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油罐的大型化发展导致罐壁和罐底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复杂化,因而对油罐的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有限元法对20×104 m3特大型浮顶油罐进行应力分析,并采用分析设计方法对其展开强度评定.结果表明:在工况条件下,油罐第3~7圈罐壁板、大角焊缝结构突变处、边缘板翘曲开始和结束处等效应力较大,是罐体的危险点.根据强度评定结果对罐壁板及罐底边缘板提出了减小其应力幅值、提高安全系数的优化建议,为20×104 m3特大型浮顶油罐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用本地自然海区羊栖菜苗种,采用软筏式进行羊栖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羊栖菜生长与海区水温有很大关系,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最快是在5月,4月次之,12月最慢。从2005年9月28日起,历时7个月的养殖,至2006年5月初羊栖菜开始上市,至6月底全部收成,2×10^4 m^2养殖面积共收获羊栖菜(干菜)1.366×10^4 kg,产值20.763 2×10^4元,纯收入9.663 2×10^4元,创效益每667 m^23 221.06元。  相似文献   

3.
李铁林  尹彬  郭献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28-5730
对2007年3月16日河南层状云的飞机探测资料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FSSP-100观测的小云粒子(包括小云滴和冰晶)总数浓度变化在0.2263×10^6~46.9436×10^6个/m^3,平均值为1.9759×10^6个/m^3;粒子平均直径最大值为23.4μm,最小值6.8μm,平均为14.8μm。2D-C观测的云中大云粒子总数浓度变化在13.297×10^3~65.060×10^3个/m^3,平均值为38.638×10^3个/m^3。机载King热线液态含水量仪观测云中存在过冷云水,过冷云水含量在云底部较小,为0.06g/m^3,随高度上升过冷云水含量增加,在3968m最大,为0.218g/m^3,平均值为0.143g/m^3。云中粒子谱型主要有单峰型、双峰型、多峰型和负指数型。  相似文献   

