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砗磲是珊瑚岛礁的构成物种,对维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非法捕捞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对我国西沙砗磲资源造成严重威胁。为掌握西沙海域砗磲资源现状,笔者于2017年6—7月采用截线样带法,对西沙主要岛礁海域砗磲的种类、分布及其与环境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发现4种砗磲: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长砗磲(T.maxima)、番红砗磲(T.crocea)和砗蚝(Hippopus hippopus),分别占总数的71.9%、15.6%、9.4%和3.1%。西沙不同岛礁海域砗磲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砗磲平均密度为0.026个·m-2。砗磲密度与珊瑚覆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R2=0.706 5),表明珊瑚覆盖率是影响砗磲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从长茎葡萄蕨藻的养殖材料与设施、养殖方法和采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长茎葡萄蕨藻的室外水泥池养殖技术,以期为长茎葡萄蕨藻的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龙学军 《北京农业》2011,(6):123-125
通过详细阐述生态循环水养殖及水质生物调控技术的技术特点、发展现状、系统组成、存在问题剖析及解决措施等,鼓励和扶持这种对环境友好型的循环水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对赤点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研究较早,比较成熟的养殖模式是围塘养殖、网箱养殖及水泥池养殖等,而在海南地区由于常年海域水温较高,严重制约赤点石斑鱼的养殖发展。介绍赤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包括养殖设施、养殖用水处理、品种选择及投放、养殖密度、投喂、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提高赤点石斑鱼在海南地区水产养殖业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发现羽毛藻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且在净化水质方面具有较强能力。该文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开展循环水模式下与羽毛藻的混养研究。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与羽毛藻混养的情况下,平均体长和体重比南美白对虾单养模式增速都明显,成活率也明显高于单养模式。因此,该研究为南美白对虾的生态养殖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南美白对虾与方斑东风螺的混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方斑东风螺与南美白对虾协同健康生长的养殖模式。结果表明,在成活率和病害防治方面,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优于池塘养殖,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较优于水泥池混养;经过对比发现,在水泥池中以养殖方斑东风螺为主,适当投入虾苗的养殖模式较好;可见,在水泥池中适当投放虾苗可以减少病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鉴别性培养基TCBS琼脂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体中弧菌的消长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主要存在非O1群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梅氏弧菌、溶藻弧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等病原细菌;与传统换水养殖模式相比,循环水养殖系统对非O1群霍乱弧菌、溶藻弧菌和普通变形杆菌控制效果更好,对副溶血性弧菌和梅氏弧菌控制效果相当;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循环水养殖系统弧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的数量均低于对虾发病的阈值(104 CFU/mL);循环水养殖模式和传统换水养殖模式的水体pH值均在7~10范围内波动,但仅发现非O1群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消长与pH值波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不同养殖密度对青石斑鱼生长的影响。在试验中选用20、40、60kg/m3这三个密度组,每组循环水养殖设三个重复循环,在一个闭合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青石斑鱼质量为112.3±4.9g,对其进行养殖60d。通过本次试验,表明过高的养殖密度不利于青石斑鱼生长,但从经济角度来说,这三组养殖密度中,40kg/m3是较为适宜的养殖密度。  相似文献   

