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棉11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①葛知男冷苏凤蒋玉琴陈国平王庆华陈新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南京210014中早熟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苏棉1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于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较好地协调了...  相似文献   

2.
苏棉12号(原名太193)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以(8004×冀合328)F1×9101杂交于1990年选育而成。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是江苏省“九五”农业科技重大攻关项目棉花育种课题中第一个审定的品种,同时也是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新品种筛选项目的中标品种。苏棉12号将为进一步发展江苏省棉种产业化提供新的技术载体。1特征特性苏棉12号属中熟抗枯萎病陆地棉品种,全生育期137.5天,霜前花率87.52%。出苗健壮而整齐,出苗率96.5%左右,子叶较大、色深、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果节较短,果…  相似文献   

3.
苏棉28号(原名"盐2216")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抗虫、中熟棉花新品种.该品种由以鄂抗棉9号×GK19选系配制,于2004年育成,属转基因抗虫棉杂交一代种.2011年3月获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苏审棉201103),已通过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证书编号为农基安证字(2010)114号.苏棉28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棉花育种课题组继育成苏棉15号、苏棉22号、苏棉24号[1]之后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该品种已受邀参与2011年江苏省种子管理站设在盐城的秋熟作物新品种展示(苏种[2011]5号).  相似文献   

4.
明棉1号(原名明棉860)系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棉花育种组选育的棉花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采用优质棉花品种长绒3号同高产抗病品种苏棉8号杂交,然后以苏棉8号为轮回亲本进行多次回交选择,于2003年育成。2004年进入江苏省棉花新品种预备试验。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中早熟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苏棉1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于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父、母本来源于地理差异较大的两个品种(系)。母本为我国育成的高抗枯萎病丰产品种湘棉10号,父本是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引进的早熟多抗品系CEU'CS-2-81。经有性杂交,其后代运用病圃与非病圃、田间选择与南繁加代,以及在我省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实行交替连续选择、鉴定,于1993年育成。1特征特性苏棉11号综合了父、母本在丰产、早熟、优质和抗病性等方面的优点,在1994~1995年江苏省区试中表…  相似文献   

6.
南农1号(原名南农早)系南京农业大学对苏棉6号系统选育,定向改善其品质、铃重、衣分、抗枯黄萎病性于1995年育成。该品种继承了苏棉6号在丰产、早熟等方面的优点,改善了苏棉6号在品质、抗黄萎病性、铃小、衣分偏低等缺点。1999年5月在江苏徐州通过审定并定名,是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棉花早熟新品种选育项目的中选品种。1 特征特性南农1号属早熟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陆地棉新品种,平均生育期136天左右。株高100cm,主茎挺直、秆稍软有弹性、向阳面呈红褐色,有茸毛。子叶较大,真叶生长快,叶片中等大…  相似文献   

7.
苏棉28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棉花杂交种,具有结铃性强、吐絮畅、纤维品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抗枯萎病、抗棉铃虫等特点。2010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0)第114号],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棉201103)。根据试验与示范结果,总结了转基因抗虫杂交种苏棉28一熟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42份棉花品种(系)对棉花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2002年参加浙江省区试的42份棉花品种(系),通过人工接种方法,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鉴定结果,耐病以上品种(系)有21份,其中高抗1份,抗病9份,耐病11份,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认定的品种有浙102、泗棉3号、慈娜96-6、苏棉12、苏棉8号和湘杂棉2号共6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苏棉3号(原名通83—811)是以新棉291为母本,77—369(从通棉2号×陕401后代中选得的高抗枯萎病品系)作父本进行杂交,于1986年育成。1990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经1987~1988年江苏省棉花抗枯萎病品种区试,平均亩产皮棉  相似文献   

