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环城林带的营造及其经营问题——以上海市外环林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造环城林带已成为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自然条件和城市特点的差异,我国各地城市的环城林带形成了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作者根据国内外的一些资料,并以上海百米外环林带为例,讨论了环城林带在环境保护、景现美学、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特点,并探讨了基于这些特点的育林措施问题,以便为今后环城林带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的植物群落进行全覆盖式和典型样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环城绿带百米林带的结构特征和健康状况;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植物群落生态质量、视觉质量和游憩适宜度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表明,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植物群落总体状况一般,存在植被密度大,物种多样性缺乏,植物群落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植物群落层次结构,增补特色植物增强季相变化,创造独特森林景观的游憩体验等建议,以期为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结构优化和景观美化功能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景谷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地层岩性多样,雨水充沛,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陡坡耕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床资源开发等人类工程活动使区内地质环境不断恶化,从而加速了地质灾害的发生。该研究通过查阅资料、野外现场调查和室内资料整理获取数据,研究景谷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初步认识了景谷县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大量的野外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岩性调查等资料,从区域地下水形成的地质条件入手进行分析。查明了通辽地区第四纪地质实体各期岩相古地理,沉积构造特征,地层空间结构,沉积物粒度的空间变异,据此进行了地层分区。 为通辽地区含水层系统的分析与辨识,研究垂向水交替,准确测定有关参数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并据此进行了地质分区。  相似文献   

5.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分析了合肥市城市森林树种组成及乡土树种应用情况,并选择市内公园、环城林带、高校校园、住宅区及近郊风景林5个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比较其树种组成及相似性,计算了树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结果表明:合肥市城市森林有树种241种,乡土树种应用率40.7%;市内公园树种最多(156种),其它依次为高校校园(113种)、环城林带(70种)、住宅区(61种);近郊风景林最低(21种);各类型乔木树种比例均高于灌木。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树种相似性总体较低。在市内各类型城市森林中,公园与校园的树种相似性程度最高(0.5),其次为公园与环城林带(0.32)、公园与住宅区(0.30),公园与近郊风景林最低(0.05),其它类型之间树种组成相似性均0.4。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环城林带(3.7)高校校园林(3.3)市内公园林(2.8)近郊风景林(2.5)住宅区绿地(2.1);均匀度值排序为:环城林带(1.03)住宅区绿地(0.93)高校校园林(0.81)近郊风景林(0.80)。环城林带的群落特征优于其它类型的城市森林,近郊风景林群落特征并不优于其它城市森林,有许多乡土树种尚未为城市绿化所应用。城市森林树种构成的自然度较低,应注重当地次生林冠层乔木树种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近1年的调查研究,获取了东川区深沟、尼拉姑沟、大桥河沟、田坝干沟、腊利河沟5条对城区危害最为严重的泥石流沟地质环境的详细资料及数据,概述了5条泥石流沟的情况,分析了该区域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根据不同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鄂西复杂地质,对滑带特征和滑坡变形破坏进行了分析.滑坡的形成受滑坡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结构类型的控制,同时还受降雨、水流冲刷作用强度、地震及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对鄂西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插件式的林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管理城市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林带,以武汉市环城林带基础数据为例,利用C#与ArcEngine10.0采用插件式的开发方式,设计开发了武汉市外环林带小班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林带小班信息的时间序列存储模型,实现了绿化林带植物物种、空间位置分布、小班生长、植物管护措施等信息的时空存储及小班信息的可视化查询、分析及预测。武汉外环林带信息管理系统中所有功能模块以插件方式与系统框架耦合,方便了系统的扩展与更新。  相似文献   

9.
太谷县位于晋中盆地东部,受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类经济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太谷县地质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已形成大量的地质灾害。太谷县地质灾害主要有:地裂缝、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基本查清了太谷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并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该地区以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数学地貌方法对天山北坡五条河流建立了流域地貌数学模型。通过区域地质地貌及河流水文资料的分析,确立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们关心的河流产沙问题进行分析。本方法对于干旱内陆区地形变化大,岩性复杂的天山地区是适用的。河流的产沙与河流流域地貌数学特征及发育阶段相对应,又与地层岩性、降水量、植被等有关。穿过有大面积中生界和第三系地层出露地区的河流,其含沙量高,侵蚀模数大。另外在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区的流域地貌数学特征值:河流比降,地形高程曲线积分值大,河流侵蚀搬运力强。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环城游憩带的理论基础上,从社会效用、市场主体、区域范围、旅游方式4个方面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内涵和外延。结合国内已构建环城游憩带的城市模型,以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为基点,以旅游出行时间为空间轴,提出了贵阳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模型,并进行了说明;同时依托贵阳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模型,提出贵阳市环城游憩带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环城游憩带的理论基础上,从社会效用、市场主体、区域范围、旅游方式4个方面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内涵和外延.结合国内已构建环城游憩带的城市模型,以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为基点,以旅游出行时间为空间轴,提出了贵阳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模型,并进行了说明;同时依托贵阳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模型,提出贵阳市环城游憩带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岩溶石漠化山地生态重建后的植被生产力特征,对桂北地区岩溶石漠化山地12年生的林分进行野外实地观测,采用分层切割法对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主要造林树种在岩溶石漠化山地上均能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在6种绿化树种中,刺槐的各项生长指标都表现出最好的生长效果,胸径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65 cm和0.58 m;其次是乡土树种女贞,胸径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63 cm和0.43 m;4个乔木树种干的生物量比例分别是刺槐(78%)、女贞(45%)、臭椿(67%)、榆树(45%),刺槐和臭椿的主干非常明显,而分枝很少;4种乔木的枝叶指数大小依次是榆树(0.41)、女贞(0.40)、臭椿(0.26)、刺槐(0.15),说明榆树和女贞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可以充分利用光能生产干物质;6种绿化树种的冠根比分别为刺槐(2.24)、女贞(2.64)、臭椿(3.88)、榆树(2.76)、冬青(1.39)、酸枣(4.56),表明酸枣对岩溶石漠化山地的适应性最强,而冬青最弱;单株生物量最大的是刺槐,为21.61 kg/株,其次分别为女贞、臭椿、榆树、冬青和酸枣,酸枣的生物量相对较小、仅为2.89 kg/株;6种不同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大小为女贞>刺槐>榆树>臭椿>冬青>酸枣,相对于其他4个树种,刺槐与女贞林分表现出了很好的优势,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达了42 139 kg/hm2和50 522 kg/hm2。  相似文献   

