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性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环保支付意愿与减排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和交叉统计分析,并利用Ologit模型,对气候变化认知对公众环保支付意愿与减排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居民总体环保支付意愿与减排水平不高,同时环保支付意愿高于减排行为意愿,说明为了保护环境,公众更愿意在经济上承受一定损失,而不愿意采取给生活不便的环保行为。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气候变化认知对环保支付意愿和减排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气候变化认知对环保支付意愿的影响比对减排行为的影响更显著。此外,收入、宗教信仰和地区特征显著影响公众环保支付意愿;年龄、受教育水平、媒体使用程度、城乡居住地和东中西部的地区变量对公众减排行为有显著影响。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提出要通过利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宣传来提高公众环境认知水平,并通过财税、信贷和补贴等方式调节公众的行为选择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借助文献研究和均衡博弈模型提出了解释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4个理论假设,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对象,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的研究方法对文章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成员相对固定的农村,存在明显的从众效应,农户的羊群行为、农户个体特征对农药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农户认知和市场环境对农药使用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利用山东省某县肉鸭养殖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影响肉鸭养殖户采用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养殖规模、行为态度、兽药使用认知、兽药残留认知等对养鸭户采用良好质量安全行为影响显著。户主年龄、性别、专业化程度、养殖年限、加入合作组织等对养鸭户采用良好质量安全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和知识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走进校园,我们会发现,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已经悄无声息的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情感表达方式,大部分学生对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对某高校300名拥有手机的大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试从认知行为理论视角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学生自身的认知偏差、从众心理和外在支持系统不到位,并从改变学生认知观念、矫正行为两方面来引导学生正确有度地使用手机,减少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带来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乌鲁木齐市H社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居民参与行为影响因素路径分析,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搜集,运用AMOS 23.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结果表明,治理认知对参与意愿、参与行为,个人因素、参与意愿对参与行为都有正向的影响作用,行为态度和外部因素对参与行为有负向的影响作用。通过成立的行为路径提出增强社区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并提高居民的社区治理认知水平等建议,对改善当前H社区治理居民参与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山东省某县肉鸭养殖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影响肉鸭养殖户采用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养殖规模、行为态度、兽药使用认知、兽药残留认知等对养鸭户采用良好质量安全行为影响显著。户主年龄、性别、专业化程度、养殖年限、加入合作组织等对养鸭户采用良好质量安全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绿地建设,构建城乡绿地网络,应以居民对绿地的态度和需求为本。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泰安市两城镇绿地的功能感知与游憩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绿地功能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影响居民绿地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离绿地距离,且不同年龄人群对绿地远近的感觉尺度不同;居民通常和家人邻居在绿地进行散步、聊天类的休闲活动。针对调研结论和绿地存在的问题,基于景观生态学观点提出建立廊道-斑块-节点模式的绿地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8.
探究食品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城乡差距是识别农村地区食品营养短板的关键,对填补农村地区弱势群体食品营养与安全洼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样本的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食品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的城乡差距,并采用Oaxaca-Blinder法对其进行解构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城乡居民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水平均较低,并且城乡之间差距显著,表现为农村居民认知与使用明显弱于城镇居民。在考虑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相关性,以及潜在的样本自选择偏误后,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城乡差距仍然显著。城乡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差距在女性和高收入群体显著,但在男性和低收入群体不显著。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城乡差距构成均具有显著的“歧视效应”,占比分别为41.65%和51.05%,食品营养信息与农村居民的契合度较低,信息歧视明显。因此,应重视农村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短板,加强农村地区营养信息规范性审查、实施营养信息差异化设置、加强食品营养教育和培训,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9.
调查新冠疫情管控期间居民果蔬消费现状,研究其影响因素,可以为特殊时期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秩序提供政策依据。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在福建省开展调研,了解居民疫情期间果蔬消费情况,并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 79.5%的被调查居民在疫情期间单次购买果蔬的消费量会增加。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和家庭食品支出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因素,以及质量认知程度、对疫情发展状况的关注程度等因素均会显著影响居民的果蔬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从区域视角出发研究我国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可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政策提供参考,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基于CGSS2013数据,用Stata16软件进行多元OLS回归分析,从宏观层面考察城乡、地区因素对我国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城乡因素与居民环境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城市居民环境行为优于农村居民;(2)地区因素与居民环境行为有显著的相关性,东部地区居民环境行为最好,西部次之,中部最差;(3)居民环境行为还受性别、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水平、政治面貌等个体人口特征的影响;(4)性别、年龄、民族因素对城乡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不同;(5)城乡、年龄、个人收入、民族因素对不同地区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工厂化专业菌棒的出现显著提高了食用菌种植户的生产效率,对于农民增收、高质增产具有重要作用,而现实中专业菌棒的推广并不理想,因此研究农户食用菌生产行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利用我国11省食用菌主产区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签订生产协议和工厂化认知对农户食用菌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1)与食用菌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生产协议,可以显著促进食用菌种植户选择购买专业菌棒的生产方式。(2)农户对工厂化专业制棒的认知水平越高,越易选择购买专业菌棒的生产方式。(3)农户对工厂化专业制棒的认知在生产协议和农户生产方式选择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即签订生产协议可以通过提高农户对工厂化专业制棒的认知来影响农户选择专业菌棒的行为。【结论】据此,应积极推广“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提升食用菌企业与合作社组织的技术推广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农户对专业制棒模式的认知以促进农户生产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12.
