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拉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特征进行了简单阐述,分析了该地区农业气候资源配置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拉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近40年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市在我国大都市中率先解决了粮食自给,菜、肉、蛋的供应也比较充足.这说明沈阳市农民较好地利用了当地的光能、热能和水分资源.当然,迄今沈阳市的农业气候资源还没有被更充分的发掘,还没有被更合理的利用.特别是有的年份、有的季节,日照时数不  相似文献   

3.
沈阳地区农业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沈阳地区农业气候特点,论述了沈阳农业气修资源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影响沈阳主要农作物产量的气候因素。针对沈阳农业气候特点提出了农业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4.
应用盘锦地区1960~2019年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温、日照、降水等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滑动平均的方法,分析了盘锦地区春季农业热量、光照、降水资源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盘锦春季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最低气温的显著上升。(2)盘锦春季气温稳定通过0℃、5℃、8℃、10℃、15℃界限温度的初日时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平均提前时间为5~7 d,(3)春季光照充足,日照时数呈减少的线性年际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不大,春季热量资源整体呈增加趋势。(4)春季降水量时段分布不均,3月、5月降水量呈线性增加趋势,4月份降水量呈线性减少趋势,春季3~5月和春播期4~5月降水量年际线性变化趋势总体呈略有增加。2000年以后,发生降水量显著偏少和偏多的异常年份明显增多,气候极端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易伟霞  梁琪瑶  郭志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90-11892
利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淅川、邓州、西峡和内乡)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对水源地的日照、气温、降水等要素的年际、月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夏长,春秋短;冬季干旱,夏季降水集中,一年内干湿、冷暖变化激烈。这样的农业气候资源适合各种植物生长,特别有利于中药材、食用菌、小辣椒和猕猴桃等特色农业发展,为水源地的水土保持和水质净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等10个气候要素作为指标,通过多元回归法和薄盘样条函数插值法生成了镇宁县农业气候资源要素插值图层,并对各图层进行无量纲化及权重叠加,得到镇宁县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近50年来洞庭湖区农业气候变化特征,根据洞庭湖区1961~2010年气温、降水、日照等要素资料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得到了洞庭湖区气温和降水变化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气温总体趋势变暖;干旱周期在拉长,目前处于干旱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喀什平原区农业气候资源与吨粮田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喀什平原区农业气候资源与吨粮田开发关欣,李巧云,张伟,买买提·伊明(新疆农科院粮作所,乌鲁木齐,830000)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协调作物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水、土资源,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最大转化,是喀什地区种植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之...  相似文献   

9.
<正> 襄樊地区光能资源充足,热量资源丰富,与我省其它地区相比降水虽然偏少但较稳定。这样的气候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挖掘潜力很大。襄樊农业生产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农业气候资源浪费现象仍然很严重,主要表现为:荒山荒坡开发利用效率低、农业气象灾害出现频繁、农业生产制度老化,种植制度单一,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农业气候资源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江苏省70站1971~2008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江苏省气候资源的空间模型;利用GIS系统,根据气候资源的空间模型,制作出江苏气候资源图,结合区划指标,将气候资源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江苏农业气候区划图,并为农业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明春  马永忠  黄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48-12349,12363
根据建昌1960~2009年气象三大要素,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年、作物生长季时间尺度热量、光照、降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量资源(平均气温、≥0℃、≥10℃活动积温)呈明显的升高和增加趋势;光照资源、降水资源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减少趋势。光、热、水等气候条件的改变,使得气候资源从新整合,对建昌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共存。一方面,气候变化使建昌地区热量资源增加,将使作物生育期延长,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另一方面,光照资源和降水资源的趋势减少,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纵观气候变暖的利弊关系,应该是弊大于利,因此,提高对气候变暖的认知和应对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越西县气象台提供的1981~2010年逐月日照、降水量和气温等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从光、温、水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越西县农业气候资源以及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结果表明,越西县农业气候资源较为丰富,日照充足,降水量充沛,热量条件也有利于农业生产。总体来说,越西县气候资源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但气象灾害比较严重,应该合理利用该县农业气候资源,选择耐寒、耐涝、耐旱的优良品种,以提高越西县农业气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61—2010年宣城地区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和R/S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宣城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宣城地区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尤其是秋季气温异常偏高;年降水量有所增加,日照时数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四季气温、夏季降水、秋季降水均存在赫斯特现象,未来的年平均气温、四季气温和夏、秋季的降水量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1~2010年冷水江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冷水江市作物播种期、生长期、收割期的积温、降水、日照时数等农业气象资源变化特征,研究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农业气象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康敏  姜晓艳  杨黎黎  赵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01-17103
利用1951~2009年沈阳市的降水和日照时数资料,从年际、季节、月等不同时间尺度,对近59年来沈阳市的降水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分析了年降水量与年日照时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沈阳市近59年来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夏、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冬春降水量略有增多。日照时数的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永晴  李凤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02-9904
[目的]研究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7年环湖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要素资料,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年、季、年代变化。[结果]近47年来,环湖地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年平均气温以≥0.30℃/10 a的倾向率上升,年平均最低气温比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显著;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67 mm/10 a,春、秋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明显,而夏、冬季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年日照时数也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1.79 h/10 a,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最明显,冬季次之,春、秋季节增加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环湖地区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珊  郭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27-1629
运用ArcGIS对川西高原阿坝州的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光、温、水要素进行推算,建立小网格推算模型推算了年平均气温度、≥0℃和≥10℃积温、≥0℃和≥10℃积温天数、地面年平均温度、年日照时数,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推算年总降水量。结果表明,基于Arc-GIS的阿坝州农业气候资源推算结果较传统方法推算的结果更加精细、准确,应用更加广泛、方便。  相似文献   

18.
贺伟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05-13507,13511
利用线性回归和距平分析方法,分析了周口市近40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6℃/10a,对小麦、玉米生长影响是利大于弊;日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9.89 h/10a,日照减少对小麦、玉米关键生长时期有不利影响;降水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年、月降水量年际之间变幅较大,易造成旱、涝灾害的发生。针对以上变化,初步提出小麦、玉米生产的区域性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西藏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并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总结出西藏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从而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气象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四川省139个站点1961~2004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并选取九寨沟、海螺沟、峨眉山、蜀南竹海4个旅游景区的气象站点,统计分析了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而研究了气候变暖对四川旅游气候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全球变暖相对应,四川地区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6个景点的气候变化趋势也基本有类似的响应,这对于以水为景、以气为景的旅游景区(如九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但是冬暖气候在导致降水量减少、冰川面积减少、积雪量减少、雪线上升的同时,也提供了开展冬季旅游、重构现有旅游格局、挖掘新的旅游资源、拓展新的特色旅游空间的机遇。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主动适应全球变暖的气候响应,大力开展冬季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