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黄脊竹蝗是一种食叶类害虫,主要对毛竹、刚竹等竹林产生危害,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阐述黄脊竹蝗的主要习性、危害症状的基础上,简单分析了该虫害在舒城县发生的原因,最后结合卵期、未上竹跳蝻、上竹跳蝻以及成虫3个阶段的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该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脊竹蝗是毛竹的主要害虫。简述了婺源县黄脊竹蝗的生活史及其生物学特性,并提出做好虫情测报、采取营造泡桐和桤木招引红头芫菁治虫及白僵菌治虫的生物防治和化学农药防治跳蝻、诱杀成虫等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控制黄脊竹蝗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室内外试验与大面积防治结果证明:应用苏云金杆菌生物药剂防治黄脊竹蝗最适期,应掌握刚孵化后1-2龄跳蝻未上竹林之前,经观察,三明市约在5月上旬跳蝻出土,防治药剂的最佳浓度,经方差分析,筛选结果以粉剂0.3:0.7.水剂2:10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农药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对黄脊竹蝗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农药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诱杀黄脊竹蝗的效果。[方法]选择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生物药剂类等6种农药与碳酸氢铵及酒精混合,测定其对黄脊竹蝗的室外诱杀效果。[结果]测试的6种药剂12种配方对黄脊竹蝗均有诱杀效果,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是黄脊竹蝗最佳的诱杀时期;诱杀效果的时序变化与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季节性的温度、雨水密切相关;配方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碳酸氢铵+水+白酒和配方18%杀虫双+碳酸氢铵+水+白酒对黄脊竹蝗有较好的诱杀效果。[结论]试验结果为黄脊竹蝗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六安市有竹林面积95.18万亩,黄脊竹蝗是危害竹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对六安市黄脊竹蝗发生期、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生危害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竹林最大害虫黄脊竹蝗(Ceracris k iangsu tsai),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孵化为跳蝻,9月中旬以后产卵。此虫最佳防治时期为跳蝻孵化后10d左右,正处于1龄末2龄初,尚未上大竹时期,一般采用诱杀、林内喷洒药液、放烟、喷烟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avidii Franch)提取物对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的生物活性,采用冷浸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法提取大叶醉鱼草有效成分,分别对黄脊竹蝗2龄和4~5龄跳蝻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对大叶醉鱼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最高,且其提取物的杀虫效果最好,对黄脊竹蝗2龄和4~5龄跳蝻的LC<,50>分别为15.71、24.58mg/mL;其次为索氏提取法,LC<,50>分别为19.07、28.07 mg/mL;冷浸法最低,LC<,50>分别为54.53、72.80 mg/mL.同一种方法提取物的杀虫活性随提取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大,相同浓度提取物对黄脊竹蝗2龄跳蝻的杀虫效果明显高于对4~5龄跳蝻.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7,(21):28-29
介绍了锦屏县竹林主要病虫害刚竹毒蛾、黄脊竹蝗、丛枝病、煤烟病等危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脊竹蝗及其防治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竹林害虫—黄脊竹蝗的形态,繁殖及生活习性,并提出了防治办法和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0.
李彬  温中斌  任凭  李秀珍  刘访兵  周小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289-10290,10302
[目的]揭示各技术措施对提高白夹竹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设施肥、虫害防治、垦复、施肥+虫害防治、施肥+垦复、虫害防治+垦复、施肥+虫害防治+垦复7个处理,以不处理为对照,比较各措施对梁平竹山镇白夹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通过施肥、虫害防治及垦复等低改复壮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新竹数量,但对新竹的平均胸径没有明显影响;与施肥、虫害防治相比,垦复的效果相对较差;虽然白夹竹新竹的产量随着低改复壮措施投入的增加而提高,但其收益与投入不成正比。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施肥+虫害防治处理对白夹竹笋产量的效果最优。[结论]白夹竹新竹的收益与低改复壮措施投入不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夹竹产区林农发展白夹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黑翅竹蝗在云南主要危害热性丛生竹。用调查、饲养和野外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翅竹蝗在云南思茅1年1代,以卵在土内越冬,次年5月中旬蝗卵开始孵化,若虫共5龄,在竹冠下杂草中取食和活动,蝗蝻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8月上旬开始交尾,8月下旬产卵,雌雄性比为0.9:1。查明了该虫主要危害的寄主竹种有版纳甜龙竹、云南甜龙竹、油勒竹、黄竹和棉竹。防治应采取清理竹林杂草和翻土除卵,用生物杀虫剂适时防治,营造混交林等措施。发现并证实了黑翅竹蝗蝗蝻与其成虫共有的形态识别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采伐强度时毛竹林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赤水河下游选择经营制度、立地条件与林分质量相对一致的毛竹林,分别按重度和生产性采伐毛竹林设置固定样地,调查分析2种采伐强度对毛竹林分质量的影响。[结果]2种采伐强度下,毛竹林平均胸径、平均立竹度、年龄结构、立竹整齐度、立竹均匀度差异显著,生产性采伐林平均年龄、平均胸径、立竹全高、枝下高、秆重、枝叶重分别高出重度采伐林48.27%、19.12%、18.30%、26.35%、45.31%、19.56%,2种采伐强度下毛竹林不同径级与高度段株数、不同年龄的平均胸径与株数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不同采伐强度对毛竹林分质量影响显著,生产性采伐的毛竹林材质量优于重度采伐林,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晓琳  顾慧玲  李贵  周义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63-165,201
