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红松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红松对环境生长条件要求严格,生长周期长,天然红松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不能满足人们对红松的需求。采用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技术,是解决红松生长慢、对环境要求苛刻、产量低等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了接穗的准备、砧木的选择、嫁接用品、嫁接时间与方法和嫁接后的管理等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成活率、生长周期、产量、种植区域等方面阐述了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樟子松嫁接红松关键技术,包括嫁接前准备、嫁接、嫁接后管理等,并简单分析该技术实施后的效益及应用前景,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异砧嫁接具有广泛的用途,但是也具备一定的技术难度。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技术难度较大,当前能够操作的单位较少。基于此,详细介绍了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技术,并展望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6.
该文以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作砧木嫁接红松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嫁接成活的红松接穗的后期管理,重点是越冬防寒技术措施,有效提高接穗成活率。采取草+膜、草+棉、布+膜、膜+棉4种防寒措施对来自3个不同区域的红松接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膜的防寒措施的植株保存率远远高于其他方式,而取自宽城和丹东红松接穗性状表现好于茅荆坝的。研究旨在为调整塞罕坝地区树种结构,改善资源状况,增加物种多样性,同时为红松异砧嫁接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指导。 相似文献
7.
以樟子松为砧木、红松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年龄、接穗类型以及嫁接高度对红松嫁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塞罕坝地区以3年生的樟子松容器苗作为砧木嫁接苗其成活率最高,为60.4%;在复壮苗上采穗并随采随嫁接,成活率达87%;在主枝高度140~159cm、侧枝高度210~229cm时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9.
异砧(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是于1965年试验成功的,1993年曾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曾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被原国家林业部列为100项重点推广成果之一,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0.
11.
樟子松叶栖真菌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樟子松叶栖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获樟子松叶栖真菌26种。叶栖真菌在小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少于老龄针叶。上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多,其次是下冠层,中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少。兼性寄生性真菌在老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小龄针叶,并为老龄针叶的习居菌,而且随冠层的降低还有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塞罕坝机械林场境内的25a生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标准地调查法对其进行每木检尺,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人工修枝可以促进樟子松人工林胸径的生长,但不影响其树高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塞罕坝不同海拔高度的樟子松人工林取样调查,探讨了不同环境下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规律,并根据不同地区林分木材生产情况分析了塞罕坝地区不同海拔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坝下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好于坝上地区,经济效益也高于坝上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辽宁省章古台地区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对樟子松林地养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龄对樟子松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著。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密度先降低后增加;有机质以及N、P、K质量分数先增加后减少;全Ca质量分数先减少后增加,交换性Ca质量分数逐渐减少。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土壤肥力由高到低为:中龄林、近熟林、幼龄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林木树种单株选优原则和方法运用到林木群体选择和划分上。注意林木单株的数量指标(生长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形质指标)的结合;把对林木生长量有直接关系的形质指标,作为单株评价的一部分,考虑在单株选择之中,作为提高单株选优质量和准确性的根据。由此将林分树木划分为4级,再根据4级林木的比例而对林分进行分级。进而划分了种子林分,这对当前采种基地的划分和建立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揭示樟子松光合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通过研究4年树龄的樟子松光合日变化特征,设置接种彩色豆马勃菌[Pisolithus tinctorius(Pers.)CokerCouch](接菌组)和不接菌(对照组)2种处理,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樟子松08∶00—18∶00的净光合速率(Pn)及其参数,研究其光合日变化特征。[结果]对照组和接菌组的Pn日变化绘制的都是"双峰"曲线。对照组的Pn是0.89~6.67μmol/(m~2·s),接菌组的Pn是0.51~10.90μmol/(m~2·s),最小值均出现在18∶00,最大值均出现在09∶00。接菌组Pn的日均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影响Pn的环境因子存在共线关系。得到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程,对照组:Pn=-120.96+63.083Cond-0.157Ta+8.06Ls+0.001PAR-0.05Ca+1.644RH(R~2=82.9,F=161 279.83);接菌组:Pn=5 910.823+92.104Cond-11.807Ta+12.622Ls-0.006PAR(R~2=0.92.7,F=2 045.23)。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对照组环境因子对Pn的通径系数(直接作用)的顺序是CondTaLsPARCaRH,间接通径系数(间接作用)的顺序是RHPARTaCaLsCond;接菌组环境因子对Pn的通径系数大小顺序是CondLsPARTa;间接通径系数顺序是LsPARCondTa。接菌组RH、Ca不是限制因子。[结论]试验结果为不同处理下影响Pn的主导因素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樟子松枯梢病、健组织病菌的分离、孢子萌发和接种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枯梢病是一种寄主主导性病害。引起该病的松壳色二孢[Diplodia pinea(Dem.)Kickx]可在历年病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越冬,又可在健康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潜代侵染。其潜伏侵染带菌率:健康樟子松越冬各部位比当年生各部位潜伏带菌率高,分别为20%-70%和6%-30%,其中以针叶、梢、枝和每年4,5月份、9,10月份潜伏带菌率最高。病害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历年病树上病菌子实体飞散出来的分生孢子,借风和雨水淋洗传播,种子上不带菌。病菌可直接侵入当年嫩梢和嫩针叶,也可通过伤口、气孔侵入针叶、芽、梢和枝。潜伏期7-14d,繁殖期23-28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