促使在现代化景观建设中到达自然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探索园林施工管理中造园艺术的应用,为我国园林建设工作者提供完善的造园艺术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分析,了解现代园林受传统中式园林意境的影响,弘扬"古为今用"的文化理念。应用现代的园林技术与传统园林意境的相结合,从而提高现代园林造景工艺中更人性化、更自然、更和谐的生活标准。  相似文献   

12.
张俊 《现代园艺》2012,(2):55-56
中国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因此在发展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重视对中国悠久的造园艺术进行提炼,使之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相融合,既体现了传统造园手法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又体现了现代园林设计的时代感和进步性,满足当代人精神需求的同时,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体现出园林设计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整个西方文明史的长河中,罗马文明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古罗马园林在西方园林发展史上也充分吸收了先前不同文明的造园风格,并创新了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本文结合古罗马园林形成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因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与三大古国、后世西方园林以及同时期中国古代园林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究古罗马时期园林艺术和造园特色,以及对后世园林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对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顺涛 《花卉》2019,(24):139-140
"枯山水"是一种具有浓厚和风的造园艺术,属于日本古典园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别致的美感受到了各国民众的喜爱,在很多国家的景观设计中有着广泛应用.在中国现代园林中,枯山水的应用也非常之多,有城市公园、居住小区和室内空间等,极大程度提升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就简单探究了枯山水在中国现代园林中的创新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雪塞 《现代园艺》2014,(9):79-80,122
在园林设计中,不考虑本地实际,盲目效仿、照搬西方园林,有失中华园林的艺术特色。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分析,探讨他们对现代景观设计的种种启示进行分析并举例进行阐述;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造园精髓,并和现代生活环境相融合,为建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满足人们需求的可游、可观、可居、可赏的中国优秀园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要想将现代园林设计的具有中国特色,就应该用古典园林建筑特色为背景,以人工为本的文化内涵并切实结合当今时代潮流,才能建设出中国特色的园林。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世界园林之母,在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其文化精华,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能表达本土文化的现代园林景观,展现现代园林景观的独特之处,成为中国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师们的首要任务。本文旨在抛开传统园林的表象特征,而基于其“景境”特质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新方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之充分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之中,彰显现代园林景观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典园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山水地形对空间构建的影响一直贯彻始终,而叠山理水的造园技巧也是一直在传承延续,同时不乏发展与创新。清代皇家园林中的离宫御苑"承德避暑山庄",其造园手法在一定程度上集成延续了宋代之造园典范-"艮岳",同时在綴山理水建筑等多方面进行了自己的发展与创新,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既有自然山水之魅力,又融南北造园艺术于一身的离宫御苑"承德避暑山庄"。本文经资料调查研究,将清代离宫御苑承德避暑山庄与宋代皇家园林经典"艮岳"做对比,总结得出避暑山庄造园手法的效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5000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相似文献   

20.
高汝东  杨桂臻 《中国食用菌》2019,(9):I0041-I0041
在历史的演变中,中国的造园艺术历来与中国文学和绘画有着不可断裂的关系,在世界造园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中国传统文化的园林情怀致使其园林的构建重在表达人们情感上的感悟和精神上的领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园林文学作为中国园林创意的来源,一直以来都是园林设计者的养分汲取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