4.
10000m~3拱顶油罐顶板应力与腐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 000 m~3拱顶油罐主要用于长输管道的中间泵站,其顶板为板架结构。当油罐吸油和排油时,罐内气体压力发生变化,致使顶板产生交变应力。这类油罐经十多年的使用后,发现顶板腐蚀破坏十分严重,有的已出现孔洞,其腐蚀位置主要分布在内外柱之间的环形带处。针对此问题,运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该类油罐顶板在排油和吸油两种工况下的应力与变形规律,得出如下结论:在距中心柱10m左右(内外立柱之间)环形带处应力值最大,且两种工况时的交变应力幅值也最大,因而引起的应力腐蚀最为严重。这与顶板腐蚀破坏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该类油罐顶板腐蚀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应力腐蚀,这一结论对该类油罐制定防腐措施、改进设计方案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石磊  帅健  许葵  傅伟庆  吴龙平 《油气储运》2017,(10):1128-1132
大型原油储罐多为非锚固变壁厚结构,在液压作用下,地基沉降会引起底板边缘板翘曲及壁厚变化处的应力波动等复杂现象。为了研究大型储罐受载后各圈壁板、底板的应力大小及其分布规律,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技术对水压试验中10×10~4 m^3的外浮顶原油储罐(直径80 m、罐高21.8 m)进行现场应力测试,得到储罐底板及壁板的应力数据,分析储罐关键部位的应力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在最高液位下,储罐底板主要表现为径向弯曲应力;储罐壁板根部主要为轴向弯曲应力,随测点高度升高,罐壁在水压作用下发生膨胀变形,主要表现为环向薄膜应力。该研究结果为储罐运行的安全评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油罐火热辐射是导致油罐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为此开展了邻近油罐受热辐射后罐壁热辐射通量分布特点的研究。基于油罐火焰特性和大直径池火灾模型相关研究成果,采用FDS软件建立大直径油罐火灾几何模型,分别模拟3 000 m3、5 000 m3、10 000 m3拱顶汽油罐的燃烧和传热过程,分析油罐燃烧参数的变化,得出L/D(L为油罐间距,D为油罐直径)分别为0.6、1.0、1.5时邻近油罐的热辐射通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火灾环境下邻近油罐正对着火罐方向罐壁受辐射作用最大,热辐射通量从罐顶至罐底逐渐降低,从中心向两边呈轴对称降低。当L/D相同时,3 000 m3油罐的热辐射通量最大,其次是5 000 m3、10 000 m3的油罐;而当油罐容积相同时,L/D越大,邻近油罐罐壁的热辐射通量越小。将FDS模拟计算得到的热辐射通量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发现模拟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小且变化趋势一致。研究结果有助于油罐火灾的预防、控制及扑救,消防规范编制,以及储油罐区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大牛地低渗致密气田顺利完钻8口水平井,有4口水平井无阻流量大于5×10^4m^3/d,其他井无阻流量(0.3~0.6)×104m^3/d,为了进一步提高大牛地气田水平井的产量,针对不同储层特征、井身结构试验应用了水平井压裂技术,并初见成效。尤其是采用水平井水力喷射定点压裂工艺,使得DPI井天然气产量大幅度提高,无阻流量由完钻时0.69×10^4m^3/d提高到11×104m^3/d,该井的成功实施,为水平井开发大牛地气田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河源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东省河源市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时间上,1985-2004年近2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林业用地面积减少761.1×10^3 hm^2 有林地面积减少171.2×10^3 hm^2 森林覆盖率提高31.7个百分点 无林地面积减少600.9×10^3hm^2 森林蓄积量增加2 708.4×10^4m^3 消耗量小于生长量。同时力求找到动态变化的原因,并预测其发展方向。空间上,有林地主要分布在河源市的北部和邻近边界山地地区,灌木林与疏林地分布在中部地区,无林地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9.
吴廷元 《油气储运》1989,8(6):32-33
安庆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在1980年底和1988年底各建成一座5×10~4m~3浮顶原油罐,均采用门型加热器。现将这两种门型加热器的设计、使用及优缺点简介如下: 1.1980年建成的5×10~4m~3浮顶原油罐门型加油器 这座5×10~4m~3浮顶原油罐除了罐壁保温、浮盘四周的下面悬挂2根环形加热管防  相似文献   

10.
圆柱形金属油罐下节点的应力分析和强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天云  葛京鹏 《油气储运》1996,15(10):15-18
圆柱形金属油罐下节点包括罐壁底圈板、角焊缝和罐底边缘板,这三部分的强度设计是整个油罐强度的关键。对于罐壁最大环向应力(一次应力)校核,首先考虑了三种环向应力的组合值,即液体压力和下节点边缘力系M0使罐壁产生径向位移引起的环向应力σa、第一、二圈罐壁板连接处的边缘力系引起底圈板罐径变化而产生的环向应力σb以及轴向弯曲应力在环向引起的波桑应力σc。对于角焊缝的强度校核,用M0作为油罐底圈壁板与下节点角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太阳辐射对浮顶油罐温度场的影响,有必要掌握受太阳辐射影响原油在浮顶油罐中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浮顶油罐与环境换热过程,建立2×104 m3 浮顶油罐的三维模型,对一天内浮顶油罐油品及罐壁的温度变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以太阳辐射为主的环境变化影响下,浮顶油罐的近壁面和浮盘处会产生温度梯度较大的高温油层,深...  相似文献   