14.
营造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俱佳的园林景观,是园林建设的核心与难点.从群落结构和植株观赏效果两方面对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植物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密度、覆盖度、丰富度,及树种的观赏期、观赏色彩、树形.结果显示,目前林带存在物种丰富度低、部分群落过密覆盖度过高、夏秋冬3季可赏树种较少等问题.参照广州市地带性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提出林带树种选择和群落构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松涛  尹建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566-8568
对天津北塘滨海盐渍区3个自然村的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土壤盐碱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主要野生植物的耐盐能力,总结了村民因地制宜改土绿化的方式方法、树种选择及其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16.
日本垂枝樱花扦插生根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园林植物绿枝扦插和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利用植物扦插技术对日本垂枝樱花育苗进行探讨。用植物生长类物质处理不同季节的插穗,使其在植物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下快速发根成苗,形成垂樱克隆系。  相似文献   

17.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考察,对塔吉克斯坦吉萨尔山植被类型及其地带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吉萨尔山具有草本和乔灌两大植被,22个群系;随着海拔的升高分为4个垂直植被带,即短命植物带、林灌丛带、亚高山植被带和高山植被带。  相似文献   

18.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元谋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区14个树种为试材,探讨了干季(3月)、干热季(5月)和湿润季(10月)典型晴天里各树种水分利用效率日动态规律,以揭示极端干热生境条件下供试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的动态特征,并展开比较分析,结合它们在当地的实际表现,讨论了其适应性和应用前景。结果表明:供试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季节均可划分为高、中、低3种类别,同一树种在不同季节所属的类别具有较大差别,在季节性干热胁迫鲜明的干热河谷,供试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动态响应机制具有明显的季节效应。在干季转向干热季阶段,干热胁迫的加深明显促进了WUE日变化峰值的提前出现,亦使WUE更早地受到抑制而下降;在干热季转向湿润季阶段,供试树种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峰值延后,部分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午睡"现象消失,印楝、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及木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较大,在湿润季节里获得较高的光合生产力,从而增强树种在干热河谷区的存活能力。在干热季和湿润季同时具有较高或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的树种有余甘子、山毛豆、车桑子、小桐子和山合欢等5个树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嫩江佰大街堤防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因素对嫩江干流防浪林消浪效果的影响以及合理设计防浪林优化布局。方法根据重力相似准则,通过合理的比尺缩放将研究区防浪林缩小至实验室水槽中,构建合适的防浪林物理模型,模拟防浪林植被与波浪的作用过程。其中波浪由造波机生成,防浪林采用模型树模拟。物理模型的实施方案,主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通过单因素变化的方法,选取防浪林林带宽度、排列方式、密度、树型、滩地波高作为消浪影响因素,进行分组实验,模拟某一因素变化下,防浪林消浪效果的变化,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对防浪林消浪效果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综合一些较为复杂的影响因素,提出防浪林优化设计方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防浪林树型条件下,30 ~ 40 m的防浪林林带宽度的消浪系数在30%以上,继续增大防浪林林带宽度,消浪系数增加并不显著。考虑到经济合理等因素,40 m的防浪林带宽度较为合理;等边三角形的排列方式的防浪林消浪效果相对较优,并且能满足更大的行株距,更适于防浪林生长的光照条件。植被密度的增加能够提高消浪系数,但当防浪林密度大于0.17株/m2时,消浪系数提高不显著,当防浪林密度采用0.17株/m2时能够充分的保证行株距,更有利于林带的生长。同时防浪林树冠部分的消浪效果最佳,并且当波高处于树冠位置时,波高越大,消浪效果越好。结论因此,在合理的树型条件下,研究区防浪林林带宽度采用40 m,排列方式为等边三角形,密度为0.17株/m2左右时为防浪林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的矿产分布情况、岩性特征、地质构造和地下水分布特征等资料,分析了该区主要地质灾害的特点和成因。结果表明,该流域南部山区主要地质灾害以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为主,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矿山以及不稳定地质结构和软弱岩性在强降水等触发作用下形成的;北部民勤主要地质灾害以荒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等为主,主要原因是该区三面被沙漠包围,沙化区面积和沙层厚度较大,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沙尘暴频繁,自然植被遭到破坏,超量开采地下水,利用高矿化度水灌溉等,并根据不同灾害形成机制和特点,提出了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