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Landsat-TM遥感数据为信息源,依据沙化荒漠化土地分类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青海省共和县2001年,2005年以及2011年的TM影像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了该地区近10年来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与2001年相比较,200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71.09km2,年均减少17.77km2,与2005年相比,2011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49.69km2,年均减少7.1km2。与2001年相比,2011年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120.78km2,年均减少了10.98km2。这表明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治理与整治,沙漠化趋势在减小,但总体状况还是不容乐观,需要投入更大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的甘肃省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中起关键性作用,也为当地发展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服务。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甘肃省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遭到严峻挑战。本研究基于欧洲航空局全球土地利用/覆盖数据(CCI-LC),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方法分析了2005-2019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2005-2019年间,裸地面积减少最多,变化率1.88%,耕地次之,变化率2.31%;草地面积增加最多,变化率1.83%,建设用地次之,变化率191.08%。2)所有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高且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变化速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综合动态度最大的时期为2010-2019年。3)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矩阵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裸地之间的转入与转出以及其他土地类型向建设用地的转入。4)2019年整体的生态风险值较2005年明显上升。其中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最多,转化最频繁;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虽然较少,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利用遥感数据,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河南省2006-2015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的时空变化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了近十年河南省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河南省植被覆盖度的增加,2006-2015年NDVI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且冬季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由于河南省东西部地形差异较大,NDVI在空间分布上在整体上呈现出西部、东部较高,中部较低的分布特征,且夏秋季节西部山区NDVI值较高,冬春两季东部平原地区较高。  相似文献   

5.
净初级生产力(NPP)可以反映植被的固碳能力,估算区域的NPP对研究区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估算了山东省2001-2010年NPP的时空变化,在CASA模型中引入陆面水分指数(LSWI)来替换水分估算模块,并分析了该区域NPP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山东省每年植被固碳量约为3.46×1013 g,其中农田的NPP占了山东省总NPP的75%以上;2001-2010年间,山东省NPP以每年0.7×1012 g的速度增加,主要归因于该区域温度和降水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明确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球场杂草种类及种群变化,为探讨杂草持续危害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C.transvaalensis)草坪的可能成因,制定控制杂草对策提供依据。2000-2016年在该球场通过实地踏勘及定点调查,明确该球场有杂草36科130种,含禾草类1科27种,莎草类2科8种,阔叶类32科94种和藻类1科1种。16年中持续查见杂草28科63种;2006-2016年新见杂草9科13种;2009年前查见、2010年后草坪中未见的杂草20科54种。研究表明,该球场杂草种群丰富,相对聚集于禾本科、菊科、莎草科及十字花科等,稳定又有消长变化。2016年底,尚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一年生早熟禾(Poa annu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及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局部危害百慕大草坪。在球场长草区外围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iensis)迅速扩展,钻形紫菀(Aster stubulatus)被发现。这两种杂草已在华东地区向高尔夫球场场地扩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0年、2010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得到2000年与2010年多伦县土地利用图;在ARCGIS支持下将土地利用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揭示了近10年多伦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运用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信息熵与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功效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将土地利用图与生态安全评价图做叠置分析,得到了生态安全格局与土地利用格局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的大面积长时序草地物候监测是物候生态学的重要领域,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30年(1986-2015年)时间序列GIMMS 3g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法进行时间序列重建,并用动态阈值法提取中国天然草地物候参数[生长季始期(SOS)、生长季末期(EOS)、生长季长度(LOS)],然后以1998年为时间分界点,利用提取的3种物候参数对前后两个时间段内的草地物候特征的时间演化趋势及空间分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草地年平均SOS、EOS和LOS分别主要集中在第100~140天、260~290天和130~170天;2)物候趋势在30年时间尺度上没有显著变化,幅度为-0.3~0.3 d·yr-1;3)在1998年之前,全国草地SOS平均提前速率为0.37 d·yr-1,EOS平均推迟速率0.43 d·yr-1,且空间差异较大,在1998年之后草地物候变化趋势出现转变,草地SOS变化幅度最大,平均推迟速率为0.28 d·yr-1;4)高山亚高山草甸、山地草原、平地草原和高山亚高山平地草原在1998年后物候特征变化趋势出现与之前完全相反的转折。