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月扇舟蛾是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由于繁殖力强、幼虫食量大,容易爆发成灾,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面积杨树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杨树的生长。它分布于东北、华中、华北及江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为害杨、柳、白桦等。分卵、幼虫、成虫、蛹四个虫态。在上海1年6~7代,湖南7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少数以3龄幼虫在枯枝落叶中越冬,但越冬死亡率很高。越冬卵翌年4月上旬开始孵化,初孵  相似文献   

2.
桃红颈天牛发生及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桃红颈天牛在河北省石家庄3年(跨4个年度)发生1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底至8月上旬,雌雄比为1:1.31;卵孵化的始、盛、末期分别在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旬;孵化后的幼虫为害到9月中、下旬开始在木栓或皮层的虫穴道内越冬,11月下旬结束,第2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到6月下旬或7月上旬结束。木质部内幼虫为害到9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全部越冬,第3年4月初开始出蛰,为害到6月上、中旬进入静止,直到第4年5月上、中旬化蛹,静止期平均290.7d。成虫在蛹室内羽化,平均经17.3d出洞。  相似文献   

3.
栗瘿蜂近年在贵州对板栗树危害十分严重。经观察发现,该虫1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在被0害芽内越冬,上栗芽萌动时开始取食为害,5月下旬至7月上旬化蛹,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幼虫孵化后即在芽内为害,于9月中旬开始进入越冬状态。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喷药防治,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斑雅尺蛾Apocolotois arnoldiaria(Oberlhiir)在辽宁朝阳危害水腊绿篱.该虫在朝阳市每年1代,以蛹在枯枝叶内越夏,以卵在寄主枝干上越冬.5月份是幼虫为害期,也是最佳的防治时期.采用人工、生化、化防措施均有效控制其危害.又因该虫在权威资料中没有幼虫及寄主的记载,连雌成虫是否有翅都没有记录.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雌成虫、幼虫、卵的特征及寄主树.  相似文献   

5.
三叶草夜蛾在奎屯地区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出现在4月中、下旬,棉花5月中旬开始出现幼虫危害,5月下旬达到高峰期。6月初,该虫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底出现第2代幼虫,第3代幼虫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危害棉花。三叶草夜蛾第1代幼虫和棉铃虫混合发生,二者色形极为相似,通过体表刚毛和趾钩能明显区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发现草履蚧1年发生1代,大多数以卵在卵囊内于土中、树洞、树杈或老翘皮等处越冬,少数以若虫越冬。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为孵化期,2月下旬后,若虫开始出蜇上树危害,危害期长达3个月。若虫主要吸食林木树冠上层的1~2年生枝条上的嫩枝、幼芽汁液为害。雌性若虫3次蜕皮后即变为雌成虫,雄虫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雄虫羽化后和雌成虫交配。通过开展防治草履蚧的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药剂防治草履蚧,建议优先使用5°Be石硫合剂,其次是40%杀扑磷乳油。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3~2014年在甘肃张掖多地调查,结果表明:甘草豆象虫使甘草被害株率最高达77.4%,被害的豆荚数最高达52.4%;被害种子数最高达38.6%,栽培田受害重于野生地;甘草豆象每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甘草种子及荚果内越冬,4月下旬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上旬,6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幼虫孵化后钻豆为害。  相似文献   

8.
<正>钻心虫,是谷子产区的一大虫害,一般发生年份减产10%20%,严重发生年份减产40%20%,严重发生年份减产40%50%,甚至造成绝产。钻心虫一年发生2代。老熟幼虫在谷茬及秸秆中越冬,少数在糜子、狗尾草等茎秆中越冬。越冬幼虫在5月中旬化蛹,蛹经850%,甚至造成绝产。钻心虫一年发生2代。老熟幼虫在谷茬及秸秆中越冬,少数在糜子、狗尾草等茎秆中越冬。越冬幼虫在5月中旬化蛹,蛹经815天羽化为成虫,在谷苗下部的第二至四片叶潜伏,当日交尾,次日产卵,6月中下旬为成虫盛发期,随后进入产卵盛发期。第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危  相似文献   

9.
1“三虫”发生特点1.1棉铃虫精河棉区棉铃虫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至5月初羽化;越冬代羽化高峰期和第1代卵高峰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上中旬为棉铃虫幼虫高峰期,危害高峰为7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1代成虫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上旬出现成虫高峰期;幼虫高峰期在8月上旬至8月下  相似文献   

10.
(1) 桂花叶蜂:春季桂花嫩梢期以幼虫蚕食嫩叶。虫口密度大时能迅速将叶吃得仅留下叶脉。成虫喜在高大、嫩梢多的桂花上产卵。因此,四、五月份应当加强对该虫的检查,发现幼虫,应及时用敌敌畏、敌百虫等农药进行喷杀。 (2) 茶卷叶蛾:幼虫常将桂花嫩叶向正面卷起来蚕食为害。受到外界干扰后,幼虫会迅速爬行逃跑。可与对叶蜂的防治工作同时进行。用敌敌畏、氧化乐果等药进行喷杀。  相似文献   