[目的]探索适用于北沙参田阔叶杂草防除的除草剂品种及其使用。[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精噁唑禾草灵、氯吡嘧磺隆、灭草松、异丙隆以及氟磺胺草醚与精喹禾灵混用对海滨滩涂北沙参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375 g a.i./hm~225%氟磺胺草醚EC与67.5 g a.i./hm~210%精喹禾灵EC混用药后45 d对田间杂草总体株防效约75%,鲜重防效约80%,且对北沙参生长未产生明显药害。[结论]试验结果为有效解决北沙参田阔叶杂草危害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退耕还林各林种树种的生长状况,评价退耕还林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根据麻江县的地貌特征,将其分为东、中、西3个台阶。根据退耕还林的林种和树种分布情况,设置监测样地。2002—2014年对固定样地进行监测调查,研究不同样地树高、胸径和郁闭度的动态变化。[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生态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优于经济林,生态林中杉木模式和杉竹混交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于其他种植模式。[结论]在退耕还林或其他造林项目中,麻江县应优先发展生态林,在发展生态林中应优先选用杉木纯林或杉竹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抗性后对黑肩绿盲蝽功能反应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关系.[方法]用抗、感吡虫啉褐飞虱种群分别饲养黑肩绿盲蝽1代,测定F2代黑肩绿盲蝽RNC和SNC种群各龄若虫和成虫对褐飞虱卵的功能反应.[结果]黑肩绿盲蝽RNC和SNC种群各龄若虫和成虫的功能反应均能用HollingⅡ圆盘方程进行拟合,同一个种群的捕食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两个种群的1~3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褐飞虱卵的捕食能力、各龄期的日最大捕食量、对猎物的处理时间均差异不显著,但黑肩绿盲蝽RNC种群的4和5龄若虫对褐飞虱卵的瞬间攻击率α分别为1.2946和1.0968,显著低于SNC种群的1.9597和1.5657.[结论]用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饲养黑肩绿盲蝽1代后,黑肩绿盲蝽的功能反应发生变化,其捕食功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张立斌  张绍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15-2516,2522
[目的]探讨3种生物农药对平阳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防治效果,为有效预防和遏制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饲喂法测定了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0.3%阿维菌素和10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林得保)3种生物农药对马尾松毛虫5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考察了林得保对该虫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林得保室内毒力LC50值仅为18.25 mg/L,林间将其与轻质碳酸钙以1∶10、1∶15、1∶20、1∶25配制浓度喷粉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效果均达80%以上,其中1∶10、1∶15配制浓度的防治效果最好。[结论]林得保粉剂1∶15配制浓度防治马尾松毛虫第1代5龄幼虫既经济又有效,适合林间大面积防治马尾松毛虫。  相似文献   

17.
竹笋夜蛾在陕西竹林区普遍发生,局部成灾,竹笋被害率达60—90%。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莎草科杂草上越冬。3月中旬孵化,在杂草上取食,幼虫有5龄。5月上旬竹笋出土时,幼虫至3龄转移到笋内蛀食,被害竹笋断落、腐烂,招引江苏泉蝇寄生。幼虫在笋内为害20—25天,脱笋入土化蛹。竹林郁闭度小、林间空地大、经营管理差、杂草多处发生严重。试用40%辛硫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杂草上初龄幼虫,列亡率可达78—81%,竹笋被害降低率在70%以上。捡拾虫退笋、清除杂草、喷药防治是综合治理的三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林地与涵养水源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对重庆缙云山中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4种典型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4种林分的土壤饱和蓄水量顺序为灌木林(266.48 mm)>针阔混交林(190.40 mm)>常绿阔叶林(186.80 mm)>楠竹林(174.80 mm);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顺序为灌木林(8.06 mm)>针阔混交林(4.71 mm)>常绿阔叶林(4.32 mm)>楠竹林(3.34 mm);各种林分的林冠截留率顺序为针阔混交林(16.15%)>常绿阔叶林(14.70%)>楠竹林(12.64%)。[结论]该研究对合理经营森林资源、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在3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取食偏好和发育状况,有助于了解它们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方法  采用网格坐标纸计算面积法,测定不同龄期黄脊竹蝗对玉米Zea mays、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等3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并观察3种不同寄主植物对黄脊竹蝗体质量、体长、产卵前期、产卵量和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  不同龄期黄脊竹蝗对寄主植物取食偏好性发生了改变,其中1龄若虫的平均取食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玉米(474.67 mm2±66.03 mm2)、毛竹(179.33 mm2±41.38 mm2)、芒草(76.00 mm2±42.11 mm2),而2~5龄若虫对芒草的取食面积都显著大于其他2种寄主植物(P<0.05)。不同寄主植物饲喂后,黄脊竹蝗平均体质量增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玉米(0.301 g±0.015 g)、芒草(0.295 g±0.022 g)、毛竹(0.229 g±0.027 g);黄脊竹蝗平均体长增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芒草(25.120 mm±0.682 mm)、玉米(24.860 mm±1.436 mm)、毛竹(22.910 mm±2.914 mm)。在不同寄主植物饲养下,成虫产卵前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产卵前期从大到小依次为芒草(55.4 d±6.9 d)、毛竹(41.7 d±2.2 d)、玉米(41.2 d±3.7 d),其中芒草饲养的种群产卵前期显著大于其他2种植物饲养的种群;黄脊竹蝗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雌虫产卵量差异显著(P<0.05),从大到小依次为毛竹(122.00粒±6.08粒)、玉米(121.00粒±12.70粒)、芒草(21.00粒±2.89粒);单一寄主植物饲养黄脊竹蝗的存活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存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毛竹(88.33%±1.70%)、芒草(86.67%±1.66%)、玉米(83.33%±1.60%)。  结论  从寄主植物获取的难易程度以及对黄脊竹蝗体质量、体长增长量和繁殖能力来考虑,玉米叶可以大量种植,芒草为户外野生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不易大批量获取。相对来说,玉米叶是最适合黄脊竹蝗人工饲养的食物来源。图4表1参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