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云南橡胶种子油食用开发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述橡胶种子油研发历史,证实橡胶种子油是一种营养丰富、保健功能明确的优质油资源;分析了橡胶种子油一直未能实现食用油开发的原因;提出了橡胶种子油食用开发还需要完成的研究和技术应用;展现了橡胶种子油食用开发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言巴西橡胶种子早在一九○三年曾有人提出利用的问题。从那以来,国外对橡胶种子油的成分作了些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但至今还只是用作化工原料。我所从一九六九年以来,对橡胶种子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即化学成份的分析,食用和医用的动物毒性试验,医用降脂血疗效临床观察,长期食用橡胶种子油的人群普查。实验证明橡胶种子油不仅是营养  相似文献   

3.
橡胶种子、橡胶种子油的营养及食用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橡胶种子含蛋白质19%~22%,脂肪49%~51%。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97.6%,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和与总氨基酸之比为28.72%,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和与非必需氨基酸总和之比为40.29%。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8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PuF)≥59%。新鲜橡胶种子中的菜豆亭苷在贮存和加工时会产生有剧毒的氢氰酸,但干燥和加热处理可除去99%的氢氰酸;橡胶种仁及油脂中含有微量的橡胶烃(0.2%~0.5%),不能被动物肠道分解吸收。加工后的橡胶种子、橡胶种子油是一种有营养、有功能、完全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正> 橡胶种子油是巴西橡胶(hevea brasiliensis)种子中提取的植物油。精炼的橡胶种子油脂肪酸组分中含软脂酸8.8%,硬脂酸8.5%,油酸24%,亚油酸36.1%,亚麻酸20.4%。经动物试,验和临床验证,证实橡胶种子油有良好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省沽油种子油脂分析与功能特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省沽油野生和栽培种子为材料,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和GC-MS联用仪,对其种子出仁率、出油率、种子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油脂理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省沽油种子出仁率为49.78%~51.90%,种子出油率为27.82%~32.72%,属于高含油量种子;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70.2%~80. 3%,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59.4%~67.7%,n-6 PUFA/n-3 PUFA为5.2~6.2,S FA∶MFA∶PUFA为1 ∶ (0.4~0.9)∶(0.8~6.6);种子油脂具有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的特点,属于亚麻酸类油脂.省沽油是一种很好的木本油料树种,可用来开发功能性植物油脂.  相似文献   

6.
【目的】南美油藤种子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油料植物。目前影响南美油藤种子油脂合成的关键基因、途径及其调控机理尚未清晰。因此,对南美油藤种子的脂质代谢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及重要脂肪酸代谢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不仅能够为提高其种子油产量和改善油脂品质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其他木本油料植物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用不同生长阶段的南美油藤种子(形成初期、发育初期、中期、后期、成熟期)为研究对象,结合GC-MC代谢组学技术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质代谢物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根据种子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出脂质代谢物生物合成与累积的关联酶基因。【结果】脂质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南美油藤种子中高含量的α-亚麻酸和亚油酸主要在种子成熟阶段合成与累积,是判别南美油藤种子中脂肪酸缓慢累积时期与快速累积阶段的依据。转录组学分析表明,南美油藤种子成熟阶段前后的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结合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的分析结果显示,与脂肪酸生物合成和累积相关的6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脂肪酸的合成和累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存在生物学功能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其中FAD2-3、FAD7、FATA、KAS2、LACS2、LACS8和SAD酶基因表达与脂肪酸总含量及主要脂肪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7个酶基因表达对南美油藤种子油脂的合成与累积有促进作用;FAD2-2、KCS1、KCS10和LACS1酶基因与脂肪酸总含量及主要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4个酶基因的表达对南美油藤种子油脂的合成与累积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南美油藤种子成熟前后脂肪酸含量及差异表达基因存在显著差异,可依据种子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变化将种子发育过程划分为脂肪酸缓慢累积和快速累积2个时期;南美油藤种子脂肪酸代谢中的6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脂肪酸的合成和累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同一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在脂肪酸的累积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南美油藤种子油产量和改变脂肪酸组分提供备选基因和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1986年以来,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以单漂橡胶籽油为原料,研制出环氧橡胶籽油,取得成功。该油颜包淡黄,无毒,分子量高,挥发性低,具有优良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与聚氯乙烯树脂相容性好,试验产品经上海、苏州等几家塑料厂使用,认为完全可以替代环氧大豆油等食用植物油脂,  相似文献   

8.
樟树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索氏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的樟树种子油油脂的理化常数及油脂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樟树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是癸酸和月桂酸,占94%左右,并且超临界CO2萃取的油酸值低,适用于作医药和功能性油脂生产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乌桕(Sepium sebiferum Roxb)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对桕籽油脂消长和形成规律,前人曾用索氏萃取法进行过检测,但未能从细胞学的微观角度去观察其内在联系,因而有关乌桕梓油与皮油的形成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至今未曾解决。为弄清油脂形成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以便在栽培中提供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我们于1984年用染色法观察了乌桕种子的油脂形成过程,现将结果作一报导。  相似文献   