12.
以天津七里海湿地为研究对象,按照七里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生态功能,把生态需水量划分为湿地水面蒸发消耗需水、湿地植物需水、湿地渗透消耗需水、湿地土壤需水和湿地生物栖息地需水5个组成部分。对各部分需水量进行计算,确定七里海湿地最适生态需水量为3272.365万m^3/a。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立式罐容量计量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立式罐表面点云数据,进行罐体三维模型重构,计算罐体容积并建立容积表。阐述了基于点云分析的立式罐容积计算模型,以及观察法、中值滤波、莱以特准则(3盯准则)在点云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利用最小二乘法、加速迭代法、等效面积法计算圈板半径的相关公式。采用HDS7000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某2×10^4m^3立式罐进行了试验测试,检验了HDS7000三维激光扫描仪和相应方法在容量计量中的重复性和复现性。测量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法与立式金属罐容量计量检定规程中规定的全站仪法测得的圈板半径最大偏差仅为0.1mm,容积相对偏差不超过1%o,满足检定规程要求。(表5,图8,参9)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储液罐在双向地震波激励下的地震响应,以15×104m3立式浮放隔震储液罐为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考虑接触非线性,进行大型立式浮放储罐隔震响应数值分析.整个系统主要分为基础隔离部件和液体-结构相互作用子系统两部分,分别利用壳单元和势流体单元模拟罐体结构和液体区域,并用弹簧-阻尼系统等效代替三维隔震.利用Ba...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光导液位计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安装要求、应用范围、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在罐区采用光导液位计,可与计算机连网进行远程通信和检测,有效地防止了油罐发生冒油、漏油、损坏及火灾事故.通过分析造成罐区光导液位计仪表失灵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水电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出发,对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探讨。以云南苏帕河流域为例,认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为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输沙需水量和污染防治需水量的有机整合。苏帕河流域朝阳、乌泥河、阿鸠田河的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54×10^8m^3、3.31×10^8m^3、3.56×10^8m^3,分别占来水量的48.9%、44.9%和52.3%,其中输沙需水量均占99%以上。因此,保护苏帕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关键是在水电开发中防治水土流失,降低输沙需水量。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埋地储罐强度和稳定性设计方法,针对具体埋地储罐案例,进行了壁厚计算、稳定性校核和加强圈设置及尺寸确定。为验证理论设计的可靠性并准确掌握埋地储罐的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借助ANSYS软件建立储罐及周围填土模型并导入FLAC3D,利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理论设计与数值模拟结果,得出结论:储罐理论设计是安全可靠的;设计过于保守,钢材强度利用率非常低;不设置加强圈的罐壁本身可满足稳定性要求,稳定性设计方法及公式偏于保守;无加强圈储罐,其封头强度及刚度均大于圆筒,应力和变形大小从两端封头到罐体中部递增,且二者在储罐整体上分布不均匀;有加强圈储罐,其应力及变形分布均较均匀,整体受力性能较好。(图7,参16)  相似文献   

18.
王耕地 《油气储运》1998,17(8):57-59
随着油品牌号的增加,油罐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在节约占地面积,进行合理平面布置的基础上,提出立式金属分割油罐的设计方案。在进行试水试验时,因部分割板和罐外壁变形、壁板加强筋和拉杆产生应力荷载等原因使该方案不理想,存在利用率低、计量不准确、内部泄漏等问题,通过采取罐中罐分割罐形式,能克服以上不足,使分割油罐设计方案能更好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试试验分析了油罐车在加油站卸油过程中油品自身产生的静电特性,油罐车油面电位检测,是在油罐车装油及行驶过程中,将油面电位测量仪放置在油面中间,实时检测油罐车内油品的油面电位;油罐车对地电阻检测,是使用兆欧表直接测量油罐车罐体与接地体之间的电阻;油罐车底部采样及控油根过程油品电荷密度检测,是使用法拉第筒及数字电荷量表,测量油品的电荷密度。在检测过程中,油面电位最高4210V,低于国标GB6951规定的12000V;油罐车对地电阻基本满足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中关于静电导体泄漏电阻的要求(小于10^6Ω);油品电荷密度最大15μC/m^3,油品带电量较小。结果表明:在加油站卸油过程中,油品自身产生的静电较少,由油品静电引发的静电放电概率较低,静电风险主要由人体静电产生。  相似文献   

20.
油罐雷达液位计液位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昭文 《油气储运》2003,22(6):56-59
油罐雷达液位计的标称精度是其测空高的精确度,液位的精确度受其安装校正、测量方法及油罐参照高度的随机变化、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就液位测量而言,雷达液位计与人工检尺具有同样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