11.
枸杞负泥虫在信阳1年发生5代,以蛹在土中结白茧越冬。成虫来年4月中旬羽化后开始取食和交尾,以后各代成、幼虫为害颠茄草叶片,严重者甚至吃成渔网状。10月上旬幼虫入土结白茧化蛹越冬。疑有世代重叠现象。人工防治和0.5%大印乳油200mL/667m2喷雾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入侵棉花害虫——眩灯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近两年发现的一种新入侵棉田的重要荒漠植被害虫——眩灯蛾[Lacydes spectabilisc(Tauscher)]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其寄主较为广泛,1年发生1代。4月中、下旬出蛰危害,5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越夏,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下旬成虫羽化并产卵,9月中旬幼虫孵化。提出了该虫的监测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近两年发现的一种新入侵棉田的重要荒漠植被害虫--眩灯蛾[Lacydes spectabilisc(Tauscher)]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其寄主较为广泛,1年发生1代.4月中、下旬出蛰危害,5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越夏,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下旬成虫羽化并产卵,9月中旬幼虫孵化.提出了该虫的监测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危害月季花叶片的昆虫,有蔷薇叶蜂、苹果褐卷叶娥等。这里介绍对它们的识别与防治。蔷薇叶蜂成虫体长7.5毫米,翅黑色,半透明,头、胸及足黑色,腹部黄色;卵椭圆形,绿色;幼虫黄绿色,头部淡黄色,蛹乳白色,茧椭圆形,暗黄色。一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  相似文献   

15.
影响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及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草地螟各个虫态时期发生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确定了影响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期、关键气象因子及其指标。结果表明,草地螟一代幼虫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多的越冬代成虫基数;二是越冬代成虫产卵孵化期间气象条件适宜。在越冬代成虫基数足够多的前提下,影响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期是越冬代成虫蛾峰出现后10d,影响的关键气象因子是温度。当蛾峰出现后10d平均气温低于18℃,或者蛾峰出现后10d平均最低气温低于13℃都将明显抑制草地螟成虫产卵,因而不利于草地螟一代幼虫的发生;而蛾峰出现后10d平均气温在22-24℃之间则有利于草地螟成虫产卵,有利于草地螟一代幼虫的发生。研究结果为预测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趋势,从而提前做好相应防治准备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低温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温处理方法,对不同虫态烟草甲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各虫态烟草甲耐低温的顺序从高到低依次是:幼虫、成虫、卵。-20℃处理,各虫态烟草甲死亡率都为100%;-10℃低温条件下,处理1h以上,烟草甲卵和成虫全部死亡,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幼虫全部死亡;5℃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卵不再孵化,5℃处理20d不能使烟草甲幼虫和成虫完全致死,但影响幼虫化蛹和成虫产卵。各温度处理中烟草甲幼虫最终羽化率为0,成虫单雌产卵量为0。0℃,5℃卵最高孵化率均为41.67%。对照中幼虫最终羽化率为77%、卵最终孵化率为52%。  相似文献   

17.
在茶树害虫中,茶小卷叶蛾。对茶叶产量及制茶品质影响都很大。该害虫食性广,为害植物遍及30科54种,在农作物中茶是最容型受害的作物。茶小卷叶蛾以幼虫越冬。在温暖地带的冬季也有少数为害。初孵幼虫数日间侵入新叶不久就将2~3片嫩叶合卷,同时还使周围的叶子也不断被卷合,因此被害严重时可见树冠全部叶片被卷。由此造成茶叶产量减少,同时,将被害叶用于制茶,碎叶很多,茶味不香,商品价值明显下降。该虫害多发生在二、三茶期。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不同虫态(2~3龄幼虫、1~2龄蛹和羽化1天成虫)体内三种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歧化酶(SOD)活力在电子束5个辐照剂量下酶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玉米象CAT活力为:羽化1d成虫1~2龄蛹2~3龄幼虫;POD活力为:1~2龄蛹羽化1d成虫2~3龄幼虫;SOD活力为:1~2龄蛹2~3龄幼虫羽化1d成虫。辐照处理后,保护酶活力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实验结果有助于阐明电子束辐照加强对储粮害虫生理生化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长期的物种进化,林木害虫对越冬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不过越冬习性因虫而异,卵、幼虫、蛹、成虫、若虫等多种越冬虫态并存,越冬场所复杂多样。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调查,在分析各类害虫越冬习性的基础上,提出常见林木害虫冬季综合防控技术,以供参考。一、越冬习性常见林木害虫越冬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1.以卵越冬(1)刺吸式害虫。主要有青桐木虱、蚜虫类(雪松长足大蚜、栗大  相似文献   

20.
旨在为乐山稻区稻水象甲的检疫防控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和危害规律,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成虫危害程度与幼虫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乐山地区1年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迁入稻田时期不一致,且其产卵期长,幼虫发育、化蛹和羽化时期极不整齐,各虫态交叉现象明显。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主要分布在离稻田10 m范围内的坡地和树荫下0~5 cm浅土中,其中树荫下的越冬虫量最大。开春后平均温度达12℃以上,越冬成虫逐渐复苏并取食周边寄主。调查表明,乐山地区共有5个县(区)发生稻水象甲疫情,涉及乡镇73个,发生面积约8000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