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久谦  郑杰 《茶业通报》2010,(3):141-144
信阳毛尖茶品质优异,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近年来,信阳毛尖加工技术逐步形成了传统手工炒制法、半手工半机械制作法和机械化制作法三种方式,少数大型企业实现了连续化不落地生产,燃料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实现了清洁化生产。本文阐述了国产信阳毛尖茶机械化加工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及技术。  相似文献   

2.
信阳毛尖茶生产线配套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信阳毛尖的生产能力与茶叶的品质,以决定信阳毛尖茶品质的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等4个关键工艺参数的确定为对象,对信阳毛尖茶流水线作业的配套加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杀青时,滚筒进叶口35 cm处空气温度115~120℃,杀青时间2 min;高、中、低档鲜叶原料揉捻时间6~8 min、15~18 min、25 min;理条时间5 min,投叶量0.75~1.0 kg,温度90℃;初烘温度115~120℃,时间6~8 min、复烘温度70~80℃,时间25~30 min,上述条件下生产的信阳毛尖茶感官评审得分最高,外形和内质俱佳。本研究集成了一套信阳毛尖茶生产线加工技术,为信阳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大做强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贵州四种名优茶叶的电子鼻鉴别与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贵州4种名优茶叶(湄潭翠芽茶、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都匀毛尖)的鉴别,本文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载荷分析(Loadings),研究电子鼻技术对贵州4种名优茶叶的鉴别能力,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中LDA方法能够将4种名优茶叶有效鉴别,而Loadings分析表明2号(氮氧化合物)和7号(萜烯类、硫化物)传感器在整体气味鉴别中起到主要作用。对4种名优茶叶的具体香气成分分析表明,4种茶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77种,共有成分14种。其中,醇类和烷烃类在4种茶叶香气成分中的相对含量均较高,4种茶叶均未检测出独立的醛类化合物。芳樟醇、2-丁基-1-辛醇、5-庚基苯-1,3-二醇、癸烷分别是湄潭翠芽、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和都匀毛尖茶中检测出独有的且相对含量最高的香气成分,说明不同种类的茶叶均有独自的香气成分。因此,不同种类的茶叶由于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有差异导致其香气不同,并且电子鼻技术可以对贵州这4种茶叶进行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贵州茶区比较注重名优绿茶的加工生产。一些茶场其名优绿茶加工比重甚至可占到其全年总产值的80%左右。为了加强名优茶的制作技术推广,结合生产实践中多年来对扁形茶、毛尖形茶、毛峰形茶、高级绿茶及苦丁毛尖茶等名优茶加工技术和现行推广较多的机械设备,写就《名优茶现行机械化加工技术推广》一文,以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为广大茶农增收创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团队简介:茶叶加工与新产品团队是由潘科副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共有成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该团队主要从事茶叶加工及新产品研发工作。名优绿茶方面:主要开展贵州扁形茶(如湄潭翠芽、梵净山翠峰等)、贵州卷曲形茶(如:都匀毛尖等)、贵州珠形茶(如:绿宝石等)清洁化、标准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工夫红茶方面:以"通氧发酵"技术为突破口,主要开展以实现工夫红茶全程清洁  相似文献   

6.
都匀毛尖茶的发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平勇 《贵州茶叶》2004,32(2):36-38
都匀毛尖是一个历史名茶。早在明清时期就作为贡品,相传曾被乾隆皇帝赐名为“鱼钩茶”,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是贵州驰名的“两毛(茅)”之一,即“北茅台,南毛尖”。当时的“都匀毛尖”以地方群体品种和石阡苔茶为原料,加工粗放、工艺  相似文献   

7.
翠片茶,呈扁形,目前是贵州高档绿茶中最有影响的产品之一。其典型代表湄江翠片采摘细嫩,制工精细,色泽嫩绿,平直光滑,匀整油润,板栗香、嫩香显,汤色黄绿明亮,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匀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微型茶机特别是多用机的发展,在实际生产上翠片茶的加工逐渐形成了人机结合的工艺流程,即杀青和二炒由机械完成,最后采用人工辉锅。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贵州厅做重要讲话时指出:"都匀毛尖我知道,茶味比较淡,很好喝。都匀毛尖要走出去,要把都匀毛尖的品牌打出去。"习近平主席此番话,是对都匀毛尖的深切期望,也给贵州茶的总体发展指明了方向。都匀毛尖是贵州省的历史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15年,都匀毛尖就与茅台酒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6年,都匀市哨角寨农民采摘加工了三斤"鱼钩茶"寄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品尝  相似文献   

