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0~12月,对安徽某地区疑似发生鸭大肠杆菌病和鸭病毒性肝炎疫情的53个鸭场的病,死鸭的肝脏和心血,进行了细菌性和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鸭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占45.3%,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占22.6%,鸭大肠杆菌病与鸭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占9.4%,未分离到细菌的占26.4%.经分离的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先锋霉素V、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使用敏感药物并加强环境消毒能有效控制细菌性疫情.  相似文献   

2.
鸭减蛋综合症是由鸭的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鸭的生殖系统,通过繁殖、喉头和排粪传播.本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鸭群,既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 临床症状:病鸭一般无特殊症状,主要表现突然产蛋量明显下降,比患病前正常产蛋量下降50%.病鸭产软壳蛋、畸形蛋、小个蛋,有的鸭蛋蛋清稀薄如水样.病鸭死亡率较低,多数鸭进食正常.  相似文献   

3.
1.患鸭霍乱病的病鸭,死亡前常摇头,死亡时口、鼻流稀血水,嗉囊里充满饲料;而患鸭瘟的病鸭,流涕流泪,死亡时眼睛充血,嗉囊空虚无食物。2.鸭霍乱一般是零星发生,突然死亡,尤其是正在产蛋的母鸭颇为多见。鸭霍乱能传染给鸡,甚至猪。而鸭瘟流行范围较广,病程也较长,一般多在发病后4~6天死亡,但不传染给鸡与猪。3.翻开鸭肛门,出现充  相似文献   

4.
鸭出血症又称黑羽病、乌管病、紫嘴黑脚病等.鸭出血症的特征性症状是病鸭或病死鸭双翅羽管内出血或淤血,外观呈紫黑色.  相似文献   

5.
鸭是小型经济动物,生命周期短,一旦发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经济损失也很惨重.所以,养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下面介绍几种常见鸭病的诊断与防治,和鸭病的综合预防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安徽某地区鸭大肠杆菌病与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0~12月,对安徽某地区疑似发生鸭大肠杆菌病和鸭病毒性肝炎疫情的53个鸭场的病、死鸭的肝脏和心血,进行了细菌性和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鸭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占45.3%,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占22.6%,鸭大肠杆菌病与鸭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占9.4%,未分离到细菌的占26.4%。经分离的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先锋霉素V、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使用敏感药物并加强环境消毒能有效控制细菌性疫情。  相似文献   

7.
正1鸭大肝病鸭大肝病又名鸭淀粉样变性病、鸭水裆病,属于鸭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因不明,剖检可见鸭内脏器官广泛沉着淀粉样物质,多见于产蛋母鸭,发病率为5%~10%,有时高达30%,已经成为影响蛋鸭生产性能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症状:本病多见于成年产蛋母鸭,公鸭则罕见。病鸭精神沉郁,喜卧,不愿活动、下水或行动缓慢。少数病鸭腿部肿胀,跛行,腹部膨大、下坠,触诊有波动感,严重者呈企鹅样站立,有时也可触及质地较硬且肿大的肝脏。  相似文献   

