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启动挂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芬  屈春香  郑海腾  冯志江  戴捷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901-5902,5961
[目的]研究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启动周期及挂膜期间CODCr、NH4+-N、NO2--N、NO3--N降解过程。[方法]采用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探讨反应器启动周期与挂膜期间CODCr、NH4+-N、NO2--N、NO3--N降解过程。[结果]温度在15℃以下,反应器启动挂膜时间为14 d左右。试验装置对CODCr、NH4+-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稳定运行时CODCr的去除率保持在65%以上,NH4+-N的去除率在20%以上,并且出现了NO2--N的严重积累。[结论]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挂膜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赵红菲  杨路强  董微巍  王明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067-11068,11071
[目的]探索使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腌渍废水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一次性聚丙烯废弃物作为填料,应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腌渍废水,测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与盐度的变化。[结果]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在pH为7.1、温度为25~30℃、有机负荷(CODCr)浓度为956 mg/L时,对腌渍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和盐度去除率均较高。[结论]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简单,管理方便,适合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求同步反硝化产甲烷工艺的快速启动方法,并观察启动后同步反硝化产甲烷的稳定运行特征。[方法]利用自制的上向流厌氧污泥床-生物膜复合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filter,简称UBF)处理高碳氮比垃圾渗滤液,选择好氧预挂膜-厌氧驯化联合方式对反应器实施启动,最终实现同步反硝化产甲烷功能。[结果]整个启动过程历时42d,下部污泥床的污泥浓度约为9.5g·L-1,上部填料床的挂膜量达5.2g·g-1填料;高碳氮比下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十分稳定,CODCr、NO3--N、NH4+-N和TN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8.83%、99.95%、70.97%、82.80%,污染物降解效率较高;生物气日产量约7.2~8.9L,所含气体成分较为稳定,CH4、CO2、H2和含氮气体的平均含量比例分别为54.41%、44.09%、0.58%、0.92%。[结论]利用好氧预挂膜-厌氧驯化的启动方式,可以对UBF反应器快速实现同步反硝化产甲烷功能,并获得稳定且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水解池-垂直潜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云南省普洱市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探讨了该系统对生活污水中CODCr、NH4+-N、NO3--N、TN的去除效果,并将水解池部分与湿地部分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DCr、NH4+-N、NO3--N、TN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89%、51%、85%,出水浓度分别<46、3.9、3.8、5.8 mg/L,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一级A类排放标准(GB18918-2002)。该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建设运行成本低廉,维护管理方便,适合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运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孙松  王明建  董微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08-10411
[目的]采用聚丙烯废弃物为填料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腌渍废水.[方法]通过采用一次性聚丙烯(PP)废弃物作为填料,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腌渍废水,研究反应器对腌渍废水中COD、TN、TP、盐度的去除效果以及生物相的变化情况等.[结果]试验表明,聚丙烯填料SBBR工艺对腌渍废水中COD、TN、TP、盐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88%、89%、79%,生物膜上的生物相丰富,且活性好,说明聚丙烯填料SBBR适合用于处理腌渍废水.[结论]聚丙烯废弃物填料SBBR可以重复利用,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减少了填料费用,无毒无害,抗冲击能力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生物载体.  相似文献   

6.
进水基质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稳定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SBR试验装置接种城市污泥成功启动反应器后,研究其厌氧氨氧化工艺对进水基质抗冲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NO2--N的降低对反应器去除NH4+-N和NO2--N影响不大,对TN影响较大。当进水NO2--N与NH4+-N质量比为0.3时,TN去除率低于50%。当保持进水基质比值不变,考察高负荷稳定运行时降低NH4+-N负荷对反应器性能的冲击,在进水NH4+-N浓度由高逐渐降低过程中,NH4+-N、NO2--N去除率高达100%,而NO3--N生成量逐渐增加。当进水NH4+-N在10 mg/L时,TN去除率降至6.5%。向低氨(NH4+-N浓度<10 mg/L)废水中加入葡萄糖后,TN去除率立即上升,当进水溶解性有机碳(DOC)为90 mg/L时,TN去除率达到90%,说明反应器可以良好的处理模拟养殖废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灰水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改进型微动力一体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灰水,监测了进出水的CODCr、LAS、TN和SS以及反应器的温度、pH值和DO。[结果]进水CODCr平均为188 mg/L,出水CODCr平均为32 mg/L,CODCr去除率为80.2%~86.9%。当水力停留时间(HRT)≤3 h时,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随停留时间的延长增长较快。当HRT>3 h时,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随停留时间的延长增长变缓;HRT=3.5 h时,系统对CODCr、LAS的去除率分别为91.7%、81.2%。反应器在常温下按HRT=3.5 h运行时,处理后灰水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CODCr、LAS的去除率随温度变化变化不大,TN的去除率下降了40.4%。[结论]改进型微动力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3.5 h,系统对CODCr、LAS的去除率分别为91.7%、81.2%。  相似文献   

8.
