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茸毒蛾生活习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茸毒蛾(Dasychira grotei Moore)属鳞翅目、毒蛾科.幼虫主要为害泡桐、柳树、悬铃木,也为害榉、榆、朴、樱花树及刺槐等树种.大发生时能将树叶食光,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为了有效地控制此虫的为害,1988~1989年我们对线茸毒蛾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1 形态特征1.1 成虫:雄成虫体长17毫米左右,翅展38毫米左右.触角双栉状棕色,触角干白色,胸背部棕褐色,上被有灰白色茸毛,腹背面棕色被有黄色鳞毛,腹末端及腹面均被白色茸毛.前翅灰褐色,翅面上有黑、白相杂的鳞片.翅基部灰白色,内、外横线,亚外缘线均为黑色波状纹,内横线较平直,肾状纹黑色明显.后翅黄色,外缘近内区为灰褐  相似文献   

2.
春尺蠖又称杨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在内蒙古等许多地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杨、柳、榆、槐、桑、苹果、梨等树种。其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一、形态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约7~9毫米,无翅。体灰褐色,复眼黑色,触角丝状。腹部背面各节有数目不等的成排黑刺,刺尖端钝圆。雄蛾体长约10~15毫米,翅展28~37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淡灰褐色至黑褐色,从前缘至后缘有3条褐色波状横纹,中间1条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柳毒蛾为害杨柳树木,我省泰安、临沂、烟台等地区为害较重。如1972—1973年在太安良庄公社茅茨大队的防护林内大发生,加拿大杨、箭杆杨等杨树叶片几乎全被食光,虽时值盛夏,林带却似深秋景色,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降低了防护林的效能。在其他地区,此种情况也屡见不鲜。 柳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成虫全体白色,稍有光泽,足的胫节和趺节有黑白相间的环纹,触角主干也有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斑纹(杨毒蛾和其相似,但触角主干白色,易于区别)。卵灰白色,园形,排列成堆,堆上覆有泡沫状粘液。幼虫黑褐色,头部淡褐色,体背有灰白色较狭的纵带,中央有暗色的背中线,体侧各有黑褐色纵带一条,其上毛瘤亦为黑褐色,着生黄白色长毛(杨毒蛾头黑色,背中线较宽,黄白色,体侧毛瘤红色)。蛹黑褐色,披有褐色毛,尾部有棕色毛簇一丛,(杨毒蛾蛹为黑色,有白斑)。  相似文献   

4.
杨尺蠖是我场近几年来杨树主要害虫,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危害树芽、嫩叶,严重时一树有虫达千条以上,把整株树叶咬食殆尽,使长势衰弱,且易引起杨树溃疡病和腐烂病,致使整株死亡。为了保障林木的正常生长,几年来对杨尺蠖进行了观察,并开展大面积防治。现将观察及防治情况整理如下,提供参考。一、形态略述(一)成虫.雌雄异态。雌蛾无翅,体呈纺锤形,头和胸部较小,腹部肥大,体长10—16毫米,触角丝状,蛾体密布灰褐色绒毛,足细长,善爬行。雄蛾有翅,展翅28—38毫米,体长9—14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三角形,灰褐色,中部有黑色鳞片,并具波状纹三条,后翅灰白色。  相似文献   

5.
角斑古毒蛾 orgyia gonostigmaLinnaeus又名杨白纹毒蛾.杂食性,为害多种林木.1982年10月,在我所悬铃木、柳树上曾大发生,一树有虫多至数千条.近二年来, 我们对此虫进行了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分布与寄主国内分布除江苏外,据记载有河南、河北、东北,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苏联、欧洲.寄主树种在南京地区有柳、榆、悬铃木、栎类,泡桐、蔷薇等.据文献记载还有杨、桦、鹅耳枥、桤木、榛、山毛榉、梨、苹果、李、梅、樱桃、花椒,悬钩子、山楂、落叶松等.形态特征(一)成虫雄蛾体长11—15毫米,翅展25—36毫米,体灰褐色,前规黄褐色, 内区前半布白色鳞,后半赭黄色,基线、亚基线白色,纤细  相似文献   

