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石鳞。是我国野生蛙类中最珍贵的食用蛙和药用蛙。自古以来,石蛙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石蛙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清凉解毒、滋补强身之功效。由于长期以来人工养殖技术没有突破,市场上稀有的石蛙均来自于野生捕捉。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2.
石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本文从石蛙的生物学特性、种蛙的选择、种蛙的培育、配种和产卵以及人工孵化技术等方面总结出了石蛙的人工繁育技术,并分析了成效,以期为山区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石鸡,又名石蛙,学名棘胸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由于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其综合营养价值可与甲鱼媲美。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01,(12)
石蛙,学名棘胸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我国体型最大的食用蛙之一。石蛙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珍贵养殖蛙类。1.形态与习性石蛙成蛙体长约12厘米,体重可达250~500克。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灰色,有许多疣,头、四肢、体侧也  相似文献   

5.
丁鱼 《湖南农业》2013,(1):7+24
大力发展石蛙人工养殖,合理开发,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用需求,又能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品种,其腿肥壮,成蛙体重250克~400克,最大个体高达500克,一般商品蛙150克即可上市。石蛙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石蛙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9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较高。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有补虚损、解热毒、  相似文献   

6.
正石蛙又名石鸡、石蛤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石蛙肉质细嫩洁白、味道甘美、营养丰富,有"山珍"之称,发展潜力很大。一、体态特征石蛙形似黑斑蛙,但  相似文献   

7.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鸡、石哈蟆、坑蛙、岩蛙等.  相似文献   

8.
石蛙,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之一,商品蛙重大多在150-200克。这种蛙皮肤粗糙,雄性的胸部还长有不少黑色的肉刺,因此也有人叫它棘胸蛙。如今,在我国的浙江、江西等地,已有不少养殖户人工养殖石蛙。据了解,这石蛙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性,就是不喜欢在水里吃东西,养殖户为了遵循它们的这种习性,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1999,(2)
石蛙学名棘胸蛙,是一种生长在深山水涧的野生蛙类。石蛙驯养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简要介绍如下。1.蛙场建设蛙场建设宜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养殖场应具备如下条件:(1)水源充足,因石蛙是两栖动物,必须要求有优质水源供应。且排灌方便。(2)设置御障及遮阴,防止石蛙逃逸,也能防止天敌入侵。(3)建  相似文献   

10.
石蛙     
石蛙(见第24页图2)又叫棘胸蛙,俗称石鸡、岩蛙,广泛分布于湖南省深山密林的山沟小溪,属珍贵的两栖动物。石蛙是一类大型的野生蛙类,体大肉多质细,味美,营养丰富。蛙肉中含有较高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铁、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被国外美食家誉为"白蛙之王"。石蛙肉可供药用,药性平,味甘,  相似文献   

11.
发展石蛙养殖 促进农民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石蛙特性及经济价值石蛙,学名棘胸蛙,俗称石蚌。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主要分布在南方诸省,是栖息于深山密林、山涧溪流的珍稀两栖动物,为山区特产品种。  相似文献   

12.
石蛙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石蛙肉质细嫩沽门,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毒、治疳疾等功效。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捉和环境的恶化,石蛙资源量日渐匮乏.采用仿生态的养殖模式养出来的商品蛙品质好,养殖风险小,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磷,是一种栖居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的珍稀两栖动物,素有“蛙中皇后”之称。石蛙营养丰富,含有高蛋白、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防癌抗癌之功效。近几年来,由于野生资源急剧减少,而市场需求呈逐年增长势头,使得养殖石蛙比其它水产更具诱人的经济效益。通过试验证明,封沟养殖石蛙生长快、饲料省、经  相似文献   

14.
石鸡 ,又名石蛙 ,学名棘胸蛙 ,属两栖纲无尾目 ,蛙科 ,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由于其肉质鲜美 ,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其综合营养价值可与甲鱼媲美 ,是少有的珍贵养殖蛙类。1 石蛙的形态特征及习性石蛙成蛙体长约 12cm左右 ,体重可达 2 5 0~5 0 0 g。皮肤粗糙 ,背部皮肤呈暗灰色 ,有许多疣 ,头、四肢、体侧也布满小的圆疣。疣上还有分散的小黑棘。雄性的胸部有大团刺疣 ,刺疣中央有角质黑刺 ,故名棘胸蛙。雌蛙背部布满分散的小圆疣 ,腹面光滑 ,无黑刺。石蛙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 ,常栖息于密林峡谷间 ,溪流中 ,石窟缝 ,岩沟内 ,…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石蛙蛙卵孵化因子进行研究,发现水中溶氧量、水温和水质是影响蛙卵孵化的主要因子。石蛙孵化要求:溶氧量大于5 m g/L,水温低于28 ℃,水质无污染。  相似文献   

16.
张政军  江辉 《湖南农业》2007,(11):20-20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蛤蟆、石鸡,属无尾目、蛙科、蛙属.人工养殖棘胸蛙市场价格一般在每公斤65元以上,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7.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石蛙是我国最大的肉用蛙之一,成体重250~400克,高的可达500克以上。其腿肥壮,肉质洁白细嫩,味极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17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防癌抗癌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  相似文献   

18.
石鸡,又名石蛙,学名棘胸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由于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其综合营养价值可与甲鱼媲美。   一、石蛙的形态特征及习性   石蛙成蛙体长约 12厘米左右,体重 250~ 500克,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灰色,有许多疣,头、四肢、体侧也布满小的圆疣,疣上还有分散的小黑棘。雄性的胸部有大团刺疣,刺疣中央有角质黑刺,故名棘胸蛙。雌蛙背部都是分散的小圆疣,腹面光滑,无黑刺。   石蛙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常栖息于密林峡谷间、溪流中、石窟缝、岩沟内,昼伏夜出,喜在…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12,(19):20-21
在浙江省开化县杨林镇青峰村,有一片像城市绿化带似的,但又非绿化带,而是15亩绿荫下的100多个水泥池,共1000多平方米,是该村叶理荣的石蛙人工养殖基地。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营养价值可与野生甲鱼媲美。叶理荣今年已74岁,1996年4月,他得知野生石蛙在深山老林里并不多见,且售价较高,便萌发了探索人工养殖石蛙的念头。当年,他购进20对种蛙试养,只养了半个月,却没有一个成活。之后的几年里,他又买来几十对石蛙,采取仿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20.
养牛蛙常见,而养石蛙就不多见了,因为难养。位于有千年古驿道之誉的房道镇高山曹岩村,有位名为黄立家的村民,依靠自己长达10年的不懈努力,终将石蛙养殖成功,走出了一条特种养殖致富路。石蛙又名棘胸蛙、石鸡、棘蛙、石鳞、石蛤等,主要分布在南方,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因其肉质细腻,并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所以被美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