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马传染性贫血血清学反应的研究工作中,以补体结合反应为最多,包括传贫病马的各种病理材料(肝、脾、红血球等)用无水乙醇、甲醇和食盐水等制成的浸出液作为抗原,和Altara 氏抗原,但结果都不够满意,因为所制的抗原并不能排除特异的反应性。近年来随着传贫病毒的提纯或精制工作的进展,对用精制病毒作抗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大木与志雄等用生化方法从传贫病马脾脏中提取了铁蛋白(Ferritin)作补体结合反应,对13例人工感染传贫马试验结果全部呈阳性反应;在49例含铁细胞阳性马中,有47例为阳性。此外,用通过动物休及组织培养方法所获得了病毒,也为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从组织病理学的材料得知,感染传贫马的肝脏有严重的病变。因为肝脏是朊代谢的主要场所,所以我们比较仔细地研究了血清朊各成分的变化。平行测定了我国某地健康马及传贫马的血清总朊量,血清朊的主要成分——清朊,α-球朊,β-球朊,γ-球朊的含量,并比较了清朊与球朊(A/G)、清朊与α-球朊(A/α-G)、清朊与β-球朊(A/β-G)、清朊与γ-球朊(A/γ-G)各种比值的变化情况。目前,有关健康马与传贫马的血清朊各成分电泳分析的国内资料尚无报导,国外资料中 Dreguss等的工作指出,感染传贫马的血中,血清朊各成分的含量均发生剧烈的  相似文献   

3.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反转录病毒引起的一种马、骡、驴的传染病。传染媒介为吸血昆虫。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稽留或间歇热,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急性暴发期往往造成大批死亡。目前为止,除中国外,各国防治马传贫的办法,只是采取血清学诊断,对检出的病马大批追杀深埋。该疫苗是由马传贫强毒株,经驴白细胞培养驯化后,获得了对马、驴的毒力明显减弱,且保持了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株。用此弱毒制造的疫苗对马、驴安全、稳定。疫苗接种的马、驴,经过长期(6~39个月)观察不出马传贫症状;疫苗接种马、驴后,用不同时间采取  相似文献   

4.
<正>马传染性贫血是严重危害马属动物健康的恶性传染病,在锦州市发生与流行近30年,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防治马传贫工作一直是各级兽医防疫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2013年2月辽宁省顺利通过了农业部马传贫消灭标准考核验收。锦州市消灭马传贫工作是辽宁省消灭马传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锦州市马属动物长期维  相似文献   

5.
马传染性贫血病马与弱毒疫苗免疫马的区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具有抗马传染性贫血病驴白细胞弱毒抗原株系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酶结合试剂,以斑点试验(DB)与琼脂免疫双扩散试验(ID)相结合的方法,用于马传贫病马与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抗体的鉴别。使用本方法对339匹实验马进行测试,共检出马传贫病马11匹,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239匹,既未接种弱毒疫苗又未感染马传贫马89匹。另外,对106匹人工马传贫病马和21匹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作了病理学验证,结果与免疫学检测相符。疫区在清除病马之后,病情停息。疫苗免疫马经贸易成交,更换畜主后,再次检疫未发现马传贫病例。结果表明,本方法对马传贫病马与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的区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为我国马匹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马匹健康,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为消除此病的危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必须阐明此病的一些主要问题,其中包括物质代谢变化的规律。文献中虽然有部分马传贫物质代谢的某些研究报导,但尚缺乏完整而全面的材料。据此,本项研究工作的任务在于进一步较全面地研究物质代谢变化的规律,为阐明马传贫的发病机制和进行有效的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材料仅为此项研究工作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7.
绪言在兽医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中,常见到有些病例在临床上和血检方面管确诊为马传染性贫血(以下简称“传贫”),但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传贫的临床症状几乎完全消失,血检也不易发现应有的变化,营养状态显著好转,如无病史往往很难认为是传贫病马,因而往往误认为此类型病马已完全治癒。为了阐明这类在临床上有恢复趋向的传贫病马的组织器官病理形态学交化,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以便弄清此型病马的性质及其所处状态,乃进行此项研究工作。试验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了荧光探针——(艹啡)薄啶溴红(Ethidium Bromide,简称 EB)插入核酸双链区,形成一种具有较强荧光效应的络合物方法,对马传贫白细胞 DNA进行了荧光滴定和圆二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马传贫病毒感染的马白细胞 DNA 含量为正常马白细胞的4倍;正常马、免疫马、传贫马在核物质水平上,三者的空间构象存在差异。这一成果为马传贫早期诊断和区分传贫马与免疫马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关于健康马血清蛋白成分的电泳分析,国外曾有过不少报告,沈正达等认为:“由于地区及饲养条件的不同,血清蛋白各成分的相互比例也可能有不同”。 关于传染性贫血马(以下简称传贫马)血清蛋白成分的电泳分析,国外也有过不少研究。所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传贫马血清蛋白中的白蛋白均减少,而γ-球蛋白则均增加。田中亨一等对36例传贫马血清蛋白的变化机制曾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肝脏的病变,网状内皮系统的活动化以及淋巴样细胞浸润与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加有关。田村  相似文献   