9.
周静芳 《吉林农业》2014,(11):58-59
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是一种效益与生态和谐统一的新型养殖模式。本文分析了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的国内外状况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的模式,简述了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因其高度集约化,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等优势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工厂化车间前期建设设备、设施造价高,养殖技术难度大,国内利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鲟鱼的厂家不多,但也有一些养殖企业尝试利用循环水工厂化模式养殖鲟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针对鲟鱼工厂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其为今后工厂化养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最主要的生产方式。针对传统散养池塘养殖废弃物过度积累、养殖水环境劣化等关键瓶颈问题,提出了能时时清除养殖固形废弃物、实现清洁养殖的圈养模式。该模式自成体系,包含圈养桶、圈养平台和尾水分离与处理等养殖装备,以及圈养池塘水体净化能力提升措施等,是一种养殖尾水零排放、节水、节地、节约饲料和人力成本、高产、高效的绿色健康养殖方式。圈养平台集成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装备后,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厂化池塘绿色高效养殖模式。本文系统介绍了圈养模式提出的缘由、设施结构组成、实际圈养效果及养殖废弃物收集与处理效率、圈养综合效益等,展望了圈养模式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圈养模式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适用于水产养殖水体原位修复的滤料浮床生态调控系统,考察了不同床水比(浮床面积与水体面积比)条件下的水产养殖水体原位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当床水比为1∶10时,试验周期内的化学需氧量(CODMn)、NH3-N和溶解氧(DO)分别维持在20、0.07和6.5 mg/L左右,鱼苗的成活率和增重率比无浮床系统分别提高了13%和25%;床水比为1∶15时,净化能力不足,水质指标逐渐恶化;床水比为1∶5时,布水装置启动频繁,减缓鱼苗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条件下鱼类肌肉的营养成分,开展鱼类品质调控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条件下与池塘拟野生条件下俄罗斯鲟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俄罗斯鲟肌肉中一般营养成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均检出17种氨基酸,氨酸酸各组成成分含量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显示:循环水系统养殖条件下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胱氨酸,赖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评分最高,必需氨酸基指数EAAI循环水组高于池塘组。循环水组检出20种脂肪酸,池塘组检出14种脂肪酸,两者脂肪酸总量无明显差异,脂肪酸各组成成份有较大差异,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循环水组显著高于池塘组。综上所述,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条件下俄罗斯鲟肌肉的营养价值不低于池塘拟野生条件下的俄罗斯鲟。  相似文献   

14.
对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制约其增长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即通过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创新、水域生态安全技术创新、水产品良种繁育技术创新、完善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等第三产业,实现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在对养殖水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水质在线实时预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水质实时信息和预测信息的查询、水质预警、水质预警设置和用户管理。在多媒体可视化界面的引导下,信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预警指标的设定和预警方式的设置。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水质监测预警问题,方便了用户对养殖用水水质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前期设计的基于池塘异位修复技术的水处理系统的养殖效果,进行了为期3年的规模化多品种饱和养殖试验。试验主要测定了该系统对普通淡水鱼养殖池塘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耗氧量(CODMn)和叶绿素(Chla)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养殖的中前期,养殖塘循环水总磷水平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GB 3838—2002),总氮水平达到地表水水环境质量III至V类标准(GB 3838—2002),系统对TP、TN、CODMn和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13%、45.02%、43.37%和86.6%,去除效果显著;在养殖后期,随着饲料投入的持续增加,试验系统去除效率虽有大幅提高,但是各指标检测数据仍然高于预期。试验为淡水池塘的循环水处理规模化养殖用水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叶明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800-8803
提出了将屋顶绿化系统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理念,通过实例从节能、节水和植物选择等方面研究了屋顶绿化系统的生态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海水低温环境下人工湿地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人工湿地在海水环境下对梭鱼亲本室内越冬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净化效能。海水(16.8‰~19.6‰)人工湿地对室内越冬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总凯氏氮去除率为13.4%,总氨氮为32.1%,亚硝氮为33.1%,浊度为55.1%,COD为35.6%,总磷为34.6%。越冬期间养殖池水质稳定。低温对总凯氏氮和三态氮的去除率有一定影响,并制约人工湿地脱氮过程;对浊度、COD、总磷去除率影响并不明显。海水人工湿地能维持连续运转并保持越冬养殖池的水质稳定。养殖负载量、越冬期间水力负荷尚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实时监测水产养殖中的水环境,提高水产品产量。[方法]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ZigBee技术设计可以实时采集、显示和处理水产养殖中水体的温度、溶解氧含量和pH等水环境因素,适合养殖环境中水水质的监测系统。[结果]监测系统传输稳定,传输的数据正确率达98%以上,达到预期要求。[结论]基于ZigBee技术的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现数字化养殖,提高水产品产量。  相似文献   

20.
Irrigation water became the limiting factor to the persistent improve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data from Gannan County, a semiarid area in the we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uitable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mode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PA model, which was significant to the efficient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odel could be applied well to the 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multi-project optimal selection. Through calculation, 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Gannan County wa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and th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the optimized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to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semiarid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