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酯酶同工酶测定秦油2号种子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酯酶同工酶测定秦油2号种子纯度陈先锋,陈龙英,顾万昌,许国慰安徽省合肥市种子公司近年来,随着杂交油菜秦油2号在我省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杂交油菜种子的用量逐年增加。为了给生产上提供高纯度的杂交一代油菜种,保证其增产优势,杜绝伪劣种子在市场上销售,我...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油菜制种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杂交油菜的广泛应用,为提高油菜单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绵阳市农科所选育成功的两系杂交油菜绵油11、绵油12,在四川省油菜区试和南方冬油菜长江上游区试中均名列前茅,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突出特点。为满足市场需要,我们在扩大制种面积的同时,认真总结制种经验,改进制种技术,在确保种子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002年夏收制种面积388hm2,平均667m2产量77.6kg,其中高产示范田20hm2,单产高达100kg以上,创造了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新纪录。1制种区选择油菜属异花…  相似文献   

3.
绵油 11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 AB- 2与低芥品系 82 - 11- 2 1转育成的绵 PAB- 1和绵恢 6号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 ,2 0 0 0年 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1 特征特性该品种苗期长势中等 ,叶片较小 ,绿色 ,叶缘缺刻浅。花期生长繁茂 ,花黄色 ,花粉充足。植株为中矮秆 ,花序较短 ,结角密 ,角果中长。单株有效角果 4 50个左右 ,每角 18粒左右 ,千粒重 3.8g左右。绵油 11号属中熟偏早甘蓝型杂交油菜 ,全生育期比中油 82 1早 2~ 3d。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测定 ,含油量 (…  相似文献   

4.
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母本,3个云南小油菜材料为父本,研究了单一授粉、混合花粉授粉、重复授粉3种授粉方式对其杂交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与云南小油菜的杂交为高度不亲和,最强的组合是云油23号×23号小油菜,其亲和指数为0.130.混合花粉授粉降低了其杂交亲和性,花油3号×小油菜的亲和指数为0.092.重复授粉可以提高杂交亲和性,亲和指数比单一授粉和混合授粉的都高,但角果中的种子几乎都是皱瘪的,可见甘蓝型油菜与云南小油菜杂交是受精后不亲和,其杂种胚发育受到阻碍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种子.  相似文献   

5.
荣华油6号是南通市种子管理站和陕西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以甘蓝型油菜不育系20A与恢复系C4R组配而成的早熟矮秆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1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油201104。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求与南通市目前大面  相似文献   

6.
冯文豪  曾令琴  刘垚  冯泽蔚 《种子》2016,(3):104-107
为推动贵州省以地块破碎、山高坡陡的喀斯特地貌为主条件下的油菜生产,筛选适宜轻简直播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试验以油研50为对照,引进了11个杂交油菜新品种进行直播试验,筛选出了油研817、种都油998、川油21和卓油11号等杂交油菜品种,产量表现好,综合抗性强,相对适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油菜种植大国,常年种植面积约 1亿亩,杂交油菜的研究和应用均处于国际先进地位.随着杂交油菜品种的增多,种子生产面积的迅速扩大,杂交油菜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大,杂交油菜种子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注意.其中种子纯度是我国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和质量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全国每年仍有不少假种和低纯度种子的案件发生,给农民和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杂交油菜种子纯度达标,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保障我国油菜产业化健康发展.油菜杂交种纯度的控制要从源头抓起,从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引进的9个杂交油菜新品种在6个不同生态区进行了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区域适应性的综合鉴定,综合各品种表现,提出绵杂328、种都油800、绵油63等3个品种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进一步了解其生育表现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杂交油菜制种技术陕西省农科院特作所景军胜近几年来,以秦油2号为代表的一批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大面积推广与应用。我们结合科研与生产,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在杂交油菜制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使采收的杂交油菜种子达到了国家标准,每公顷(hm ̄2)产量达到1...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单低不育植株、双低优良品系、双低杂交种等材料,采用自交、杂交、回交、测交等方式,结合定向选择,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中绵油783.中绵油783在2013年、2014年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单产2 878.50kg/hm2,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12.30%,芥酸含量未检出,硫甙含量17.14μ mol/g(饼),含油量40.56%,于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喻时周 《中国种业》2014,(10):57-57
油菜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冬季作物,也是贵州经济作物之一,贵州油菜科研工作者曾先后选育出了油研系列、宝油系列等一大批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并在我国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油研57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又一个甘蓝型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优质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子的需求量随之增加。伴随着农业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种子商品化程度、育种手段及油菜单产的不断提高,油菜种子质量将日益成为一个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根本。作为一个种子企业,特别是集育、繁、销于一体的大种业,更有责任、有义务向农民提供优质合格的油菜种子。为防止劣质杂交油菜种子进入市场,给农民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给农民生产带来严重后果,这给种子企业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如何给农民提供优质合格的油菜种子?  相似文献   

