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设施农业是当前一段历史时期之内我国现代农业事业发展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在设施农业业务活动过程中做好气象预报辅助工作,能够为设施农业生产方案的科学合理组织运作,以及综合性生产活动经济效益获取水平的不断改善提升创造支持条件。本文围绕设施农业气象预报的必要性及要点,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生产以户外作业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天气状况对农业生产的品质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发展设施农业是促进农业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户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基于此,介绍了设施农业与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分析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探讨了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推动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有限农业水资源量下的种植结构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考虑种植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水文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构建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的双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在农业水资源量测算时出现了双区间特点,故使用双区间理论对农业水资源量进行表征计算。将构建的模型用于黑河中游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的5种水文年(枯水年、较枯水年、平水年、较丰水年以及丰水年)下的种植结构优化,比较了优化结果与现状水平年种植结构与经济收益。结果表明:通过双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得到的3种种植结构优化方案即保守决策方案、趋于平均决策方案和乐观决策方案产生的经济效益比现状水平年种植结构下的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97,8.53]、[4.20,11.04]、[6.43,13.56]亿元。  相似文献   

4.
设施农业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提高农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设施农业通过影响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减少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制约,促使农业产量提高,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设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本文以河南省设施农业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掌握河南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统计年鉴数据,从设施农业规模、设施农业产业结构、经济效益、机械化程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河南省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学艳 《现代农业》2012,(11):72-73
设施农业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通过汇集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高效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和增长点,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一、朝阳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正>一、发展背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在我国稳步推进,其中农业生产形式的转变是农业在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和改革方向。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应用现代化农业科技,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稳步推进做出重大贡献,也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农民增收;将生物技术工程、农业科技、环境资源保护等学科技术进行整合后的集约化设施农业生产,是一种投入高、技术高,产出和风险也相应较高的农业生产模式,这是我国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革转型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仅就海伦县农业生产责任制与农机经营形式的多种组合,运用多目标模糊决策的数学方法找出组合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目前情况下,无论是在杂粮区或走豆区都以大包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独户经营农机形式的组合为最优。  相似文献   