不同经营特征和效益认知影响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基于山东省432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效益认知、经营特征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检验了经营特征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效益认知维度中,收入增加认知、质量提升认知和环境改善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均起到显著正向影响;经营特征维度中,种植面积和专业化程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起到显著正向影响。(2)随着种植年限的提高,收入增加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正向作用有所提升,但资源节约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正向作用有所降低;与粮食作物农户相比,质量提升认知对经济作物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的正向作用更强。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户绿色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4—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5 393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数据,基于不同的家庭信息渠道类型,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家庭的信息渠道对其借贷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信息渠道会显著促进农村家庭的银行借贷行为和民间借贷行为,考虑内生性后互联网信息渠道的边际影响依然显著,且互联网信息渠道对银行借贷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信息渠道对风险厌恶型农村居民借贷行为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风险偏好型农村居民,说明互联网信息渠道能够通过改善风险厌恶型农村居民的风险认知来提高其发生借贷行为的概率;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农村家庭的社会资本和家庭收入在互联网信息渠道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因此,在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借贷需求越来越旺盛的现实背景下,互联网的普及在推动农村家庭参与借贷市场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羊生产者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选择对其质量安全保障具有关键性作用。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利用实地调查数据,从投入品质量控制、养殖过程质量控制、养殖环境质量控制和合作协调质量控制4个维度分析我国肉羊养殖户质量控制认知及行为选择,深入探究肉羊养殖户质量控制的短板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受访者对肉羊质量重要性有较好认识,并有较好的兽药使用后休药期执行行为、定期防疫行为和养殖福利改善行为,但对具体投入品使用标准认知、养殖过程中相关标准认知、养殖环境与福利标准认知、合作协调质量控制认知均显不足,从而制约其投入品的安全稳定渠道采购行为、人员消毒行为、病死羊及废弃物处理行为、设施配置行为、耳标佩戴与信息记录行为、羊舍环境维护行为和合作选择行为等的规范实施。低水平认知一定程度上限制行为的改善,理论知识学习不足、专业技术应用不足、标准不够统一和产业链发展薄弱是目前造成质量控制短板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进一步拓宽认知渠道,提高养殖户的质量控制认知水平;鼓励当地相关部门或产业组织需开展多类型、多班制及多主体的技术培训以规范质量控制相关行为;并进一步引导相关产业组织的完善,充分激发产业组织的内生衔接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有人在使用身份证时发现,第二代身份证刷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呢?居民使用的第二代身份证都有内置芯片,存储着居民身份信息,银行、火车票售票点等场所可通过专用设备读出并核对居民的身份信息。如果二代身份证长期和有磁性的东西(如手机、电视机、银行卡等)放在一起,或者被弯折,其中的内置芯片就会出现故障或损坏,从而影响数据读取。在此提醒读者朋友们:身份证等重要证件应单独存放。另外,女士提包的磁性暗扣等也有可能造成二代身份证"被消磁"。若使用具有绝缘性的身份证卡套,则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民农药属性认知、安全责任意识与农药配比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民规范配比使用农药行为对农产品质量、环境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湖北省施药农户为样本,根据文献成果提出了农民农药属性认知、安全责任意识与其农药浓度配比行为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农产品销售比例显著影响其农药配比行为;农民农药品质认知和农药残留认知程度越高,其农药配比浓度水准越低,而且农民安全责任意识正向调节农民农药属性认知程度与农药配比浓度水准的关系。研究结果为规范农民农药的使用行为,减少或避免农药的负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河西绿洲灌区农户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干旱缺水是影响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水平是应对干旱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河西农户节水技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科学分析农户节水技术选择行为,可以为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水平和转变农户用水观念提供理论支持。依据对河西绿洲灌区武威的农户调查资料,应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农户采取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水费占种植业支出比重、农户对新技术的态度对农户采纳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对农户采纳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从促进农户对节水技术的理性认知、加快土地整合以形成规模经营、政府积极引导与扶持农户选择节水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户采取节水行为主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走访与发放问卷的形式,对筇竹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与非保护地居民进行了生态补偿知识的系统调查,并在比对不同区域居民基本情况与生态补偿认知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保护地居民的补偿意愿进行了分析。基于调查数据表明,虽然保护地居民对生态补偿政策认知程度明显比非保护地高,积极性大,更支持生态保护,但因经济条件较差,居民认为保护筇竹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生态环境应该是政府行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保护地居民补偿意愿作用最大的是收入,其次是文化程度、补偿途径、补偿方式及保护行为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动物疫病风险认知对养殖户生物安全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河北省786个生猪养殖户为调研对象,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研究了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对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养殖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了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和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差异。结果表明:1)养猪户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对其生物安全行为采纳有显著影响,其中外部环境风险认知影响最大,其次是生猪易感性风险认知和生猪病原的危险性风险认知;2)大、中、小和散户4种养殖规模对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养殖规模下其生物安全行为偏好有所差异;3)不同规模养猪户的生猪疫病风险认知有一定差异;4)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受其个人特征、经营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据此,本研究提出加强养猪户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培训,分类施策促进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建设,鼓励养猪户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培养新型养猪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认知行为控制等3个方面设计问卷,对佤族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态度在5%水平下对佤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在5%水平下对佤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认知行为控制在5%水平下对佤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但不是很显著。论文提出少数民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形成,需要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制定进行低碳生产的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