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乌种"杨梅果实为试材,在不同低温下测定果实腐烂率、硬度、可溶性糖组分、蔗糖代谢酶活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总花色苷以及矢车菊-3-葡萄糖含量,分析低温贮藏期间杨梅果实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与花色苷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贮藏较5℃或10℃贮藏更为显著地延缓了杨梅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率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的下降,从而有效延长了果实贮藏期;此外,1℃下贮藏可有效降低杨梅果实贮藏期间AI,SPS和SS2活性并显著诱导SS1活性的上升,果实中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显著低于5℃或10℃贮藏下的果实.而果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总花色苷和C3G含量则显著高于5℃或10℃贮藏下的果实.由此推测,1℃下的低温贮藏可有效调控杨梅果实中蔗糖代谢酶的活性,促进蔗糖逐渐水解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从而为果实花色苷合成提供充足底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1-MCP处理能否加强甜樱桃气调贮藏保鲜效果。【方法】以天水地区主栽甜樱桃品种萨米脱为试验材料,研究O2 5%+CO2 15%气调贮藏、气调复合1-MCP保鲜剂处理对甜樱桃低温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O2 5%+CO2 15%气调和气调复合1-MCP处理对萨米脱甜樱桃保鲜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其中,在降低果实腐烂率和果柄干枯指数,缓解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果柄拉力下降等方面,气调处理和气调复合1-MCP处理均显著优于对照;气调复合1-MCP处理能显著抑制果实呼吸速率,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保持较好的果实硬度,抑制VC含量的下降和MDA的积累,显著优于对照和气调处理(P<0.05)。较对照处理,气调处理果实腐烂率降低68.6%,气调处理呼吸峰值下降37%;气调复合1-MCP处理较对照果实VC含量提高77.2%,腐烂率降低72.8%,MDA含量降低33.6%。【结论】1-MCP处理可以加强甜樱桃气调贮藏保鲜效果,有效延缓樱桃果实采后品质的下降,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以乌紫杨梅和东魁杨梅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杨梅果实发育进程中干鲜重、糖、可滴定酸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乌紫杨梅果实干鲜重的快速增长、糖和花色苷含量的快速积累和酸含量的快速下降均发生在果实转色至成熟这段时期,即果实成熟前2周左右。乌紫杨梅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乌紫杨梅果实的糖含量、花色苷含量均高于东魁杨梅,而酸含量低于东魁杨梅。采前2周至果实成熟是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杨梅新品种黑晶的果实发育与主要品质指标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岭大梅和东魁杨梅为对照,测定了黑晶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横径、单果重、糖、酸和花色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生长速率都呈双S型的曲线变化。在6月中旬果实进入快速膨大期,糖含量迅速上升,可滴定酸含量快速下降,花色苷大量积累,此期是黑晶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与温岭大梅和东魁杨梅相比,黑晶杨梅具有高糖低酸、富含花色苷的品质特性,具有较高的生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超声提取黑果桑、白果桑、野生蒙桑和栽培蒙桑桑葚花色苷,分析比较其花色苷含量及抗氧化能力,为吉林地区花色苷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强的桑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桑葚冻干粉为试样,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4种桑葚花色苷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采用AB-8大孔树脂对花色苷进行纯化,测定4种桑葚花色苷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并与同等质量浓度的VC进行比较。【结果】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桑葚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液为体积分数60%的酸化甲醇,超声温度41℃,超声时间39min,料(g)液(mL)比1∶53。栽培蒙桑、野生蒙桑、黑果桑和白果桑桑葚的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1.815,11.166,9.179和0.189mg/g,在花色苷质量浓度为0.1~2.0mg/mL时,其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0.100~0.666,0.100~0.500,0.115~0.615和0.029~0.441,还原能力分别为0.028~0.453,0.031~1.102,0.023~0.676和0.013~0.392,弱于相同质量浓度VC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结论】4种桑葚中,栽培蒙桑的花色苷含量最高,氧清除能力最强,有进一步培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杨梅露酒色泽的稳定性,以澄清透明的杨梅露酒为原料,基于杨梅露酒花色苷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不同浓度有机酸、氨基酸、金属盐及天然色素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杨梅露酒最佳护色工艺及其贮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杨梅露酒中花色苷的破坏性强于光照,花色苷热降解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添加有机酸可使花色苷以稳定的结构存在于露酒中,其中对羟基苯甲酸效果最好,色泽保存率达到83.22%,比对照提高16.52百分点;添加较高浓度的水杨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使露酒色泽保存率提高10.00~12.82百分点;而添加甘氨酸、L-酪氨酸和L-半胱氨酸对杨梅露酒中色泽保存率影响较小;添加60 mg·L-1的桑椹红色素对杨梅露酒的辅色作用最为显著,贮藏3个月后,杨梅露酒的色泽保存率为91.5%,比对照提高27.0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蓝莓出汁率和果汁中花色苷含量,以酶的种类、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的添加量为对象,研究其对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对各因素的依赖关系,并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高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的最佳工艺为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4.5℃,酶的添加量4.8‰,在此条件下蓝莓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分别为70.95%和44.94 mg/L。  相似文献   

8.
