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比较分析美国和日本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异同,可以为构建和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应加大对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正确设定转移支付的目标,交叉运用多种转移支付形式,采取措施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收益的溢出效应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除了忽视地方高等教育收益的溢出效应以外,在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结构、监管、立法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因此,在以地方高等教育收益的溢出效应为依据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开辟多元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选择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基本形式,建立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监督机制,制定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安徽省林业生态的现状以及森林生态转移支付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提出适合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并重点针对公共财政政策中的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具体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对比现存的生态转移支付补偿制度监督保障体系,针对安徽省的具体林业生态实情,为完善安徽省林业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监督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佳谊 《甘肃农业》2013,(20):53-56
甘肃等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要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需要在划分权责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两个比重”,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调整转移支付模式,完善转移支付形式,健全支付体系,规范支付行为,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条块”关系,实现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管理科学化,加大中央财政对甘肃等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财政分权与财政集权的协调机制,财政转移支付旨在促成各层级政府支出责任与事权的相互适应、匹配,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规范目标的明确。基于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两种类型不同的运行机制,分别设置规范目标,前者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后者为特定政策目标。在特定政策目标之下又包括克服外溢性、发展公共事业及狭义特定政策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特定政策目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如此,建立起内在统一、协调而又清晰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101-102
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转移支付体制在改善政府间财政关系、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如何分配有限的转移支付资金,平衡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地方财政的积极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了中央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下面笔者就财政转移支付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目前在新的形势下,专家、学者、全国两会代表强烈呼吁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补偿机制,这是国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重要经济手段,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提出:“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补偿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应考虑生态补偿因素。  相似文献   

8.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所面临的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经济发展中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的分析,指出我国当前提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合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提出实行完善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基础上,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概况入手,分析其生态补偿现状,研究其生态补偿原则及补偿方式,从制订绿色产业扶持政策、开展水源保护区整体规划、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加大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参与等方面,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义务教育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需要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来平衡全国的义务教育的差异。而当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本身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为了更好地平衡发展我国的义务教育,需要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李庆江  姚文英  郝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42-19744
在介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表现:一是禁止生产区划造成生产成本上升;二是使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投入品造成生产成本上升;三是产品质量控制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四是产品认证造成生产成本上升。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构建了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态补偿机制:一是积极完善农业生产补偿法律法规;二是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生产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是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由于农业生态补偿可弥补农产品生产者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生产安全农产品而多支付的成本,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为此,尝试从农产品质量安全补偿对象、补偿范围和补偿机制3个方面对农业生产者进行补偿,以期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叶军红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852-7855
建立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该流域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补水不能持续、淀内农村污染加剧以及生态移民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主体功能区、公共物品、福利经济学、财政转移支付、流域治理等理论,提出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主要是流域内各级政府和受益者,补偿客体主要是流域内各级政府、生态建设者和受害者,补偿途径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博弈协商型,补偿标准有转移支付、流域上下游补偿、农村环保"征补共治"、生态移民以及跨界断面类型。白洋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确立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和地位、生态补偿基金要专款专用、实施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生态补偿社会治理体系和推动流域治理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对口协作模式从省级层面逐步落实到县级层面,甚至是乡镇层面,形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的特色模式。通过对对口协作模式的法制协调机制、理论基础、开展的具体方式和近年来取得的成果的分析表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补偿对口协作模式,作为不同行政区域互相不隶属主体间的利益补偿性合作的重要试点,既不同于传统的纵向转移支付,也不同于正蓬勃发展的市场支付制度,是在两种模式之外的制度创新。对口协作模式是纵向财政机制的补充,有力地拓宽了补偿方式,增强了受偿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值得重视和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4.
张长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204-9207
政策性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物品,需要财政参与。财政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方式多种多样,需要法律加以规范。财政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离不开财政的平衡、稳固和强大及财政的规范化、法治化。我国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法制度,包括尽快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其中应明确规定相关的财政法规范;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财政转移支付法》、《财政危机防范法》和《税收基本法》;修改和完善《预算法》及有关的税法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土地生态价值的凸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博弈逐渐引起关注。由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对生态价值观念的忽视、土地规划中生态价值效应的弱化、生态补偿制度在集体建设用地中的缺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执法监督的缺失、法律责任体系的滞后等原因,导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生态价值维度出现失衡,需要在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贯彻生态价值观念,加强土地规划中的生态效应,构建生态补偿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并从法律责任体系上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长期采用的工业与城市偏向型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长久下去,这种现象会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现状与原因,提出我国应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建立高效合理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提高我国农村基本公共设施、文化、基础教育及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国家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创建国家层面的耕地保护补偿框架,测算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本研究基于生态补偿理论和发展权理论,通过构建耕地保护补偿分析框架,采用国家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补偿测算方法和发展权测算方法,从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补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耕地面积存在盈余,盈余面积为1 267.89万hm~2;耕地赤字省份和盈余省份各13个,其他为耕地平衡省份;2)耕地生态补偿总支付额为474.52亿元,总受偿金额为355.15亿元;耕地生态补偿的受偿省份和支付省份均为13个;3)全国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为84.85万元/hm~2,高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8个,低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23个;4)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是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未来占用耕地数量与单位面积耕地发展权价值的乘积之和,最终确定耕地保护补偿每年的给付标准。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琦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719-3726
生态补偿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如何建立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具有长期挑战性的课题,关系着补偿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永续性的关键问题。草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生物多样性保存中心、生态安全屏障和食物安全的接续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已初步建立,投资规模和覆盖面均较大,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草原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形势仍然没有根本转变。因此,探讨和建立公平性和长效性相结合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协调草原资源的多重功能、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多赢”、确保草原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概念、理论和长效机制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致富中的必要性。通过对不同草原区域实施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实地调研、对牧户固有的生产决策行为对草原生态补偿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当前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认为目前草原生态补偿存在如下主要问题:长期欠账,草原生态治理难度巨大;草原生态投入少、周期短,保护成果尚难以得到有效巩固;牧民存在心理载畜率和超载惯性,对生态补偿减畜产生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延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期限;增加草原生态补奖经费;实行多样化的适应性减畜模式;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和加强草原畜牧业制度保障体系。旨在为中国脆弱性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