8.
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优化作物生长环境,使作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设施农业面积是全球第一。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文章从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对比以及先进技术的优势,提出改进措施,来分析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商豆1099高产栽培综合技术措施优化决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忠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30-3631
采用5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施肥量、密度、化控量、灌溉时期及叶面喷硼与商豆1099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中等以上肥力的产量决策模型。经微机仿真寻优,决策出3 750 kg/hm2以上的栽培措施组合方案,并在较大面积上进行了信息反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运用优化栽培措施组合方案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橡胶树主要病害防治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树主要病害的防治,过去国内外一直以化学防治为主。近年来发展综合治理方法,除化学防治以外,还注意利用品种抗病性和农业防治法,以预测预报指导防治。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都是一些简单的防治决策指令,没有进行防治决策优化设计,因而常常不能准确开展防治工作,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1996年开始,我们进行了橡胶主要病害防治决策模型的研究,近年建立了橡胶病害综合治理体系,为快速准确地开展以作物为单元的橡胶病害综合治理工作进行防治方案优化设计,并为远程服务提供基础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设施农作物风险条件下最优生产组合,在target-MOTAD(The minimization of total absolute deviation model)模型基础上,打破风险状态概率等值恒定限制,对target-MOTAD模型进行改进。利用南京市六合区设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target-MOTAD改进模型实证研究设施农业中"高设施,高风险,高收益"与"低设施,低风险,低收益"2类情境的设施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不同风险条件下最优组合种植策略。结果表明:利用伪随机数模拟风险状态发生概率的target-MOTAD改进模型研究不确定情境的设施农作物组合种植计划是正确和有效的;南京市六合区"典型设施农户"的种植结构需要调整。综合考虑风险状态的规律和生产资料投入等因素,target-MOTAD改进模型更接近现实种植情况,可为不确定情境下设施农作物种植计划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历史统计资料和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探讨了地下水位下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对曲周县主要种植模式需水量及投入产出分析得出: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灌溉成本的增加,制约曲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农民耕种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经济作物,增加了农村经济的风险,同时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曲周县地下水位在快速下降,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粮食安全风险。建议曲周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最优化配置,完善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同时应用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耕地的播种面积,达到提高粮食产量和持续土地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河西古浪县沙漠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媛艳 《农学学报》2011,1(9):41-48
通过对河西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新垦绿洲区农业生产、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现状,区域种植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区农业用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品种单一产业结构简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严重制约了区域生态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和发展新垦人工绿洲农业生产,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生态农业,增加区域经济收益,采用在项目区增加种植经济植物、节水型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牧草和地膜种植面积,扩大养殖业等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调整区域产业种植结构,改革现行农田耕作技术,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强土壤肥力,达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沙漠绿洲边缘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藏1995—2002年之间农业生产总值、种植业、畜牧业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西藏现有的农业生产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种植业和畜牧业是西藏农业产值的主要组成部分,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不协调。(2)种植结构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粮:经:饲=87:11:2,比例不合理。在粮食作物内部麦类作物占绝对比重,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均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性。(3)畜群结构单一,为牛、羊为主的反刍类动物占绝对比重的草食型畜群结构,加大了西藏的草畜矛盾,不利于西藏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调整措施:(1)降低粮食作物尤其是青稞和小麦的播种面积,增加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2)推广粮草轮作制度,加强农牧结合。(3)增加猪、鸡的数量,逐渐以耗粮型与草食型相结合的畜群结构代替单一的草食型畜群结构。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作物高产高效综合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山西省作物生产现状,提出开展山西省作物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节水省肥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棉田高效种植模式及开发、高效经济作物高产关键技术与开发、作物抗逆与环境友好技术研究及开发、农业成果转化扩散模式),并分析了该综合技术研究对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rop insurance on agricultural output with an economic growth model. Based on Ramsey-Cass-Koopmans (RCK) model, a basic mode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 growth was developed. Extending the basic model to incorporate uncertainty and insurance mechanism, a risk model and a risk-insurance model were built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risk and crop insurance on agricultural output. Compared with the steady states of the three models,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achieved: (i) agricultural output decreases if we introduce uncertainty into the risk-free model; (ii) crop insurance promotes agriculture economic growth if insurance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into the risk model; (iii) premium subsidy constantly improves agricultural output. Our contribution is that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rop insurance and premium subsi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rowth in a dynamic framework, and proved the output promotion of crop insurance theoretically.  相似文献   

17.
采用农业气象、作物生理生态学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开发了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系统,提供定量化的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建立了规范、定量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业务、服务体系,为制订宏观计划、指挥生产、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分析和评价、新品种的引进、新的种植方式和技术方法的实施等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农业丰收、农业产业带的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锋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5):183-187,190
根据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概述了发展设施农业的基本原则。在借鉴发达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主要路径及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郭红  邹弈星  王永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01-15903,15917
在介绍川西北民族地区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川西北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具体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增长缓慢2个方面。通过对川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分析发现,该地区种植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畜牧业作为牧区的主要产业,其生产效益较高,农业生产还处于资源导向型阶段;农业生产结构是以牧业为主的农牧结构,种植业以谷物、薯类为主,畜牧业以奶业和牛肉业为主;川西北民族地区具有发展谷物、豆类、水果、牛肉、羊肉、奶肉6个产业的比较优势,其中,水果、牛肉、奶业3个产业的区位商值在加大,产业比较优势逐步加强,谷物、豆类、羊肉3个产业的区位商值有所下降,产业比较优势较为稳定。为了促进川西北地区农业向深度、广度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一是走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二是适度提高经济作物比重;三是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20.
研究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域分异特点,为各分区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使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以县为基本单元,将桂西资源富集区划分为5个生态农业区.区划结果表明,中部和南部河谷丘陵区种植业产值比较高,特色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生态农业初具规模;而北部、西北部和东部山地丘陵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粮食作物的种植占主导地位,特色经济作物比重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