以麻江县蓝莓(粉蓝)为原料,研究不同厚度的保鲜膜(微孔膜、0.02 mm、0.03 mm和0.04 mm聚乙烯膜(PE))处理对(0±0.5)℃条件下贮藏的蓝莓果实腐烂率、顶空气体、花色苷、多酚、过氧化物酶(POD)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03 mmPE膜和微孔膜处理蓝莓鲜果能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呼吸强度呈动态平衡;多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POD和PG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各处理果实花色苷和多酚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贮藏到第80 d,0.03 mmPE膜处理的花色苷(253.5 mg/100 g)和多酚(18.76 g/kg)含量最高,且保持较高的CO_2含量和POD活性。能有效抑制PG酶活性,延长了果实贮藏期。适用于蓝莓果实在采后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处理杨梅,在(2±1)℃的低温贮藏过程中研究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相对电导率、腐烂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2±1)℃冷藏条件下乳酸链球菌素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杨梅果实的失水率、总酸含量、腐烂率,延缓相对电导率的上升,有利于保持杨梅的品质.当乳酸链球菌素浓度≥200 mg/L时,杨梅的保鲜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抗坏血酸对杨梅花色苷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抗坏血酸浓度对杨梅花色苷溶液的稳定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坏血酸能显著降低杨梅花色苷的色泽稳定性,加速色素溶液的褪色;抗坏血酸的浓度越大,在热处理过程中杨梅花色苷溶液的吸光度(λmax=510nm)和Hunter a值下降越快,HunterL值则上升幅度越大.当抗坏血酸浓度为0.5 g/L时,在70℃连续经5 h热处理后,杨梅花色苷溶液的吸光度约为对照的1/5,Hunter a值下降到3.9,几乎完全褪色.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泰山红’石榴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石榴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和果汁中类黄酮及花色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石榴果皮、果汁中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有差异,果皮高于果汁,均检测到5种类黄酮物质和6种花色苷物质,其中杨梅酮是主要的类黄酮物质,飞燕草-3-葡萄糖苷、矢车菊-3-葡萄糖苷是主要花色苷物质。果皮中类黄酮总量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成熟期含量为21.70 mg/100g;果汁中类黄酮总量是先上升后下降,在8月29日达到最高值10.42 mg/100g,成熟期时降至2.26 mg/100g。果皮中花色苷单糖苷含量上升,双糖苷下降,果皮中花色苷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成熟时达49.63 mg/100g;果汁中花色苷总量也是持续上升,后期增长较快,成熟期时达到最高25.06 mg/100g。石榴果实发育过程中,相同部位的类黄酮和花色苷组分含量变化不完全相同,同种类黄酮和花色苷组分在石榴果实不同部位含量变化也不完全相同,果实着色初期同时积累类黄酮和花色苷,类黄酮含量较高,到果实成熟后期主要为花色苷的合成。果皮花色苷总量与果皮中PAL显著正相关,果皮、果汁花色苷总量与总糖含量极显著相关。果皮、果汁中花色苷与类黄酮总量均是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本课题组自制的天然保鲜剂在蒲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20 mL/L天然保鲜剂处理可显著抑制蒲菜储藏期间的失重率、呼吸强度、腐烂指数和褐变指数的上升,保持较低的纤维素含量和较高的VC含量,抑制多酚含量的上升,且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从而延缓蒲菜的衰老与品质下降,延长储藏寿命,达到保鲜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68份不同进化阶段、不同种皮色稻种资源的储藏特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花色苷含量、1,2-二苯基苦基苯肼清除率(SFRC)进行测定,研究稻种储藏过程中体内自由基清除率、抗氧化相关酶类和非酶抗氧化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稻种资源的储藏特性、自由基清除率(SFRC)、抗氧化相关酶类和非酶抗氧化物质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老化指数与SFRC、花色苷、GSH、POD呈负相关,SFRC与SOD、CAT呈正相关,与种皮中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41**).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其体内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逐渐降低,GSH、SFRC也呈下降的趋势,而花色苷含量变化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为利用稻种资源的有益基因,开展耐储藏专用型水稻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延长樱桃的保鲜时间,通过控制气调包装的不同气体比例对山东烟台产的雷尼樱桃进行保鲜,测定保鲜30,60,90,120 d后樱桃的腐烂率、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确定雷尼樱桃气调包装保鲜的最佳气体比例。