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3.
《江西农业学报》2022,(3)
利用辽宁省53个气象观测站日照时数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81~2013年辽宁省的年及四季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和四季日照时数空间上均呈西高东低的经向型分布,春季日照时数最多,夏季次之,冬季最少;且同时存在显著上升和减少的区域,其中年和夏、秋季日照时数大部地区呈下降趋势,春、冬季大部地区呈上升趋势。在时间上,辽宁省的年和夏、秋季日照时数呈线性下降趋势,春、冬季呈非常弱的上升趋势,同时夏季下降趋势显著外,其他季节和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均不显著;1981~2013年,辽宁省的年和四季日照时数没有发生明显的年代际突变,主要振荡周期为2~4 a。 相似文献
4.
5.
运用碳排放计算方法对1995-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核算,同时引入碳排放压力指数分析碳排放压力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21年来,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由38.57亿t增至125.16亿t,人均碳排放由3.23 t增至9.15 t,碳排放强度由6.7 t/万元下降至2.62 t/万元,碳排放压力指数由0.13波动增至0.40,从较低等级(Ⅰ_b)上升至中下等级(Ⅱ_a);空间分布上,各省碳排放压力具有显著差异, 2015年沪、津、鲁、苏、晋、京、辽、宁、冀、浙、豫为很高等级(Ⅲ_b),粤、蒙、陕、皖为较高等级(Ⅲ_a),闽、琼、渝、鄂为中上等级(Ⅱ_b),贵、新、吉、湘、赣为中下等级(Ⅱ_a),桂、黑、甘、川、青、云为较低等级(Ⅰ_b). 相似文献
6.
《江西农业学报》2022,(9)
利用19902011年新疆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计算、分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的演化规律,采用STIRPAT模型回归模拟了碳足迹与人口、人均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采用脱钩指数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能源消费的碳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0.138 hm2/人增加到2011年的0.437 hm2/人,增长了2.18倍,煤炭的碳足迹在总足迹中占据绝对地位,比重保持在70%2011年新疆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计算、分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的演化规律,采用STIRPAT模型回归模拟了碳足迹与人口、人均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采用脱钩指数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能源消费的碳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0.138 hm2/人增加到2011年的0.437 hm2/人,增长了2.18倍,煤炭的碳足迹在总足迹中占据绝对地位,比重保持在70%80%左右。碳足迹产值呈现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1.24万元/hm2增加为2011年的6.88万元/hm2。碳足迹生态压力趋向于增大,从1990年的0.042上升至2011年的0.175。人均GDP是驱动碳足迹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均GDP每增长1%,碳足迹将会增加0.982%。经济发展与碳足迹处于相对脱钩-复钩状态,但偏向于挂钩状态,新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江西农业学报》2015,(9)
利用1990~2011年新疆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计算、分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的演化规律,采用STIRPAT模型回归模拟了碳足迹与人口、人均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采用脱钩指数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能源消费的碳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0.138 hm2/人增加到2011年的0.437 hm2/人,增长了2.18倍,煤炭的碳足迹在总足迹中占据绝对地位,比重保持在70%~80%左右。碳足迹产值呈现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1.24万元/hm2增加为2011年的6.88万元/hm2。碳足迹生态压力趋向于增大,从1990年的0.042上升至2011年的0.175。人均GDP是驱动碳足迹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均GDP每增长1%,碳足迹将会增加0.982%。经济发展与碳足迹处于相对脱钩-复钩状态,但偏向于挂钩状态,新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农田生态系统具有碳源和碳汇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农田碳足迹进而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以及21个市(州)的农田生产投入和农作物产量等数据,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对碳足迹、碳生态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0—2020年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呈先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拐点发生在2016年,其中土壤翻耕、化肥使用为碳排放量的主要贡献因素,占比分别为44.74%、30.22%。碳吸收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2006年碳吸收量减至最低值,气象灾害是主要影响因素。水稻、玉米、小麦对碳吸收量的贡献较大。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先波动增长后持续下降的变化,2006年为最大值。2000—2020年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均为碳生态盈余状态,碳生态效率年均为5.150 kg C/kg CE。从空间上看,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碳足迹、碳生态效率均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格局;单位面积碳足迹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空间差异和变化幅度差异均较大,主要是因为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水平不同。应因地制宜,从农资投入、...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生态足迹思想提出碳足迹和碳承载力概念,对甘肃省1995-2009年化石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和植被的碳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化石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由1995年的2 466.12×104 t C增长到2009年的4 464.47×104 t C;煤炭消费的碳足迹最大,其次为石油,天然气比重最小,2009年的比重分别为81.54%、15.20%和3.26%;碳承载力由1995年的1 158.89×104 t C增长到2009年的1 472.19×104 t C,其中,森林的碳承载力最大,其次为草地,农田最小;甘肃省能源消费碳足迹远高于生产性土地的碳承载力。伴随着碳足迹的高增长率,碳赤字持续增大。 相似文献
11.