6.
蜂形透翅蛾属一新种(鳞翅目:透翅蛾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形透翅蛾属(Sphecia Hubner. 1827)世界记载7种,包括我国西部2种,现增记一新种,为青海省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杨干透翅蛾Sphecia siningensis n. sp.(图1—7) 雌蛾:翅展38—43毫米。额灰紫色,两侧白色。头顶复毛前为红黄色,中为白色,后为灰黑毛。触角棒状,暗红褐色,背面着黑鳞,顶端有褐色小毛束。领片黄色,中胸紫黑色,两侧中后部有黄色长毛,后胸被青黄色长毛。翅基片中部黄色,前缘黑色,杂生红褐色毛,后端具红褐色和灰紫色长毛。腹部第1—2节黑色,第2节着红褐色及暗黄色短毛;第  相似文献   

7.
1、形态特征茶翅蝽成虫体长12毫米~16毫米,宽6.5毫米~9.0毫米。体色淡黄色至灰褐色,具黑刻点,背面金绿色。触角黄褐色,喙伸达第1腹节中部。头部侧缘有明显的弯曲。前胸背板有5个隐约的小黄点。翅褐色。腹面淡红褐色。卵长约1毫米,短圆筒形,灰白色,卵块最少为28粒,卵排列呈六边形。若虫似成虫,体小无翅,腹部背面有黑斑。黄斑蝽成虫体长18毫米~23毫米,宽10毫米。黑色,密布刻点,并具黄斑。触角黑色。喙细长伸至第3腹节中部。腹部腹面中央有凹下的纵沟。卵长圆形,光亮,卵块通常12粒,排成四行。卵产在叶背,初产的卵淡绿色,近孵化时呈深黄色。…  相似文献   

8.
松大蚜CinarapineaMordwiko又称松蚜,属同规目蚜科。我区各地都有分布。其成虫、若虫都吸食松树幼嫩枝梢,影响植株生长,使松外变黄早落,还诱发煤烟病。成虫分无翅和有超两型,有翅型雌体长约3毫米,体黑褐色,有黑色刚毛,腹末稍尖,翅膜质透明,前缘黑褐色。胎生的无翅型成虫与雄成虫相似,但雄虫体型略小,腹部稍尖。无翅型均属雌性,体较有翅型成虫粗壮,腹部散生被有白色蜡质粉的黑色颗粒状物。卵黑色,长椭形图,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若虫与无翅成虫相似。胎生若虫为淡棕褐色,体长约1毫米。3月中旬,在广西博白县松林内已出现…  相似文献   

9.
盗毒蛾的生活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盗毒蛾[Porthesia simlis(Fue-szly)]又称金毛虫、黄尾毒娥,属于鳞翅目毒蛾科盗毒蛾属,分布于我国、朝鲜、日本及欧洲等地。食性很杂,主要为害栎类、枫杨、柳、桦、泡桐、梧桐、山楂、苹果、桑、槐、洋槐、桃、梅、杏、油茶等多种乔灌木,当数量大,发生严重时,能将树叶吃光。由于老熟幼虫化蛹脱掉大量毒毛,也污染环境。雌成虫翅展32—40毫米,触角干白色,栉齿棕黄色,下唇须白色,头、胸、腹  相似文献   

10.
东方金龟子(Maladeraorientalis Motschulsky)又名天鹅绒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北、河北、山西等地。东方金龟子以成虫危害杨、柳、榆和苹果等树的叶、花和芽,以幼虫危害各种苗木根部,也危害甜菜等农作物。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8~10毫米,黑色体表有丝绒状闪光,触角10节,前胸被板宽大密布细刻点,鞘翅刻点较多,具10条纵裂隆起带,外缘有少数刺毛成列,前足胫节外侧有二齿,长足胫节上生有许多刺毛,跗节有爪一  相似文献   