9.
选择永川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3个永川秀芽茶生产企业,于6月从各企业的直销门市随机取样不同级别的永川秀芽茶样8个,研究永川秀芽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茶多酚、氨基酸含量的降低,永川秀芽茶的内质感官品质呈下降的趋势,它们的含量均相对较高且酚与氨的质量比值又相对较低,则其感官品质较好;随着水浸出物含量的降低,永川秀芽茶样的内质感官品质呈上升趋势,这一点与普洱茶感官品质与水浸出物的关系正好相反[1];咖啡碱含量和糖类物质含量对永川秀芽茶样感官品质的影响不是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超微茶粉酸奶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工技术,已广泛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电子等许多领域。本文对超微茶粉酸奶加工中茶粉添加阈值、茶粉酸奶在贮藏过程中的酸度和pH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对超微绿茶粉酸奶的生产工艺及相关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补充人体内的硒元素,同时预防和减轻人体肥胖症状,通过对富硒荷叶、信阳毛尖茶、甘草、山楂、菊花的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富硒荷叶保健茶的最佳配方为荷叶添加量77.8%,信阳毛尖茶添加量6.3%,甘草添加量6.3%,山楂添加量7.1%,菊花添加量2.5%。  相似文献   

12.
正1前言都匀毛尖茶是一个历史名茶,早在明清时期就作为贡品,相传被乾隆皇帝赐名为"鱼钩茶",在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是贵州著名的"两毛(茅)"之一,即"北茅台、南毛尖"。1982年,参加全国首届名优茶评比,获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10年,再获上海世界博览会"十大名茶"之一,在国内圆了百年世博名茶梦,使都匀毛尖茶名声鹊起,让神奇的都匀毛尖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再次展现给世人。都匀毛尖茶独特的品质被茶叶权威专家称之为"味精茶",鉴于都匀毛尖的独特品质,亚洲博螯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和被称为两岸茶王、世界茶王的李瑞河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你可随处建厂制造  相似文献   

13.
方世辉 《茶业通报》1996,18(4):46-47
“爱民翠尖”茶研制报告方世辉(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230036)爱民乡位于安徽省径县东部,是以茶林为主的山区乡,茶叶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65%以上,为径县重点产茶乡之一。该乡一直以生产尖茶和条茶为主,但因近年来生产成本上升,条茶售价低廉,茶农则以生产尖茶...  相似文献   

14.
信阳毛尖茶优异品质的形成除与生态条件、精细采摘幼嫩的鲜叶原料、独特的炒制工艺有关外,优质的茶树品种更是信阳毛尖茶优异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论述了信阳毛尖茶对茶树品种的基本要求,并介绍了信阳毛尖茶区 4个适宜推广的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供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湄江翠片自史创以来.经过了60多年的变迁,其加工工艺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近年来,随着名优茶机械化的发展.湄江翠片的加工工艺也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在过去传统工艺时期,用于制造翠片茶的原料是以少毫的湄潭苔茶为主,故脱毫工序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名山名水出名茶”,信阳毛尖茶是绿茶中的典型代表,非常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前景非常可观。但信阳毛尖的生长受地理位置条件的影响很大,基于豫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常年盛产信阳毛尖茶。介绍了信阳毛尖茶的市场发展前景,重点分析了信阳毛尖茶的种植技术,论述了豫南地区通过发展信阳毛尖种植助力田园游的具体途径,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SDE-GC/MS对不同产地信阳毛尖茶香气进行提取与检测,使用相对峰面积归一法对香气成分进行相对定量。不同产地信阳毛尖茶香气组分中含量最高的是醇类化合物,尤其以萜稀族醇类为最主要,酯类是信阳毛尖茶中重要的第2类香气组分,特别是己稀酯。醛类和萜稀化合物次之。  相似文献   

18.
信阳茶产业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信阳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信阳毛尖的原产地。为促进当地茶产业进一步发展,利用实地调查研究、查阅文献等方法,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结合,运用战略分析模式SWOT法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等四个方面十一个分项对信阳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利用茶资源、加强信阳毛尖原产地保护、深度开发后续产业等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汉中仙毫是陕西省汉中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本文旨在研究通过仙毫茶加工各项指标,利用连续规范化生产线,量化得出汉中仙毫茶连续规范化生产线加工工艺参数,以供广大茶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SHY-400型自动化碾茶生产线,以蒸汽杀青和碾茶烘干这2个关键工艺介绍碾茶生产的工艺特点,详细说明了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单元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通过多次做茶试验,以茶叶含水率、能耗及每个阶段的制茶效果为主要检测点,以蒸汽杀青、碾茶炉为主要测试产品,寻求该生产线的最佳做茶参数,以优化碾茶生产加工设备的设计,并为如何提高碾茶品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