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莫失祁连山——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综述新华社记者李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千里河西走廊的“绿色屏障”。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向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在祁连山林区乱捕滥猎、乱砍滥伐等违法现象时常发生,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安全构成了越来...  相似文献   

2.
古人吟:“失我祁连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今人说:祁连山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如果祁连山雪消冰退,千里河西走廊就会变成荒漠,由此而起的沙尘暴将会席卷大半个中国。专家说:沧茫祁连的冰雪消长成为中国北方生态变化的晴雨表。祁连山冰川是河西走廊富饶的源泉。然而,当祁连山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源泉干涸,河西走廊的片片绿洲还会存在下去吗?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廊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建设直接关乎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为了进一步了解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位于河西走廊最东端的武威市为例,从河西走廊气候特征、地理分布、水资源现状、生态经济状况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建设概况和武威生态经济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式,为河西走廊、甘肃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及生态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及信患来源。  相似文献   

4.
古人吟:“失我祁连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今人说:祁连山冰雪融水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如果祁连山雪消冰退,千里河西走廊就会变成荒漠,由此而起的沙尘暴将会席卷大半个中国。  相似文献   

5.
保护“天然水库”服务河西农业──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纪实局长胥明肃祁连山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麓的边缘,地跨甘青两省,在甘肃境内东西绵延1200公里,横贯整个河西走廊。这里的水源涵养林,是河西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为...  相似文献   

6.
当近%"年来最强的沙尘暴狂卷我国北方地区的时候,记者正穿行在沙尘源区之一的河西走廊千里风沙线上。在漫天肆虐的黄沙中,记者努力地竖起耳朵、瞪大眼睛,一步步接近风沙狂起的“源地”。听,“旱魔”在凄厉地“狂笑”风沙前沿,有树林处才有人家。所以,当记者站在河西走廊一片片枯死的树林边时,同时看到的就是一处处快要被流沙堙埋的村庄废墟。水干了,树死了,人走了。风沙掠过枯树的凄厉啸声,其实就是“旱魔”在狂笑。南依祁连山麓,北靠巴丹吉林、腾格里!大沙漠,中间上千公里的狭长绿洲带,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令人神往的河西走廊。…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祁连山生态系统的主体,古往今来,一直发挥着涵养水源、蓄水供水、调节河川径流的作用,是河西地区的天然绿色水库和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灌溉着河西走廊130万公顷良田,养育着河西近468万人民。一系列重要经济、文化建设都离不开祁连山水源的供给和滋养。因而  相似文献   

8.
城镇绿化是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城镇现代文明积蓄和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我省河西走廊城镇绿化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园林绿化在我省河西走廊城镇整体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城镇园林绿化同城镇建设同步发展,如何提高我省河西走廊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水平,使我省河西走廊城镇真正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健全的城镇,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生态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镇绿化是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质和量的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城镇的形象,是衡量城镇现代文明积蓄和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我省河西走廊城镇绿化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园林绿化在我省河西走廊城镇整体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城镇园林绿化同城镇建设同步发展,如何提高我省河西走廊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水平,使我省河西走廊城镇真正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健全的城镇,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生态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水系的主要集水区和径流形成区,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为武威、张掖、金昌、酒泉绿洲及永登县庄浪河谷的农田灌溉、人民生活和近千家工矿企业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维系着河西地区绿洲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1.
寺大隆林区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南部的祁连山北坡后山地带,黑河中游两侧。行政区划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区,总面积172,313公顷(本文还涉及该地区西水林场一部分)。该林区自然资源丰富,地理景观和生物、气候、土壤有一定代表性。研究寺大隆林区土壤发生类型和合理利用,对于扩大祁连山森林面积、保持生态平衡、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和“绿色水库”作用,保证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发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在历史上也是林茂粮丰的富庶之地。自汉时起,历来是屯垦之地,也是我国古代同西方文化、物资交流的重要商旅通道。是当时丝绸之路上“襟带西番,葱左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的繁荣地带。但是,在历代封建统治者掠夺和长期的战火焚毁之下,在这里已逐渐变成为一派“山无绿兮,水无清,风吹毒兮,沙亦腥”的荒凉景象,到解放时,整个走廊地带,仅存下稀稀疏疏散落在村边路旁,被人们称为“宗棠木”的老杨柳树了。河西人民要在这块以风沙和干旱著称的地方生存,森林始终和河西人民的生存息息相关。三十多年来,他们坚持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据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甘肃省目前沙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了8.36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67万公顷。这一监测结果表明,甘肃省以河西走廊沙区为主的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河西商品粮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经过多年的平原绿化工程建设,河西走廊12个平原县全部实现国家平原绿化达标,酒泉市的敦煌、肃州、玉门等城镇绿化覆盖率平均达30%,80%的村屯实现了绿化,有1个乡镇、6个行政村被国家绿化委命名为“造林绿化百佳乡”、“千佳村”。  相似文献   

14.
武威扼守千里河西走廊门户,襟河东而带河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门户之地的形象如何,过境通道绿化的水平高低及开发配套建设如何,既影响着全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也影响着整个河西地区的改革开放。正是基于此,前些年,武威地委、行署就制订了“武威地区沿路形象工程”五年?..  相似文献   

15.
浅谈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的根源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发展现状,根据有关土地沙漠化理论和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的表现形式,分析和评价了流动沙丘(地)、固定、半固定沙丘(地)、戈壁、重盐碱地、潜在荒漠化土地等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的特点。提出了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主要成因和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芳  胡永效 《中国林业》2008,(20):41-4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早在2001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对关于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调查报告就这样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此后,温家宝总理一直惦记着河西走廊的人民,关注着石羊河流域的治理和民勤的生态建设,先后就民勤的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了11次批示,并赴民勤进行实地视察,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制订石羊河流域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河西人民俗有“有林才有雨 ,密林好积雪 ,赖积雪之水 ,资灌溉之利”之说。祁连山孕育了苍翠的林木 ,涓涓细流滋润着河西走廊 ,使那里的人民得以繁衍生息。从历代封建王朝至近代 ,都把祁连山视为“生机之源”、“养命之根”。正如《河西志》记载 :“河西人民把祁连山区当作命根子和铁饭碗 ,没有祁连山的森林 ,就没有衣食住行的来源。”护林养泉是保护河西农牧业生产的重要举措。历代王朝在政局稳定时较为重视护林养泉 ,而在政局动荡之年 ,森林往往遭到破坏。清代前期沿明制 ,严禁砍伐 ,而后政令废弃 ,无人保护 ,森林操于驻军 ,滥事采伐 ,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海拔3030米的乌鞘岭之巅,终年不化的积雪引人注目,常年不竭的清流好似甘甜的乳汁流淌到了千里河西走廊,养育了武威190多万人民,维系着河西走廊的繁荣稳定。在她的怀抱中拥有着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天然林带,它是雪域高原上百业兴旺的“绿色宝库”,又是石羊河流域的主要源头之一,它的守护者就是情系青山绿水、建业林海深处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林场场长、高级工程师马金宝和他带领的务林团队。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森林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的祁连连山是匈奴人的牧场,如今的祁连山承载着河西走廊的希望。祁连山成就了河西走廊的辉煌,但是,今天祁连山的危机却令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20.
论述甘肃河西走廊的基本情况,分析河西走廊发展林业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针对存在主要问题,明确提出河西走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和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