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柿树是我国传统的经济树种,栽培历史悠久。从我国柿品种资源、产量、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柿产业的发展状况。介绍了有利于我国柿产业发展的更新换代的甜柿新品种,以促进我国柿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柿一般分为甜柿和涩柿 ,而甜柿又分为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 ,涩柿又分为完全涩柿和不完全涩柿。涩柿的性质很稳定 ,温暖地带栽培通常也表现为涩柿 ,但甜柿在冷凉地区栽培 ,成熟期不能完全脱涩而变成了涩柿。日本甜柿和涩柿划分的标准是在北纬 36°以南的气候条件下 ,表现为甜柿的品种称之为甜柿 ,表现为涩柿的品种则称之为涩柿。据调查 ,日本 4 0 0个主要柿品种中 ,完全甜柿品种占 13% ,完全涩柿品种占 4 4% ,不完全甜柿品种占 32 % ,不完全涩柿品种占 11%。1 完全甜柿品种花御所 原产日本鸟取县 ,晚熟品种。树形高大、直立 ,树势强。具有…  相似文献   

3.
2004—2007年在北京市房山区小气候较好的山前暖区进行了8个甜柿品种栽培试验。经4年观察,初步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热量充足区域高接栽培的优良甜柿品种太秋、新秋、阳丰。  相似文献   

4.
陕西宝鸡是传统的柿树栽培之乡,眉县的牛心柿闻名全国。近年,国际市场对甜柿消费需求旺盛,宝鸡甜柿产业随之兴起。结合对柿树适生立地类型划分,提出了宝鸡不同生态区栽培甜柿关键技术措施,为宝鸡发展甜柿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柿果脱涩机理及人工脱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柿的涩味主要来自果肉中的单宁物质(C14H20O9),柿果是诸多果实中单宁含量最多的水果。日本学者梶浦(1946)根据果实脱涩与果肉褐斑形成和种子数目的关系,将柿分为完全甜柿、完全涩柿、不完全涩柿和不完全甜柿4个品种群。我国传统产区主要栽培完全涩柿,自‘罗田甜柿’被发现和确认为我国第1个原产完全甜柿种质以来,又相继报道了‘宝盖甜柿’和‘秋焰甜柿’(鄂柿1号)等,但迄今尚未发现我国原产的不完全涩柿和不完全甜柿品种。本文主要对完全甜柿和完全涩柿2个品种群柿果的脱涩机理及完全涩柿人工脱涩方法进行阐述,旨在为果树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阳丰甜柿砧木营养袋苗嫁接建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果实成熟时能否自然脱涩及其性状遗传特点,柿分为完全甜柿(Pollination constant&non-astringent,PCNA;简称“甜柿”)和非完全甜柿(non-astringent,PVNA;简称“涩柿”)。甜柿不经处理即可脆食,是目前柿品种遗传改良的首要目标,也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是柿原产国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有柿树品种800多种,年产量近2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70%,居世界第1位。随着甜柿产业的兴起,近年来,山东柿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较快的时期,成为了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手段。随着柿树的栽培面积逐步扩增,柿树的病害也逐步蔓延,其中柿角斑病尤其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柿的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和年产量最多的国家。根据果实能否自然脱涩及其性状遗传特点,现有品种分为完全甜柿(pollination constantnon-astringent,简称PCNA或"甜柿")和非完全甜柿(简称non-PCNA)。其中,甜柿可细分为中国甜柿(CPCNA)和日本甜柿(JPCNA);非完全甜柿又可细分为不完全甜柿(PVNA)、不完全涩柿(PVA)和完全涩柿(PCA)。笔者以我国柿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所涉及的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为线索,以科学论文、专著、科研项目及其奖励成果,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数据为基础,试图对柿科学技术70年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进行归纳和总结。新中国建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柿学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基本摸清柿种质资源"家底",建立了柿品种遗传改良技术体系,并在中国甜柿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等方面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未来我国柿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1)持续加大对相关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以稳定规模适当的产业技术研发团队;(2)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引进和培植市场主体,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组建"产业共同体",以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减少市场风险,尤其是避免让农户直接面临销售市场(;3)大力研发与示范果实规模化脱涩保脆技术体系,以提高占主体地位的涩柿产业的经济效益;(4)加大对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力度,以提高产品附加值(;5)将传统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将引进技术进行适用性改造,吸收和消化其他果树先进的产业化技术,集成和组装轻简化、标准化优质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柿属种质资源丰富,也是我国甜柿原产地,但资源利用率不高,产业经济效益低。拟在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若干优异种质提供产业应用。通过鄂柿1号和牛眼柿作为中间砧,解决富有甜柿与君迁子嫁接不亲和的问题。通过高位嫁接方法,进行品种换优,提高柿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柿分为甜柿与涩柿。前者成熟时能在树上自然脱涩,采下即可食用;后者必须在采后经后熟过程或人工脱涩方可食用。涩柿脱涩后又可分为酉林柿及烘柿,酉林柿为脱涩后的硬柿或脆柿;烘柿为脱涩后的软柿。柿经加工后还可分为白柿和乌柿。白柿为干制后表面有柿霜的柿饼;乌柿为干制后表面无柿霜的柿饼。我国自古栽培的多为涩柿。甜柿仅有大别山区的罗田甜柿,面积很小。现在我国引进的甜柿品种有次郎、富有、松本、伊豆等一些品种,然而至今尚未形成商品化生产。因此涩柿在我国的柿子生产上占主导地位,约占柿树栽培总面积的98%以上。农民朋友…  相似文献   