11.
芳香木毒蛾属鳞翅目、木毒蛾科。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以幼虫为害杨、柳、榆等树干。 成虫,触角栉齿状,体翅灰色,翅上散布许多黑横纹。翅展80毫米。幼虫,体粗壮而略扁平,背面紫红色,腹淡黄色,体毛稀而粗短,老熟时体长达90毫米。 两年一代,以幼虫在树干或土中过冬。成虫6—7月出现,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雌蛾产卵在树皮缝或根际,成堆,新孵幼虫蛀入树皮下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然后渐深入木质部,从上向下穿凿粗大的纵坑。一般喜欢寄生在树干基部,往往一处有几条甚至几十条幼虫。老熟幼虫在坑道口附近或入土化蛹。通常稀疏透光的林分、林缘和孤立木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12.
周强 《安徽林业》2004,(1):26-26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主要以幼虫危害园林观赏树种的韧皮部及木质部,在阜阳地区主要危害国槐,虫株率平均为60%,单株虫口密度平均为10头,最高可达20头。近年来,该虫有进一步蔓延扩散的势头。一、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28~33毫米,体宽9~11毫米,雌成虫体长33~39毫米,体宽11~13毫米,长方形,黑褐色,全体密被锈色短绒毛。头、胸及鞘翅基部颜色较深暗。头部额高大,两侧弧形向内凹入,中沟直达后头后缘;复眼下叶很大,近方形;触角10节,第四节中部以上黑褐色,柄节粗短;第一节至第五节下侧有稀疏的细短毛;雌虫触角较身体稍短,雄虫触角较身体略长。前胸背板宽大,有不规则的粗皱突起,前后端两条横沟明显,两侧刺突发达,尖端尖税;鞘翅基部色较深暗,肩角向前微突,翅基1/5部分密布黑色光滑小刻点,第一至第四腹节两侧各有一个明显的白色细毛斑;翅面平切,缝角及缘角均具有小刺,缘角小刺短而较钝,缝角小刺长而较尖。卵长椭圆形,长径2.0~2.2毫米,短径0.5~0.6毫米,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76毫米,前胸背板宽13毫米,体圆筒形略扁;头盖除口器框及上额深棕褐色外,其余部分均为谈黄色;前胸背板骨化区近方形,前...  相似文献   

13.
缀叶丛螟(Locastra muscos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商洛地区黄连木的一大食叶害虫。在重点产区受害株率达100%,对黄连木的正常生长和结实影响极大。一、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19毫米,翅展40毫米;雄成虫体长17毫米,翅展32毫米。触角丝状,上面布满灰褐色鳞片。雌成虫下唇须前伸,雄成虫下唇须上卷。全身灰褐色,胸背有一黑色丛鳞。前翅色深,稍带淡红色,有明显的二色内横线和外横线,其前缘外横线内淡墨绿色,中部向外凸起,内横线二侧近前缘处各有一个黑色丛鳞,外侧较小,内侧较大。后翅由内向  相似文献   

14.
冀中南太行山区林木鳞翅目昆虫调查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中南太行山区属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12~ 13℃ ,最高气温 4 2℃ ,最低气温- 2 4 .9℃ ,年总降水量 5 0 0~ 6 0 0 mm,80 %集中在 7~ 8月份。海拔最高点 182 2 m。林业资源主要有板栗、核桃、柿、苹果、松树、杨、柳、柞树、刺槐等。我们于 1982年进行了普查 ,又于 1996~ 1999年对该区林木主要鳞翅目昆虫进行了补充调查 ,结果如下。1 毒蛾科黄尾毒蛾 Porthesia silimis(Fueszly)寄主 杨、柳、桦、栎、桑、刺槐柳毒蛾  Stilpnotia candida Staudinger寄主 杨、柳、桦、榛舞毒蛾  Lymantria dispar(Linnaeus)…  相似文献   

