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常春油麻藤是豆科黧豆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该研究运用Diva-GIS软件,结合海拔高度图层和植被图层绘制了常春油麻藤的地理分布图,分析了常春油麻藤的分布规律和生境特性。结果表明,常春油麻藤在中国34.5°N以南中低海拔(300~3 000 m)地区均有分布,如亚热带森林、灌木丛、溪谷、河边和山坡等;在浙江、广东、广西、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湖南、江西、陕西、甘肃、福建、安徽等省区及其交界处均有分布;其分布与植被类型和海拔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布区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常春油麻藤作为多用途的园林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3.
5.
常春油麻藤、中华常春藤和扶芳藤的光合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盆栽的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进行光响应曲线、温度响应曲线和相对湿度响应曲线的测定。对比分析3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最大表观量子效率(AQYmax)等光合特性指标,并研究分析光强、温度和相对湿度对3种藤本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春油麻藤对有效光能辐射的利用范围最大,其次是扶芳藤,再次为中华常春藤,3种藤本植物的最适温度均在26~30℃,且对高湿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均比较强。 相似文献
6.
7.
常春油麻藤等3种藤本植物抗旱性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研究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抗旱机制,利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50 g.L-1(轻度干旱胁迫)和200 g·L^-1(重度干旱胁迫)2种质量浓度的干旱胁迫环境,分别处理1,3和5 d后,测定常春油麻藤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并以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为对比材料,比较分析常春油麻藤的抗旱性。研究表明,随着PEG 6000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3种藤本的叶片含水量和失水速率均呈下降趋势,而叶片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指标数均显著上升,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重度胁迫下,常春油麻藤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扶芳藤和常春藤,而细胞膜透性却上升幅度不大。3种被测藤本中抗旱性排序为:扶芳藤〉常春油麻藤〉中华常春藤。常春油麻藤主要通过提高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和保护酶活性来抵抗干旱胁迫,保护细胞膜结构,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丁公藤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方法,设计正交实验,考察插枝长度、插枝浸润和浇灌的生根液浓度对丁公藤扦插存活及出芽的影响,考察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激素以及来源于不同叶位的外植体对丁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结果,丁公藤扦插繁殖的最优条件组合为:扦插前浸润生根液浓度为15%、插枝长度为10~12 cm、扦插后浇灌生根液浓度为0.1%,扦插后第43 d的最高存活率和出芽率分别达到87.5%和50%;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培养基为MS+0.25 mg/L 2,4-D+1.0 mg/L6-BA+0.5 mg/L NAA+2 g/L Na2S2O3,室内培养的扦插苗第2位叶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外植体,诱导率最高达94.44%。建立了丁公藤扦插繁殖和愈伤组织诱导方法,为通过人工快繁缓解丁公藤资源紧缺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何首乌茎藤扦插繁殖方法简单,是种植何首乌一个简便快捷的方法作者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何首乌茎藤扦插繁殖方法,旨在能为目前的何首乌人工种植提供技术借鉴和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11.
锦熟黄杨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对锦熟黄杨(BuxusSempervirens)的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环境条件等因子与成活率关系的方差分析表明:春季硬枝扦插,插穗年龄及顶芽的去留与成活率关系不密切,插条贮存与否也不影响成活,而扦插地的小环境条件、生根激素的种类与浓度对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显著,以100—150μg/g的吲哚丁酸催根处理,在温度≤28℃,相对湿度≥80%的塑料棚内扦插效果最佳,成活率可达87%以上。而夏季半熟枝扦插,扦插时间、激素浓度同成活率密切相关,在塑料棚内7月末扦插,80μg/g吲哚丁酸处理,成活率达63%。夏季硬枝扦插成活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石松扦插繁殖的方法。[方法]采用扦插基质、插穗长度、插穗类型、浸水时间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石松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扦插繁殖平均成活率为59.12%;"插穗类型"因素对扦插成活率影响较大,"插穗长度"因素具有一定的影响,"扦插基质"、"浸水时间"2个因素对成活率无显著影响;扦插苗茎生长的平均长度为2.17 cm,平均粗度为0.13 cm,生根数量为0,扦插苗生长缓慢,生根难。[结论]扦插繁殖在石松繁殖中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基质配比与生根促进剂组合对黄金榕扦插繁殖愈伤组织大小和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对插穗愈伤组织大小的影响显著,其中基质为红心土20%+珍珠岩80%和生根促进剂(ABT1#)3g.L-1+IBA3g.L-1,其根部的愈伤组织面积将〉4.09%。基质配比与ABT1#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极显著,其中红心土20%+珍珠岩80%和生根促进剂(ABT1#)2g.L-1+IBA3g.L-1,其扦插生根率〉89.7%。 相似文献
14.
园林树木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论述了扦插繁殖对快速繁育园林树木的意义,总结了影响扦插繁殖的因素及提高插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介绍了扦插生根机理与扦插过程中插穗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进展,对扦插繁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17.
菊花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IAA和NAA对菊花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0.04%IAA处理菊花生根率最高,可达90%。扦插生根后,根长1.0~1.9 cm的幼苗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100%。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柳叶马鞭草繁殖方法,采用赤霉素处理种子、ABT生根粉处理插穗及筛选出组培快繁阶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赤霉素能提高柳叶马鞭草种子活力,3种柳叶马鞭草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不同品种间促进效果存在差异;(2)ABT生根粉对柳叶马鞭草扦插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插穗发根数和平均根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以500mg/L ABT浓度处理最佳;(3)组培不同阶段采用的营养基配方存在差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6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4 mg/L,生根率最高可达93%,增殖系数达4.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