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园艺》2021,32(4)
分析茶园间作桃树对夏季绿茶品质的影响,为夏茶的提质增收提供参考。以台茶12号茶园间作桃树为处理,单作茶园为对照,分别采摘夏季一芽二叶茶青制作绿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香气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间作桃树处理的夏季绿茶的感官审评得分高于对照;间作桃树处理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比对照高,含量分别为5.00 g/100g、4.49 g/100g;检测出15种共同香气成分,间作桃树处理后绿茶共有11种香气成分出现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绿茶呈香物质香叶醇、(Z)-己酸-3-己烯酯、茉莉酮、β-紫罗兰酮含量增加程度突出,间作处理含量分别是对照的5.64、5.03、3.18、2.41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综上,茶园间作桃树可以提高夏季绿茶氨基酸含量和主要呈香物质相对含量,改善夏季绿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正>茶园间作梨树对茶树生长、茶叶产量与品质及生态影响如何?我们对宜春市的间作茶园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茶梨间作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如下浅识,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树间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与木本或草木植物间作可以调节茶园的光、温、水、大气状况,改变茶园的小气候,使茶园群落环境得到改善,且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利于茶叶产量与品质的提高,还可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本文分别对目前有关茶树与木本、草本植物间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以芹菜和菜豆为试材,采用大棚田间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菜豆单作、芹菜单作、菜豆与芹菜间作1∶1处理和2∶2处理;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对菜豆和芹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温光环境、提高蔬菜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与芹菜单作(QCK)相比,与菜豆间作处理的芹菜显著提高了株高和鲜质量;与菜豆单作(CCK)相比,与芹菜间作处理的菜豆产量分别提高了22.4%(1∶1)和3.0%(2∶2);2∶2间作处理显著降低了芹菜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了菜豆的可溶性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总之,菜豆/芹菜间作促进了芹菜的生长,提高了菜豆的产量以及菜豆和芹菜的品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沼液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改善茶园土壤环境,试验以信阳毛尖作为研究对象,选择5年生茶园,设置6个沼液追施浓度,以常规水肥管理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沼液追施浓度对茶园土壤环境及茶叶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合理浓度的沼液能够显著提高茶叶产量、改善品质,且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提...  相似文献   

6.
以花椰菜和蚕豆为试材,在夏季高山条件下,进行花椰菜单作、花椰菜间作蚕豆、单作蚕豆的试验,研究间作生态系统的照度、湿度、温度、CO2环境、作物产量、作物品质,为合理开发高山资源,构建高效的豆科-十字花科蔬菜间作生态系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间作蚕豆会降低花椰菜生长环境的照度,同时提高花椰菜生长环境的CO2浓度;在采收时发现间作蚕豆会降低花椰菜的产量、品质、生物学产量,但会提高蚕豆的产量。通过产量、收入的比较,发现单作花椰菜的收益最高为496.12元/小区,而间作蚕豆的收益均低于此;说明在生产花椰菜时间作蚕豆,从产量、品质、收益上均不可取。  相似文献   

