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糯玉米具有糯性好、口味佳、营养价值高、价格实惠等优点,深受市民的喜爱.针对目前鲜食糯玉米品种多、杂、乱等问题,我们引进了一些外省市的优良品种作比较试验,筛选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满足种植户要求,为市场和市民服务.现把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6个不同品种糯玉米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品质、产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全生育期为81~96d;植株高度以"N5"最高,达245.0cm;抗病性以"燕禾金2005"最差,大斑病感病达7.0级;每667m2产量以"美玉(加甜糯)8号"最高,达1173.5kg;品质以"燕禾金2005"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于浦东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对8个鲜食糯玉米不同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抗病性、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渝糯7号”和“京科糯2000”两个糯玉米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好,适宜于浦东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给浦东新区玉米新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对7个糯玉米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情况、产量结构、品质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京科糯2000”、“沪玉糯3号”、“美玉8号”和“浙糯玉5号”4个糯玉米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风味佳、抗病性好,采收时植株保绿也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推进浦东新区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对10个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了考查分析,结果表明,"申糯3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具有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但植株根系扎根较浅,遇风雨易倒折;"天彩2号"、"天糯1号"和"沪玉糯3号"品质优、抗病性好,但产量偏低;"脆甜糯6号"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好,但果穗露尖感官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12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黔北地区糯玉米新品种引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2个糯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分析各供试品种的鲜穗产量、品质表现、果穗性状及生育期等。[结果]各品种果穗性状、鲜穗产量、口感品质表现差异较大,其中筑甜糯2M1313鲜穗产量、果穗性状和品质均优于其他品种。[结论]筑甜糯2M1313适宜于在黔北地区作为优质鲜食糯玉米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浙江省慈溪市鲜食糯玉米品种及筛选出适合慈溪市种植的春季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特引进13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系),并对其产量、品质、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科糯7号"玉米商品性好,外观形状好,色泽好,籽粒排列整齐,柔嫩性及口感好,产量位列第一,可在慈溪市进行适当种植;"农林糯1号"虽产量不高,但商品性佳,籽粒颜色为紫红色夹白色,口感佳,可在慈溪市进行小范围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丰富糯玉米种质资源,筛选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对7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测定其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抗病性、果穗性状、果穗营养成分含量和鲜穗产量。结果表明:‘荆恒一号’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小斑病抗性也优于对照。参试糯玉米品种‘荆恒一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上海奉贤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应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市场需求且优质、高产、稳产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对目前吴江区主要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特性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相近,但出苗率有所不同;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晶白甜糯"的鲜穗产量最高,为12 367kg/hm2,比"苏玉糯5号"(CK)增产29.0%,且其鲜穗出籽率最高,鲜籽粒产量达8 992 kg/hm2,比"苏玉糯5号"(CK)高41.5%;"晶白甜糯""苏玉糯1603"的品质总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10.
鲜食糯玉米优良品种的筛选与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抗病性、产量、品质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生育期为95~100 d;植株高度以浙糯玉4号最高,为209.6 cm;抗病性以苏科花糯2008最差,其中大斑病病情指数为6.25%,茎腐病发生率为40%;产量以苏科花糯2008最高,达16 002 kg/hm2;品质以美玉(加甜糯)8号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浦东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特对6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 表明,"沪玉糯8号"的品质表现较好,可作为示范品种在浦东新区进行推广种植;"申白甜糯3号""申甜糯99""瑞糯6号"的适口性较好,建议在浦东新区进行续试;"申糯4号"在品质方面的表现有所欠缺,建议作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12.
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3个新品种扬糯1号、晶糯3号、万糯6号均比本地现行推广品种中糯2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万糯6号增产幅度最大,为9.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2015-2021年鲜食糯玉米国家区域试验的541个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性状、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鲜食糯玉米的品种筛选与选育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鲜果穗产量在不同生态区间和不同年度间差异较大。其中,东华北区产量最高为17 099.4 kg/hm2,比西南区高25.3%;2021年4个生态区鲜果穗产量平均为17 813.4 kg/hm2,比2015年增加了42.0%。品质性状方面,皮渣率在不同生态区间差异较大,东华北区最低,仅为西南区皮渣率的36.6%。农艺性状方面,秃尖长、空秆率在不同生态区间变异系数较大,倒伏倒折率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27.3%~199.6%。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鲜果穗产量和穗粗、穗行数、鲜百粒重正相关,和秃尖长负相关。因此,在筛选与选育糯玉米品种时,株型方面应重点选育植株抗倒性强、空秆率低的材料;穗部性状选用秃尖稍短、果穗较粗、穗行数较多、鲜百粒重较高的材料;品质方面选皮渣率低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6个鲜食粒玉米品种的生长期、产量、品质(淀粉、蛋白质)和适口性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经综合分析确定中粒2号和苏玉粒2号为上海地区适宜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浦东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以鲜食糯玉米品种"申糯2号"为对照,于2019年引进6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沪红糯1号"的综合品质较好,可作为示范品种在浦东新区进行示范推广;"南甜糯601T""孰美玉糯1号"的适口性较好,建议在浦东新区进行续试;"申糯9号""瑞禾早糯""申科甜糯99"在品质方面有所欠缺,建议作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吉林省种植的优质、适应性好的鲜食玉米品种,对2020年在吉林省参加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比和分析了鲜食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品质和抗逆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参试的8个鲜食玉米品种间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综合考虑鲜食糯玉米产量、品质及抗性等因素,吉糯32和玲糯688较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籽粒颜色糯玉米新品种引进和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浦东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从而进一步提高玉米经济效益,对16个不同籽粒颜色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虫害情况、产量结构、品质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白色品种中,“申糯3号”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具有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彩色品种中,“彩丰”、“天彩2号”和“重庆彩糯7299”的产量、品质均优于对照“彩糯2号”,且抗病性强;紫色品种中,对照“沪紫黑糯1号”的产量高、糯性好、风味佳.以上品种适宜在浦东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合浦县糯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较快,2000年种植面积975亩,2002年扩大到3 300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紧密程度,构建理想品种。利用参试品种对理想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为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穗长、生育期、百粒重、秃尖长等,对鲜穗品质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穗粗、株高、出籽率和百粒重。将各品种与理想品种关联度与产量和品质结合分析来看,X7(瑞和白糯80)、X8(瑞和早糯)和X6(澳甜糯65)是兼顾鲜穗产量和品质的优良鲜食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盐城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2021年在盐城市大丰区科研基地,以江苏盐城地区本地鲜食糯玉米品种苏科糯5号为对照,对引进的13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的产量和适应性进行了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荟甜948”、“荟甜295”和“桂甜糯525”3个品种的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合在江苏盐城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