李国朝  张新华  陈捷  杨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994-5995,6003
通过小试试验,研究了以玉米芯为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生物反应器在启动阶段对污水中COD及硝酸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模拟废水COD100 mg/L、NO3--N40 mg/L,pH值6.5~7.5条件下,13 d挂膜后间歇处理后的废水COD可降至30 mg/L,18 d挂膜后废水NO3--N降至2 mg/L以下。  相似文献   

9.
李国朝  杨涛  陈捷  张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205-5206,5209
[目的]研究内循环撞击流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性能。[方法]采用内循环撞击流生物膜反应器,以玉米芯为生物载体处理模拟高氨氮废水,探讨了C/N比、溶解氧(DO)对COD和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在进水NH4+-N 200 mg/L、DO 2mg/L、C/N比分别为1.0和1.5时,对COD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均高达92%以上;C/N为1.5时,COD和NH 4+-N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达92.7%和41.2%;在C/N为2.0时,去除率显著降低,COD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降至20%和10%左右;在C/N为1.5、NH 4+-N 200 mg/L时,DO对COD的去除影响不大,但对NH 4+-N的去除影响较大,DO浓度从4 mg/L降到1 mg/L时,NH 4+-N去除率从46.4%降至17.1%。[结论]该研究为高氨氮废水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蚯蚓添加量、布料强度和布料方式等工艺参数对蚯蚓生物滤池净化养殖污水的影响特征,确定滤池规模化处理畜禽养殖污水的最佳条件,为养殖污水处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蚯蚓生态滤池技术净化养殖污水,测定水样中的总氮(TN)、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磷酸盐(PO43-)、化学需氧量(COD)、pH和电导率(EC)等指标.[结果]在相同蚯蚓添加量和滤料总量下,单层生态滤池去除养殖污水中TN、NH4+-N、NO3--N和COD的效果优于双层,但去除PO43-的效果劣于双层;布料强度为2.25~4.50 m3/m2·d时,最有利于养殖污水中NH4+-N、TN、TP和COD的去除,但对NO3--N含量、pH和EC变化无明显影响;蚯蚓添加量为0.5 kg/箱的处理对进水TN、NO3--N、NH4+-N、TP、PO43-和COD的平均去除率明显小于投入量1.0~2.0 kg/箱的处理,但蚯蚓添加量过大会导致出水EC增加.[结论]蚯蚓生态滤池能够持续高效并相对稳定地去除养殖污水中氮、磷和碳等污染物质.综合成本和效率因素,蚯蚓生态滤池净化养殖污水工艺建议采用单层布料,布料强度4.50 m3/m2·d,蚯蚓添加量1.0 kg/箱.  相似文献   

11.
李璐  潘名宾  杨小俊  林碧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87-18089
[目的]解决传统生化处理工艺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时处理效果不理想问题。[方法]采用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对其处理效能进行研究。[结果]序批式生物膜系统对CODCr、NH3-N、浊度、总氮及总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00%、50.28%、62.11%、36.35%及18.76%;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系统对CODCr、NH3-N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也随之增加,但当曝气时间超过60 min时,各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均略有下降。[结论]该研究为南方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效果。[方法]设2组CASS反应器,试验组投加玉米芯填料与生物强化菌剂,对照组不投加玉米芯和生物强化菌剂。试验运行阶段对进出水进行氨氮(NH_4~+-N)、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进行持续监测。试验后期,取挂膜填料与2反应器中的污泥进行电镜分析。[结果]从池塘底泥中筛选出3株具有高效反硝化作用的好氧反硝化菌,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去除率均在85%以上。电镜分析表明,固体碳源表面结构粗糙,孔隙内及表面附着大量的杆菌、球菌及丝状菌等微生物,生物量有明显的提高。试验组出水COD浓度维持在40.00 mg/L左右,NH_4~+-N的平均出水浓度由11.35 mg/L降至4.58 mg/L;平均出水TN浓度由24.74 mg/L降至12.11 mg/L。反应器运行20 d后,试验组污泥结构相对于对照组更加紧密。[结论]固体碳源及生物强化CAST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可行性强,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常温下猪场厌氧消化液的亚硝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常温下猪场厌氧消化液亚硝化的最优工艺参数。[方法]在常温(15~30℃)条件下,以模拟低C/N、高氨氮的猪场厌氧消化液为进水,通过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研究猪场厌氧消化液亚硝化的最优工艺参数及影响因素。[结果]反应器在常温下作全程硝化启动时,氨氮进水浓度为100 mg/L,COD进水浓度为180 mg/L,之后逐渐增加进水浓度以提高容积负荷,经过25 d的培养成功启动。反应器启动后连续运行70 d,在未控制pH条件下,随着硝化反应产酸的积累,氨氮去除率下降至54.86%,NO2--N下降至0.029 mg/L;在调节pH条件下,氨氮浓度平均去除率为93%,NO2--N平均累积率稳定为90%;pH适宜范围在7.0~8.0,FA适宜范围为3.02~12.1mg/L,曝气量为200 mg/L。[结论]该研究为猪场厌氧消化液亚硝化的后续厌氧氨氧化进一步脱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亚会  汪建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81-21183