8.
春夏季节是鸭易发疾病的季节,鸭病已成为阻碍各地养鸭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地防治春夏季节鸭病是确保养鸭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针对我国春夏季节鸭病发生的特点,要从预防和治疗两个环节防治鸭病.预防环节包括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预防接种、提高鸭群免疫力等措施;治疗环节包括对鸭病中的感冒、消化不良、下痢、输卵管脱出、软骨病等病症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稻鸭共作对稻田主要病、虫、草的生态控制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鸭子在稻田食物链的增加,研究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发生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杂草的防除效应达到96.1%,降低了稻田杂草的发生种类,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稻鸭共作对稻飞虱具有明显的生物控制效应,综合防效达到65.49%;稻鸭共作因鸭子对蜘蛛的捕食,虽然降低了稻田蜘蛛的数量,但由于稻飞虱数量明显减少,因此显著提高了稻田蜘蛛与稻飞虱的比例;鸭子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有一定的控制效应,但控制能力随着水稻株高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稻鸭共作虽不能因鸭子的活动而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但能减轻纹枯病的发病程度;稻鸭共作对稻瘟病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防效达到57.02%.此外,还探讨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病、虫、草的生态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鸭子在稻田食物链的增加,研究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发生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杂草的防除效应达到96.1%,降低了稻田杂草的发生种类,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稻鸭共作对稻飞虱具有明显的生物控制效应,综合防效达到65.49%;稻鸭共作因鸭子对蜘蛛的捕食,虽然降低了稻田蜘蛛的数量,但由于稻飞虱数量明显减少,因此显著提高了稻田蜘蛛与稻飞虱的比例;鸭子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有一定的控制效应,但控制能力随着水稻株高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稻鸭共作虽不能因鸭子的活动而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但能减轻纹枯病的发病程度;稻鸭共作对稻瘟病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防效达到57.02%.此外,还探讨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病、虫、草的生态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续第1 1期第1 6页)六、鸭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不同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不同病型大肠杆菌病的总称。临床上常见的病型有急性败血型、雏鸭大肠杆菌性肝炎和脑炎等,而且,大肠杆菌病常与鸭瘟、鸭流感、鸭疫里默氏菌病、鸭巴氏杆菌病等并发或继发感染,给养鸭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鸭大肠杆菌急性败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1999,(1)
1.病原鸭球虫有8种,分属于3个属。我国部分地区近年来暴发的鸭球虫病是由毁灭泰泽氏球虫和菲菜氏温扬球虫混合寄生引起的。2.病因凡被病鸭或粪便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用具都可以成为卵囊的携带者和传播者。饲养人员也可以机械传播。各种年龄的鸭都有易感性。雏鸭发病严重,死亡率高,病鸭康复后成为带虫  相似文献   

13.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1-7周龄鸭最易感,发病率为5%-90%,死亡率高达80%,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缩颈、共济失调,主要根据临床症状诊断疾病,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鸭疫里氏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主要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8周龄鸭.最早于1932年报道在美国发现该病,也称为鸭疫巴氏杆菌病、鸭疫综合症等.该病在易感雏鸭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常引起小鸭大批死亡及导致鸭发育缓慢,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冬春季节较多发,主要发于2~5周龄的雏鸭,成年鸭较少发病.该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鸭舍密度过大、不通风透气、低温潮湿和日粮中缺乏维生素等都是该病的诱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四川等省市出现了一种以鸭头部肿胀、流泪、眼结膜充血出血、体温升高、排草绿色稀粪等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新鸭病.这种鸭病是由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病毒引起的鸭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鸭生产的一种新的鸭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鸭败血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综症,曾被误称为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害.在农村养殖户中因鸭舍建造不规范、卫生条件欠缺、防疫水平差等原因造成流行.该病感染率高,常因不能正确诊断治疗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遂平县鸭病毒性肝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遂平县鸭群病毒性肝炎病占鸭发病量的42.5%,占第一位,鸭病毒性肝炎也是造成雏鸭死亡的主要病因.在被调查的218例鸭病毒性肝炎病例中,发病日龄以3~14日龄最多;发病季节以冬、春季最多;散养场户比规模化鸭场的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对该病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情况,对徐州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徐州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占鸭病门诊的比例为20.95%,发病日龄主要分布在8~49日龄,而18~32日龄的感染率最高,发病率一般在5~20%之间,病例死亡率在4~6%的为多,该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全年表现出两个发病高峰,分别是1~4月与8~12月,又以9~11月份为最明显。另外,通过调查还分析了本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易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2006~2009年湖北省规模化养鸭主要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共调查7个地(市)79个养鸭户和养鸭场182 850只鸭的主要疾病流行情况。成年鸭主要疾病有禽流感、鸭瘟、副粘病毒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等,调查36群成年鸭共83 200只,其中发病26 890只,发病率32.3%;死亡6 737只,病死率25.1%;对产蛋鸭生产性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雏鸭的主要疾病有鸭病毒性肝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等,调查43群雏鸭共99 650只,其中发病19 720只,发病率19.8%;死亡5 541只,病死率28.1%。从采集的病料中分别分离到7株禽流感病毒、3株副粘病毒和3株鸭肝炎病毒;分离到17株鸭疫里默氏杆菌、36株大肠杆菌、9株巴氏杆菌等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