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反刍动物的严重传染病。以口腔、鼻腔和胃肠道黏膜发生溃疡性炎症变化为特征,主要侵害绵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蓝舌病在养殖牛、羊、鹿等动物的时候,是应当值得注意的。1病原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蓝舌病     
蓝舌病唐顺贤(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蓝舌病(Bluetongu。)是绵羊、牛等反刍动物的虫媒病毒传染病,以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和胃肠道粘膜严重卡他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由于危害严重、防制困难,在国际上被列为A类疾病并予以重点研究.历史与分布蓝舌病最早于18...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边境地区2008-2009年度蓝舌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舌病(BLU)是由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环状病毒属(Orbivirus)的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引起的一种侵害反刍动物的严重传染病,其特征是颊粘膜和胃肠道粘膜严重的卡他性炎症,乳房和蹄冠等部位也常发生上皮脱落、充血肿胀但不发生水泡的病变。传播媒介为昆虫一库蠓。该病毒主要引起山羊、绵羊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4.
蓝舌病研究进展焦平林安徽省蒙城县农牧渔业局(233500)蓝舌病(Bluetongue)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鼻腔及胃肠道溃疡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本病最早发现于南非的绵羊(187),1906年定名蓝舌病[1]。随后在塞...  相似文献   

5.
蓝舌病是由库蠓传播、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侵害反刍动物的严重传染病。蓝舌病病毒系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主要引起山羊、绵羊发病和死亡,牛及其他反刍动物常为隐性感染.但可通过媒介昆虫传播,成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张念祖等(1979)在我省首次发现该病,近年来,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先后报道在本国发生该疫情。  相似文献   

6.
国内首次报道山羊蓝舌病病理学动物蓝舌病是经库蠓传播的一种主要侵害绵羊并可感染其他动物的非接触性传染病。蓝舌病病毒(BTV)对绵羊的致病性研究较多,对山羊的致病性研究得很少,而且结果也不一样。在新疆动物蓝舌病血清学调查时,作者发现,山羊蓝舌病阳性群中,...  相似文献   

7.
蓝舌病(bluetongue,BT)是一种由媒介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可感染山羊、牛、绵羊和野生反刍动物。其主要通过库蠓叮咬进行传播。现如今,蓝舌病的流行感染会加剧养殖行业的养殖风险,并对畜牧业造成经济损失。本文立足于蓝舌病的病原学特点、易感动物与传播途径、流行情况等三个方面,综合探讨羊蓝舌病的风险及危害。  相似文献   

8.
蓝舌病属于我国一类动物传染病,对绵羊危害最大,严重制约绵羊健康和养殖的持续发展.绵羊蓝舌病可导致绵羊黏膜溃烂、跛行、流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绵羊蓝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讨论绵羊蓝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为绵羊蓝舌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继利用蚀斑抑制中和试验对蓝舌病病毒山东分离株(L001)进行血清型鉴定后,又对蓝舌病病毒甘肃分离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证实甘肃分离株为蓝舌病病毒11型。  相似文献   

10.
蓝舌病是由环状病毒属(Orbivirus)的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引起牛、羊及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自1905年在南非首次报道了蓝舌病以来,世界上许多地区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979年我国首次在云南发现并相应分离到蓝舌病病毒,随后在湖北、安徽、四川、山西、广西等省发现该病,从而确定本病在国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正>蓝舌病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蓝舌病病毒引起的严重侵害反刍动物的非接触性烈性传染病,是OIE划定为A类,我国列为一类的动物重要疫病。本病最早于1876年发现于南非的绵羊,1906年正式命名为蓝舌病,1934年发现于牛[1],我国于1979年在云南省确定了绵羊蓝舌病的存在[2]。目前该病已广泛发生于20多个国家。蓝舌病主要感染绵羊,临床以发热、消瘦,口、鼻和胃  相似文献   