10.
此项研究是在对191例人工感染和自然发病的马传贫病例进行观察之后,从中筛出选22个典型病例作为分析对象,对各型马传贫的病理形态学及其发病机理作了精细而深刻地描述。论文27万字,插曲267幅,为本病的发病机制及珍断奠定了病理形态学基础,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应用该成果检查“疑似马传贫”病马,  相似文献   

11.
马传染病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传染马属动物的一种持续性病毒引起的,流行于世界上大多数马匹较多的国家及我国大部分省、市成为一种地方性兽疫,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目前尚无特效药品治疗,马匹一但感染,使终身带毒,在我国一但确认马匹感染此病,须立即处杀,是当前防制与捕灭马传贫病的主要措施。马传贫病的传播途经是多方面的,在自然传播上,马传贫病需要昆虫做媒介。一九一四年日本协会认为它的媒介是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也调查试验证明:虻类是散播马传贫的主要媒介,在虻的生活周期里,成虫交配后,雌虫寻找血液为食,叮咬马匹(骡、驴)传播此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21,(11)
正1马匹马匹为半年前外地引进入某骑术俱乐部,共10匹,其中3匹需要进行去势。引入后隔离,本中心为其进行马流感、传贫等检测,为阴性。2术前准备2.1马匹准备马匹停饲1天。术前1周左右注射破伤风毒素。2.2场地准备空旷平整的沙坪马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马鼻狂蝇幼虫感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情况,选取在呼和浩特屠宰场收集到的8例马鼻狂蝇幼虫感染的蒙古马为感染组,以5匹健康蒙古马为对照组。马咽部切片HE(ha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发现感染组马的咽部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增多,咽部黏膜增生、坏死,出现不同程度增生性炎(2龄和3龄幼虫寄生处)。通过对感染组马鼻腔分泌黏液、血液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咽部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发现在感染组马鼻腔分泌的黏液和血清中有大量特异性IgG抗体;马咽部出现大量分泌IgG阳性细胞。初步探索了马鼻狂蝇幼虫感染马的病理变化和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4.
由马A型流感病毒第一亚型自然感染与实验感染马、驴9例的病理变化,为急性支气管炎与细支气管炎,以管腔内有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物为持征。炎症为一过性,一般只见于发病后的头4天,以后炎症消退,粘膜里或遗留有轻度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炎症也可慢性化,即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与细支气管周围炎、间质性肺炎。在有继发性细菌感染的病例,可发生卡他性或化脓性支气管性肺炎。肝血窦内有弥散性或结节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由于自然和实验感染的马、驴、马胎儿乃至乳仓鼠都有这种变化,它可能是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原发性变化。马胎儿支气管上皮细胞、肝细胞均无核内包涵体,胎肝无坏死灶,母畜无流产;病马无动脉炎病变,因此可与病毒性鼻肺炎和动脉炎的病理变化相区别。  相似文献   