13.
秦优12(原代号驰杂油1号)是陕西省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于2008年通过安徽省的杂交油菜品种审定,审定号为:皖审油2008004。2006—2007年,该品种参加安徽省油菜品比试验,平均亩产量266.8千克,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相似文献   

14.
应用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通过对6份待检测杂交油菜种子样品(油研50杂交种)和4份杂交油菜对照样品(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和油研50)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计算出10份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并绘制聚类分析图.以相似性系数的大小来鉴定6份待测样品的品种真实性.本研究为种子管理部门针对油菜种子执法提供了一种鉴定杂交种真实性的快速方法.结果表明:对10份样品进行SRAP引物组合筛选,在分析的80对引物组合中找到多态性引物组合39对,检测到多态性位点101个.经聚类分析表明,6份待鉴样品和对照样品油研50被聚为—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92~0.96之间,均大于0.9,而油研9号、油研10号、油研11号被聚为其它3类,它们与油研50之间相似性系数在0.37~0.48之间,均小于0.9.因此本研究认为,以相似性系数0.9为阈值是—种鉴定油菜杂交种真实性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5.
胡腾文  李正强  王仙萍 《种子》2006,25(10):96-98
多年制种表明: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油研10号大面积制种,制种过程的精细组织管理措施是所制杂交油菜种子纯度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我省农垦科教中心选育的油菜杂交种秦油2号是一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在主要作物育种上又一重大突破。为了尽快把这项重大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省种子管理站(原种子公司)和省农垦科教中心以及部分地(市)、县种子公司(站)于1984年组成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始批量生产秦油2号种子,使科研成果产业化。截至1991年,共生产秦油2号种子500多万公斤,占全国杂交油菜种子量的90%,在全国累计推广4200多万亩。联合体直接经济效益1185万元,向国家上缴税金424万元,并荣获1991年农业部《丰  相似文献   

17.
由陕西省油菜专家李殿荣同志育成的秦油2号杂交油菜新品种,经大面积示范推广,育性稳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一般较常规种增产30%。但由于秦油2号及其“三系”属常异交作物,生产周期长,制种技术复杂,生产合格种子的难度很大。因此,如何保证种子质量是推广秦油2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油杂2号、淮杂油1号、秦优8号、史力丰、陕油8号、苏油1号、绵油12和99T11,以我市大面积种植的双低油菜扬油4号为对照。  相似文献   

19.
陈志国 《种子科技》2017,(6):114-115
为了探索适合当地推广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品种,2015年10月引进中双11号、盐油杂3号、中油杂11号、绵新油78、浙油50等5个品种,在浦城县富岭镇双田村以当家品种油研9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双11号、中油杂11号、浙油50综合性状好、增产显著,适宜在浦城县推广种植;绵新油78、盐油杂3号与油研9号(CK)产量相当,品质优,可作后备种继续试种。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2012-2017年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用显性核不育系宜15A与恢复系11-6052配制育成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宜油31。在2016年、2017年四川省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中平均产量2330.25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03%,种子芥酸含量0.127%,菜籽硫苷含量25.34μmol/g饼,含油量43.58%。该品种于2020年9月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GDP油菜(2020)5101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