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东芥菜是电白县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种,由于口感爽脆、清甜无渣、风味独特而备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在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扶持下发展较快,水东芥菜已经成为当地一个知名的品牌和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水东芥菜之所以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并畅销港澳及珠三角地区,得益于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菜农对这一品牌的悉心呵护,在实际生产中不断摸索总结优质水东芥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东芥菜是电白县城水东附近地区所生产的一种优质芥菜.据考证,水东芥菜是水东地区菜农在五百年前从辽宁省引进芥菜种籽种植在水东地区,经过当地一代又一代菜农及农技人员精心提纯培育而逐渐形成了质地特优的芥菜新品种,该品种在水东镇周边地区种植,品质明显优于其他地区,以其特佳之品质而深受人们喜爱,故赋名"水东芥".  相似文献   

3.
从水东芥菜的环境选择、栽培时间、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几个方面介绍水东芥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对水东芥菜的生产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水东芥菜的品质特色,生产地域的气候、土壤结构、水资源等条件,介绍了水东芥菜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发展水东芥菜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水东芥菜是茂名市电白区的特产,其爽脆可口、质嫩无渣、味美鲜甜,经济价值较高。本文总结了水东芥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东芥菜是电白县特色农产品中的品牌,畅销珠三角及广西部分地区,因其口感爽脆、无渣、纤维少,味道独特清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水东芥菜发展较快,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新途径,因此总结推广水东芥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十分有必要,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东芥菜由茂名市从辽宁省引进种植,后经当地提纯选育,保持高产优质特性,近年来在茂名市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成为菜农的当家品种。产量一般为41.25t/hm2,产值可达6.6万元/hm2,效益较好。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包括科学除草、重施基肥、规范肥水管理、统一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8.
春白菜、芥菜复种.春白菜选择强势春白菜、好运春王等品种;芥菜、萝卜等秋菜选择早熟、符合市民生活习惯、商品性好的品种.春白菜介绍了整地、育苗、田间管理等技术;芥菜、香菜等秋菜介绍了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吕田大芥菜是广州市从化区"一村一品"特色蔬菜,种植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享誉粤、港、澳地区,是当地的特色产业蔬菜品种。文章规范了吕田大芥菜优质、安全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新油14号是新疆农科院经作所利用云南引进的芥菜型油菜胞质不育系欧新A系转育成的单低不育系880589,和经过杂交、自交选育的具有强恢复力、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的恢复系R-4杂交育成的优质双低芥菜型油菜新品种.2000年12月1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针对芥菜品种老化、栽培效益下降的现状,引进10个芥菜品种进行试种。结果表明:"广东588"和"本地品种2"2个品种品质优、产量高,适合推广;"台湾包心芥菜"梗叶比高,通过适当密植提高产量后,也可成为加工型推广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34份芥菜型油菜为试验材料,对芥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芥菜型油菜大部分为自交亲和类型,但芥菜型油菜的自交亲和性差异较大,亲和指数在0.25~9.73间.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品种间,而且存在于亚种间.在34份参试材料中,2个品种表现为自交不亲和(0<亲和指数<1.00),14个品种表现为自交亲和(亲和指数>1),18个品种表现为高自交亲和(亲和指数>4.00).自交亲和性因地区而异,虽然我国有的芥菜型油菜品种的自交亲和性较高,但是整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有自交亲和品种,也有自交不亲和品种.芥菜型油菜是自交亲和植物,自交亲和材料中也有自交不亲和类型,因而通过定向培育可育成自交不亲和系,对进一步利用杂种优势、大量筛选找到优良杂交组合并进行杂交种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芥菜花粉形态特征及分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zern.et Coss.)17个变种的代表品种的花粉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芥菜花粉形状呈近球形、长球形或超长球形,随品种而异;花粉大小虽在变种间具有明显差异,但不能作为准确的变种分类依据;变种间在花粉的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其特征可以对芥菜进行分类.其结果支持传统的芥菜种以下水平的分类.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芥菜对镉胁迫的敏感性分布及抗氧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不同品种芥菜(Brassica juncea L.)