15.
杨树主要虫害一类是食叶害虫,一类是蛀干害虫,其习性及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一、杨扇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雌蛾体长15~18毫米,翅展38~42毫米;雄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6~37毫米。虫体淡褐色,头顶有一近椭圆形黑斑。老熟幼虫体长32~39毫米,头部黑褐色,身体有白色细毛。蛹褐色,长13~18毫米,尾端尖削,分成两叉。茧椭圆形,灰白色。本地每年发生5代,以蛹在薄茧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羽化。5月下旬第一代成虫羽化。7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下旬第二、三、四代成虫相继羽化成灾;第五代卵期5~6天,…  相似文献   

16.
<正>芒果天蛾Compsogenepanopus(Cramer)属于天蛾科Spingidae、云纹天蛾亚科Ambulieinae,芒果天蛾属Compsogene。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和广东海南岛常见的天蛾种类。幼虫食叶,造成枝条缺叶或叶片成缺刻状。形态:饲养的成虫翅展115~136毫米。头、胸部枯黄色至棕褐色;腹部棕黄色,第3~4和第4~5节间在背中线两侧各有一对小黑斑,第5节后的各节两侧有黑斑;前翅暗黄色,基部颜色较深,外线棕色较宽,外缘中部有较大的棕色三角形斑块,近后角处有椭园形棕黑色斑块,斑块上方三条半园形白色线纹;后翅中央有粉红斑,外缘呈深褐色横带;翅反面深黄色  相似文献   

17.
<正>松茸毒蛾,又名松毒蛾,危害马尾松、油松、湿地松等。危害症状:大面积吃光松针,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使松树枯死。形态特征:成虫体黑色,前翅白灰色带竭色,后翅雌蛾灰白色,雄蛾灰黑色。卵灰褐色,半球状,中间凹陷有1个黑点。初孵幼虫头红褐色,体棕黄色,杂有不规则的红黑褐色斑纹,并密生黑毛,胸、腹部各节均有毛瘤,瘤上密生棕黑色长毛。第一至第四腹节背面生有刷状丛生的黄褐色毛簇。暗  相似文献   

18.
松茸毒蛾,又名松毒蛾,危害马尾松、油松、湿地松等。危害症状:大面积吃光松针,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使松树枯死。形态特征:成虫体黑色,前翅白灰色带竭色,后翅雌蛾灰白色,雄蛾灰黑色。卵灰褐色,半球状,中间凹陷有1个黑点。初孵幼虫头红褐色,体棕黄色,杂有不规则的红黑褐色斑纹,并密生黑毛,胸、腹部各节均有毛瘤,瘤上密生棕黑色长毛。第一至第四腹节背面生有刷状丛生的黄褐色毛簇。暗  相似文献   

19.
杨树透翅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双孔亚目DITRYSIA谷蛾总科Tinaeoidea透翅蛾科Aegeriidae杨树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ot。杨树透翅蛾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各地,对小叶杨、青杨为害较轻,对新品种杨树的为害比较重。成虫外观象胡蜂,后翅透明、翅展16~38.5毫米。卵、黑色,椭园形。幼虫、黄白色,体长28毫米。蛹、纺锤形、褐色,腹部节间有环棘,臂棘16根。  相似文献   

20.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在干旱草原杨柳林中危害严重,幼虫钻蛀枝干,使被害处形成瘤状虫瘿,易造成风折或感染腐烂病而使树木死亡。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21毫米,翅展20—28毫米,头部半球形,雌蛾触角栉齿不明显,端部稍弯曲。雄蛾触角有青黑色栉齿两列,端部栉齿较少。前翅狭长,覆以赭色鳞片,后翅透明。胸部青黑色。腹部圆筒形。1—5节各有一条橙黄色带。卵:黑色,椭圆形。幼虫:老熟幼虫黄白色,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