15.
血清铁蛋白测定,初时主要作为缺铁性贫血或铁负荷过多的诊断指标。随后发现某些癌及恶性肿瘤时,血清铁蛋白也有增高,而且与体内铁貯存量无关。为了探讨血清铁蛋白作为一项恶性肿瘤诊断指标的价值和应用范围,我们在对19种癌及恶性肿瘤310例血清铁蛋白含量筛查的基础上,选择了血清铁蛋白在 AFP 阴性原发性肝癌及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技术评价犬急性肾衰竭模型早期肾皮质血流灌注改变的价值。评估超声造影技术评价犬急性肾衰竭发展过程中肾皮质血流灌注改变与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素氮(BUN)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犬8只,肌肉注射50%甘油(10ml/kg),建立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在造模前、造模后6h、造模后24h对左侧肾脏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运用TIC分析软件测定肾皮质的血流灌注参数,参数包括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每次超声造影检查前对每只实验犬测定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浓度。分别于6h、24h做病理学检查。结果:造模后6h、24h,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比造模前显著增加,造模前后肾皮质造影剂到达时间(AT)差异不明显;造模后6h,血清肌酐浓度(SCr)与造模前相比差异显著,血清尿素氮浓度(BUN)与造模前相比差异不显著,造模后24h,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浓度与造模前相比差异显著;造模后6h,肾脏病理改变不明显,造模后24h可见典型肾小管坏死病理改变。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准确地显示出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早期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变化,比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检查更敏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转人乳铁蛋白羊奶与普通羊奶之间的差异,将两种羊奶的主要成分及其物理性状进行了比较;同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大鼠90天喂养实验》(NY/T 1102-2006)进行转基因羊奶食用安全评价。实验结果表明,90天灌喂转人乳铁蛋白羊奶的大鼠与普通羊奶灌喂组血常规值差异不显著(P>0.05);灌喂转人乳铁蛋白的羊奶中、高剂量组与自由采食对照组及普通羊奶中、高剂量灌喂组大鼠血清铁含量及铁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转人乳铁蛋白羊奶与普通羊奶具有实质等同性,转基因成分没有干扰机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营养学角度来评价,转人乳铁蛋白羊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用琼脂扩散法对马立克氏病感染的雏鸡群同时检查羽囊和血清的试验,表明雏鸡感染马立克氏病后约2周,开始出现羽囊沉淀抗原,1个月后羽囊阳性率到达高潮,再过1个月下降。发病死亡始于羽囊沉淀抗原出现后10天,再20天后进入高潮,持续约70天;在这个期间,羽囊阳性与症状、病变相一致。羽囊阳性率下降后约1个月,致死率随之下降,同时出现很少数羽囊阴性、但具有马立克氏病症状和病变的鸡。血清沉淀抗体比羽囊沉淀抗原的出现晚约3周。血清阳性率的上升较缓慢,至6月龄试验结束时,阳性率仍继续上升。有少数感染的鸡血清沉淀抗体出现后不久就消失,但大多数保持时间较长。从1岁、2岁的鸡群检查结果来看,血清沉淀抗体保持时间是相当长的。至发病死亡高潮的后半期,有一部分鸡羽囊和血清都为阳性,也有一些鸡血清阳性、羽囊阴性,包括部分后来病死的鸡在内。看来,血清沉淀抗体的存在与鸡体对马立克氏病的抵抗力没有明显关系。试验结束时,羽囊阳性鸡大多数血清也为阳性。1岁、2岁的鸡群中检出的羽囊阳性鸡,其血清也都为阳性。因此用琼扩法检查和剔除鸡群中的感染鸡时,我们认为对小鸡可单检查羽囊,对大鸡可单检查血清,对中鸡除检查羽囊外,还可同时检查血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铁蛋白对幼年Still病患者的治疗指导、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检测该院确诊的23例幼年Still病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以同期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极低,幼年Still病患者组治疗前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幼年Still病患者组 治疗2周后血清铁蛋白水平未降至正常,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血清铁蛋白水平降至正常。23例幼年Still病患者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血清铁蛋白水平越高者所需糖皮质激素剂量越大。结论 检测幼年Still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动态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趋势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126名足月新生儿脐血红细胞铁蛋白含量的结果表明:126例新生儿脐血红细胞铁蛋白为161.4±67.5ag/cell,脐血红细胞铁蛋白含量与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红细胞铁蛋白含量与体内铁储备密切相关,它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对评价新生儿铁储备的作用优于血清铁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