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芝麻湿害和旱害发生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解当前芝麻湿害和旱害发生情况,对芝麻主产区20个县(市或区)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芝麻生产中湿害与旱害共存,以湿害为主,旱害发生相对较少。2008-2010年,20个代表县(市或区)芝麻湿害发生总面积分别占其总种植面积的39.6%、23.3%和15.4%,分别造成单产减产27.5%、19.0%和21.5%;旱害发生总面积分别占其总种植面积的1.1%、5.8%和4.2%,分别造成单产减产22.5%、36.3%和24.6%。初花期、盛花期和灌浆期是芝麻湿害的多发期。对湿害的防控措施仍以栽培管理为主,缺乏高耐湿品种和有效的化学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2.
芝麻出苗后,间苗、定苗工作量大,费工费时,导致农民种植芝麻积极性不高,芝麻种植面积出现下降的趋势。从选地、整地、播种、除草、化学间定苗、追肥、病虫害防控和适时收获等方面,综合介绍了芝麻化学间定苗技术,旨在为广大芝麻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摘要:  相似文献   

3.
设药剂防控示范区、常规管理对照区、空白对照区处理,探索经济高效的芝麻病虫害防治方法。结果表明,药剂防控示范区芝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单产最高。其中,药剂防控示范区叶部病害较空白对照区、常规管理对照区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93.0%、72.8%。药剂防控示范区小地老虎和蟋蟀较常规管理对照区、空白对照区的相对防治效果均为100%。药剂防控示范区单产较空白对照区、常规管理对照区分别提高77.8%、30.6%。  相似文献   

4.
从品种筛选试验、合理密植、适期播种、平衡施肥、病虫草害防控、建立连片示范基地、树立高产典型、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户等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周口综合试验站芝麻高产示范田建设的经验和体会,为我国芝麻主产区开展芝麻高产创建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芝麻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是芝麻生产中最基本、特殊、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在增产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有关芝麻种子发育、生产、加工处理、生产程序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现今芝麻种子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芝麻种子生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旨在为芝麻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开展创新性研究和提高中国芝麻生产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笔者针对目前国内芝麻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收集、整理了近十年以来的国内外芝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外芝麻科研信息,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适应机械化种植的芝麻育种、芝麻种植机械研究和芝麻农机农艺融合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现状。最后阐述了芝麻机械化科研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芝麻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加之芝麻进口价格逐年上涨,自给压力愈加突出。鉴于我国耕地数量有限,提高芝麻单产和总产是降低进口压力和提高自给能力的主要途径。传统的芝麻生产基本以手工为主,用工多、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国芝麻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芝麻种植关键环节实行机械化是提高我国芝麻生产水平的关键。对我国芝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综述了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的品种应具备的关键农艺性状、配套栽培技术、化学调控措施、收获方式、机械化种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芝麻机械化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高效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芝麻土肥水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生产在中国油料作物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土、 肥、 水是芝麻获得优良经济性状和高产的关键因素。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 综述了芝麻土肥水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 侧重于土壤耕作、 肥料和水分利用对芝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调控, 包括耕作与 N、 P、 K肥配施作用, N、 P、 K肥对芝麻产量影响, 水分胁迫对芝麻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肥水高效利用等, 对目前中国芝麻生产和土肥水高效利用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芝麻是我国传统的重要油料作物.也是我国农产品中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产品.近年来.国内、国际市场对芝麻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芝麻价格一路攀升.国内各芝麻主产区已将芝麻产业化列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怎样在芝麻生产中提高耕作管理水平.使农民种植芝麻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芝麻产业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芝麻育苗移栽较直播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它大大减少了芝麻生育前期的管理工作(间苗、定苗、除草等)。移栽芝麻的株蒴数增加、千粒重增多,植株抗病性增强,能够避开芝麻生育前期病害和后期低温的影响,对提高芝麻产量十分有利。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芝麻移栽技术可使夏芝麻生育期增加20天以上,平均单产可达88.6公斤,比直播夏芝麻增产可达33.23%。在芝麻生产中可采取苗床育苗、带少量土移栽。  相似文献   

11.
根据芝麻无限生长和连续开花的习性,利用豌豆、油菜、大麦等早茬作物种植芝麻,能使芝麻的潜在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是芝麻生产上的一大优势.我们在驻马店市上蔡县种植 10亩大麦茬芝麻,平均亩产达 160 2kg.研究出了一套早茬芝麻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张仙美 《作物杂志》2002,18(4):29-30
我国常年芝麻播种面积约70万hm2,最高时100万hm2,居世界第二位,总产量世界第一位,是芝麻出口大国。芝麻已由以往单纯的油料作物转化为油料、经济作物,用于食品加工等行业,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芝麻生产的发展及市场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对芝麻的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生产出更优质的商品芝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十几年来,我国芝麻育种者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了研究方向,育种目标由数量型转为质量型,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相继选育出了一批优质高产的芝麻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科技     
正河南新工艺实现芝麻绿色脱皮近日,河南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在芝麻绿色脱皮方面取得技术性突破,并开始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和推广。据农副产品加工所副所长黄纪念介绍,通过超声等技术的空化、机械振动作用,初步破坏芝麻皮的完整性,降低芝麻皮与芝麻仁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再经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等降解芝麻皮以及芝麻皮与芝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芝麻"十一五"时期生产及贸易现状,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芝麻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芝麻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北是我国芝麻的集中产区,芝麻资源分布广,数量多,类型丰富,品质优良,产量高,在我国芝麻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研究着重对湖北省芝麻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及其产量三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病原菌和发病症状;从发生条件、传播途径及流行时间和气候条件与发病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芝麻茎点枯病的流行规律;从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合理轮作等方面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从种子处理、土壤消毒、杀菌剂对病菌抑制作用测定和农药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主要药剂防治措施。认为对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治,应在以选用抗病品种、科学管理、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适时采取土壤消毒、种子处理、农药喷施等药剂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控模式,既能较好地控制病害的发展,又能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鄂芝8号是襄阳市农科院以郑97601作母本、襄芝2号作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芝麻品种。2011-2012年参加全国芝麻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220.4kg,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7.17%;2013年参加全国芝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51.8kg。2014年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宜湖北、河南南部芝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唐雪辉 《中国种业》2019,(6):100-100
襄阳市位于我国白芝麻集中种植带,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成为全国芝麻生产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市场需求的背景下,芝麻种植将绿色高产高效贯穿整个生产过程。襄阳市芝麻产业集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生产技术,在推进芝麻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芝麻生产主要集中在黄淮流域 ,由于该区降雨量年度间差异较大 ,经常造成干旱或渍害 ,而且在芝麻生长的旺盛季节多阴雨连绵 ,光照不足 ,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生多种芝麻病害 ,致使芝麻产量低而不稳 ,加上各地芝麻品种多乱杂 ,区域化种植不强 ,造成芝麻商品一致性较差。而新疆阿克苏地区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气候、降雨少、日照长、光温资源丰富 ,为典型的灌溉农业区 ,再加上地域辽阔 ,便于芝麻区域化种植 ,有效地避免了不同芝麻品种间的生物混杂 ,有利于提高芝麻的商品品质。因此 ,我们于 2 0 0 0、2 0 0 1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进行了芝麻…  相似文献   

20.
在芝麻生产中,芝麻苗期干旱频繁发生,栽培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这些问题都制约着西北芝麻产业的发展。根据芝麻生长发育的特点,在不同生育期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