提取物候结果与观测资料和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被物候是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反馈的重要感应器,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变化对揭示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选取2001–2015年MODIS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16 d最大值合成产品MOD13A1,以TIMESAT 3.2平台为基础,采用阈值法提取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期,包括返青期(start of growth season, SOG)、枯黄期(end of growth season, EOG)和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growth season,LOG),分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2001–2015年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随着水热条件的差异,青藏高原由东南向西北,返青期逐渐推迟,从儒略日第110天推迟到第170天;枯黄期逐渐提前,从儒略日第300天提前到第260天;生长季长度逐渐缩短,由170 d逐渐缩短为100 d。不同草地类型的物候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年际变化中返青期呈提前趋势,枯黄期也呈提前趋势,整体上,生长季长度呈增长趋势。3)海拔是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类型物候空间分布异质性的主要因素。在3 500 m以下,植被物候随海拔变化的波动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在3 500–5 000 m,物候与海拔的关系密切,随着海拔升高,不同草地类型的返青期逐渐推迟,枯黄期逐渐提前,生长期长度也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疆地区1990、2000、2010和2018年四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指数分析近30年来新疆地区“三生”用地类型的变化强度,研究其格局转变;利用碳排放计算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核算,定量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类型引起的碳效应变化。以期为新疆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配置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为低碳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活生产用地和生产生态用地面积增长率较快,动态度较大,生态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整体呈减少态势。用地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2000-2010年。2)生活生产用地作为碳排放最主要碳源,碳排放量增长14 231.66万t,其在2000-2010年间年增长率最大;碳汇方面主要为生态生产用地碳吸收量下降99.80万t。3)生活生产用地碳排放强度由期初的4 207.90t·km-2上升到期末的18 423.55t·km-2,其余3类用地碳排放/碳吸收强度变动较小。4)生态用地主要转入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引起的碳排放增加量为4 960.79万t;生产生态用地主要转入生...  相似文献   

11.
张圣微  赵鸿彬  张发  尚士友 《草业科学》2014,8(8):1416-1423
利用MODIS数据计算得到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类型草地近10年(2003-2012)生长季(4-10月)植被状况时空特征和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锡林郭勒草原NDVI总体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规律, 空间差异2005年最大, 2007年最小, 且不同年度间相同类型草原空间变化基本一致。全区整体年际间变化表现为2012年最大, 2003年次之;沙地草原和荒漠草原在2005年变化最小, 波动主要在2004-2006年;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则在2007年变化最小, 波动主要在2007-2009年。空间变异分析显示, 2003-2012年沙地草原变异系数(CV)小于0.1, 属非常稳定型, 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CV值依次增大, 但都介于0.1~0.2, 属于稳定型。说明近10年来锡林郭勒草原状况较为稳定。通过对区域主要气象要素与NDVI间关系的分析, 得到NDVI主要受降水影响,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高达0.83;日照时数与NDVI间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而平均气温与NDVI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民勤绿洲三面环沙,为了遏制风沙危害,保护绿洲,民勤人长期不懈的开展绿洲防护带体系建设,监测和评价绿洲防护带的变化趋势,这对于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指导干旱区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利用1996、2006、2016年民勤绿洲防护带植被生长期内Landsat TM/OLI遥感卫星数据,以ENVI 5.3和Arcgis 10.4为影像处理工具,分别计算3期研究区内的NDVI,基于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研究民勤绿洲不同植被覆盖程度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基于CART算法的决策树分类技术,组合多元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获得绿洲防护带面积以及转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6与1996年相比,低覆盖度和高覆盖度面积有所增加,占民勤绿洲面积比例分别增加了32.48%和27.65%;但是,中低覆盖度、中等覆盖度、中高覆盖度面积有所减少,所占比例分别下降了66.28%、17.94%和2.61%。2016与2006年相比,低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面积有所减少,所占比例分别下降了26.28%和24.00%;此外,中低覆盖度、中等覆盖度和高覆盖度面积有所增加,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205.47%、4.12%、44.22%。20年来,低覆盖度面积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地利用分类结果显示,2006与1996年相比,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面积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148.68%和16.47%。2016与2006年相比,农田防护林面积有所减少,所占比例下降了33.99%;但是防风固沙林面积继续保持增加趋势,增幅3.55%。