10.
新棉1号(新GK-4)由新疆农科院经作所和甘肃酒泉棉花试验站联合选育而成.其母本新陆早13号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培育的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系,是新疆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棉花新品种.父本新陆中15号是新疆农业大学培育的早中熟、丰产、中长绒品种,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05-2006年参加本所早熟棉比较试验,2007-2008年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甘肃省生产试验,2009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新棉1号,编号甘审棉001号.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兼抗棉花新品种—华抗棉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抗棉1号是华中农业大学以优质抗虫棉花新种质168为母本,用高产抗病推广品种苏棉3号作父本杂交,其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处理,经多年抗病抗虫定向筛选育成的高产优质兼抗病虫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于2002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命名.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92-1993年江苏省抗枯萎病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资料,对苏棉10号进行丰产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棉10号是一个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苏棉 1 8号经 1 996— 1 997年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多点鉴定 ,两年平均皮棉产量为1 52 5 35kg·hm- 2 ,比对照品种泗棉 3号增产 1 1 47% ,名列第 2位。 1 999年参加江苏省抗病棉新品种 (组合 )生产试验 ,平均皮棉产量为 1 361 55kg·hm- 2 ,比对照品种泗棉 3号增产 1 5 38%。经稳定性分析 ,苏棉1 8号是一个稳定性好的高产优质高抗枯萎病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抗枯萎病棉花品种苏棉6号,是1983年以冀合24—1为母本,AC241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它具有结铃性强、早熟性好、铃壳薄、吐絮畅、衣分高、色泽白、纤维品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高抗棉枯萎病等特点。1991~1992年参加省抗病棉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居各参试品种之首,较对照盐棉48增产极显著。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5.
苏棉4号原名太87—2,系江苏省太仓县棉花原种场在棉花枯萎病重病地,从丰产品种泗棉2号中选择抗病单株,经过连续多年的抗性定向筛选,于1987年系统选育而成。1992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16.
苏棉 18号由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选育而成 ,于 2 0 0 0年 5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既有较强的生长势 ,又有较强的结铃性 ,从品种栽培技术特性的角度看 ,克服了以往两种不同类型品种所固有的缺点 ,从遗传育种上讲打破了不利基因的连锁。为了苏棉 18号能在生产上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推广 ,进一步发挥其增产潜力 ,从 2 0 0 1年到 2 0 0 3年课题组立项开展了“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苏棉 18号推广”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过与良种繁育基地及农技推广部门紧密合作 ,形成了苏棉 18号良种繁育、种子生产加工销售、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苏棉17杂种棉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棉 1 7(原名宁杂 30 7)是江苏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种棉新组合。1 996~ 1 997年江苏省杂种棉区试和 1 998~ 1 999年江苏省棉花生产试验结果表明 ,该组合结铃性强 ,丰产性好 ,高抗枯萎病 ,纤维品质符合纺工要求 ,于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 选育经过苏棉 1 7的母本为四川省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核雄性不育系抗 A1,父本是本所自育的品系 92 - 0 97(表 1 )。 表 1 苏棉 1 7选育过程  年 份育种内容1 992抗 A1 × 92 - 0 971 993组合鉴定1 994~ 1 995多点鉴定1 996~ 1 997江苏省杂种棉区域试验1 998~ …  相似文献   

18.
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苏棉12号①刘正銮姜维臣苏锦其张惠英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215411苏棉12号(原名太193)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以(8004×冀合328)F1×9101杂交于1990年选育而成。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19.
川棉293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所从川737与岱15的杂交后代中经多年病圃综合选育而成的抗黄萎病、高抗枯萎病、抗红蜘蛛和兼抗棉铃虫的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该品种1995~1996年通过长江流域全国抗病区试和四川省区试,1997年通过国家长江流域和四川棉区生产试验,于1999年5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主要特性1.1 抗枯黄萎病性。1995~1996年国家抗病区试统一鉴定,川棉239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指4.0,黄萎病指18.55,是长江区试多年来黄萎病抗性有很大提高的第一个双抗新品种。1.2 抗虫性。1997~1998年经华中农业大学抗螨性鉴…  相似文献   

20.
锦棉3号(锦棉1784)是辽宁省锦州市农科所1979年以锦496作母本,苏棉1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连续选择培育而成的一个特早熟、耐低温、品质优、高产稳产、早熟不早衰的棉花新品种。1991年10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