11.
李先明 《浙江柑橘》2002,19(4):35-36
甜柿不同于涩柿,其果实在树上脱涩,象苹果、梨那样削皮脆食,且营养丰富,保脆期长,耐贮运,为我国原产的特色果树之一。目前我国甜柿生产面积不及柿栽培总面积2%,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良种苗木繁育困难。自1996年开始,我所先后引进日本甜柿品种10余个,中国甜柿品种(系)3个,进行了嫁接繁殖试验研究,为甜柿良种的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落叶果树》1992,24(1):39-40
甜柿能够在树上自然脱涩,与涩柿比较,可免去人工脱涩手续,保脆时间长,果实甜、脆,便于运输和携带,具有很大的潜在开发价值。目前国际上栽培最多的是日本,栽培面积占柿树总面积的50%以上,甜柿品种有40余个。中国甜柿产区仅限于罗田一带,品种为罗田甜柿。为了开展甜柿的引种栽培与研究工作,我们于1990年10月上旬柿采收季赴罗田甜柿产区进行了专门考察。 一、地理分布与生态环境 罗田甜柿产区从行政地理来看,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罗田县、麻城市,河南省商城县,安徽省金寨县等县市。从自然地理来看位于大别山区东段,大致在…  相似文献   

13.
柿果色泽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水果之一。柿分为甜柿和涩柿。前者成熟时能在树上自然脱涩,采下即可食用;后者必须在采后经后熟过程或人工脱涩方可食用。我国栽培的多为涩柿。甜柿仅有大别山区的罗田甜柿,面积很小。山西柿树品种有七十多个,也都为涩柿。因此,农民朋友迫切需要了解柿子的脱涩原理及方法,现综合各地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柿树适应性强 ,产量高 ,寿命长 ,近几年兴安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现把一些丰产园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推广良种前些年兴安县栽培的品种主要是恭城月柿、牛心柿、大磨盘柿 ,近几年农户喜欢种植日本甜柿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栽培容易 ,色香俱佳 ,味甜。日本甜柿果实脆硬 ,糖度高  相似文献   

15.
李明 《北方园艺》2021,(5):169-171
江苏省淮安市于2016年引进‘甘秋’甜柿进行引种试验,经过4年的栽培观察总结,发现该品种在淮安地区表现出丰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特点。该研究介绍了‘甘秋’甜柿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柿果经济性状等,并总结了与该品种相配套的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柿树栽培品种多为涩柿,甜柿因需要的温热条件较高,仅在陇南等地有商业栽培。20世纪末,天水市清水县曾进行甜柿引种观察试验,但幼树枝条、花芽极易受冻,栽培时必须采取防冻措施。为进一步明确天水地区发展甜柿栽培的可行性,2003年春季,我们从河南省引进富有、次郎、禅寺丸3个甜柿品种,在气温较高的天水市麦积区伯阳乡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经5年观察,3个品种在当地生长结果良好,无冻害发生,果实能自然完全脱涩。初步认为,在天水市麦积区及以南的地区可适当推广甜柿栽培。  相似文献   

17.
台湾甜柿产期调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 《福建果树》2005,(4):54-55
柿为柿树科柿属的落叶果树,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果实色泽靓丽、营养丰富、滋味甜美,尤其是甜柿,可在树上完成自然脱涩。风味独特,甜脆爽口,经济价值高,为台湾极具竞争力的果树品种。1974年,台湾自日本引进甜柿。在摩天岭地区栽培,其后逐步扩大,2003年全台栽培面积已逾2100hm^2。在这一过程中,台湾在甜柿的产期调节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日本甜柿品种介绍高林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050061)甜柿分为不完全甜柿和完全甜柿。甜柿到成熟期自然脱涩,是因具有涩味的单宁物质转化为不溶性状态,但与生长期的温度有密切关系。我省做为柿主产地,甜柿生产有待发展,近两年广大柿农也看好市场...  相似文献   

19.
于希志 《落叶果树》1997,29(3):53-53
日本甜柿早熟品种的栽培特点早熟甜柿优良品种西村早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此后,伊豆及松本早生富有进入收获期,这3个品种均为甜柿的早熟品种,具有各自的特性和栽培上的特点。1西村早生与涩果西村早生是赤柿(父本)和富有(母本)自然杂交的产物,果实是...  相似文献   

20.
<正>甜柿果实成熟后不需后熟即可食用,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肉甜脆爽口,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10余年来,我国柿主产区陆续引入一些日本甜柿品种,在各地进行试栽观察,有的品种正在生产中推广,对改善我国柿品种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探讨甜柿丰产栽培的综合管理技术,我们于1997-2003年进行了本项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