说明20年来,民勤绿洲低覆盖度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防风固沙林面积出现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趋势,这与保护天然植被,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建立防护林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北京鸿华高尔夫球场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鸿华高尔夫球场内外的PM 2.5、PM 10、空气负离子、温湿度及噪音等生态效益因子连续14 d的实地监测,分析其日变化规律、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差异及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球场内各生态效益因子的含量均优于球场外,并且乔灌草复合绿地对各因子的净化效率均高于乔草型和草坪型绿地。温湿度日变化曲线分别呈现单峰和单谷状,日平均气温降低2.1℃,增加相对湿度9.2%。PM 2.5与PM 10的日变化规律呈现出双峰趋势,早晚较高,午后较低,球场对两者的日均净化率分别为25.9% 和26.6%,并且两者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其含量与温湿度分别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球场内空气负离子早晚较高,午后较低,其含量是球场外的4.95倍,与温湿度分别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和正相关性。球场内的噪声显著低于球场外,平均降噪率为11.8%,其日变化规律呈现出先上升,然后基本保持微小波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81-2005年内蒙古草原火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内蒙古草原在25年间共发生草原火3142次,其中人为火占68.84%,雷击火占5.19%,未查明起火原因草原火占25.97%。草原火强度主要以Ⅳ、Ⅲ级草原火为主,占查明起火原因草原火的81.15%。草原火的年发生次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在21世纪初有所增加,且春、秋季是草原火的高发期,其中人为火在4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而雷击火集中于5,6月份。草原人为火发生时段集中在9:00-16:00,雷击火主要在13:00-17:00。内蒙古草原火的发生区域呈东北向西南减少的条带状分布,其中位于呼伦贝尔市的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牙克石市和鄂伦春自治旗是发生草原火次数最多的4个旗(县),累计发生次数在119~187次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预防工作在区域上应集中在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在时间上拟关注春季,特别是白天9:00-16:00时段。  相似文献   

15.
高尔夫球场施用农药化肥对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高尔夫球场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是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查阅了大量高尔夫球场环境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叙述了国内外高尔夫球场环境的研究动向,对农药化肥给高尔夫球场环境造成的影响作了总结,并提出该项目的深入研究还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TM遥感影像的玛多县草地土壤有机质的时空格局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立生  赵之重  徐剑波  胡月明 《草业科学》2011,28(12):2069-2073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土壤肥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本研究利用玛多县地面采样数据与TM遥感影像各波段DN值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的TM波段,同时建立玛多县表层土壤有机质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TM3、TM5波段的DN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670和-0.675),与TM3、TM5波段的DN值满足三次多项式回归关系(R2=0.815,P<0.001);反演模型对玛多县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格局模拟效果较好;玛多县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水平较低,北部明显低于南部。15年来,玛多县大范围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增加,但是在交通要道沿线以及靠近居民点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区域仍有较为严重的减少现象。  相似文献   

17.
火是生态系统重要干扰因子并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基于2005-2014年内蒙古地区MODIS遥感卫星火点数据,结合畜牧业统计年鉴,估算各区域草地火燃烧生物量,运用排放因子法、核密度法和克里金插值法,估算10年间内蒙古地区草原排放污染物总量及时空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地区草地生物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由东北到西南呈递减趋势。此外,内蒙古地区草地火时空分布不均匀:草地火年变化呈阶梯式上升趋势,月变化呈双峰分布,火灾多集中3-4月和9-10月;空间上,火点密度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包头、呼和浩特、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乌海和阿拉善盟分别占区域总火灾次数的48.1%、7.4%、2.8%、1.9%、8.3%、3.8%、4.3%、1.2%、1.0%、20.6%、0.3%和0.3%。内蒙古地区草地火灾排放污染物CO2、CO、NOX、CH4、VOCS、PM2.5、OC和EC总量分别为:658.31 kt、39.09 kt、846.18 t、1.22 kt、1.87 kt、2.49 kt、1.65 kt和197.96 t。此外,各污染物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衡,且与草地火密度的时空分布密切相关。该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草原火释放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研究,为深入揭示草原火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沙丘类型土壤种子库时空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窦红霞  王明玖 《草业科学》2008,25(3):116-118
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状态下不同沙丘类型土壤种子库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土壤中保留一定数量有活力的种子.随着生长季的结束,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量明显增加.土壤种子库的水平分布呈现斑块的特点;不同沙丘类型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呈现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