结果表明,当气体比例O2浓度为7%,CO2浓度为20%,气调保鲜雷尼樱桃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保鲜的雷尼樱桃,果实腐烂率最低,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相对较小,樱桃果肉的硬度变化也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气调处理延长草莓果实保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找到适合草莓果实贮藏的气调模式,研究了自发气调和氮气气调处理对果实保鲜的效应.结果表明,自发气调处理(MA)和氮气气调处理(NA)均对草莓果实的呼吸有抑制作用,贮藏108 h后MA和NA处理的果实呼吸速率分别为对照的62%和52%.同时,气调处理也降低了草莓果实的腐烂指数和失重率,贮藏108 h后MA处理的果实腐烂指数为对照的38%,NA处理无腐烂,失重率分别为对照的8.0%和0.3%.并且气调处理维持了果实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纤维素酶(Cel)活性,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有利于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利用岗稔果制备高花色苷含量的浓缩果汁,以花色苷含量为指标,在比较打浆过程中添加柠檬酸、抗坏血酸、锌离子对花色苷保护效果的基础上,探索了真空浓缩温度、时间、柠檬酸添加量等对岗稔果汁中花色苷含量的提高效果,并进行了正交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打浆时添加柠檬酸可有效保护岗稔花色苷,低剂量的抗坏血酸和锌离子才对岗稔花色苷有保护作用;果胶酶有助于提高岗稔汁中花色苷的含量;真空浓缩温度和时间对提高花色苷含量有显著作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添加0.6 g/kg 柠檬酸、0.1 g/kg 抗坏血酸和1.0 mg/kg 硫酸锌打浆,果浆在50℃下酶解60 min,果汁在0.1 MPa 真空度、65℃下真空浓缩90 min,可使果汁中的花色苷浓度达到初始值的30 倍,而获得高花色苷含量的岗稔浓缩果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盐胁迫和套袋处理对环渤海产区葡萄果实果皮总花色苷的含量及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以天津地区耐寒耐旱的多年生露地栽培‘摩尔多瓦’葡萄为试验材料进行3‰盐溶液和套袋处理,检测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花色苷及总酚含量等一系列的生理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果皮中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成熟时,与对照相比,套袋和盐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8%和4%,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0.79倍和1.14倍,总酚含量分别是对照的0.80倍和1.06倍,花色苷含量分别降低了22%和45%,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LDOX和UFGT的转录水平下调,影响无色花青素向有色花色素的转变,以及有色花色素与各种单糖结合形成花色苷。综上,套袋处理有利于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但影响了果皮花色苷的合成和积累。盐处理影响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及果皮花色苷的合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18.
为利用岗稔果制备高花色苷含量的浓缩果汁,以花色苷含量为指标,在比较打浆过程中添加柠檬酸、抗坏血酸、锌离子对花色苷保护效果的基础上,探索了真空浓缩温度、时间、柠檬酸添加量等对岗稔果汁中花色苷含量的提高效果,并进行了正交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打浆时添加柠檬酸可有效保护岗稔花色苷,低剂量的抗坏血酸和锌离子才对岗稔花色苷有保护作用;果胶酶有助于提高岗稔汁中花色苷的含量;真空浓缩温度和时间对提高花色苷含量有显著作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添加0.6 g/kg柠檬酸、0.1 g/kg抗坏血酸和1.0 mg/kg硫酸锌打浆,果浆在50℃下酶解60 min,果汁在0.1 MPa真空度、65℃下真空浓缩90 min,可使果汁中的花色苷浓度达到初始值的30倍,而获得高花色苷含量的岗稔浓缩果汁.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纸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光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了荸荠种杨梅的花色苷组分.结果表明,其主要组分为矢车菊花色苷元-3-葡萄糖苷,以及少量天竺葵花色苷元-3-单糖苷和飞燕草花色苷元-3-单糖苷等.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乌梨”“雪花梨”的果实为试材,分别设置了室温、室温+气调袋、低温(1 ℃)、低温(1 ℃)+气调袋4种处理,测定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腐烂率、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乌梨”“雪花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两个品种室温、室温+气调袋、低温、低温+气调袋处理组的失重率、腐烂率、硬度均呈下降趋势。低温、低温+气调袋贮藏处理组果实的失重率上升、腐烂率上升、硬度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室温、室温+气调袋处理,贮藏综合品质最好;“雪花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但是“乌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