[目的]研究MBR处理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采用MBR技术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研究MBR对CODCr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以及氨氮负荷和溶解氧对CODCr及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当MBR系统运行稳定,进水CODCr负荷小于4.8 kg/(m3.d)时,CODCr的去除率达88%以上;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20~160 mg/L,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0 mg/L左右时,氨氮的去除率达90%以上;当溶解氧(DO)浓度分别为1.2、1.8 mg/L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但当DO浓度继续增加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另外,由于膜污染导致膜通量下降,确定膜的清洗周期为8~10 d。[结论]采用MBR处理氨氮废水达到预期目标,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稀土氨氮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剑宏  马学玲  刘派  马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067-9069
[目的]研究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稀土氨氮废水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连续运行,重点考察了HRT、DO、C/N比、pH对其运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参数。[结果]C/N比和pH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稀土氨氮废水运行效果的影响不大,而HRT和DO的影响较为明显,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影响的主次关系:DOHRTpHC/N比。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最佳运行参数:DO=1.0 mg/L,HRT=8 h,C/N=3.5,pH=7。[结论]该研究为工程实际运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唐天乐  杨晓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570-3573,3618
[目的]研究不同运行模式人工湿地中溶解氧与净化效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在线试验模型和现场监测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运行模式的有/无植物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与溶解氧的关系。[结果]连续运行的人工湿地上有无植物对有机物和氮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没有明显影响,间隔运行的人工湿地上有无植物对污水中CODCr、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种有植物间隔运行的人工湿地对CODCr、NH4+-N、TN的平均去除率比连续运行的人工湿地和没有种植植物间隔运行的人工湿地高。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CODCr、NH4+-N、TN的净化效率在昼间较高、夜间较低,污染物净化效果与溶解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人工湿地的前置单元增氧有利于改善后置湿地单元的溶氧环境条件,可以提高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染物的能力。种植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宜在昼间运行,利用好植物的光合增氧潜力,则可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污染物的效果。[结论]该研究为氧化塘-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建  姚俊  白一力  郑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96-16499
[目的]研究厌氧+人工湿地对高负荷污水处理的能力。[方法]通过新式湿地对CODCr、SP、TP和NH4^+-N等常规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其对污水处理的能力。[结果]采用90 cm/d 水力负荷运行时,CODCr去除率可达70%-80%,可将300.00 mg/L以上的CODCr降低至100.00 mg/L以下,对SP和NH^4+-N的去除率在30%-40%。[结论]人工湿地的CODCr、SP及NH^4+-N浓度为300.00、250、15.00 mg/L以下时,能达到较稳定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8.
季玉祥  张军  李娜  唐文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55-19357
[目的]研究混凝气浮法对高浓度苹果汁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采用混凝气浮法对四川省某浓缩苹果汁厂的生产废水进行试验研究,考察PAC投加量、气浮时间和气浮压力对CODCr和SS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混凝剂PAC的最佳投加量为50 mg/L,最佳气浮时间为20 min,最佳气浮压力为4 kg/cm2。在该控制条件下通过20 d的运行监测,结果表明对CODCr和SS的去除率高,分别约为49%和65%,处理出水大大减轻了果汁废水的后续处理负荷。[结论]混凝气浮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造价和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在果汁行业的浓缩果汁废水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岳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64-10266
[目的]确定鸟粪石化学沉淀法对猪场废水的最佳优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鸟粪石化学沉淀去除猪场废水中氨氮的影响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和探讨。以体系pH、反应时间、Mg/N(摩尔比)和P/N(摩尔比)为考察因素,分别以猪场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和残余PO43--P浓度为考察指标,选用最佳优化数学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以设定氨氮去除率(75%)和残余PO43--P浓度(3.0 mg/L)的目标值,通过等高线叠加图预测最优实验条件。[结果]当pH为10.0,搅拌时间为30 min,Mg/N为1.11,N/P为1.14时,氨氮去除率可达最大值79.0%,体系中的残留PO43--P浓度为0.35 mg/L。通过对最优条件进行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结论]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鸟粪石化学沉淀处理猪场废水的工艺中,参数优化科学合理,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