12.
用禽类成髓细胞病毒(AMV)反转录酶将蓝舌病病毒RNA反转录成cDNA,以dATP、dGTP、dCTP、dTTP和bio-11-dUTP作为TaqDNA聚合酶的底物,应用PCR技术合成了生物素化蓝舌病病毒核酸探针,经斑点杂交试验证明,合成的探针为蓝舌病病毒特异性核酸探针。  相似文献   

13.
蓝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BTV)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反刍动物的传染病,国际兽医局将它规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牛为隐性带毒,不显病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蓝舌病1型病毒VP7蛋白关键性氨基酸表位定位,本试验应用抗蓝舌病1型病毒VP7蛋白单克隆抗体淘选噬菌体展示的7肽随机肽库,对筛选的共有序列噬菌体扩增纯化,通过ELISA、竞争性ELISA分析共有噬菌体拟位与蓝舌1型病毒VP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表明,含有LNWPMVR基序的噬菌体拟位能够与蓝舌病1型病毒VP7蛋白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此结合能被蓝舌病1型病毒抑制或阻断,表明噬菌体7肽模拟了BTV蛋白上与蓝舌病1型病毒VP7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簇,提示蓝舌病病毒VP7蛋白的第163-189位氨基酸(LNAGARGDVQQIFQGRNDPMMIYLVWR)构成蓝舌病病毒VP7蛋白特异性表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云南边境地区的蓝舌病流行和分布情况,采用竞争ELISA方法,2019年对云南省边境地区5个州市12个县(市)的1 580份牛血清样品进行蓝舌病病毒抗体检测,同时从检出的阳性血清中,每县(市)随机选取15~55份,采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12个边境县(市)均检出阳性血清样品,但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其中芒市最高(94.1%),沧源县最低(17.0%);本地牛和境外牛血清样品阳性率差异不大(P>0.05),均在70.0%以上;各县(市)均存在5个以上血清型的交叉感染。结果表明,蓝舌病在云南边境地区广泛存在,且呈多种血清型混合流行态势,需要持续开展血清学调查。本研究为我国西南边境地区蓝舌病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蓝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蓝舌病(Bluetongue disease),是由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disease virus,BTV)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是OIE规定的A类传染病之一,主要发生于绵羊。各种绵羊,不分性别和年龄都有易感性,但以1岁左右的绵羊最为易感。该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库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也可经垂直传染,经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母畜的流产、死胎或胎儿先天性异常。  相似文献   

17.
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蓝舌病病毒由昆虫库蠓传播.该病能严重引起绵羊发病死亡,水牛、黄牛、山羊易感性低于绵羊.我国自1979年首次在云南省发现动物蓝舌病以来,先后已在29个省区检出蓝舌病抗体.楚雄州山羊饲养量位居云南省第一位,因此,了解蓝舌病在本州反刍动物中的感染流行情况,对今后制定该病的防制措施意义十分重大,为此目的,笔者对楚雄、双柏、姚安、元谋4县(市)的牛、羊蓝舌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蓝舌病的流行与综合防制诸长贵,李亚敏,邵翠丽(江苏省畜牧兽医总站,210024)徐世海(徐州市畜牧兽医站)郑天然(铜山县兽医院)江苏省历史上未发现过蓝舌病。1986年在对连云港市从丹麦进口奶牛检疫时,32头牛中,经用琼脂扩散法和酶标法检验,发现...  相似文献   

19.
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严重病毒性传染病。蓝舌病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鉴于本科呼肠孤病毒属和环状病毒属中的某些成员具有凝集动物红细胞的活性(下简称血凝活性),学者们推测蓝舌病病毒也可能具有这种活性,但许多年来未被证实。直至1979年,才由Hubschle和Van der Walt分别通过实验揭示出蓝舌病病毒的血凝活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月5日,电奥地利卫生部长安德烈娅·克多尔斯基在维也纳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奥地利上奥州有一头牛被发现感染蓝舌病。这是奥地利官方首次公开承认在奥地利境内发现蓝舌病病例。据奥地利媒体报道,这个蓝舌病病例是奥地利卫生及食品安全局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的。目前病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