10.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伟大战略决策指引下,继橡胶种于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取得初步成效之后,昆明医学院,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热作所共同组成研究组,从1977年3月至7月在西双版纳州,对1971竿起长期食用橡胶种子油和未吃橡胶种子油的农垦职工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郭俊旺  魏彩云 《沙棘》1995,8(2):27-33
通过分析沙棘油与常见植物油在理化指标及生化成分上的区别,继而讨论了利于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沙棘果汁油与沙棘种子油的鉴别,提出了对混有月桂酸类油脂,棕榈酸类油脂、油酸及亚油酸类油脂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橡胶种子是植胶事业的副产品。种仁含油率约50%,属半干性油,其化学成分与大豆油相近,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亚油酸为36.1%,亚麻油烯酸为20.4%。此外尚含有丰富的磷酯。 随着我国橡胶事业的发展,橡胶种子油作为食用油的新油源,其利用价值的研究也日显重要。过去在刘少奇修正主义科研路线干扰和影响下,对橡胶种子油利用的研究,未能得到重视。在文化大革命推动下,在毛主席的科研路线指引,遵照毛主席“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大量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由于石化资源日益紧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寻找可替代石化资源的绿色原料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以植物油脂为原料开发能源、化学品和材料,可以缓解资源短缺问题,减少对环境的冲击。由于我国食用植物油长期依赖进口,极大地限制了油脂高分子材料的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可喜的是我国木本油料作物产业发达,以非食用木本油为原料开发高附加值的高分子材料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笔者综述了植物油脂基热塑性高分子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基于大豆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脂的单体制备、热塑性高分子合成研究进展;其次,介绍了植物油脂基热塑性高分子在纳米复合材料、弹性体、形状记忆材料、胶黏剂和涂料等功能性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综述了桐油、橡胶籽油、棕榈油等木本油脂基聚酯、聚氨酯、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最后,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油脂基热塑性高分子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木本油脂基热塑性高分子的合成与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橡胶种子提取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种子是巴西橡胶树种植业的副产品,产量丰富,含油率高,可以提取加工为生物柴油。本文对我国橡胶种子油开发利用的进展和现状及其转换成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云南橡胶种子油食用、医用研究开发进展: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已证实其具有显著的降脂效果及 AS 病变消退作用;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和添加天然抗氧化剂可提高其功能成分ω- 3脂肪酸的抗氧化稳定性,经64℃/144h强制氧化试验,其氧化稳定性比液体油提高2.7倍;橡胶种子作为饲粮可将植物性的ω- 3 脂肪酸转化为动物性的富含ω- 3 脂肪酸的禽畜产品。  相似文献   

16.
试验用正己烷作溶媒提取红木素和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的方法,对不同花色、产地的红木树种子及不同成熟度、不同贮存时间、不同贮存方法、不同原料形式等种子的色素色价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其间的色素色价有明显差别:产自德宏地区的红花红木种子色素色价远高于西双版纳开红花和白花的红木树种子;种子红木素色素色价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避光贮存有利于减慢种子色素的损失;种子破碎后加工会造成色素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好好芭原产于北美洲,属种子油料新作物,是一种可以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常绿灌木植物,雌雄异株,风媒传粉,结类似咖啡豆样的坚果。种子含有很高的油脂,被称为好好芭油,在植物界以其唯一的油脂特性取代动物油脂(主要是鲸油)而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并以其在种植业的高经济效益而得以迅猛发展,可以用于润滑油、化妆品和医药品,以及作为鲸油的替代品用于制造墨水、清漆、石蜡、清洁剂、树脂和塑料,也是石油能源真正的替代品。现备受各国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源乌桕种子的形态、质量及油脂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产油量高且油脂特性优良的种源,选择福建南平、建瓯、尤溪、安徽黄山和江西九江的乌桕种子作为供试材料,测定、比较不同种源乌桕种子形态、质量及油脂特性等指标差异。结果表明,安徽黄山与福建尤溪乌桕种子长、宽、厚、百粒重差异均不显著,但均显著大于其它3个种源;以石油醚作为提取剂,福建建瓯、安徽黄山乌桕种子油脂提取率分别为64.68%、63.78%,均显著大于其它3个种源。安徽黄山和福建南平乌桕种子在柴油水分、运动黏度等生物柴油理化特性指标中表现优良,福建建瓯则较差,但不同种源乌桕种子油脂特性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不同种源乌桕种子形态质量与油脂特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桕种子长宽比与含水率成显著负相关,而乌桕种子油脂特性中酸值与灰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安徽黄山乌桕种子在形态、质量和油脂特性指标表现均较优良,可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备选种源。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α -亚麻酸的保健功能以及橡胶种子油与种子的可能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Dunn.)Herry et Thomas.]、重阳木(Bischoffia trifoliata Hook.)、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Sieb.ct Zucc.)和白木乌桕(Sapium japonicum pax et Haffmann)种子的含油量、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气液色谱法分析表明,亚麻酸是它们种子油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分别为44.58%、50.23%和31.52%。这些种子油的碘值与折光率相关图证实不含有特殊脂肪酸。富含亚麻酸的这四种林木种子油,碘值为163.27——175.12,属干性油。高的碘值与油脂中亚麻酸、亚油酸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相一致。分析表明,这些种子油可以代替亚麻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