7.
茶-柿复合栽培对茶园生态环境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天台县设置了茶、茶-柿2种栽培模式,对林地土壤、林地小环境及茶叶品质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茶-柿复合栽培对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茶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茶园相比,茶-柿复合栽培模式夏季地表和近地30cm的湿度分别提高13.6%、18.6%;夏季地表和近地30cm的温度分别下降4.0、0.5℃;光照强度减少了660.22μmol.m-2·s-1;风速减弱了75%;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1.7%、150.0%。茶-柿栽培模式中春、夏茶的水浸出物、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纯茶园。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高档茶的产量,经过多年对常规的茶园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主攻茶叶优质鲜叶采收,实行早采、嫩采、及时采,从而提高了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茶树属亚热带常绿作物,是一种耐荫植物,茶树栽培中,传统的茶园栽培模式结构生态系统较简单,制约了茶树的生长与茶品质的提升,改变简单茶园的生态环境条件,利用生物配置优势,寻找有利的茶园生态环境的栽培模式,是茶叶生产关注的问题。研究了茶树栽培与茶园管理技术,为提升茶树栽培质量,提高茶叶品质,促进茶园管理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夏秋季节气温高、日照强,茶树体内碳代谢水平相对较高,氮代谢水平相对较低,从而造成夏秋茶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偏低,制成的绿茶苦涩味重,口感差,清香缺乏,品质远远不及春茶,因而使得一些茶厂对夏秋茶少采甚至不采,造成了茶园经济效益降低,茶叶总产量减少。文章就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方面如何提高夏秋茶利用率及品质作一定的总结,以期对提高夏秋茶品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病虫害严重威胁茶树安全生长和茶叶品质。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应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健身栽培和生态调控为基础,物理防治、免疫诱抗和生物防治为重点,化学防治为应急防控手段,优先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茶产品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环境安全。1茶树主要病虫害茶树主要病害有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炭疽病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旅游业、茶叶经济发展呈多元化趋势,萍乡市可将生态茶园旅游作为发展模式,以生态农业、茶文化、生态民宿主体等休闲旅游为引导,开发茶园观光、茶叶采摘、手工制茶等体验项目,建设以休闲、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生态观光茶园旅游形式。本研究以现代茶园旅游经济导向为主旨,阐述萍乡市现阶段茶园发展情况,分析建立生态茶叶观光园的必要性和优势,提出萍乡市生态观光茶园发展的思路,为萍乡市茶叶经济及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何敏 《现代园艺》2013,(19):80-81
中国是茶的故乡,为满足人们对茶叶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着手,以农业防治为主,生物技术为核心,同时发挥物理防治的优势,适量运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尽量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介绍了茶叶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茶树和多种果树生长。三年来,在茶园套种果树的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产量增加、品质提高、成本降低、用药减少、生态改善等。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茶果间作的理论依据茶树是喜散射光、漫射光的耐阴叶用经济作物,光照强度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在空旷的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茶树,叶小、叶厚、节间短、叶质硬脆。而生长在林冠下的茶树,  相似文献   

15.
天目湖白茶种植区运用智能茶叶虫害防控技术有效防治茶园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天目湖白茶种植区智能防控设备覆盖不同范围,考察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指标,分析智能茶叶虫害防控技术对天目湖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智能茶叶虫害防控技术,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同时,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基于茶基料栽培长根菇技术研究的前期工作,设计茶树和长根菇田间间作模式栽培试验。经春末2批次间作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内长根菇出菇时间相对集中,生物学效率平均为84%;茶园中出菇时间相对分散,生物学效率平均为73%。秋初试验表明,茶园间作长根菇受温度影响较大。茶树和长根菇间作模式具有可行性。茶树间作长根菇可明显提高茶鲜叶中茶多糖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对土壤中有机质和pH暂无影响,茶树和长根菇间作模式对于土壤养分有短期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茶芽枯病是江西茶园的一种重要病害,准确诊断其病害,掌握其发病规律,及时发布病虫情报,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对保证茶叶品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设西瓜单作、西瓜辣椒间作2种种植模式,研究与辣椒间作对不同品种西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西瓜(CK1、CK2)相比,西瓜辣椒间作种植模式对西瓜主蔓长和主蔓粗没有显著影响,不会显著影响西瓜的主要农艺性状,对西瓜品质构成因素也没有显著影响.西瓜辣椒间作种植模式略降低西瓜产量,黑蜜霸与辣椒间作收益较京欣间...  相似文献   

19.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采取农业、生态、生物、物理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茶园病虫危害,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的植保技术。本文阐述漳平市茶园病虫害发生概况、控制措施及防控成效等,为茶农、茶企控制茶园病虫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台茶12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当6月中旬茶梢长至一芽四叶时进行分段采收与加工,先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原料制作高香红茶,再釆摘2~4叶原料制作冰鲜乌龙茶,与单次采摘一芽三叶鲜叶原料制作的红茶、冰鲜乌龙茶作对比,通过感官审评对比两种采摘方式制作的茶样品质,研究分段采摘与加工技术在广西茶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段采摘、分别制作出的红茶与乌龙茶比传统采摘方式的品质高,适合广西茶园,有利于提高广西茶园的产量与效益,改善广西乌龙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