以2008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及其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得出该地区16个城市在7项指标上的因子得分及城市排名;再运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地区分为3个层次,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优化农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GIS技术支持,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 07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三角传统村落格局特点为西南部多、东北部少,呈凝聚型分布;从微观层面来看,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安徽的黄山、宣城和浙江的台州、丽水四市;从宏观层面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整体空间呈集中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在皖南、浙西南和浙东的台州西部,其次是浙中、苏南。其中,海拔高低、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特有的江南文化等方面为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一体化保护和紧密联动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能源与工料消耗的土地整治项目碳排放与碳足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土地整治项目所耗主要能源与工料的碳排放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并通过碳足迹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XM1-XM5能源与工料消耗的碳排放量分别为2 512.278、4 515.352、4 424.498、4 430.621和5 310.939 t,实施一个整治项目平均排放4 238.74 t碳。(2)XM1-XM5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6.288、8.924、8.557、7.391和4.016 t/hm2,实施1 hm2的土地整治项目,平均排放7.035 t碳,通过优化项目实施规模能够控制其碳排放强度。(3)XM1-XM5的新增耕地碳排放量分别为202.93、904.88、1 721.59、1 691.08和247.60 t/hm2,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新增1 hm2耕地,平均排放953.62 t碳。(4)XM1-XM5的能源与工料消耗碳足迹分别是77.921、128.967、146.830、127.148和198.546 hm2,均小于各自的实施规模,不存在碳足迹赤字现象,实施一个土地整治项目,其能源与工料消耗的碳足迹平均为135.883 hm2。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计算和分析2009年珠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方法]以珠三角9个市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2009年珠三角市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进行计算,定量分析珠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珠三角城市群除了建筑用地和林地稍显生态盈余外,其他4种土地类型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特别是可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结论]珠三角生物资源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水平较高,应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生态赤字,以使得发展方式向更加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河网水域是珠江之水流入南海的必经之地,对2012年该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阐析。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383种(包括变种、变型),其中硅藻和绿藻是最主要类群,其次是裸藻和蓝藻。颗粒直链藻原变种是调查水域的本底物种,也是最优势种;而变异直链藻和网球藻分别是枯水季节和丰水季节的指示物种。从季节变动看,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呈现枯水季节高、丰水季节低的特征,主要与径流导致的稀释作用和透明度升高引发的沉降损失有关。从空间分布看,总生物量呈现自西南向东北升高的趋势,主要与营养盐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关,而且空间分布格局无季节差异。从不同类群的相对组成上看,硅藻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绿藻和裸藻次之,这与20世纪80年度初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硅藻在枯水季节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在丰水季节由于绿藻和裸藻优势的明显增大,导致硅藻的优势下降,这与流域中一些死水区域如水库、浅滩中的蓝绿藻和裸藻在丰水期涌入干流有关,PCA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不同站位在相对组成上的季节变动还受盐度的影响。综上,物理因子包括与径流相关的稀释作用和与透明度相关的沉降损失不仅影响总生物量的季节变动,也影响不同类群的相对组成;而化学因素如营养盐含量是决定总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与河口潮汐作用相关的盐度变化对类群相对组成的空间分布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双碳”背景下,控制碳排放量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精确测量经济发展中,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将灰色回归组合模型应用于碳排放量的预测,选取了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耗量4个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碳排放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关系,通过对2005—2021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进行建模,建立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回归预测模型,对2023—2025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实证结果表明:未来三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仍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增速在4%~10%左右,持续的高碳排放量对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于关联分析和预测模型结果,提出通过加快产业转型、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等方式减少碳排放量,促进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理清长三角区域农业遥感发展现状,剖析现阶段农业遥感应用关键问题及挑战,有助于推进区域农业遥感关键技术创新发展,促进农业遥感产业化瓶颈问题解决,提升遥感技术在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发展中的服务能力。【方法 】文章梳理了农业遥感研究现状及区域内遥感应用实践情况,归纳总结了农业遥感应用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给出了区域内农业遥感产业化落地应用发展的建议。【结果 】现阶段长三角区域农业遥感研究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区域内地物类型复杂多变、农业用地斑块破碎、有效遥感数据缺失、淡水养殖解译困难是现阶段农业遥感应用面临的重要挑战。【结论 】长三角地区需要聚焦农业遥感科学问题,深入关键技术创新,将遥感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同时面向区域内产业特色需求,着力解决农业生产管理实际问题,以推动区域农业遥感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