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A field assessment of a barley collection from the world gene pool for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and leaf rust pathogen is carried out against a natural infection background. Broad intraspecific polymorphism of common barley in these traits is show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reeding and local forms is given. The ecogeographic confinement of the traits is studied for the example of local barleys. 相似文献
2.
大麦受白粉菌侵染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中草酸氧化酶RNA转录物诱导表达,并伴随着酶活性的增加和蛋白质的积累。抗病品种Sultan-5在接种后24h酶活性开始明显增加,而感病品种在接种后36h才开始增加。接种48h后所有品种酶活性增加达到了高峰,酶活性大约为对照的4倍。SDS-PAGE酶活性染色及Western杂交表明受白粉菌侵染后酶活性上升,蛋白质积累增多。草酸氧化酶有2条活性带,分子量分别为95 相似文献
3.
抗病品种Sultan-5及其突变体与白粉菌小种A6互作的细胞学研究表明,接种36h后,抗感品种中白粉菌分生孢子形成附着胞的频率及侵入频率无显著差异。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过敏性反应细胞明显增多,过生反应与Mla-12基因型的大麦品种对白粉菌的小种专化抗性有关,用DAB(地氨基联苯胺)观察到H2O2在乳突和过敏性反应细胞中积累。接各h后在初生芽管的乳突以及接种15h后在附着胞下面的乳突有晕圈处有H2O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文章旨在探索表征西藏青稞白粉病早期感染的光谱特征参量,尝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白粉病高光谱遥感诊断模型的可行性,以期为经济、高效、及时、大区域的青稞白粉病早期遥感监测探索技术方法。【方法 】以西藏青稞主栽区和白粉病高发区拉萨、林芝和山南市为研究区域,开展青稞冠层光谱、病情和农学参数田间观测。提取冠层反射率(R)、反射率一阶导数(R′)、5种植被指数(VI),并联合应用R (或R′)与VI,共形成5套备选光谱特征参量。利用Relief-F算法开展特征选择,遴选白粉病感染的敏感波段和敏感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白粉病诊断模型。【结果 】(1)对于染病样本而言,基于R′的诊断模型识别精度最高(51.33%),其次为R′与VI相结合的诊断模型(49.00%)。(2) R′的敏感波段范围为820~920 nm、1 160~1 200 nm和935~975 nm,此外445~490 nm和1 070~1 100 nm的R′也对白粉病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3) 5种VI中,比值植被指数(SR)对白粉病早期感染最为敏感,远超其它植被指数。此外,基于不同特征参量的健康样本的识别... 相似文献
5.
6.
5%白粉宁烟剂防治西瓜和西葫芦白粉病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3年采用5%白粉宁烟剂,设计了6000、7500、9000、10500g/hm2用量,从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第1次施药,每隔7d连续施药4次进行了药剂防治大棚西瓜和西葫芦白粉病的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第4次施药后第10天,5%白粉宁烟剂7500、9000g/hm2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94.78%、96.89%;对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91.37%、93.47%,均显著优于百菌清烟剂6000g/hm2之防效。示范结果表明,5%白粉宁烟剂9000g/hm2对西瓜白粉病的平均防效为95.10%,对西葫芦白粉病的平均防效为92.40%。 相似文献
7.
8.
9.
10.
伽师县甜瓜主要流行性病害发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6~ 1 999年对伽师县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甜瓜霜霉病初侵染源为有霜霉病发生的黄瓜温室大棚。 6月至 8月上旬降雨量和降雨日数是甜瓜霜霉病流行的关键条件 ;当前生产中的甜瓜主栽品种均不抗霜霉病 ;甜瓜成熟期最易感染霜霉病和白粉病 ,其次是果实膨大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