对土壤中镉(Cd)胁迫的敏感性分布规律,筛选出耐性强、吸收高的品种,并了解其抗氧化特征和Cd累积特征,为我国Cd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以国内市场上常见的21个芥菜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品种芥菜对Cd胁迫的剂量-效应关系、敏感性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代表性芥菜的抗氧化酶活性及C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1个芥菜品种对Cd的敏感性分布频次具有明显差异,低浓度Cd(≤1.23 mg·kg~(-1))对17种芥菜生长产生一定的刺激效应,其生物量增长了2.0%~30.5%,而过量的Cd(≥6.90 mg·kg~(-1))则会产生明显的胁迫作用。特选九头鸟大叶芥菜(JTN)对Cd最为敏感,而包心芥菜(BJ)则表现出最高耐性。通过对JTN和BJ体内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分析,BJ体内的MDA含量明显低于JTN,而抗氧化酶活性高于JTN。耐性品种BJ根部及地上部分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地上部Cd积累量最高可达156.03μg·株-1,且地上部对Cd污染土壤的净化率最大可达11.0%。研究表明,耐性品种BJ具有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惠州市无公害散叶芥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产地环境条件选择、品种选择、规范化栽培、病虫害防治等为主要内容,制定了一套较系统的无公害散叶芥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惠州市无公害散叶芥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改善散叶芥菜品质、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芥菜(Brassica juncea L.)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栽培区域广泛,种植历史悠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与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芥菜品质和品种抗性提出了新要求。广大科研工作者完成了大量芥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基因功能挖掘工作,并且进行了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为芥菜品种改良作出诸多贡献。中国芥菜种质资源丰富、地方品种繁多,而这些地方品种经过多年自留种,往往面临种性退化、存在品质缺陷的问题。如何对这些地方品种进行改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芥菜先进育种技术及其原理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先进育种技术主要包括诱变育种技术、远缘杂交育种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利用先进育种技术不仅在改变芥菜品种抗性、品质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还帮助构建了不育系服务于芥菜杂交育种;同时,对未来芥菜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地方特色芥菜品种的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印度农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运用生物技术用芥菜的子叶培育出高产芥菜品种。该品种在印度雨季试验条件下,其种子产量和芥菜油都超过了传统的褐色芥菜和芜菁油菜。  相似文献   

18.
芥菜类蔬菜植物学性状鉴定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zem et Coss)的17个变种代表品种的叶片性状和根、茎、叶、薹、花的发育状况以及种子等植物学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将参试品种分为叶用芥菜、茎用芥菜、根用芥菜、薹用芥菜和籽用芥菜等5个类群,同一类群的植株在形态上都有共同特征,并以特异强化的器官为主要的聚类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汕头市利用晚稻迹地冬种大芥菜历史悠久。近几年,大芥菜种植面积迅猛发展,年种植面积10多万亩(1亩=1/15公顷),总产量20多万吨。随着规模化种植及加工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菜农对品种档次要求也越来越高。本试验通过对我市近年育成的大芥菜新品种进行大田比较试验,鉴定出适合我市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服务我市的冬种生产,对我市引种的各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试验材料与方法⒈参试品种从近年我市育成的品种中选择代表性较强品种13个,包括1号品种南研包心芥菜、2号坝(2)晚芥菜、3号坝(1)晚芥菜、4号新杂半乌赤、5号乌短…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新都区早播叶用芥菜品种结构,促进品种更新换代,根据当地生产环境与市场需求,引进4个优质叶用芥菜品种,以新都区当地主栽品种“二月青”为对照(CK),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同时,针对新都区芥菜生产中易发根肿病的情况,对“川芥1号”采用2种不同种子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处理,探索种子包衣处理对根肿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叶用芥菜品种中,“川芥1号”“川芥2号”“优选包包青2号”产量均高于CK,其中,“川芥1号”“川芥2号”产量均与CK差异显著。“川芥1号”最适宜新都区早播叶用芥菜栽培,“川芥2号”可作为加工芥菜品种进行推广栽培,以丰富新都区泡菜原料蔬菜品种。“川芥1号”不同种子包衣处理在成株率、单株重、产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川芥1号”(2号包衣)处理在提升成株率上有一定优势,具有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