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是提高农民收入问题。佳木斯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偏大,而且这里的农民收入普遍偏低。研究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佳木斯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国家建设全民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深入分析佳木斯地区农民收入实际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提高佳木斯地区农民收入,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科学管理和支持,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市场营销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竞争优势,实现农民快速、持续增收。应重点从6个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绿特色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市场营销能力;加强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是提高农民收入问题。佳木斯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偏大,而且这里的农民收入普遍偏低。研究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佳木斯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国家建设全民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深入分析佳木斯地区农民收入实际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提高佳木斯地区农民收入,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科学管理和支持,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市场营销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竞争优势,实现农民快速、持续增收。应重点从6个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绿特色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市场营销能力;加强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3.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问题,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小康的全面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尽早实现,密切关系着整个国家与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从农民收入构成角度,通过对安徽省2000-2008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安徽省的农民收入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探寻农民进一步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实证分析了1990年以来安徽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直接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互动关系。牧业和渔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比较大,增大牧业和渔业比重有利于农民增收,但是传统的种植业仍然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安徽省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何伟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48-5050
分析了淮安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农民素质低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农村工业化水平低;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增收难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从农民增收难是由农民素质低、农业科技掌握能力弱、农业科技利用率低、科技推广部门服务能力弱在深层次上制约了农民增收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等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极大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但从基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情况看,有关农业综合开发的制度建设仍需完善和加强,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以下四种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民外出务工和向城区转移,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现代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成为农村发展面临  相似文献   

9.
周高新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1):210-212,222
分析了当前安康农民收入特点和制约因素,指出:牧业、第二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国家扶持和保护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因;种植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所下降;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劳务收入受宏观经济影响显著下降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粮食生产基础建设、四大产业建设、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劳务输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深化农村配套改革,实现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0—2010年安徽省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分析了影响安徽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要素,结合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自主创业、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组织、农业补贴、农村金融等方面提出了农民增收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0~2010年安徽省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分析了影响安徽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要素,结合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自主创业、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组织、农业补贴、农村金融等方面提出了农民增收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业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保障农民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4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如何建设好“两型”农村是一个重大课题,必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必须努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加强统筹城乡共同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农民弃田问题已影响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弃田约束机制,实行乡(镇)、村领导负责制.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转化流通;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扶贫力度,突破农民增收瓶颈;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等构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7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收入问题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在农民收入问题上的误区,并强调了以加强政府对农业投资,农民就业的转移等手段,来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市差距拉大是农村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的两个主要途径。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1.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促进农业机械化、生态保护建设等,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拓展农业产业链内涵及意义、农村信息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对拓展农业产业链的作用,其作用体现在增强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的运作效率,提高产业链上的农民收入和农民素质。在拓展农业产业链视野下,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的思考:一是促进政府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加强信息化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三是整合农村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质量;四是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五是提高个体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六是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七是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因此,新时期下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对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农村建设小康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众多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业劳动者。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强对农民教育的投入,从体制、政策的层面上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创造条件。农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农民科技素质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生产出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而带动农民致富。——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