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绿致富带头人在今年“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表彰大会上,一位来自京郊大地、潮白河畔的中年女同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带领姐妹们创业的不平凡经历,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她,就是连续五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妇女干部”,荣获“全国三八绿...  相似文献   

2.
治山致富的带头人姚国树,任中磊众人都说边振廷既是好支书,又是治山能手。这话一点儿都不假。1986年,还未当上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支书的边振廷和年近六旬的老父亲带着两个女儿来到距村子十多里的牛犄角沟门的一座大山脚下。当时,山坡上布满了乱石,且杂草丛生...  相似文献   

3.
“山不长树、地不长草”,“天降二指雨、沟起一丈洪、四季风沙起、亩产一簸箕”。这是内蒙古巴林左旗团结村自然环境的写照,望着满目荒山秃岭,村民刘振发产生一种想法:我是共产党员,我要治理一片荒山,做致富带头人。他的想法得到了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村里签订  相似文献   

4.
科左中旗白音召苏木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坨地,农田沙化、草场退化,农牧民生活贫困。19831984连续两年造林超过万亩,1985年一年造林近三万亩,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提起这些变化,白音召的人民就会想起苏木党委书记霍民晨同志。早在1980年以前,霍民晨同志就把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希望寄托在发展林业上。但在那“以粮为纲”的年代里,他的愿望根本就不能实现。后来,自治区实行“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这下  相似文献   

5.
九分山地一分田的象州县运江镇山坳村公所过去是个有名的穷山沟。改革开放前,年人均收入不到100元,年年吃粮靠统销,生产靠贷款,曾有8户人家不堪忍受贫困的折磨而迁移他乡。村公所党政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们从本地有上万亩宜林宜果荒山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个九年造林致富计划,1986年至1994年,要求每个村民除护理好原有林木外,另造林1.2公顷。几年来,村民们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同心协力,积极投入绿化荒山的战斗中。到1991年底止,全村有林面积发展到  相似文献   

6.
石玉祥是哲里木盟乌日根他拉农场的职工,全家6口人。现在他家告别了以往贫穷的生活,成了造林的致富户。 1988年,石玉祥开始承包造林200亩,被列为农场的造林专业户。为了合理利用土  相似文献   

7.
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而选择各有所异。生活在辽西偏远山区——凌源市乌兰白乡七间房村55岁的农民冀万珍抓住了1988年国家调整山林政策的机会,承包了“四荒”地九道沟。  相似文献   

8.
矮矮胖胖的中年汉子白乔富,与集体签订了15年的造林合同后。一举成了江川县造林承包首户。白乔富是喝星云湖水长大的,伏家营大寨村中有他的祖屋。他从小学得一手开山打石的好手艺。还摸索到一手给猪、马、牛治病的医术。当香叶油畅销时,他又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种摸摸香,买回烤炉,自制烤油,年收入在千元以上。1988年。他看准桉油价格上涨的势头,聘请小工两人,买桉叶烤油,年盈利3000元左右。由于他事事抓得早,抓得及时,先后盖了一幢两间两耳的瓦房,又花了5000多元,在房后建盖了桉油加工作坊。可是,白乔富刚开始烤桉油时,他走村串寨买桉叶,说破了嘴皮还难买到。他想,要加工桉油必须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1990年1月他与集体签定了发展100亩桉树的合同。合同规定,15年内白乔富可以修枝烤油,问伐的木材60%归白乔富,40%  相似文献   

9.
<正>钦北区开展林改以来,踊现出一批带头致富的村干部,大垌镇米家村委主任李国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35岁的李国研,浓眉大眼,身材魁悟,和人聊天常常开怀大笑。  相似文献   

10.
造林致富达小康窦德才前不久,笔者对哲盟三义堂农场小康户进行了调查。场长告诉我:会场最富户莫过林果专业户郭志忠了,去年他家总收入2.3万元,人均3280元,是全场人均收入的2.5倍。提起郭志忠致富的事儿.还得从头说起,1984年春,农场落实家庭联产承包...  相似文献   

11.
沙(土召)贫困地区如何洽穷致富?科左中旗协代苏木以开发性造林为突破口,在“农牧林结合”方针的指引下,努力实现造林绿化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利用相结合,出现了林茂、畜旺、粮丰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2.
林盛 《中国林业》2008,(15):20-20
在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诗人朱熹故里福建省尤溪县,每当说起尤溪劲力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春源,无人不晓,家家户户皆知,人们无不充满了敬佩。现在,这位70后的创业之士,事业有成,闻名海内外。  相似文献   

13.
正黄塘村位于常山县东北角,距县城50分钟车程,深邃的山沟沟,有着独特的世外桃源意境:入村口,300余米的花卉瓜果长廊浪漫温馨;梯田里,20余亩苜蓿花红艳芬芳;花丛间,形态各异的稻草人惹人怜爱。从偏僻落后的穷山村到如今的致富样板村,黄塘人知道,村党支部书记廖红俊功不可没。自2002年担任村支书以来,这位厚道实干的山里汉子,带领全村人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  相似文献   

14.
《云南林业》2021,(1):64-65
高龙志现年51岁,是昆明市寻甸县鸡街镇鸡街村委会拖姑鲁村人。在2013年脱贫攻坚中他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11月被聘任为鸡街村委会生态护林员。自担任生态护林员以来,高龙志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管护水平,由一名普通的生态护林员成长为村委会护林组长,并带领全家人积极从事烤烟生产,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河北香河县钳屯乡红庙村有1000余亩河滩地,一直没人愿意经营。2003年,香河县淑阳镇胡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亚民抓住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在香河县实施的这一机遇,以每亩160元的价格跨乡镇承包了这片河滩地,签订了50年承包合同。  相似文献   

16.
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乡东发展村,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过去树木稀少、沙害严重,牧业生产发展缓慢。 1979年,牧民桑德为改变家乡面貌首先在院内育苗、植树。两年内苗木  相似文献   

17.
宜山县安马乡平桥水库是个库容只有二百五十万立方米,职工只有六人的小型水库。一九八五年林业总收入却有五万四千多元,人均  相似文献   

18.
“人均百棵树,等于建金库”。懂行的人为奈曼旗东明公社东塔大队算了三笔帐。第一笔:这个队一百一十户,五百六十人,集体造林二千六百四十亩,四十多万株,户均二十亩,人均六百多棵,等于集体存款三、四百万元。第二笔:社员房前屋后植树三万三千多棵,  相似文献   

19.
正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汇湾镇是一个特色小镇。这里茶园遍山,拐枣酒清香四溢,茶庄、农庄游客满园。依托退耕还林、精准灭荒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汇湾镇高质量实施荒山绿化,消灭茅草坡地,广植茶叶和栽植拐枣、核桃、油桐等经济林果,走出了一条绿山富民的生态之路。  相似文献   

20.
王金杰是西乌旗林业总场乌列斯台分场场长,现年49岁。从事林业工作20多年来,他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带领分场职工转变思路,以林为主开展多种经营,成为林业总场很有名气的小康示范户,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