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草地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吉林西部草原的退化现状,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草地退化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恢复治理措施和发展对策。通过对草地的科学利用和保护,可以抑制草场退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尚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89-20291,20295
描述了吉林西部草原的退化现状,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草地退化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恢复治理措施和发展对策。通过对草地的科学利用和保护,可以抑制草场退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遥感技术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带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校正、增强和自动分类识别,得到1986,1993和2000年3个时期土地荒漠化分布图(数字地图)、空间数据库及其面积统计。结果表明,近15年来该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严重荒漠化土地大幅度减少,中度和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多;荒漠化土地的时空转换频繁且复杂,耕地沙化和林地退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来源,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自然恢复使荒漠化土地发生逆转,区域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但土地生态系统还相当脆弱;其中人畜数量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是驱动荒漠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多伦农牧交错带农业综合开发草地建设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不仅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带,而且也是重要的经济带。但是,由于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该区域土地退化,农牧业生产力低,人民生活贫困。通过对内蒙古多伦农牧交错带农业综合开发草地建设效益分析发现,改良天然草地、多年生人工草地和青贮饲料地的植被地上生物量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增加。因此,在农牧交错带发展高产青贮饲料地和人工草地建设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波动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波动是植被动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波动特征较南方森林群落波动存在较大差异.该文在生态学、统计学的基础上,结合草地植被特征,对草地植被波动及波动率进行定义,并首次组建了草地植被波动测度公式,同时采用专家评分法确定波动系数.在波动率公式构建的基础上,以宁夏盐池县为例,研究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数量波动及波动率.结果表明,盐池县2002—2006年草地植被波动率正向波动2003年最大,为0.685,是近年来植被生长状况最好的一年;负向波动以2005年的-1.098的绝对值最大,表明2005年是近年来植被生长状况最差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农牧交错带草地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草地景观格局,以农牧交错带的草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指数,从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2个方面选取影响因素,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内蒙古武川县哈乐镇草地斑块景观格局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哈乐镇草地景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斑块规模东南大西北小,斑块形态东南密西北稀,斑块分布东南整西北碎;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是研究区域草地景观格局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共同驱动草地景观格局特征的差异性变化。其中,高程、至最近道路距离、至最近河流距离和至最近居民点距离是草地斑块规模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高程、坡度和至最近河流距离是草地斑块形态分异的内在诱因;高程、至最近道路距离和至最近居民点距离是草地斑块分布差异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学斌  陈林  谢应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23-1925,1951
[目的]掌握封育草地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方法]以当地自然状态下的流动沙地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测定对照和样地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了封育草地土壤水分的变化动态。[结果]5月初土壤含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7、8月土壤含水量呈现明显的层次性特征且60~100cm深处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最显著;在相同的气候和立地条件下,不同样地的土壤含水量高低依次为自然恢复封育1年〉人工封育(人工补播+自然恢复封育)1年〉自然恢复封育3年〉人工封育3年〉自然恢复封育5年〉人工封育5年。在封育年限相同的情况下,自然恢复封育草地的土壤含水量高于人工封育草地;生长期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高低为流动沙地〉草本类样地〉沙蒿等半灌木林地〉沙打旺、棕条混杂的灌木林地。[结论]该试验为盐池县草地的生态恢复与建设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华北农牧交错带农田草地界面土壤温度的影响域,采用移动窗口法对该区域的农田-草地景观界面0~20cm土壤温度影响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温度的影响域草地为7m,农田为10m,总宽度17m,属渐变型界面,农田-草地景观界面可划分为农田、草地和农田-草地3个功能区。农田-草地复合功能区,土壤温度变化剧烈;而在草地功能区与农田功能区内土壤温度基本呈线性分布;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平均温度比草地约高2℃。  相似文献   

9.
李嫱  王绍斌  王嘉  琚慧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78-6579
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较为广泛,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概述。  相似文献   

10.
2006、2007年5月~9月,每月1次对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群落进行连续性调查,共采集草地昆虫12 638头.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隶属13目99科281属368种.给出了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的群落物种组成、优势昆虫类群及昆虫名录,提出了保护和利用吉林省西部草地昆虫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吉林省西部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因素的分析,以及对草原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试验,提出了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为此,应提高了玉米饲料的经济效益,有重点地生产高质量畜产品,提高玉米饲料的利用水平,发展饲料工业和实行饲有和玉米品种专门化,同时广辟蛋白饲料资源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加经草原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王文跃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66+190-166,190
在分析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和气象生长条件对牧草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最优二分割技术,根据农业气候相似原理,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牧草适宜生长区域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大安、前郭、松原、长岭、扶余为牧草最适宜生长区,白城、镇赉、洮南、乾安为次适宜生长区,通榆为较适宜生长区。  相似文献   

14.
吉林西部土地沙化气候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地沙化比较典型的吉林西部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白城、洮南、镇赉、大安、前郭、乾安、通榆和长岭8个县(市)。通过对这8个区域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该区域气象要素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气候变化对土地沙化现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降水逐年减少,气温逐年递增,如果不加以治理,土地沙化现象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靖远县天然草地面积37.33万hm2,占农业用地的64.3%。草地可以分为高寒草甸类、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4大类。有天然牧草42科,138属,215种,主要是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莎草科和蔷薇科的种。青草总产量5.15亿kg,理论载畜量24.7万羊单位。对草地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生产力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409-16410,16413
以通榆县为例,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农业和畜牧业过渡带荒漠化的现状,探究了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水问题是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草地毒草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西部草原是中国西部地区居民的主要生活生产资料来源。多年来,受超载过牧、滥垦、滥挖、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草场大面积沙化和毒草化,使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制约了西部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毒草的迅速蔓延是造成草地生态失衡的重要生态学问题之一,是草地退化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在对文献资料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就中国西部草地近几十年的毒草灾害状况,毒草种类与分布,毒草综合防治及合理利用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土壤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壤成分及含量,利用酸度计测定了不同土样的pH值,利用火焰光度计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速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燕麦种植对土壤中无机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分布不均匀,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别不大,pH值较高,有的已达到9.6以上,但仍处于燕麦生长所耐受的范围之内,种植燕麦后盐碱地土壤有了酸化趋势.因此,应大力提倡在盐碱地种植燕麦,可为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改造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