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通过对滇东南热带北缘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 ,从地质地貌、水体、气候及植被 4个方面总结了其成景条件 ,并对其生态旅游资源作了综合评价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其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滇东南热带北缘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东南热带北缘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从地质地貌,水体,气候及植被4个方面总结了其成景条件,并对其生态旅游资源作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58科577属1141种野生种子植物进行区系分析,表明: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东南山地亚地区;阿姆山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热带北缘性质;阿姆山种子植物区系特有现象较为显著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2008-2010年已从滇东南、滇南、滇西南热区收集和种植保存了野生香蕉种质131份,并进行了农艺性状和育种方面的初步研究,为野生香蕉的创新利用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运用农业推广、经济学的原理,以技术上限及经济上限为研究的切入点,对云南滇东南边远落后山区热带农业的区域特征、资源条件特点、农村经济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成果分布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滇东南植胶区2007/2008年冬春橡胶树寒害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7/2008年冬春,滇东南河口、文山植胶区出现较强的平流型降温,橡胶树遭受严重的寒害。红河热带农业研究所对寒害灾情、寒害规律和寒害程度与环境条件、种植品种的关系等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作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元江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6科835属2 080种.其中东亚特有科3科,中国特有属7属,中国特有种632种,其中云南特有种198种(元江特有种9种).该区的科级特有现象表明,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属的特有现象并不显著,却有古热带起源的假贝母属和巴豆藤属,表明了区系的古老性和热带渊源;保护区内的中国特有种在云南与滇南、滇西南以及滇东南关系密切,在全国南方与西南地区关系密切,在东亚地区与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最接近.  相似文献   

8.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它就是文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保护区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风光优美的旅游目的地和造福百姓的母亲河。物种保护的基因库文山州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木兰科树种为标志的滇东南岩溶中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类型和以华盖木为代表的多种木兰科植物、伯乐树、毛枝五针松等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类群,以  相似文献   

9.
<正> 文山垦区地处滇东南,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现建有六个国营农场,土地面积14.4万亩,已开垦利用的仅占26.9%(3.89万亩),待垦土地资源潜力较大。该区因越冬条件较差,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受限制,农场经济多年未能走出困境。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认真调整了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林业生产,使垦区带来了生机。为深入探索该区林业发展的有  相似文献   

10.
蒙自石榴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蒙自石榴 ( Punica granatum)早实丰产 ,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最佳经济林树种之一。本研究通过对蒙自石榴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田间试验 ,寻找较佳的技术组合 ,为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 试验地概况及方法1 .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北纬 2 3°39′2 3″~ 2 3°40′5 2″,东经 1 0 4°1 6′5″~ 1 0 4°1 7′39″的滇东南文山州砚山县铳卡农场 ,海拔1 60 0 m,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型气候 ,年平均温度 1 6.1℃。年降雨量 996.4mm,日照时数 1 933.5 h,≥ 1 0℃积温4877.8℃。土壤为石灰岩上发育的山地红壤 ,土层深厚 ,但土…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滇西北地区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大峡谷地区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的横断山纵谷区 ,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 ,山河交错 ,峰奇谷秀 ,地貌类型复杂 ,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观资源和水能资源。滇西北横断山区是全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化中心之一 ,也是世界 2 0 0个保护关键地区之一 ,动、植物区系具有东西过渡、南北交汇的特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价值。本文通过对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90—1998年和2006—2015年每年对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进行区系调查,结果表明,南岭共有眼蝶科68种,其中东洋区共57种,东洋区属主导分布型;中国华南、西南、华中区的共有种共50种,其它分布区种类少,说明南岭眼蝶与南岭植物一样主要属亚热带区系;眼蝶科中的黛眼蝶属有29种,超过云南、海南、台湾、福建省等地的黛眼蝶属种数.2012—2015年对南岭南北坡不同海拔的蝶类分布进行了研究,共发现眼蝶39种669头,其中南坡32种417头,北坡23种180头,山顶5种72头.在区系组成上,南坡拥有更多的南亚热带至热带的眼蝶种类;在海拔分布上,南北坡栖息于中海拔(1000~1100 m)森林中的眼蝶种数比低海拔(500~600 m)多.造成眼蝶南北坡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南坡冬季温度高于北坡,且南坡植物区系中拥有更多的热带广布成分;而造成中海拔眼蝶种数较多的原因是该区域人为活动较少、原始植被保留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竹文化及竹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竹子对中国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和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巨大影响。系统深入研究竹文化对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竹文化现状的研究,即从文明发展、哲学、专业、生产和艺术等不同角度研究了竹文化的理论和成果,提出和探讨了我国竹文化研究应重视少民族竹文化的发掘种保护、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展典型竹文化区研究和区域性竹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问题,包括东亚(中国江南)“毛竹文化”区、东南亚(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区、喜马拉雅“高山竹文化”区和拉丁美洲“瓜多竹文化”区。  相似文献   

14.
金成  田东林  刘杉 《绿色大世界》2012,(11):222-224
指出了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的不断深入,云南对东南亚、南亚的贸易将不断增长,国际物流人才需求将日益增加。在桥头堡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云南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世界竹亚科植物种类最多、生态类型和天然竹林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对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的5个特征,即珍稀种质资源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性、天然竹林类型多样性、生态竹林景观多样性、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述了与周边地区(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喜马拉稚山区等)的密切联系,提出了加强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相关措施。作者建议将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世界性珍稀濒危竹种列入我国保护植物名录,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进行专题研究,并给予专项资金在全国建成三大种质资源引种保存和试验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6.
柚为芸香科柑桔属植物,遍布云南柑橘产区,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的名果之一,我省南部地区有着较长的栽培史。由于诸种原因,柚的生产在云南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调节和改善供需状况,发展优质柚,通过论述国内及省内柚果生产的现状、利用及开发前景,提出了云南柚果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2009年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发生情况,分析了河口地区气温和降雨对病情的影响,提出降雨促进病情发展,而干旱的气候条件对病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西南桦在云南的气候适宜种植区域,利用云南13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气候资料,采用GIS技术插值分析得出1 km &#215;l km气候要素网格图,依据8个气候指标划分出西南桦种植的最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给出了区划专题图。结果表明,西南桦适宜区主要位于泸水县、永平县、景东县、新平县、建水县、砚山县、丘北县、罗平县共同构筑成的分布北线以南地区;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海拔1100-1600 m的山区,是西南桦重点造林区域。  相似文献   

19.
至1997年民营橡胶已占全省植胶面积的53.05%,产胶占全省干胶总产量的29.49%。民营胶园分布在我省南部8个地州(市)的25个县(市),16个民族3O多万劳动力从事此项工作。成为热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但其效益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辉朝茂  杨宇明 《林业科学》2003,39(1):145-152
云南省是世界竹子种类最多、生态类型和天然竹林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对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的5个特征,即珍稀种质资源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性、天然竹林类型多样性、生态竹林景观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述了与周边地区(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喜马拉雅山区等)的密切联系及内在分布格局等,提出了加强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相关措施。作者建议将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世界性珍稀濒危竹种,建议列入我国保护植物名录,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进行专题研究,并给予专项资金在全国建成三大种质资源引种保存和试验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