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盘县二代黏虫的发生与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琴芬 《植物医生》2010,23(1):39-40
<正>盘县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位于东经104°58′,北纬25°20′~26°17′之间。大部分乡镇海拔在1500m以上,最高海拔为2857m,最低海拔820m。由于海拔差异大,形成立体气候,有高寒的山区,又有炎热的低河谷区,常年半山区和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2.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边缘渝、湘、黔二省一市交界处,武陵山区腹地,地跨东经108°36′~109°24′,北纬27°50′~28°30′,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6.3℃,1月平均温度4.3℃,7月平均温度27.3℃,≥10℃年积温为5 139℃,年平均降雨量1 378 mm,年日照数1 228.2 h,全年无霜期293 d。具有  相似文献   

3.
汝阳县地处豫西偏南,伏牛山麓,外方山区,位于北纬33°49′~34°21′,东经112°8′~112°38′,海拔220~1600m,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全县耕地面积2.6  相似文献   

4.
南山头屯河地区位于乌鲁木齐西南约八十公里的头屯河中上游地段,摄区地理位置为东经86°45′~87°8′15″,北纬43°21′39″~43°30′,属中国天山中段北坡,海拔高度1100~3500米,该区地势适中,地形起伏不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水份条件比较湿润,草场生长发育条件较好并有一定代表性的山区草场。调查草场资源的目的在于查清其分布、数量、质量及与环境的关系,摸清其放牧利用现状和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演变规律,为制定农林牧业的发展规划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阐述利用航空遥感辅以卫星遥感影象判读解译该地区草场类型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地处祖国东北边疆,位于北纬47°05′~53°20′,东经115°31′~126°04′。由于大兴安岭山脉呈南北向纵贯呼盟中部,从而形成了复杂的地势、地貌、气候、土壤、动植物等自然条件。呼盟植物资源十分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介东径115°5′~120°43′,北纬23°33′~28°19′之间。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24.9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0%。由于我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丘多,平原少,全省自闽东南沿海向闽西北内陆山区年平均气温递减,而年降雨量递增,形成闽东南沿海平原、闽西北内陆山区及中部丘陵地带三大不同的农业生态区。为了摸清我省水稻田杂草区系分布规律,制定区域性防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从1986年以来作者在28个县对早、晚稻田和单季稻田的草害进行典型调查,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一、水稻田杂草种类从全省40多个点2000多块样田实地典型调查,在样田中出现的杂草有34科117种。其中  相似文献   

7.
托木尔峰地区系指我国天山山脉最西端的山汇地区。其范围东起南、北木扎尔特河,西至中苏边境,南止阿克苏以北的低山山麓地带,北达昭苏盆地的特克斯河。位于北纬40°41′—42°41′,东经80°00′—81°00′之间,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本区在气候上属于温带的南缘。由于作用于本区的大气环流和天山的屏障作用,致使山  相似文献   

8.
甘肃旱区马铃薯晚疫病始发期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2012—2013年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区的气象资料,结合甘肃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实情,筛选出显著影响晚疫病发生的相关气象因子,建立了甘肃干旱山区,二阴区和川塬区的马铃薯晚疫病始发期预报方程,但川塬区晚疫病始发期预报模型还需进一步的设计与优化。方程模拟结果:温度是二阴区内晚疫病始发的关键因素;降水量主要影响干旱山区马铃薯的晚疫病发生;在同一地区内,川塬区和二阴区晚疫病始发期早于干旱山区,这与干旱山区空气流动性相对强于川塬区和二阴区有关。通过对甘肃干旱山区,二阴区与川塬区马铃薯晚疫病始发期预报方程进行验证,得知预报方程对干旱山区和二阴区晚疫病始发期的预测准确率较高,预测始发期区间较小,误差小,在甘肃晚疫病预警和防治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在北纬31°19′~32°26′,东经112°43′~114°06′,区域面积9 600km2。南依大洪山,北靠桐柏山,森林资源十分丰富,降水量充沛,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食用菌生产。食用菌从业人数30万人以上。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基地。2013年种植代料香菇1.7亿袋,代料木耳3000万袋,统计显示食用菌总产值为40多亿元人民币,出口  相似文献   

10.
<正>武汉市黄陂区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武汉市北部,为江汉平原与鄂东北低山丘陵结合部,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属低山丘陵区,中部为平原丘岗,南部为平原湖区,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全区面积2261km~2,耕地面积5.34万hm~2,地势北高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1917.4h,无霜期255d,年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